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老婆是花木兰 > 第797章 迁都长安

我老婆是花木兰 第797章 迁都长安

作者:最后的烟屁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2:06: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九月初一,赵俊生最后一次在乾京召开了朝会,这是一次大朝会,参加朝会的官员多大一百二十多人。

在这次朝会上,赵俊生询问了迁都各项事宜的准备情况,事无巨细,随后安排了朝廷各个衙门迁移的顺序。

毛修之已在两个月前就被赵俊生任命为乾京留守,总管留在乾京的六部。

朝会的最后,赵俊生问:“毛修之,六部留守官吏的人员确定了吗?”

“确定了,留守官吏的人员名单都在这里!”毛修之回答,拿出了一个厚厚的奏本。

太监上前把名单接过转身交给赵俊生,赵俊生接过翻开简单看了一遍,交给翰林学士:“抄录两份,一份留在宫中存档,另一份交给长安朝廷尚书台存档!”

“是!”

赵俊生看向大殿上文武百官,说道:“明日一早朕的御驾就会先行出发,各部衙门按照刚才朕安排的顺序隔天依次出发,途中不得扰民、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向各地官府索要钱财、粮食和其他物资,所需之物若是不够,可以花钱从沿途城镇采购,花费的款项在本衙门记账报销!”

“另外,传朕旨意给沿途各地官府,不得以迁都、御驾和朝廷各部衙门经过需要安置之名向当地百姓征收额外的赋税或摊派,一经发现,一律革职查办!”

“遵旨!”

九月初二清早,赵俊生照旧练武一个时辰,吃完早饭,换衣服时召来太监询问:“睢阳君来了吗?”

“回陛下,还没有来,不过奴才已经派人去催了!”

赵俊生做好准备之后,在大殿前坐上了马车,龙卫军护着御驾,太监宫女们排着队跟在后面一路向宫门方向而去。

等赵俊生到了宫门外,万语桐的马车已经等在那里了。

一个太监在听了赵俊生的吩咐后走到万语桐的马车边行礼道:“睢阳君,陛下请君上同乘!”

万语桐犹豫了一下,下了马车来到赵俊生的御驾马车上。

“叫你来同乘,怎么还扭扭捏捏的?”赵俊生笑问。

万语桐白了他一眼,“还是要避嫌好不好?把窗户打开!”

赵俊生无奈,只好打开两侧车窗,对外面的太监吩咐:“告诉曹蛟,可以出发了!”

“诺!”

曹蛟得到命令之后,把手一挥:“出发!”

队伍缓缓前行,马车也轻微的摇晃起来。

赵俊生对在马车内的太监打了一个手势,太监从马车内壁柜里拿出两个琉璃杯和一瓶红葡萄酒倒了两杯放在赵俊生和万语桐面前的矮几上。

赵俊生举起酒杯对万语桐说:“这是皇庄用自己种植的葡萄酿造葡萄酒,尝尝!”

万语桐拿起琉璃杯抿了一口,“嗯,还不错!我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长安?”

“大约二十几天,如果天气好,二十天左右可以抵达,如果天气不好可能需要一个月!”

“夜里住哪里?野外搭帐篷吗?”

“不确定,也许要在野外宿营,也可能会在城镇里!为了安全起见,出发之前并没有确定行军路线,一切都是临时决定,每天行军多少路程由曹蛟决定!”

刚开始半天还能在马车里坐得住,到了下午,继续坐在马车里就感觉无聊了,万语桐返回自己的马车睡觉,赵俊生走出马车骑了一匹马跟骑兵们一起走。

九月气温不似七八月那么高,但也还是很炎热,烈日烘烤之下,护驾的甲士们一个个晒得汗流浃背,每走一个时辰都要找阴凉处休息一刻、喝水。

途中有几天下午,御驾不能上路,只能原地休息,等道路晒干再出发,一路走走停停,到了九月底,御驾才抵达长安。

在长安城外,裴进、梁寂、东方辰等一般大臣、武将及一万多万兵马、数万长安百姓都在长安城外迎接。

对于长安百姓们来说,乾国把都城迁到长安、御驾到来必将让长安迅速发展,让长安的居民们有更多的机会挣钱。

“儿臣拜见父皇!”太子赵东在站在群臣的最前面向御驾马车上的赵俊生行礼。

赵俊生拉开车窗伸出手摇了摇:“都平身吧!太子,你母亲和两个妹妹呢?”

“回父皇,幕后和妹妹们都在宫外等着父皇呢!”

赵俊生:“行了,起驾进城!”

长安城的城墙、宫殿经过一年的修缮已经恢复了一些帝都气象,城内各处还在兴建房屋,这都是经过整体规划的。

途中,赵俊生把裴进和赵东招到马车内。

“现在这长安城的格局比乾京要小不少吧?”

裴进回答:“是的,现在的长安城是在后赵的长安城原址上建起来的,格局不但比汉朝时长安城小,更加不能跟乾京相比。不过我们正在向外扩建,未来十年内,整个长安城至少要达到乾京城的规模,到那时,现在的长安城就是内城,向外扩建的就是外城!”

赵俊生点点头:“国都要有国都的大气和新气象,长安城扩建的事情尽快提上议程,对城外农田的征收要尽量安抚田主,补偿的欠款要给够,这事你跟太子两个人负责!”

“臣遵旨!”

没过多久,御驾就到了宫门外,花木兰牵着小女儿的手,旁边站着二女儿赵灵儿。

一番见礼、寒暄之后大家一起进了皇城。

这是赵俊生第三次来长安,也是第一次进入皇城,从前的皇城早已成为废墟,这座皇城也同样是从后赵皇城废墟上重新修缮起来。

长安皇宫里同样有一座太极殿,赵俊生在太极殿接受朝臣们的朝拜。

“这些日子无论是先行抵达长安筹建新都的卿家,还是跟朕一起来长安的卿家都累了,今日诸位卿家都先去安顿,好好休息一下!随朕从乾京而来的爱卿和各部随行官员都休沐三天,三天之后,官吏们开始上值,三省六部及朝廷其他直属衙门的主要官员正是恢复上朝!”

“遵旨,谢陛下恩典!”

“退朝!”

“恭送陛下!”

赵俊生在太监的引路下来到内宫,花木兰和儿女们早就准备好膳食等着了,一家人欢欢喜喜吃了一个团圆饭。

吃过饭后,赵俊生带着赵东来到御书房,太监给父子俩各沏了一盏茶。

“父王这段时日在来长安的途中,下旨把奏章和各项政务都由你处理,你给父皇说说这段时间都有何事!”

赵东禀报:“儿臣认为有两件事情需要向父皇禀报,其他的事情都不是什么大事。这俩件是第一件是沮渠无讳率军从鄯善出发杀向高昌,高昌太守阚爽逃往柔然,沮渠无讳在高昌建国,是为高昌北凉;第二件事情是尉眷和常昆将军派人送来奏疏,说吐谷浑人灭了党项人,把党项人老弱屠杀殆尽,随后两位将军出兵,由常将军作为后援提供后勤支持,尉眷将军率军两万攻打吐谷浑白兰地区,拾寅率军迎战,被尉眷将军击杀并大败吐谷浑人,拾寅的另一个弟弟扶阳带着残部五千人护着十万吐谷浑老弱西迁,西迁途中被尉眷大军追上,扶阳带着一万青壮男女抛弃了十万老弱加快速度西迁,这十万吐谷浑人老弱在西迁途中冻死饿死,死伤殆尽,扶阳的一万多人在西迁途中又损失了两千多人,他们最后进入了西域去往于阗方向,尉眷将军带兵追到了挡在西域前面的山脚下,因为后勤补给的问题不得不选择返回!”

赵军生听完赵东的讲述,问道:“常昆和尉眷大军现在在何处?”

“还在西海一带!”赵东回答,“儿臣认为既然西海那边的战事已经结束了,是不是把两路大军调回休整?”

赵俊生思考了一阵,说道:“父皇考虑一下。还有其他事情吗?”

“有一件事情······有消息说是因为尉眷将军下令抢夺了那十万吐谷浑老弱病残的食物才让他们全部葬身在高原上的,朝中不少大臣弹劾尉眷将军残暴不仁,请求革除他的军职,下狱问罪!”

“这段时间,长安的朝臣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有了分歧,尉眷下令抢夺那十万吐谷浑老弱病残的食物的事情应该是真的,这瞒不住,只要派人去尉眷军中核实就能知道真假,弹劾他的大臣不会这么不智!现在大臣们一部分认为尉眷的做法有伤天和,如果那十万吐谷浑人是军队,他这么做无可厚非,但那些人不是军队,他们是普通的牧民百姓,这等于是屠杀百姓!”

“还有一部分大臣认为尉眷无罪,我们和吐谷浑既然是敌人,那就没有无辜者,尉眷只是下令抢夺了他们的食物,没有直接杀他们,这已经给他们活命的机会,是他们自己没有抓住,这不能怨尉眷!”

赵俊生问:“你是怎么想的?你觉得应该如何处理此事?”

“儿臣的看法与弹劾尉眷的大臣们相同,儿臣以为此风不可长,朝廷大军是正义之师,不能应该做这种不义之事,这样只会遭人诟病的!”

赵俊生听了之后没有表态,对赵东说:“行了,你回去吧!”

“那······大臣们弹劾尉眷之事······”

“这事朕会处置,你回去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