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老婆是花木兰 > 第1122章 统一之战(4)

我老婆是花木兰 第1122章 统一之战(4)

作者:最后的烟屁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2:06: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乾军水师在赵俊生的命令下,留下五百余艘战场,其余大部分战船在徐遗宝和吴喜的统带指挥下顺江而下直扑建康。

第二路军十万人马在登陆之后由常昆指挥兵临芜湖城下,作为江南军事重镇的芜湖此前不但有水寨水师驻守,还有兵马六千人驻防,在乾军兵围芜湖之前,芜湖守将陆应纪用一天的时间做好了城防部署,大量守城器械和物资也被从仓库里搬到城墙上。

赵俊生对此次攻城没有过多干涉,一律交给常昆去安排部署和指挥。

常昆深知兵贵神速的道理,若是在芜湖城下耗费的时间太长,在钱塘的刘宋朝廷就能及时调兵遣将,虽然这对于大局无关紧要,但却能给乾军造成很大的麻烦。

常昆没有过多的犹豫,在攻城器械从江北运过来之后立即下达了攻城的命令。

数百架投石机围着芜湖城连续两天不停的发射石弹和火油弹,漫天飞舞的石弹把芜湖城墙砸成了残垣断壁,无数火油弹把芜湖城给点燃了。

冲天大火,浓烟滚滚烧了三天三夜没有熄灭。

这就是大国实力的体现,若不是乾国强盛,如何能够一次性运来数百架投石机?这么多投石机得需要技术熟练的辎重兵一万多人操作,仅仅是运过来需要的马车和人力以海量计,国力不强大根本就支撑不起这种消耗。

在这种猛烈的攻势下,芜湖城残存的守军们很干脆的投降了,他们已没有了继续抵抗下去的勇气。

芜湖守军投降之后,乾军入城接管。

为了抢时间,常昆下令留下两万人马看管俘虏、组织百姓修缮城墙和城内建筑房屋,张贴安民告示,安抚百姓,恢复社会秩序。

他自带剩下的八万人马沿着长江南难扑向建康。

而此时乾军水师船队正好抵达采石矶遭遇了刘宋水师主力一千五百余艘战船,双方在采石矶附近的江面上发生了两国交锋以来最大的一次水战。

这一场水战打了一天,宋军水师本着死战不退、要死有要拉一个垫背的想法与乾军血战到底,乾军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双方杀得天昏地暗。

从天明战到天黑,以宋军主动撤退结束,整个江面上都被染成了一片红色,无数尸体漂浮在水面上随着江水流向下游。

被双方发射火箭引燃的战船烧了整整一夜都没有熄灭,直到次日上午,江面上依然漂浮着许多大型战船的残骸。

乾军水师在经过一天的短暂休整和处理伤员及战船之后继续瞬间而下扑向建康。

已退回建康的宋军水师残部八百余艘战船迅速迎击,两支水师再次在建康北面的江面上发生大战。

为了保护建康的安全,宋军水师拼死作战,战斗打到下午申时,宋军损失了一半战船,兵员也损失了近半,在这种情况下,宋军水师官兵士气低落,作战意志几近崩溃,宋军水师大将知道这仗已经打不下去,再打下去,刘宋水师的底子都会被打光。

为了给刘宋水师留下薪火传承,刘宋水师大将下令撤退,顺江撤往吴郡附近的水寨。

已很疲劳的乾军水师没有追击,而是逼向建康城。

徐遗宝下令水师船队停在附近江面上靠近岸边攻打了水寨,只用一日工夫就夺取水寨,并下令大型战船使用三弓床弩发射射程达到一千两百步的弩箭对建康城进行攻击,实施威慑。

建康城的守军得知己方水师已经战败撤退,而水寨又被乾军水师攻占,弩箭都已经射进城内,守军将士们都很紧张,城内的百姓们更是人心惶惶,纷纷收拾细软携家带口出逃南方。

四日之后,乾军八万人马抵达建康城下完成了围城。

由于时间上的仓促,这次准备的石弹和火油弹不足,乾军只对建康城内进行了一个上午的石弹和火油弹的投掷,但依然让守军和城内的百姓们有即将被灭世之感。

下午,乾军数万将士在大量床弩、井栏、发石车、攻城梯的配合下发送声势浩大的攻城战。

建康守军虽然奋力抵御,但奈何士气不高、战力低落、准备不足,有五千人驻防的建康城被乾军攻打了两天就宣告被破。

撤退逃走的宋军水师残部在出海口处遭遇了乾军青州水师,双方再次发生一场大战,乾军以损失了三百余艘战船的代价全歼了这一支宋军水师残部。

于此同时,乾军第一路军在高旭的指挥下分别从江夏城和江陵出兵渡江分别向夏口及巴陵发动了攻击。

在益州,乾国蜀王赵平率乾军益州兵向刘宋的宁州发动了进攻。

一时间,刘宋四处都在遭到攻击,刘宋在钱塘的朝廷最先得到报告的是芜湖和建康遭到攻击,立即派兵增援,但随后吴郡、夏口、巴陵和宁州又分别传来遭受攻击的战报。

刘宋君臣这才知道乾军已经悄然发动了全面进攻。

为了维系江山通知,这一次刘宋君臣极为罕见的摒弃了以往的成见,难得齐心协力,一致对外。

江南各大世家纷纷出手,大量的人才、物资拿出来送到前线,很多家族都拿出私兵凑出一支支军队前往各处增援。

钱塘,皇宫。

刘彧坐在宝座上难掩焦虑,乾军的攻势迅猛,这短短不到半个月,宁州已经丢了大半;湘州的张永大军已经被打得退到了湘水以南;夏口的残兵败将已经退到了临川郡;乾军的第二军与是三路军已经打到太湖附近的吴兴。

“诸卿,如今我朝该如何应对?先不说乾军的益州兵和荆襄军,他们距离钱塘还有点远,暂时还打不到这里,但是乾军第二路和第三路已经在吴兴会师,若是萧道成挡不住他们,他们顷刻之间就能兵临钱塘城下,朕该当如何是好?”

心腹大臣阮佃夫站出来说:“陛下,为了陛下的安危着想,臣建议一方面派人向乾国求和,另一方面迁都广州,臣毛遂自荐,愿意率使团出使去见乾国皇帝!”

大臣蔡兴宗站出来强烈反对:“陛下,臣有不同意见,这一次乾国出兵明显不同于以往,以往他们都只是小打小闹,得点儿好处就退兵了,而这一次他们兵分四路同时出击,水陆两军动用了五六十万大军,水师战船有数千艘,民夫动用了几十万人,这可不是小打小闹,他们这是摆明了要灭了我宋国,我国若不倾举国之力抵抗,必有灭国之危!此时求和乃是异想天开,乾国不可能同意我们的求和,他们只怕是一方面与我们谈判,另一方面却不收兵,我国反而得不偿失!”

“陛下,咱们不能再心存幻想了,局势到了这个地步,只能与乾国决一死战!”

决一死战?刘彧浑身战栗,如果是刘宋国全盛时期,他还有胆子与乾国决一死战,可此时的宋国刚刚经历了平定各地宗王叛乱,虚弱到了极点,连能做统帅的帅才一个都没有,怎么跟乾国决一死战?

这时刘彧另外一个心腹大臣王道隆站出来说道:“陛下,臣认为蔡大人说得虽然不无道理,但我军平定各地宗王叛乱耗时大半年,战力损耗多大,已经是虚弱不堪,此时根本打不过乾军,若不拖延时间,只怕会被乾军各个击破,明知道打不赢还怎么打?这不是逼着将士们去送死吗?如果武将和兵士们被朝廷逼急了,只怕事情反而会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刘彧连忙问道:“那么······王卿有何建议?”

王道隆说道:“陛下,臣曾出使过乾国,到长安见过乾国皇帝赵俊生,此人是有一个有大胸怀和器量的人,以目前我大宋的情况来看,只怕挡不住乾军的攻击了,与其等待亡国,让千万黎民在战火中哀嚎,陛下还不如主动投降,为天苍生求得一条生路,以赵俊生的器量,必会厚待陛下,就算没有异姓王的待遇,也能获得一个国公的爵位,余生也能逍遥自在!”

建安王刘休仁站出来指着王道隆大怒:“竖子,安敢在朝堂之上欺瞒陛下,哄骗陛下向乾国投诚,你是宋国大臣!难道你已被乾国贼子策反?陛下,臣请陛下下旨彻查王道隆!”

王道隆立即对刘彧下拜哭道:“陛下啊,臣所作所为皆是为了陛下着想啊,臣对陛下的忠诚日月可鉴!”

刘彧见王道隆说得真情意切,心下不忍,对刘休仁摆手说:“十二弟,王卿一片赤诚,对朕一向忠心,他不会做出背叛朕的事情的!”

说完他看向宰相袁粲,问道:“袁卿,你有何建议?”

宰相袁粲站出来行礼说:“如果陛下认为我大宋之军还能抵挡乾军的进攻,陛下建议陛下同意阮佃夫的建议,派使臣去见乾国皇帝赵俊生,同时迁都广州,如果陛下认为我军已经挡不住乾军的攻势,臣建议陛下采纳王道隆的建议!”

刘彧对军队能不能挡住乾军并没有多少底气,他看向将军刘勔问道:“刘将军,你觉得我军能够抵挡乾军的进攻吗?”

刘勔脸上为难,他犹豫了一下站出来抱拳说:“陛下······臣······若陛下有令,臣和大宋的将士们必定竭尽全力保护陛下的安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