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老婆是花木兰 > 第923章 凯旋!

我老婆是花木兰 第923章 凯旋!

作者:最后的烟屁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2:06: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白劲光的描述与忽合罕所说大致相当,赵俊生听完后问忽合罕:“朕打算在这里筑城以防止图真公主和她的族人等我们走后再度南迁并重新占据漠北草原,你觉得如何?”

这个问题对于忽合罕来说还真不好回答,他是柔然人,尽管他投降并归顺了乾朝,但他始终是柔然人,这点是无法改变的,现在赵俊生竟然问他能不能在这里筑城,他若说不能在这里筑城就恐遭人指责他并不是真心归顺;他若说赞成在这里筑城,又有献媚之嫌,实在难以应对。

忽合罕想了想行礼说:“陛下,请恕臣直言,仅仅是筑城是无法守住漠北的,一旦图真公主他们缓过劲来,完全可以挥师南下切断此地城池与朝廷的联系,没有补给和增援的话,驻军是撑不了多久的!想要守住漠北,不让其他部族染指漠北,只能大量迁移族民,以全民皆兵之法应对其他部族的觊觎!”

赵俊生和东方辰等人暗暗点头,忽合罕的说话还是很中肯的,也没有回避这个问题。

郦嵩这时说道:“陛下,此次我们未带工具,也没有工匠,只怕无法开山掘土筑城,要筑城恐怕还需等到下一次才行!”

赵俊生摇头道:“我们一走,那些北迁的柔然人肯定会去而复返,又或者是其他部族占据这里,所以即便是几个月的势力空白期也不能有!”

晚饭的时候,为了庆祝与白劲光的人马会师,再一次杀牛宰羊,让全军将士们吃了一个饱。

在帅帐里,赵俊生和众将及随军大臣一边说话一边喝酒吃肉。

他说:“朕打算留下一员大将统带五千人马在这里守三个月!明日,朕就派八百里加急快马返回长安,命苻战率五千骑兵、三千步卒、两千民壮携带大量粮草、工具和其他辎重赶来,最迟三个月就赶来换防!不知哪位将军愿意留下来守三个月?”

这可是一个苦差事,别看只有三个月,一旦主力大军撤走,就剩下五千人马在这里,可谓是一支孤军,随时可能遭到包括柔然在内的各漠北蛮族的攻击。

这一支孤军留在这里的风险是非常大的,为何?因为是陌生的环境,人在陌生的环境下总是小心翼翼,很老实,不敢放肆;而在自己家里、家乡,总是很放肆,甚至是横行无忌。就如同一个从未出过远门的人去外地求学或打工,若是人生地不熟、举目无亲的,肯定会感觉很惶恐不安、孤独、无助,即便只是遇到一个老乡也能感觉到丝丝温暖,虽然是两个不同的事情,但道理是相通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军中将校们行事束手束脚,应该有的从容不见了,担心出错,有时候越担心出错就越容易出错。

将校们都在思考权衡着要不要主动请缨留下来,资历最高的白劲光和尉眷见众将都不出声,担心皇帝下不来台,正准备站出来请命,杨烈最快他们一步:“陛下,臣请命率军留下守卫北疆!”

赵俊生脸上露出笑容,称赞道:“杨将军深明大义,忠勇可嘉,朕心甚慰!朕封你为宁北将军,给你五千兵将、两千匹马备用,另有牛五千头、羊两万只、粮食二十万斤、箭矢三十万支以及其他辎重若干。你只需守三个月,三个月之内,苻战会率军前来接替你,届时你可班师回朝,朕会派兵在边塞接应!”

杨烈单膝下拜:“臣领命!”

大军继续休整了两天,赵俊生随即率军班师,杨烈率五千兵马返回,赵俊生给他留下了允诺了牲畜和辎重。

在赵俊生率军班师之后,杨烈亲自带兵重新规划营区,利用刀剑长矛和盾牌等一些工具在营区周围砍伐树木搭建营寨,在营寨周围布置陷阱,又搭建马厩、牛棚和羊圈,派人专职放牧,并在营地附近关键处的高山上修筑了多个烽火台以作示警之用。

这五千兵马的作用可不只是驻守在方寸之地的营寨里,要对觊觎漠北草原的各部蛮族们进行强烈的威慑。

因此,杨烈派出以幢为单位的骑兵四处巡游,打击一切外来试图在漠北放牧、居住的蛮族,巡游的骑兵最远要巡防到三百里之外,一个来回都要五六天的时间。

巡游采取轮换制,巡游任务结束后的人马要在营地休整好几天,一般营地内常驻兵力多达三千余人,分为三个千人队,随时应付突然状况对外出巡游的骑兵进行增援。

从北海南岸营地班师之后,赵俊生大军在十天之后返回到木托营地。

“咦,这木托营地怎么不一样了?陛下快看?”跟在赵俊生身边的尉眷指着前方对赵俊生说道。

赵俊生放眼看去,发现在木托营地旁边的一座小山上竖起了一座大型堡垒,这堡垒以石头垒砌而成,由大小十几个堡垒组合而成,最高的一座堡垒竖立在山顶上,高高耸立。

赵俊生对留守在这里的常昆等人刮目相看,从他率军离开才不过二十天的时间,常昆等人就组织人手在这里筑造了一座如此大的堡垒。

常昆和留守的将校们官员们骑马迎了上来。

“臣等恭迎陛下!”

赵俊生笑道:“你们的确是恭迎,看看这堡垒,这是怎么回事啊?很让朕吃惊嘛,才二十天的时间就筑造起来了!”

常昆说:“这想法是随军官员梁成栋建议的!梁成栋,快出来!”

一个官员立即上前向赵俊生见礼:“小臣见过陛下!”

赵俊生点头,问道:“你为何要建议在这里铸造一座堡垒?”

“回陛下,臣自从随陛下来到这里,无意中发现这座山上到处都是散乱的可以轻松开采的石头,又想起陛下说要守住漠北就要在漠北筑城驻军并招募大量百姓前来放牧的事情,所以灵机一动。而且这个位置非常合适筑城,材料是现成的,还有现成的大量劳动力,此处又是旧可汗庭与北海之间的中间节点,在这里筑城既可以增援可汗庭,又可以增援北海,地处两条大河之间的交汇处上游,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守住了这里,可以挡住由西往东而来的敌人,也可以轻易切断从北面杀往可汗庭的敌军的归路!”

赵俊生听完之后忍不住对这个梁成栋刮目相看,这个文官很善于把握时机,在军事上的眼光非常人能比。

关于在这里筑城的事情,赵俊生只与东方辰及常昆、尉眷等三人聊过,没想到梁成栋也看到这个位置的重要性,还发现了旁边的小山适合筑城,于是建议常昆就地取材,使用那些归顺的柔然人的劳力。

几千柔然降兵和一万多柔然老弱,再加上近两万乾军兵士们就地取材,只用了二十多天就把一座荒山变成了一座大型堡垒。

尉眷笑着对赵俊生说:“陛下,以臣之间,这位梁大人是有才之人,若经历一番磨练,可堪大用啊!”

赵俊生看了看,挥手:“咱们过去看看,走!”

大军兵马先去归营休整,赵俊生一行人来到了筑城处,在常昆和梁成栋的陪同下,赵俊生等人把还在筑造的堡垒参观了一遍。

赵俊生来到山顶最高处的堡垒顶端,向下看去,方圆二十几里范围之内几乎是一览无余,能看到很远的敌军的一举一动。

赵俊生问道:“这个堡垒的形状构造是谁的主意?”

梁成栋回答:“回陛下,是臣向梁将军建议的,如此可以充分利用山上的地形和石料!”

“不错、不错,考虑得很周到,不过朕怎么看都觉得这座堡垒有些西方城堡的风格啊!”

梁成栋很惊讶:“陛下也懂西方建筑?”

“朕不懂,只是在典籍上看到过类似的图画!”

梁成栋说:“当初波斯卑路斯王子出使长安的时候,臣有幸与他结识,有一次臣去拜访他,发现他从西方带来许多书籍,有些几册就是专门介绍西方罗马帝国建筑风格的,臣借回去研读了一个月,从中受益匪浅!”

赵俊生想了想问道:“梁成栋,如果朕让你留下来继续主持这座城堡的建造,你愿意吗?”

梁成栋立即行礼道:“臣正有此意,如是半途而非,臣反而觉得遗憾!”

“那好,朕命你留在这里主持建造这座城堡,不过以后你可没这么多劳力可用了,这些柔然降兵和归顺的柔然部族朕全部要带走,你能调动的只有一部分驻守在这里的兵卒!”

“臣领旨!”

大军休整两天后,留下两千人驻守并继续完善城堡的修建,并正式班师还朝。

在穿过了郅居水之后,大军一路向南沿着石水方向行军了两天,随后折道东南,两日之后抵达可汗庭。

可汗庭有尉眷留下的一千人,昔日热闹的柔然可汗庭不见了,此时只有萧条。

北征将士们又在可汗庭休整了一天,次日继续南下。

大军翻越穹隆岭,沿着菟园水一直向南。

在抵达大泽之后,赵俊生派常昆率五千兵马押送柔然降兵和归顺的柔然部众前往金微山西麓交给苏戟安置,那些降兵则要押送到蒲类海,完成任务之后的常昆大军要走西域返回长安。

在兵分两路之后,赵俊生率大军从大泽出发穿过浚稽山、稽落山向比干城方向进军。

数日之后,大军抵达比干城并休整两天,随后再度启程南返,于五日后抵达鸡鹿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