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老婆是花木兰 > 第941章 特殊案件

我老婆是花木兰 第941章 特殊案件

作者:最后的烟屁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2:06: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俊生的话音落下后,几个御前侍卫上前把史大年的腰刀取下,押着他走出了大堂。

大堂内的河内郡官吏们一个个都心有戚戚,史大年本来是剿灭窦奎叛军的攻臣,可现在转眼之间就局势反转,真相竟然是因为携私报复,真是谁都没想到会是这样的。

赵俊生看了看河内众官吏,说道:“诸位,现在赈灾之事大于天,不管何事都要为赈灾让路!上官的命令,你可以持保留意见,但必须无条件服从,如此这般才能把所有人的力量拧成一股绳,以最高效的速度、最好的质量完成这次赈灾任务,让百姓们度过这个寒冬、过一个好年!

刚才朕听说新太守赵安在山阳县组织灾民建房、抢耕抢种?这很好,朝廷和官府不能一直养着灾民,得让他们有活干、有收成,组织军民抢耕抢种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等到明年,这些受灾的百姓就可以和其他没有受灾的百姓一样有收成!”

原本打算利用郡丞被赵安整死这件事情向皇帝告赵安的黑状的河内官吏们此时哪里还敢有这个心思?这个时候得认清形势,现在的形势是赈灾的事情最大,在这个时候跟太守赵安对着干就算被他整死了也是没地方说理的。

赵俊生问道:“河内郡可还有粮食拥有赈灾?”

主薄贾爱仁站出来回答:“前些日子蜀王殿下查抄那些犯官的家产和不法商贩时查抄出一批,不过灾民太多,把查抄出来的粮食全部发下去还不够,如果算上整个河内郡百姓们所需,河内郡今年过冬所需粮食还需要大约三十万石才能填补缺口!”

赵俊生问道:“你们是否想办法解决这粮食缺口?”

贾爱仁回答说:“回陛下,太守和臣等一起商议了一下,决定从幽州、冀州等地采买粮食,但府库现在已经没有钱了,太守府已经向朝廷上书请求再次拨款用于赈灾,只是路途遥远,信使到长安一去一来,又要等到朝廷决策,耗时日久,恐怕来不及,于是太守府只能派出官员前往周边各郡借粮,承诺等来年归还,只是周围郡县会不会借就难说了!”

赵俊生听完之后想到了那批从犯官们家里查抄的财产,还有几万两黄金和一千五百多万贯封存在河内郡的府库里,这是属于赃款,要上缴朝廷和皇室的,按照规定皇室和朝廷各占一半,河内郡官员们肯定不敢打这一笔款项的主意,因此提都没提过。

赵俊生思索了一下对赵平说:“你上次查抄犯官们的家产时不是把查抄所得的财物全部封存在府库吗?这样吧,朕做主,先从这一笔查抄的款项中提取三百万贯交给太守府用于向周边郡县采购粮食,至于那些查抄所得的田产、房产和店铺依旧按照荥阳郡的处理方式向民间出售,所得款项同样交给河内郡太守府用于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所用!剩下的尽快安排人手运往长安!”

赵平躬身答应:“儿臣遵旨!”

河内官吏们纷纷大喜,跪伏在地高呼:“陛下英明!”

这时李宝大步走了进来抱拳躬身道:“陛下,行宫的位置选好了,就选在原郡丞的府邸!”

赵俊生闻言也不忌讳,起身对河内郡官吏们说:“诸位当打起十二分精神把灾民安置妥当,处理好全郡事宜,朕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臣等遵旨!”

不久,赵俊生和万语桐在龙卫军的护卫下来到了一处阔气的宅院门前,高大耸立的门楣一下子就把这处宅院的档次拉高了。

李宝站在旁边说:“陛下,这宅院的规格只怕赶得上朝廷公卿王侯了!”

赵俊生点点头,“这种规格的宅院却只是住着一个郡丞,却没有人举报弹劾,看来御史台的问题不小啊!”

万语桐说:“这本是一个犯官的宅子,咱们住进去会不会有什么不妥啊?”

“咱们没那么多忌讳,又不是一直霸占着这里,等过几天走了,这宅子还是要被官府拿去出售的!”赵俊生说完牵着万语桐的手走进了宅子。

宅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占地面积有七八亩,在一座郡城内一个占地如此之大的豪宅可不是什么人都住得起的。

这宅子里有池塘、花园、回廊、马厩、草坪,一共三进,有房屋七八十间,妥妥的豪宅,就算在长安城,这样的豪宅也是不多的。

赵俊生牵着万语桐的手在宅子里前前后后参观了一遍,回到前堂对她说:“行了,走了这么远的路,肚子有些饿了,找人去准备一些饭食吧,咱们一起吃!”

“嗯!”万语桐答应一声,带着几个侍女去准备饭食了,至于龙卫军和神武军那边,他们自行解决吃喝问题。

等万语桐带着几个侍女太监端着饭菜来打大堂时已经过去额小半个时辰,赵俊生正在看奏章。

“用膳了!”万语桐叫了一声。

赵俊生看奏章看得全神贯注,只是答应了一声,却没有其他反应。

万语桐向侍女和太监们摆摆手,让他们都下去了,她走到赵俊生身边问道:“看什么呢,看得这么投入?”

赵俊生放下奏章说:“前两天发生了一桩杀人案,就在荥阳郡的京县,这桩案子不好判,不但官府内部争议很大,就连民间也是分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舆论!”

万语桐把赵俊生拉到饭桌边,一边给他盛饭、盛汤,放在他面前,问道:“京县?不就是原工部侍郎张天度被降职成为县令的那个京县吗?”

“对,就是他在那儿当县令!”

万语桐吃了一口菜,好奇的问:“是什么案子让你这么上心?”

赵俊生指着酒杯:“倒酒!”

万语桐白了他一眼,放下筷子,拿起酒壶给他倒了一杯酒。

赵俊生喝下一杯酒说道:“这案子是这样的,凶手是一个捕快,他叫王承明,这个王承明与原京县县令殷昱在二十年前是邻居,那时殷昱还只是县衙一个小吏,而王承明才十三岁。有一日,这两家发生一点纠纷,大打出手,在双方厮打中,殷昱把王承明的阿爷打死了,当时还是北魏末年,官府腐败、官吏鱼肉百姓乃是家常便饭,殷昱花了一些钱财买通了当时办案的官吏,官府定了一个误杀,而且事情的因由也不全是殷昱的错,所以判了发配三千里,不过他在发配的途中正巧遇到我军攻打魏军,押送他的魏国衙役跑了,他随后报名加入我军,在军中立下一点功劳,后来退役返乡,官府让他做了捕头!

王承明可没忘记这杀父之仇,后来有一次殷昱回乡省亲被王承明看见,王承明没想到殷昱不但没有死在发配途中或流配的边关之地,反而还做起了我大乾的官吏,于是心中恨意更甚,他想方设法接近殷昱,隐藏在他身边伺机报仇,这一次殷昱革除官职要被判斩首,王承明担心殷昱死在刽子手的手里让他无法亲手报仇,于是他凭着自己捕快的身份进了监牢,趁人不注意把他杀死了,而且他也没跑,主动投案自首!”

万语桐道:“这案子的确不好判,虽说自古有杀人偿命的说法,历朝历代的律法也是这么定的,但王承明杀的是一个死囚,而且他还是报杀父之仇,只怕那些深受孔孟思想影响的官吏们和百姓们都说他的行为是忠孝之举吧?”

赵俊生点头:“是啊!现任京县县令张天度审案之后给王承明判了一个斩刑,卷宗送到太守府之后,新任太守杨保年对张天度的判决持不同意见,把这案子发回京县重审,张天度认为自己的判决没问题,依照律法王承明犯的是故意杀人案,而且是处心积虑多年谋划,性质极其恶劣,影响极坏,所以他直接派人把这案子送到了朕这里!”

万语桐道:“虽然我没有做官,不过张天度这么做好像不合规矩吧?就算他作为一县主官有权把这案子绕过太守府直接上呈,也应该先递到刑部,由刑部派人复核,确认无误,给出意见之后再报到你这个皇帝这里批示吧?他这次可是不但绕过了太守府,还绕过了刑部!”

赵俊生一边吃着菜一边说:“看得出来张天度受法家影响较大,他这么做又有些过犹不及了!”

万语桐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处理这个案子?”

赵俊生道:“那当然是按照章程来办,先把这案子送到刑部,索性把这案子进行公开,引起官民人等的大范围讨论,先看看刑部是什么意见吧!”

次日一早,在城内的一家客栈里,赵平把这座客栈包了下来,他带来的皇城司捕快干吏们都住在这家客栈里。

赵平刚起来洗漱完毕吃了早饭,一个风尘仆仆的皇城司干吏骑着马来到了客栈门口,看见赵平等人,立即下马跑进去道:“参见殿下,小人从长安赶到荥阳,又从荥阳赶到这里来才总算找到殿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