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老婆是花木兰 > 第633章 发行

我老婆是花木兰 第633章 发行

作者:最后的烟屁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2:06: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为了尽快发行新钱币,就必须要在短时间之内铸造出足够数量的钱币。

为此,刘阖接到了赵俊生给他的任务,新钱币必须在两个月之内在乾京城内发行,然后再逐步在其他各地郡县发行。

要在规定的期限内铸造出足够的钱币,刘阖想尽了办法,首先就是增加铸造钱币的工匠人数,增加冶炼炉;其次,就是增加钱范数量;第三,增加浇铸组,刚开始只有十个浇铸组,现在冶炼炉增加了,工匠也增加了,把浇铸组增加到五十个,那么钱币的铸造速度就提高了五倍。

但如此一来也带来的弊端,首先是工匠、杂工的人数太多,管理上增加了很大的困难,为了对金属冶炼方法和金属混合配方进行保密,刘阖不得不把这两个工序单独分开,派重兵把守,无关人等不但进入,一旦靠近就会遭到射杀。

于此同时,刘阖还奏请赵俊生,颁布法令对泄露钱币铸造工艺或监守自盗的工匠除以极刑,以警示这些工匠和杂工。

工匠和杂工太多不但带来了管理上的困难,而且在未来钱币铸造的数量达到一定的饱和,不再需要如此之多的工匠,这些工匠要如何安置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工匠们如果流落到民间很可能泄露造币工艺,这才是令人头疼的事情。

赵俊生一直还担心一个问题,新钱币的实际价值若是高于面值,那么朝廷岂不是亏大了?

这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用了一百二十块钱的材料只造出了面值一百块的钱币,亏不亏?

这还不只是亏本的问题,倘若民间有人大量囤积新钱币,然后把它熔掉当做再卖出去,这就相当于把面值一百块的钱币卖出一百二十块的实际价值,这些人能从中赚取暴利,而亏损的是朝廷!朝廷不但在大量亏损,而且铸钱的速度还没有那些投机倒把者熔钱的速度快!

一想到这个问题,赵俊生就坐不住了,立即派人召刘阖前来问话。

“铸造新钱币一贯钱,需要耗费多大的成本?”

刘阖一听就知道赵俊生担心什么,这个问题早就考虑到了,他回答说:“回大王,包括购买原料、器具磨损、人工费用、发行运输等等所有开支都算进去,铸造一贯钱到发行到百姓们手中,它的成本大约在九百五十文左右,朝廷还有五十文的盈余!”

赵俊生松了一口气,“如此甚好!再有几日,就到新币在乾京发行的日子,钱币铸造司都准备好了吗?”

“回大王,到现在铸币厂已经铸造了八十万贯,不知大王打算如何发行新币?”

赵俊生想了想,说道:“这样吧,马上到了给朝廷大臣、官吏们发放俸禄的日子,就提前几天,把这批钱币作为他们的俸禄发放下去,明日你派人把钱币运往户部衙门!”

“臣遵命!”

赵俊生接下来下了诏令,全面发行新钱币,逐步取代旧钱币、布、帛等在市场上的流通作用,两年内结束以物易物的局面,三年内禁止前朝旧钱币在市面上流通,届时朝廷城里新的衙门,官民人等可以用前朝旧币以官府规定的兑换比例兑换新币。

诏令上还说,从明年开始,朝廷、官府收购百姓的粮食和牲畜一律用新钱币支付,这份诏令也让百姓们放心下来,他们家中拥有的前朝旧币不会成为一堆没有任何购买力的破铜烂铁。

公元四三七年三月初五,乾国在乾京发行第一批新钱币,大臣和官吏们收到了作为俸禄的新钱币。

一拿到这些新钱币,很多官员第一眼就爱上了它。

新钱币用料十足,重量不多不少,虽然沿用了前朝旧钱币的形制,但钱币金灿灿的,币面上不但有字,还有花纹,铸造工艺极为精细,民间和邻国想要仿造都做不到。

新钱币一经在市场面世,立即受到商贩和百姓们的钟爱,购买力极为坚挺,有人愿意用五枚南朝五铢钱兑换一枚一文面值的乾坤通宝。

第一批乾坤通宝是作为朝廷大臣和官吏们的俸禄而发行出来的,因此,除非这些大臣和官吏们使用这些钱币在市面购买生活用品,普通百姓们暂时还无法从其他渠道获得。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铸币厂的产量有限,即便全力铸造也无法在几天之内满足整个乾京地区所需。

而最令那些世家豪门和富户们恐惧的是,乾坤通宝一经发行,他们家中地窖里藏着的前朝旧币开始贬值,不得已之下,这些世家豪门和富户们把地窖中堆积如山的前朝旧币拿出购买布匹、丝帛等商品,他们也只能买这些当做货币流通的货物,粮食和牲畜都是朝廷在管控,他们想大量采购也买不到,若是买其他商品,买回来也无用,还可能烂在家里。

前朝旧币虽然贬值得厉害,但它毕竟是硬通货,是用铜和其他金属铸造的,就算把它熔了卖铜也能值钱,所以它的贬值也有限度。

官府这时发布告示宣布百姓官民可以用手里旧币去官府衙门兑换乾坤通宝,三枚五铢钱可以兑换一枚一文乾坤通宝,但每天兑换的数量有限。

这天刘阖来求见赵俊生,呈上了另一种新钱币。

“大王,此乃用黄金作为原料铸造的金币,形制、重量、图案、面值都与乾坤通宝一般无二,只是材质不同、大小不同,颜色也有所区别!”

赵俊生接过来看了看,金灿灿的,感觉很不错,问道:“这是纯金的?”

“是的!”

赵俊生问道:“它能作为钱币在市面流通吗?”

刘阖说:“据臣所知,我乾国的总体黄金存量还算比较丰富的,但大多都在民间,朝廷储备的黄金存量还不足以铸造钱币发行!朝廷若想让金币作为可以流通的钱币,臣以为可以下令允许官民人等用黄金兑换乾坤通宝!”

“再颁布法令禁止任何官民人等用黄金做材料制作器具,制作首饰除外;禁止任何官民人等用黄金和钱币作为陪葬品陪葬于棺椁墓室!如此,可以减少黄金的损耗!”

赵俊生点点头,问道:“刘阖啊,孤一直很不明白,黄金是一种很贵重保值的金属,为何它一直没能成为钱币流通呢?据孤所知,在西汉时期,大宗交易是使用过黄金支付的,当时的黄金储备应该不会小,可以到了东汉时期,黄金逐步退出了交易支付的行列,这是为何?”

刘阖显然对这方面是有研究的,他说:“大王,天下的黄金产量较低,受限于黄金产量和民间损耗的问题,所以天下的黄金总量一直不多,这是它没能成为钱币流通的原因之一!”

“还有,东汉和西汉的黄金存量出现了大幅度差距,在西汉时期黄金的确作为大宗交易支付手段,而且价值很明确,到了东汉黄金作为交易支付手段就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究其原因,是从西汉末年开始,黄金存量大幅度下降!”

“西汉年间,皇帝对臣子赏赐黄金的次数达到一百多次,有时动则赏赐数万金,而东汉只有九次,数量少,赐钱赐物较多,赐铜钱有记载的就达六十多次,刘备赏赐诸葛亮、关羽等人每人只五百金,与西汉皇帝赏赐臣子的数量相差太大!”

“黄金存量的减少,一方面是产量少;另外一方面,是官民百姓有收藏黄金的喜好,有了黄金都喜欢藏起来,甚至人死了,而后代子孙却不知道黄金藏在何处,也有给去世之人用黄金陪葬的习俗;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两汉之际佛教东传,魏晋之后道教也兴起,黄金多用于铸造佛像和法器,种种原因造成黄金一直没能成为钱币在市面流通!”

赵俊生听了刘阖的话,他深思了许久,说道:“那就暂且不发行金币了,如果有一天,朝廷能获得大量的黄金来源,再发行金币吧!这样,铸币司先制作一万金这种金币储存起来,孤用来赏赐有功之臣,不做作为钱币流通!”

刘阖答应:“是,大王!”

赵俊生处理完军政事务回到内宫,看见花木兰正从外面走进来,不由好奇的问道:“你这几天都在做什么呢?怎么跟我一样早出晚归的?你这肚子一天天大起来,眼看着就要生了,还是轻易不要再往外跑了吧?”

花木兰说:“女子才艺大赛这不快要在乾京举行了嘛,我这几天都在忙这事!也就三五天的事情,等忙完了我就呆在宫里安心生产,你就放心吧!”

赵俊生知道自从上次花木兰主持举办了女子诗词大会,第一届女子诗词大赛举办得非常成功,不但有来自乾国各地名门闺秀的才女,还有从南朝、平城、长安,甚至还有远隔千山万水从巴蜀来的才女赶来参加。

那一届女子诗词大会举办之后,花木兰不但没有找赵俊生要一文钱,还从商家手里赚取了大笔广告费,除去举办诗词大会的开销、奖金之外,还赚了一大笔钱,还有从各地赶来乾京的大量公子哥儿和学子们为乾京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赵俊生好奇的问:“这次你从那些商家手里收了多少广告费?”

花木兰伸出五个手指头:“五百金!这次我还打算收取向观众收取门票,座位靠前排的收个三五千文钱,中间的收一千余文钱,靠后的收几百文钱,你还别说,才两三天的工夫,门票就被抢购一空了!”

赵俊生听得目瞪口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