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当时欧洲货币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当时欧洲货币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2:05: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看到一位书友说的货币有些混乱,我特地整理一份当时各国汇率表出来,方便大家阅读。

1、当时葡萄牙通行两种货币,早期的旧克鲁扎多及后来的西班牙比索。

1克鲁扎多≈42-48两白银(万历后)=50比索

2、西班牙货币单位为里亚尔。当时铸造的货币有1里亚尔面值的,有2、4、8里亚尔面值的。其中流通最广的是俗称“十字银币”的8里亚尔面值的硬币,被称为比索。1比索=8里亚尔≈0.9两白银。

3、英镑。英镑这种单位只是作为收税单位,一般百姓日常生活中用不到这么大面额的硬币,所以前期没有铸造。当时英国主要通行先令与便士。1英镑=20先令=240便士=5比索≈4.5两白银。

4、法郎(即利佛尔、图尔里佛)。同英镑一样,法郎使用及铸造得并不多,法国当时实际使用中的主要货币单位叫做“利佛尔”,其面值约和1法郎相等。书中所出现的大艾居及小艾居金币,其中大艾居面值为6法郎12苏,小艾居面值为3法郎6苏(1法郎=20苏)。

1法郎的价值略大于1英镑,大概是1法郎=1.2-1.25英镑左右≈5.5两白银左右。

5、杜卡特。最初为威尼斯铸造,通行于欧洲,后荷兰人开始自己铸造。当时荷兰自己的货币为金杜卡特和银埃斯卡林,其中1杜卡特=20埃斯卡林≈2.1-2.2比索≈2两白银。

6、至于其他德意志、北欧、俄国、波兰、意大利诸邦国及奥斯曼土耳其,其货币就更是五花八门,我就不一一罗列了。其实当初欧洲各国币值本来就很混乱,给商业贸易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且汇率也在不停地变化,尤其是某国由于战争或什么别的因素造成财政吃紧,那么就会大量铸造成色不足的钱币,造成本币币值下跌,这种事情在当时真的很频繁。某些信用不好的国家,比如西班牙,汇率更是如坐山车一般。当时记得有个谣言传出,说西班牙在美洲铸造的货币成色不足(多年以后证明不是谣言),结果第二天荷兰市场上的西班牙比索汇率就大幅下挫。

7、最后说一下当时欧洲金银铜比价。17世纪前期,金银比价大约为1:15,银铜比价大约为1:13(四五十年代因为瑞典等地铜大量开采,铜价连续贬值数倍,英荷战争期间因为荷兰大量运入日本铜导致银铜比价甚至达到了1:80、1:90)。当时由于新大陆的开发,尤其是墨西哥及秘鲁发现大型银矿,导致美洲白银大量流入欧洲,所以当时欧洲白银价格一直是处于缓慢下跌的状态中的,金银比价最极端时甚至超过了1:20。而在当时中国,金银比价一直在10以内,很多时候是1:8。这就是当时荷兰人在日本和中国之间利用比价不同套利的空间所在。

8、华夏元。华夏东岸共和国的法定货币1“元”=10里亚尔=1.25比索≈1.1两流通白银=0.25英镑=0.2法郎≈0.4-0.5杜卡特。(成色为27克银 3克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