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八岁小娃,搬空渣爹库房跟着外祖一家去流放 > 第一卷 第187章 空间取物

三个人走后,景长宁和景春熙才有空认真看这间宅子。

中规中矩的三进院,除了正厅外,所有屋子都已经照着景长宁的吩咐挂了厚重的帘子,从外面什么都看不到。

前院的正厅是开着的,景长宁进去后就对景春熙说:“这里按原来侯府的布置放出来吧,要最不扎眼的家具。”

景春熙了然,如果把原本大将军府厅堂里的东西搬出来,还不得把护卫们吓一跳,万一以后庄氏也来,肯定会一眼就看出是自家的东西。

侯府原本厅堂的家具景春熙没有收入空间,但是几个库房里的檀木家具不少,也有的是侯老夫人老柳氏院里的,再有少量是景春熙母亲原本的嫁妆,按三舅舅的说法,取出来的家具都是平常款式,也没有什么明显标志。

一面想着原本家里正厅的摆设,一面把家具往外搬,没一会儿就组装成了一套颜色基本一样,中规中矩的正堂套装。

景长宁一看也很满意。

东西是好东西,却不是太华贵太扎眼的那种大物件。不是京城见惯好东西的人,基本也看不出这些东西的价值,最多觉得是价钱稍贵的东西而已,应付几个人喝茶足够。

再打开东屋和西屋,里面空荡荡的什么东西都没有:“这里放两张最大的床,舅舅和外祖父几个如果要来,赶不回去也可以歇下。”大的床两三个人也勉强住得下,这是景长宁的想法,谁敢保证以后只有他和父亲两人来,时间久了母亲和大嫂二嫂偶尔来一趟也不奇怪。

“西厢房把我原来屋里的书籍都放出来。”东厢房他打算先留空,以备不时之用。

把东西倒腾出来后,两间西厢房,每间五个书架子都满了,还有一张大书桌和靠椅也放了出来,笔墨纸砚也不少。

又听从三舅舅的点拨,放出来十几幅在京城没人看,在这小地方却还算金贵的字画;景长宁再想了想,放在京城也会被人惦记的也拿出来两幅。

景长宁在书柜和笔墨纸砚那里挑挑拣拣,挑出来两大撂书:“这都是好东西,先收回去。”

景春熙翻看上面几本,书籍都是古籍和孤本,确实不应该放在明面上。

景长宁又挑出几方极好的砚台,她乖乖地点了点想收回去,景长宁又加一句:“别放得乱糟糟的,以后想找都找不到。”

想到自己看见空间里的好东西都堆得跟垃圾似的,他的嘴角就抽了抽。

景春熙俏皮地挥了挥手:“遵命。”

东西在空间里乱可怪不得她,那时候就那么一点时间,她只有能收多少算多少的想法。而且当时也不清楚空间的功能,收进去能不破不烂就已经不错了,三舅舅的要求还真多,怕是有什么强迫症。

两人前院、二院、三院这么走进去,粮食装了二院五大间;先腾出几个空架子,衣服、被褥、布料也装了两间,都摆放得整整齐齐;还有不少零零碎碎都是日常用得上的东西,景春熙都按功能、分门别类一间间的放好,终于把二院三院的屋子基本都填满了。

景长宁抽抽的嘴角终于恢复原样,就差没说一句:这样才像话。

景春熙递给他原本就是景大将军府的一匣子银票,但是他没有拿,只是说:“这个回家再给你外祖父外祖母,要不要留下由他们决定”。

这一路来景春熙已经给他们不少银子银票,用出去的并不多。剩下的留在这穷山僻壤有没有用,确实值得商榷。

景春熙想想也是,她觉得这么大一间宅子既然有地窖,也许也会有暗室,只是现在没有时间找,也不能放心把所有家当都放在原本别人的地盘里,那还不如藏在日常居住的甜水屯。

不过她还是加了一句:“甜水村也不太安全。”

从家人言行举止肯定知道他们出自大户人家,很难说时间久了不会被有心人盯上,总得让外祖母想想该怎么藏好东西。

景长宁笑:“操心太多不长个,你也不看外祖父外祖母是什么人,连藏点宝贝都还需要熙姐儿动脑子?”

景春熙笑,也觉得自己杞人忧天了。

“三舅舅,几个舅母和外祖母的珠宝首饰是不是也留一些,还有你们身上挂的要不要留一点?”

景长宁:“回去你也跟外祖母说说,这些都需要她来考量,每个人留下一两件是可以的,但定不能多。”

按他的想法是没必要留的,如果真正用得到这些东西来显摆的时候,怕是他们也不在崖门村了。

景春熙自言自语:“在这里还是银器、木簪好用。”村子里也有少数婆子也会戴儿孙孝敬的银簪或者银耳环,如果外祖母和舅母们她们戴也不扎眼。

但是她在空间里环顾一周,这种只有下人才会戴的东西一件都没有,谁叫他们是大富大贵人家呢?家里打赏丫鬟婆子除了银子,银饰是基本没有的;要么就是金叶子金瓜子,金饰、玉器有时候也会打赏。

“这个用不着你操心,不信你待会问问大舅母,这些日常用的小东西,她肯定都会给家里的人备上,不用非得你来。”这一点景春熙相信,大舅母办事妥帖得很,不然也不会事无巨细都用小本本记着,不过她觉得待会还是无意问问,省得她记漏了。

所有东西放出来,景春熙又看着空间剩余的东西跟景永宁报了一遍,最后两人又增增减减了一番,终于觉得差不多了。

看到空间里还有不少红烧肉,景春熙又想往马车上倒腾,但是被景长宁制止了:“留着你们返程吃吧。

到时候全部住店,随便你们吃。”

景春熙听了呵呵笑,觉得这样也挺好的,这样就不会饿着她们糖霜了。

等到全部倒腾完,两个人又到前厅坐着喝了几杯井水,另外两辆车也到了。

他们入了城门,就已经跟大庆家的人分开,也说好了不用等人,买完东西各自回去。

在县城停留的时间不多,回程也赶,大家都相互理解。

现在只有大郎和庄氏,还有两个护卫和小北叔跟过来,那两妯娌带着景明月跟另外三个郎先采购去。

这也是他们说好的,说是周伟已经给准备了不少年货,让几个人先进来装车。

先让小北爷爷带着两个护卫喝茶,两人再把庄氏带进去二院,把二院到三院装东西的屋子,从头到尾让她看了一遍,没看完她就坐在一间屋子的门槛上不肯走。

吓着了!

里面的东西太吓人了,不只是因为多的原因,主要是那些东西都太熟悉了,让她都不敢相信会出现在这小县城里,这个偏僻、贫穷又人烟稀少的小县城,哪里会有这样的东西卖。

而且短时间搬来那么多东西,不得要几个车队?

也幸亏拿出来的都是日常用品,如果再多倒腾点好东西,还真的把庄氏给吓死了。

景长宁静静地站着让大嫂的情绪缓和一下。

景春熙陪庄氏坐在门槛上,说:“熙姐儿一开始也被吓住了。”

景长宁:只有我内心平静。

屋子里的东西确实把庄氏吓了一大跳:“他们,他们请了商队押来的?没有被抄完?”

虽然一路上已经被洗脑,认为这种东西都是平常百姓家中惯用的,也是集市上、铺子里最常卖的东西。可是,有些东西她还是看得出是出自自自家的,。

一开始进来迈进正厅的时候,她已经注意到了那些家具,说不是出自京城富贵人家,她都不会相信;即使说是县里的官宦家使用的东西,也只能骗骗小北爷爷和两个护卫,哪里骗得她这个当家主母。

她真的不敢想了,只能认为是抄家的时候是不是有人从中帮了忙,但一想到当时抄家的场景,那四皇子和李公公恨不得将他们全部灭族的场景,又觉得不可能。

景长宁:装书籍那间屋子绝对不能打开,不然馅就露大了。

景长宁堵了她一句:“父亲母亲都明白着呢,也就是你是长媳,其他人可不知道,可别说漏嘴了。

大嫂还是尽快挑看什么是这次需要拿回去的吧?我们先搬出门口,别让他们进屋了。”

这意思就是家里的东西确实没被抄完呗!那是不是好日子就在后头?想到一路来外甥女给了他们那么多银子、银票,她也见过家里好多护卫,还有家里的下人也有跟来,庄氏不吭声了。

东西在、钱财在、家人在、连下人和护卫都还在,忽然心里像吃了蜂蜜一样,又甜又畅快。

这么大的事,都没让两个妯娌跟进来,说明公爹和婆母对她是极其放心、极其信任的,想一想庄氏又舒服了许多,突然感觉胸口不闷了。

只是今天的采购计划大部分又要泡汤,公中的那些银票应该也用不了多少,她越想心里越高兴。

马上站起来,还不忘拉上景春熙:“快点带舅母去选,那些东西我可搬不动,得三弟你来。”

来的是三辆车,还坐了那么多人,自然也不能一次搬回去太多,所以得赶着紧要的挑。

先是去装粮食那三间屋,精米五袋精面五袋,黄豆,花生,小米、高粱都要来一点。

再拿出自己的小本本,对照着看穿的、盖的有没有合适的,适合过年穿着的布料得选几匹,春装的布料也要开始准备,针头线脑、笸箩、剪子、绣绷……什么都得要。

常用的药材得挑不少,救命的人人参灵芝不拿怪可惜的,花胶燕窝得给婆母补一补,没准到时候弟媳怀孕了也用得上。

好酒肯定得备几坛,公爹和小北爷爷偶尔可以抿一杯。

柴米油盐得要,鲜鱼鲜虾、蔬菜瓜果居然也有,现在出现什么庄氏都没有惊吓,全部要要要。

厨房里有用的东西很多,但是车子有限只能先挑最需要的;从头到尾挑了一遍,怕得有什么遗漏,又从尾到头走了回来。

……

重新把每间屋子里有的东西都看了一遍,默默记在心里。

这次不能拿但是也要心里有个数,省得以后在外面重复购买。

庄氏从进了这间宅子后,感觉内心都是亢奋的。

景春熙进来就是放放放,放出来;庄氏进来就是拿拿拿,拿回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