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老婆是花木兰 > 第446章 一个烂摊子

我老婆是花木兰 第446章 一个烂摊子

作者:最后的烟屁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2:06: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属下遵命!”郭毅答应,迟疑了一下又问:“将军,这李元德也太大胆了,竟敢在刺史府的家丁和婢女之中安插钉子,他这是想盯着将军的一举一动啊!将军,是不是要给他一点颜色看看?”

赵俊生觉得这个李元德很有些意思,他分析了一下,李元德这么做有几个可能性:第一,李元德想把他架空,不让他掌控幽州军阵,这人想拥兵自重或者想蓄积实力反叛;第二,李元德接到皇帝的密旨监视他;第三,李元德投靠了朝中某位大臣,而且这位大臣还与他有矛盾!

不管是哪一种可能性,李元德既然这么做了,那么此人就是他赵俊生的敌人!

赵俊生不由抬头看向郭毅,“咱们初来乍到,你想怎么给他一点颜色看看?”

“这······属下唯将军之命是从!”

赵俊生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摆摆手:“此事本将军自有计较,你先下去吧,把你负责的事情做好!”

“是!”

在赵俊生的主持下,刺史府的公务在几天之内恢复了正常,逐步走上了正规,这年头三条腿的蛤蟆难找,可想做官的人一抓一大把,赵俊生等人新官上任,刺史府下属的各曹参军头头们都不敢懈怠,只想在赵俊生等人面前努力表现,希望被认可,获得升迁提拔。

这天上午,东方辰、裴进、曹蛟三人先后到来向赵俊生禀报这几天的公务办理情况。

“将军,属下把范阳、燕郡和渔阳三郡十八县所有官吏履历的卷宗做了一些归类整理,大体情形都写在这上面了,请将军过目!”东方辰给赵俊生递上去一本名册。

赵俊生接过名册翻开看了起来,他发现这与其说是一本三郡十八县官吏名册,不如说这是一张幽州官场官员们的关系网络图,各个阵营派别分明。

赵俊生粗略的看了一遍,一时间对东方辰惊为天人,“先生是如何在短短三日之内搞清楚幽州三郡十八县官员们的关系?”

东方辰笑着说:“卷宗房内有所有官吏的履历卷宗,保存完整,属下把这些人的履历卷宗全部翻看了一遍,并做下了记录,再根据他们的升迁、平调、降职、籍贯和经办官员进行了推断,从而判断了他们的大致所属阵营,属下可以断言,这份关系图即便有错,准确率也应该在九成以上!”

赵俊生起身作揖到地:“先生大才也!”

东方辰连忙闪身到一边,“将军不可如此,属下承受不起啊!”

赵俊生再次落座之后,东方辰又从大袖之中拿出一本折子递上去说:“将军,刺史府兵曹署记录有范阳太守毛修之、燕郡太守李元德、渔阳太守封沓各自统带兵马的大致数量,按照规定,毛修之应当统带一千八百二十八人;李元德应当统带两千一百五十六人;封沓应当统带五千一百二十四人,除了封踏的统兵数量与记录的基本相符之外,毛修之和李元德的统兵数量大大超过了记录数量!”

赵俊生接过折子打开看了起来,东方辰在折子上写得很清楚,毛修之统带的一千八百多人应该是鲜卑兵将的数量,但毛修之又是吴兵将军,他麾下有八千多人的南朝降兵。

吴兵将军,就是一个雅称,实际上就是把从南朝俘虏的兵卒集中起来派一员降将统带,这个将军的名号就叫吴兵将军,因为南朝都城在建康,在三国时期属于吴地,因此把这些降兵就称呼为吴兵,统兵将军称为吴兵将军,这个称呼就是这么来的。

赵俊生再一看李元德统带的兵马数量,李元德实际统兵数量应该只有两千一百五十六人,这是鲜卑籍兵将的数量,可李元德手下又有一万两千人的汉兵,这些汉兵是刘洁、张嵩、李顺等人拥立拓跋晃为帝之后招募的,拓跋丕建立的朝廷被灭之后,这些汉兵理应要全部解散,但事后杜超并未解散这些汉兵,而是保留了编制。

折子上还写了刺史府直辖的兵马三千人,由原北中郎将尉迟延东当任幽州司马,统带这三千兵马。

“这个尉迟延东有点意思,当初拓跋丕带着满朝文武从平城撤走之前曾下令让他带兵前往东大营汇合,尉迟延东按兵不动,没有随拓跋丕一同来幽州!”

东方辰说到这里,对赵俊生拱手说:“将军,以属下愚见,皇帝对这个尉迟延东应该是很欣赏的,把他派来当任幽州军司马应该只是一个过渡,对他应该另有重用!”

赵俊生摸了摸下巴,抬头看向东方城问道:“先生以为毛修之和李元德能够为我所用否?”

东方辰捋了捋长须笑着说:“属下与毛修之尚有几分交情,当年毛修之身为刘宋大将,镇守洛阳时对我师徒颇为照顾,后来他被胡夏俘虏,胡夏的统万城被魏军攻破后又被魏军俘虏,先帝是准备杀他的,是师尊念着当年他当年在洛阳的照顾之情向先帝求了情,先帝才绕了他的性命,是属下把他从牢里接出来的!”

赵俊生说:“如此说来,毛修之背后的靠山就是寇天师?”

“正是属下的师尊!”

“好,哈哈哈······”赵俊生大笑,笑毕又问:“那么这个李元德呢?先生是否有办法让他为我所用?”

东方辰摇头道:“将军,以属下之见,此人只怕在朝中另有靠山,想让此人改换门庭只怕不太容易!将军又何必一定要说服他呢?不若削弱他的兵权,岂不更好?”

“哦,如何削弱他的兵权?”

东方辰走到赵俊生身边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听得赵俊生连连点头。

裴进上前一步拱手说:“将军,这几日属下通过查账发现账面上刺史府库内的粮草、钱财、兵器甲仗和其他物基本耗尽,各库房内也的确空空如也,但实际上这些账目有许多问题,存在大量假账坏账!”

赵俊生皱眉道:“你的意思是说杜超在临走之前把库房都掏空了,丢下一个烂摊子给本将军?”

“是的,负责相关账目的主薄已经被杜超带走了!刺史府的账面上没剩下一个铜板,所有的物资都已经半空了!”

赵俊生的脸色很难看,这杜超绝对是故意的,他就算上书弹劾杜超,皇帝为了不影响大局肯定会把他的奏章压下来,这杜超的胆子也真是太大了,难道他以为皇帝一辈子都会动他?

赵俊生敢肯定,只要风头一过,皇帝绝对会找借口对杜超下手。

他想了想问道:“对了,杜超现在调往何处任职了?”

“属下听人说杜超被调往徐州当任刺史!”

赵俊生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难怪杜超敢这么干,徐州就在南朝边境上,只要朝廷显露对他下手的意图,他一定会反叛投靠南朝!”

裴进问道:“将军,要不要把这事上书给皇帝知道?”

赵俊生想了想,举手摇头:“不······这事上书也没用,注定会皇帝压下来!”

说完,赵俊生对东方辰说:“请先生跑一趟涿县,如何?”

东方辰答应:“举手之劳而已!”

曹蛟又站出来向赵俊生禀报:“将军,根据属下调查发现,幽州三郡十八县,除了下面的各个县城有县尉统带县兵之外,三大郡城都没有郡兵,郡兵负责的治安全部由三大太守统带的军兵代劳了!其中燕郡都尉和渔阳都尉之位都空缺,李元德和封沓也实际上控制着燕郡和渔阳郡的治安刑事!”

“除此之外,受到刺史府直辖的三千幽州军实际上也是散漫不堪,军纪涣散,尉迟延东只比我们早到八天,他也还没有完全掌控这三千幽州军!”

次日一早,赵俊生派了李宝带着二十多个亲卫骑兵专程护送东方辰前往涿县见毛修之。

东方辰走后不久,赵俊生带着曹蛟和一些亲兵来到了幽州军驻地。

三千幽州军营地就在城外,这三千人都是骑兵,而且成分比较复杂,为什么说它的成分复杂呢?因为这三千幽州军三分之一是鲜卑人,三分之一是丁零人,三分之一是高车人。

在北魏军中,同一编制内所有军兵将校基本都是同族之人,统兵将军或军官也是同族之人,基本上不会掺杂其他部族的人,因为语言不通,无法沟通,生活习俗也不同,强行掺杂在一起很容易爆发矛盾。

就比如武川镇从镇将到小兵,所有人都是汉人,这是只有在皇帝特别下达圣旨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因为按照北魏的规定,汉人只能耕种缴纳赋税,在其他情况下最多做做辅兵的工作,鲜卑人不会让汉人做主战兵种。

正是因为幽州军这三千人马成分复杂,所以它才混乱不堪,在缺乏统兵将领的情况下,军纪就散漫起来,军中鲜卑人、丁零人、高车人互相看不顺眼,经常打架斗殴。

“末将幽州军司马尉迟延东拜见使君!”在幽州军营门处尉迟延东见到赵俊生抱拳见礼。

赵俊生抬了抬手:“尉迟将军不必多礼,本将今日来巡视幽州军驻地,不会给你添麻烦吧?”

顶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