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老婆是花木兰 > 第1117章 各使手段

我老婆是花木兰 第1117章 各使手段

作者:最后的烟屁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2:06: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其实刘彧早已收买了皇帝身边的近侍淳于文祖、缪方盛、周登之,还有直阁将军柳光世,另外还有一个内侍太监名叫钱兰生,此人能随时把刘子业的行踪传达阮佃夫。

就在刘彧等人密谋要废掉刘子业时,刘子业也在考虑把刘彧等一干宗王全部软禁,这也是为了他自己的安全着想。

得到消息的刘彧心知不能再等下去了,一旦被软禁,只怕这一生就完了,他决定立刻发动政变。

当天夜里,内宫由禁军将领樊僧整负责当值,此人是直阁将军柳光世同乡。

“樊兄,今日当值?”柳光世走到内宫门口打招呼。

樊僧整点头笑道:“是啊,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柳光世拉着樊僧整说:“樊兄,我有点事情想跟你说,去我那里,我准备了酒菜,咱们一边说一边吃,如何?”

樊僧整扭头一看,对柳光世说:“柳兄你看我这正当值,走不开啊!”

“这有何关系?又不是没人在这儿守着,你不在难道就有人敢闯进去不成?走走走,再不去酒菜都凉了!”

柳光世连拉带拖把樊僧整拉走了,两人喝了一个时辰,樊僧整被灌了个烂醉如泥,柳光世趁他酒醉,偷走了他身上的调兵虎符。

拿了调兵虎符的柳光世立即从禁军营房之中掉了一个幢的禁军杀到了内宫,守卫内宫宫门的兵丁们被一个照面就冲散了,大队人马直接杀进去,内宫中的内侍们大惊,纷纷拿刀抵挡,但很快被杀散。

柳光世很快就带人杀到了皇帝寝宫,大批内侍持刀与禁军们厮杀在一起,刘子业吓得瑟瑟发抖。

寿寂之带着淳于文祖、缪方盛、周登之杀了寝宫内守卫的一些内侍宦官,刘子业哪里知道自己身边人也背叛了,跳下床就逃,寿寂之持刀自杀,追上去就手起刀落,刘子业的人头被砍了下来。

外面的抵抗很快被镇压下去,受到消息的湘东王刘彧立即带兵进宫,控制了宫禁。

太皇太后路惠男知道事情已成定居,也无力改变,而且刘彧也很孝顺她,她于是下懿旨说刘彧是受她的懿旨铲除刘子业,并命刘彧即皇帝位。

有了太皇太后的懿旨,刘彧的继位在他的兄弟们看来就显得合理合法了,他得到了兄弟宗王们的支持。

次日,京师城外的萧道成、刘勔等将领进宫跪拜,宣布效忠。

才领兵抵达建康和芜湖不久的宗越和张永收到消息后,不久又见到了刘彧派来的使者,两人先后向刘彧表示效忠。

刘子业的人头被刘彧下令进行防腐处理之后用锦盒装起来,并派人使臣携带送往长安。

九月二十八,刘宋使臣王道隆带队出使乾国,抵达长安。

赵俊生早收到了南朝刘宋方面的消息,湘东王刘彧发动政变杀死刘子业夺取皇位,改元泰始,而这次宋使王道隆带来的就是刘子业的人头。

赵俊生召集群臣在紫宸殿接见宋使王道隆。

“诸卿,南朝发生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王道隆这次带来了刘子业的人头,企图以刘子业的人头平息朕的怒火,你们说说朕应该怎么做?”

大臣卢玄站出来行礼道:“陛下,南朝这么做的确足够给我朝在使臣宋孟康被杀一事上作出交代了,如果我朝依旧出兵,只怕得不到百姓们的支持,而这样也会彻底激怒刘宋朝野,使得他们放弃争斗而同心协力对抗我朝大军,臣建议放弃这次出兵计划,下令召回已经出发的各路兵马!”

东方辰立即站出来说:“陛下,对于郦公之言,老臣不敢苟同!如今我朝各地兵马都在向庐江方向集结,动用的人力物力已经不计其数,若此时下令收兵,不但损失大得不可估量,而且还会损失朝廷和陛下的威信,现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这一仗不打也得打了!”

赵俊生皱起了眉头,卢玄说得没错,东方辰说的也有很有道理,这仗到底打还是不打?若不打了,这就要把各路大军调回来,军令岂可儿戏,如此下令必定让将士们不满。

但如果出兵,大乾已经没有足够的理由,刘宋把皇帝的人头都送过来了,这实际上对刘宋已经是奇耻大辱,如果此时乾国还不依不饶,咄咄逼人,只怕真的会激起刘宋举国军民的同仇敌忾之心。

赵俊生看向裴进问道:“裴尚书,你是什么意见?”

裴进站出来说:“陛下,千算万算,我等就是没有想到刘彧会这个时候夺取砍了刘子业的脑袋送过来,我国使臣宋孟康被杀一事说到底还是刘子业当政时候的事情,现在是刘彧当政,他都把刘子业的人头送来了,宋孟康被杀一事也算是有一个交代,此时我朝若决意出兵,只怕会遇到强大的阻力,臣建议暂且停止渡江进攻的计划!”

“刘彧初登大宝,他之所以能坐稳皇位是因为他得到了他的兄弟们的支持,但刘子业的兄弟们可不会答应,按照他们的想法,刘子业死了,无论如何皇位也应该由他们兄弟来做坐,与刘彧这个皇叔何干?若臣所料不差,只要我朝停止出兵计划,刘子业的兄弟宗王们一定会强烈反对刘彧,他们双方肯定会打起来,只要他们打起来,那时候就是我朝趁他们内乱出兵的时机!”

赵俊生想了想,裴进说得颇有道理,他皱眉道:“裴公所言不无道理,但是我军各路人马已经出发,粮草都已经陆续起运,这个时候下令撤回没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只怕不成!”

裴进说道:“陛下勿忧,陛下下旨从各地调兵时并未说明是要攻打刘宋,只是命他们迁往庐江集结,臣以为可以不必调回各路人马,再传一道指令,让他们前往就近的城池,在城外就地扎营进行操练,一边操练一边等待新的命令,咱们把这次调兵称为秋操,算作长途拉练的一种,粮草物资也随军运过去!”

赵俊生听完拍手笑道:“善!这样做既能应付南朝方面,又能随时出兵南下,只不过多耗费一些粮草而已,就这么办吧!对了,南朝使臣王道隆来了没有?”

殿外太监走进来禀报:“回陛下,南朝使臣王道隆已到宫门外,等着陛下宣召!”

“宣!”

太监当即走到殿外大喊:“宣南朝宋国使臣王道隆觐见!”

不久,王道隆走进大殿行礼:“宋国使臣王道隆参见大乾皇帝陛下!”

“免礼!”

赵俊生问道:“王大人此次出使我朝有何见教啊?”

“回陛下,不敢,不敢!在下此来是为了贵国使臣宋孟康在我国被杀一案而来!”

“哦?上次朕让鸿胪寺给贵国发出照会让你们在一个月之内给我国一个交代,按照照会送达的时间上来算,今天恰好是一个月,不知贵国在这件案子上打算如何给朕一个交代呢?”

王道隆说:“陛下,此事全因前废帝刘子业受到身边近侍华愿儿的蒙蔽,下旨派大内侍卫暗中杀死了宋孟康等人,如今刘子业和华愿儿已经遭到了报应,这两个盒子内就是他们的人头,还请陛下过目!”

“另外,我朝新皇登基,为了表示对陛下的尊敬,我皇让在下给陛下送来了国书,我国愿意向大乾称臣,我皇愿意尊陛下为父,这是国书,请陛下过目!”

赵俊生抬手:“打开盒子让诸卿看看,把国书呈上来!”

老太监立即指示两个太监走过去,一个打开盒子,一个取走国书送到赵俊生手上,

有鸿胪寺官员站出来对赵俊生说:“陛下,臣曾出使过刘宋,见过刘子业和他身边的近侍华愿儿,这个人头正是他们的!”

赵俊生点点头,打开国书看了看,抬头对王道隆说:“王大人,在宋孟康被杀一事上,贵国给的交代让朕还算满意,贵国向我国称臣,贵国皇帝尊朕为父的事情,朕也勉强接受了,只是这每年的进贡要加一点!”

王道隆连忙问:“不知陛下的意思是进贡增加几何?”

“在此前的基础上增加一半!”

王道隆考虑了一下,咬牙道:“可以!”

“哈哈哈······那好,王大人此行的使命也算是完成了,明晚朕在宫中设宴,王大人一定要来!”

王道隆又道:“在下多谢陛下的美意!只是在下听说贵国正在调兵遣将派往南方,莫不是要对我朝出兵?陛下既然满意我朝的交代,难道不应该收兵,维持我们两国和和平局面吗?”

赵俊生反问:“王大人,谁告诉你我朝调动兵马是要攻打贵国啊?这只是我朝军方的一次例行的大规模调动,目的是对各地兵马调到异地进行操练,我国兵部还要专门派官员前去查看操练的效果,朕把这次操练称为秋操,他们的行军目的地也并不是去江北,只过几日王大人就知道了?”

“是吗?那肯定是是在下的消息有误,实在对不住,臣向陛下致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