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一百零八章 另一个战场(六)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一百零八章 另一个战场(六)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1:55:36 来源:蚂蚁文学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1660年,12月9日,香山县,晴。

儒尼奥尔少校坐在县衙签押房内,手里不断翻动着一些文件。文件是用汉语和阿拉伯数字记录而成,由国家情报总局整理汇编,然后发放到远东地区。之前这些有关葡萄牙人情报的正本一直被放置在黑水港档案室的某个角落里,烟台和宁波各有一份手抄副本,这次率军前来珠江口作战,葡萄牙裔出身的儒尼奥尔少校顺手将这份副本借了过来,打算先好好了解下他的敌人再说。

坐在他旁边一脸无奈状的是南明新泰侯、潮州总兵官郝尚久的儿子郝尧同,这厮原本在三水任一营游击,结果壕镜澳战事爆发,李成栋不放心此间诸事,便将郝尧同从三水叫了回来,着其部移镇香山县,并令其配(监)合(视)东岸人的行动——唔,到目前为止,他最主要的工作大概就是帮东岸人转运粮草了,这可是惠国公承诺过的呢,东岸大军在这一天,他们便支应粮草一天。此外,在前阵子澳门葡军出击并大败东岸人后,郝尧同也没有禁止香山县士绅商人与葡萄牙人之间的食品贸易——甚至他军中一些将佐也在倒卖粮食,很是发了一笔——不过,这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这会他之所以无奈,大概既有东岸人占了他的县衙的缘故,同时也有登陆的五千挺身队士卒将其部从军营内“请”出,鸠占鹊巢的因素在内吧——他奶奶的,俺郝尧同昔日在连州剿匪时也是把好手,所到之处无有不从,什么时候受过这气啦!要不是老爹千叮万嘱自己不要得罪骄横的黄衣贼,自己怕是早领着弟兄们跟他们干起来了,不就是鸟枪多、小炮多么,以为老子营中就没有么?

当然了,什么与“东岸人干起来”郝尧同也就是自己意淫下罢了。其实他自己也清楚,麾下部卒在连州剿剿山匪还可以,若是与那五千名训练有素、杀气腾腾的黄衣军官兵比起来,差距可就大多了,不说装备和战法了,就这精气神就完全不一样。真要类比的话,或许也就当年闯王的老营部众能与之一较长短了,当然这也仅仅是从精神层面来说的,装备还是差得太远——天杀的黄衣贼,不但火枪、刺刀、皮甲、水壶、军靴、腰刀、长矛等器械一应俱全,平日里竟然还有大量罐头、鱼干等上等吃食,每隔一阵子甚至还能发下点蔗糖、烟丝、酒什么的物事享用,就连特么的擦屁股的草纸都有的发,这当兵当得也和大爷差不多了吧?这般用度,以黄衣贼之富庶,估计也就能养个数千人吧,大概和当年戚少保在浙江拉起的队伍规模相若,不过也已经相当厉害了。

有这五千黄衣兵护驾,郝尧同便很知趣地将香山县衙让了出来,同时动员县里士绅送了一些猪羊米酒过来犒军,自己则坐在一旁充当东岸人的顾问,一有问题便立刻解答,日子过得确实不怎么顺心。

郝尧同怎么想,作为黑水开拓队高级军官的儒尼奥尔少校懒得理会,他现在关心的,大概就是澳门城内的葡萄牙人到底实力几何了。只可惜,末代的明国从上到下都很混乱,官员的水平也很低劣,问了很多人都说不清澳门有几多人口、几多弗朗机民,简直让人抓狂。不过好在他还有资料可以查询,且其中很多都是近些年都西班牙人那里弄来的——可别忘了当年西葡两个国家可是合并过很多年的呢——准确度应该不低,或许从这里面应该能查到一些蛛丝马迹。

“每年至少有两千人经好望角来到亚洲,有的年份甚至高达5000,平均下来一年也有3500人。这么算下来,现在整个亚洲地区的葡萄牙人应该在2.5万人以上,不能和大西洋比,但也极为可观了,毕竟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远东的白人雇员也不超过1.2万人啊。唔,这里还有一条记载,1600年海外各殖民地的葡萄牙公民,巴西占了绝大部分,亚洲其次,非洲(主要集中在赞比西河流域的庄园内)和大西洋群岛瓜分了其余;亚洲的移民多来自西北部的恩特里·杜罗—米尼奥地区(就是前阵子被东岸护航舰队炮轰的地方),少数来自山后地区,都是民风彪悍的地方啊……”儒尼奥尔的青年时光是在里斯本渡过的,因此对葡萄牙王国的内情多多少少有些了解,这会看起这些资料来时,也是事半功倍。

“值得一提的是,这2.5万人里‘能够使用武器作战’的人的比例非常高,因为太多的人是没有结婚的单身汉。唔,这里有详细的比例,已婚殖民者、士兵、教士、官员、背叛宗教信仰的人(这是什么鬼?)、罪犯、流氓\/水手,各个大类比例都很详尽啊。这么推测下来的话,那么此时澳门的人口应当在2.5万-3万之间,其中白人数量应不超过五千,混血后裔应不超过1.5万,剩下的多是明人,另有极少数马来人和黑人仆从。这样的人口数量和结构比例,动员起五千士兵一点不困难,甚至如果是极限动员的话应该还能多点,这就很难办了啊。单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怕是击败不了他们,那么就只有长期围困一招了?”想来想去,儒尼奥尔少校发现自己确实还是只有围困这么一招,成本最低、效果最好,就是见效慢了些,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要不是这几十年来他们在远东和荷兰人、英国人厮杀不休,损失了不少人口,这会整个葡属亚洲白人人数达到四五万一点也不惊讶,这些人加上他们诞下的十几二十万混血后裔,假以时日的话,武装起来真是一股庞大的力量了!还好这一切都没有发生,葡萄牙人在印度、东印度群岛、马六甲、锡兰、中东、澳门乃至东非各地与敌人的惨烈厮杀,极大损耗了自己的人口,不然这帮人可能还真能做出比现在高得多的成就呢。

计议定下以后,儒尼奥尔少校便不再犹豫了,反正目前部队已在高萃环、董大郎两位大队长的率领下开往了澳门城边界,准备重新构筑工事,封锁敌城。与他们一同前去的,还有新成立的烟台炮兵连、鄞县炮兵连四百多名弟兄,带着总计16门轻型火炮,誓要围死、困死葡萄牙人!

两个大队并炮兵计4400人,目前由老资格的高萃环统率。此君原为大顺任命的夏津县官员,与已调回本土的青岛炮台总指挥裴钦相交莫逆。莫大帅刚组建挺身队时,他就是第一批军官了,历任中队长、副大队长、大队长,目前是筹建中的挺身队第二联队(欠一大队及联队部直属部队)副联队长,十六七年的奋斗下来,已经是整个黑水开拓队系统内有数的高级军官。

至于第五大队大队长董大郎,这厮是新军第五师(地盘为蓬莱县,即登州城)师长董学礼的侄子,年轻好学、知进退、对东岸体制也比较认可,在烟台抗清军政大学学习结束后加入挺身队体系,从副中队长做起,目前也爬到了第五大队代理大队长的职务。这个大队以哥萨克俘获的德意志雇佣军为基础组建,经过多年整编后仍有三分之一士兵为德裔,原德裔大队长大半年前因罹患恶疾暴毙,倒是让董大郎这厮捡了个便宜。

不过他若是还想去掉自己头上的代理二字,这场围困澳门之役就得好好表现,不然随时会被打回原形,继续当那个没滋没味的副大队长。另外,即便从他自身的前途考虑,他也必须牢牢抓住这个机会,他的叔叔董学礼的家眷原本都在宁夏,投清后被大顺宁夏总权将军牛成虎一口气杀了个干净,因此当时董学礼可是将侄儿董大郎当做接班人培养的,董大郎也是登州城上下有名的“少将军”。可谁知造化弄人,在登州纳了几房姬妾的董学礼又有了儿子,对董大郎的态度就有些微妙了起来,逼得董大郎只能无奈远走烟台,重新打拼,也是够惨的。

12月13日,澳门葡军与东岸激战,这次战技娴熟的挺身队没给葡萄牙人什么机会。双方摆出的都是经典的西班牙大方阵,长矛手、火枪手、炮兵分列其中,缺少的大概也就只有一些骑兵罢了。

结果激战了一下午,双方各自死伤数百人,葡萄牙殖民军队到底不如挺身队南征北战多年,战斗意志有些薄弱、战斗技能也有所欠缺,最后败退回了澳门城,之后便再也不谈出城作战之事了。此战中,董大郎部(第五大队)面对葡军绅士团(即白人团)正面冲击,但打出了训练中火枪的最高射速,完全将对面敌人的意志打垮——射击快速、密集,阵型切换、转运无碍,董大郎的第五大队,确实打出了比以往更高的水准,其人战后被扶正也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12月13日的这场战斗也引起了香山县上下的极大震动。他们原本以为新军第十一师这种部队就已经不错了——至少外表看起来军容整齐——自己这边也不一定打得过呢,可这样的部队居然被澳门的葡萄牙人横扫,这很是让李成栋部上下认清了自己的实力,进而想起了当年桂林之战时那支数百人的弗朗机雇佣军在野地里硬杠三藩优势步骑,并战而胜之的往事,觉得大明的军事真是落伍了。可结果这样强悍的部队居然也没干得过另一股名曰“挺身队”的黄衣军,这是什么部队?不在山东混的他们无从得知,但想来也是和节帅牙兵、天子亲军类似的部伍了吧,真是可怖可畏。想想先前自己还对他们有些轻视,现在可万万不敢有这种想法了,开玩笑嘛!

而这场胜利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红利”,在郝尧同等人的暗示下,乡间与葡萄牙人贸易的商人、士绅大为减少,如今也就夜间有少许“奸民”划着小船走河道去澳门贸易罢了。不过据说新宁、新会那边过来卖粮卖水(澳门井水稍微有点咸,白人老爷们不大爱喝)的人极多,另外生活在附近水面上的疍民也趁机过去兜售渔获、粮食、瓜果(充当二道贩子),很是赚了一大笔钱。

东岸人对这种情况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只能将随军而来四艘海军炮艇放出来,巡视水面不辍,可这又怎么可能完全断绝得了澳门的对外贸易呢,完全不现实的。于是乎,儒尼奥尔少校又遣人往广州走了一趟,要求李成栋约束地方,令各地禁绝与弗朗机人的贸易,“一粒米也不得出境”。

李成栋对此左右为难,因为明廷无论是内部、地方还是永历朝廷,都向他施加了巨大的压力,李成栋也得掂量下后果。不过,在许诺给予其部三百杆火枪、一百副铁甲、一千五百具皮甲及大量弓矢羽箭后,李成栋的军阀本性再度压倒政客属性,最终同意了东岸人的请求,打算派出心腹将领领兵前往各处,严厉查禁地方上与弗朗机人互市的“奸民”。同时,对于东岸海军炮艇抓获的大量与弗朗机人贸易的疍民也视而不见,反正都是些“贱籍”之人,向来不服王化,与匪盗勾结也很厉害,东国兵马将其抓走,是做牛也好做马也罢,关他李成栋何事?犯得着为这些没根脚的疍民惹东岸人不痛快吗?

就这样,在东岸人与南明惠国公李成栋的共同封锁下,葡萄牙人在澳门城的日子一下子难过了起来。虽然地方上仍不免有铤而走险的人愿意携带食水去澳门贸易,可数量较少,完全不敷城内数万人所需,大部分时候仍需靠仓库内的存粮顶着,可这压根不是什么长久之计,毕竟存粮总有消耗完的一天,到时候怎么办呢?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