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帝国崛起:西班牙 > 第三百七十九章 :摩洛哥铁路和粮食储备

倒不是说卡洛在财政预算方面吝啬,主要还是西班牙在1896年所需的建设实在太多,这每一项建设可都是大量的财政预算花费。

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建设,就是摩洛哥铁路的建设。

摩洛哥作为要本土化的殖民地,铁路和公路的建设自然是必要的。对于所谓的摩洛哥铁路,交通运输部门经过几个月的规划之后,已经有了明确的建造计划。

铁路的起点为摩洛哥最北部的城市休达,一共拥有向南和向东两条铁路线路。

向南的线路将会穿过丹吉尔,阿拉伊什,凯比尔堡,盖尼特拉,塞拉等城市,然后抵达原本摩洛哥王国的首都拉巴特。

在拉巴特又有一条向东的支线,向南的主线则继续经过穆罕默迪耶,卡萨布兰卡,杰迪代,萨菲和马拉喀什,最终抵达原本南摩洛哥殖民地的首府阿加迪尔。

休达向东的路线则会经过南边的得土安,继续向东经过胡塞马,梅利利亚和纳祖尔之后,到达摩洛哥东部城市乌季达。

铁路在这里向西南方向穿插,沿途经过塔扎,菲斯和梅克内斯之后,重新返回摩洛哥王国的首都拉巴特,这条铁路同样也是拉巴特的东部支线。

经过交通运输部门的预估,这两条铁路线路的总长预计在1700公里到1800公里之间,需要相当一大笔资金才能完成铁路建设。

卡洛是看过交通运输部门给出的资金报表的。哪怕摩洛哥作为殖民地所需的人力成本更少,但因为摩洛哥地区同样多山的原因,也会增加铁路建造的成本。

按照1公里的复线铁路需要大约2万比塞塔的造价来算,这接近1800公里的铁路,至少需要3600万比塞塔的资金。

好在建造这段铁路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这也代表着西班牙只需要每年掏出1200万比塞塔,就完全足够整条铁路的建设。

1200万比塞塔对如今的西班牙政府来说也不算什么大的支出了,卡洛也几乎没有怎么犹豫,很快就同意了交通运输部门的铁路建造计划。

当然,除了铁路的建造计划之外,交通运输部门还准备了一份关于公路的建造计划。

只不过这个时代的公路建造比较简单,造价自然也比较低廉。

这个时代虽然已经有了水泥路,但更多的只是部分城市街区的使用。一来是水泥造价高昂,水泥路的铺设需要大量的人工,这些可都要被算在道路建造的成本当中。

二来就是水泥路的使用需求也比较低。随着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张,人们确实需要一种更加平坦坚固坚实的道路。

水泥路当然是最优之选,但其造价之昂贵并不适宜大部分地区。相较于水泥路,铺设石子的土路其实更受欢迎。

首先,这种道路的建造成本比较低。其次,这种道路也是比较坚固的,汽车行驶在上面没有丝毫问题。

这种道路也能同时兼顾马车和汽车的行驶,也是欧洲各国修建道路时的首选。

甚至是西班牙国内,使用水泥修建的道路其实也不多,并且主要集中在马德里和巴塞罗那这样大型城市的市区。

在一些比较繁华的城市街道,有钱的市政府用水泥路修建了宽阔的马路。马德里市中心王宫到大学城的那一段路程,全部采用了水泥路面。

如今在摩洛哥修建长达数千公里的公路,首选的肯定是铺设石子的土路,其次肯定是普通的土路,水泥路绝对不可能成为其中的选择。

相较于摩洛哥的公路建设,卡洛明显更加重视摩洛哥的铁路建设。

因为和西班牙本土隔海相望的原因,摩洛哥的大部分资源都可以通过铁路的方式运抵北部的港口,然后再通过北部的港口很快就能运输到西班牙本土。

这也代表着等到摩洛哥铁路建设完成之后,西班牙对于摩洛哥全境的掌控力度将无限加强。

摩洛哥拥有各种各样的矿产资源,煤铁矿这样的储量并不算庞大,但却拥有高达500亿吨的磷酸盐矿,占全世界储量的71%。

磷酸盐矿除了可以用来制造化肥之外,未经加工的磷酸盐矿粉可以直接播撒到土壤之中,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的肥力。

这种化肥的主要来源对西班牙来说还是相当重要的。西班牙本土的土地缺少肥力,而西非殖民地的土地又可以通过化肥来提高粮食产量。

如今占领了摩洛哥,也算是让西班牙的农业生产完成了闭环。摩洛哥的磷酸盐矿可以制成大量的化肥,运输到西班牙本土和非洲殖民地。

西非殖民地生产的粮食可以运输到其他殖民地和本土,供给高达3000多万的西班牙人的消耗。

而西班牙本土生产的蔬菜和水果可以进行出口,换取一定的外汇收入,让西班牙的财政变得更加宽裕。

以摩洛哥地区的磷酸盐矿储量来看,未来西班牙在很长时间内都不用担心有关化肥产量的问题。

只要不缺化肥,西班牙的农业生产也就有了保证,粮食产量方面自然也就不会有任何顾虑。

说起有关粮食产量方面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关于西班牙人口的增长。

在吞并了摩洛哥之后,西班牙人口又迎来新一轮爆发。在只计算西班牙本土拥有西班牙国籍的人口的情况下,目前西班牙人的总数还是突破了3119万人。

暴增的人口对西班牙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粮食方面的压力。幸亏西班牙在西非殖民地开垦了大量的耕地用于农业种植,要不然光靠西班牙本土的粮食,是无法养活3000多万的人口的。

因为本土人口不断暴增的原因,哪怕西班牙开发了西非殖民地,也只是勉强能够满足国内人口的粮食需求。

这也代表着西班牙无法成为一个粮食出口国家,但也不需要进行粮食进口,在粮食方面基本上能够做到自给自足。

为了防止天灾**让粮食产量降低,从而形成全国性质的饥荒,卡洛决定在西班牙全国范围内建立一定的粮食储备。

全西班牙储备的粮食至少要保证所有西班牙人吃半年以上,这样才能从容应对一些自然灾害。

西班牙作为欧洲最干旱的地区之一,与干旱有关的自然灾害还是不少的。这一点还是需要提早进行防备的,要不然等到干旱大面积爆发,对农业和经济造成的影响是无法挽回的。

在卡洛提出了粮食储备相关的要求之后,农业大臣经过几天的慎重考虑之后,向卡洛提交了一份关于粮食储备的计划。

因为西班牙本土的人口已经上升到3100多万,想要储备全国人吃上半年的粮食,至少要储备400万吨的粮食才行。

这么多的粮食储备对政府来说是一种负担,西班牙也需要建造大量的粮仓来储备这些粮食,同时还要承担粮食的损耗。

这些粮食堆积在仓库,肯定会腐烂或者发霉。就算能够通过一定的仓储手段减少腐烂和发霉的现象,也无法阻止粮食长时间存储的损耗。

与其这么大批量的存储粮食,倒不如改变粮食储备的想法。

西非殖民地的粮食可以做到一年两熟甚至三熟,这些种在地里的粮食难道就不能算作储备了吗?

按照西非殖民地目前的粮食产量来看,这些被种植在地里的粮食,也可以看作差不多200万吨的粮食储备。

这也代表着西班牙只需要储备200万吨的粮食,就能达成卡洛的要求,粮食储备够全国人吃半年左右。

再加上西班牙本土的蔬菜和水果产量,甚至还能超额完成卡洛的要求。

这么做也能减少在粮食储备方面的支出,唯一的缺点就是在西班牙政府需要粮食的时候,还需要进行在殖民地进行收割和转移的工序。

卡洛想了想,觉得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毕竟要是单纯的储备超过400万吨的粮食,光是购买这些粮食的花费,就已经是一笔相当庞大的开支了。

每隔几年储备粮食还需要投入到市场,然后再购买新的粮食用作储备粮。这么做的用意是让囤积了几年的陈粮更快的消耗,囤积新粮来避免粮食的腐烂。

如果是400万吨粮食的投放和购买,这绝对是一项大工程。但要是缩减到一半,每隔几年粮食投放进市场和购买的环节,也能省去很大的功夫。

如果要储备400万吨粮食,按照大半小麦,小半玉米以及部分其他混合谷物来计算,100万吨粮食的价格大约在7000万到8000万比塞塔之间,那么400万吨粮食的价格就会接近3亿比塞塔。

虽然储备粮食还可以再卖出去,但用这么一大笔资金来进行粮食储备,对于政府的财政来说是不小的压力。

要是减少到200万吨,西班牙政府只需要付出大约1.5亿比塞塔的资金,就能完成粮食储备的工作。

1.5亿比塞塔的资金虽然也不少,但对西班牙政府来说也是能够接受的。毕竟粮食储备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让西班牙政府从容的应对天灾**,应对自然灾害和各种意外战争。

当然,虽然农业部门决定要储备超过200万吨粮食,但粮食的储备工作并不会在一年内就完成。

200万吨的粮食储备将会分三年完成,这也代表着每年只需要储备大约66万吨的粮食即可。

如此一来,政府每年需要为粮食储备支付的资金只剩下大约5000万比塞塔,并且只需要支付前三年的资金。

后续粮食储备工作完全可以通过旧粮投放到市场来获取收入,用出售旧粮的钱来购买新粮,粮食储备就不需要怎么花钱了。

将1.5亿比塞塔的财政预算分摊到三年,能够有效缓解政府所面临的财政压力。

这对今年的财政来说也算是一件好事,至少各部门能有足够的财政预算可以进行自己的工作,不用担心这样或那样的工作影响自己的预算。

粮食储备工作分走了5000万比塞塔的预算之后,政府各部门求见卡洛的频率变得越来越高。

没办法,每年的财政预算都是有限的。

去年西班牙的财政收入高达14.462亿比塞塔,这也让今年的财政总支出份额达到了14.212亿比塞塔,算是近几年财政总支出的新高。

但问题是,国防,教育和工业这三大部门,已经分走了相当一部分财政预算。

在此基础之上,各部门增加的财政预算本来就不多。今年才过去了几个月的时间,医疗部门分走了1500万比塞塔的预算,交通运输部门又拿走了1200万比塞塔的预算。

这已经让各部门的大臣感觉到紧迫了,没想到农业部门一声不吭拿走了高达5000万比塞塔的预算。

这些被分走的财政预算都是额外的,加起来已经高达7700万比塞塔。

要知道,今年的财政支出份额相较于去年来说,增加的也就只有不到3000万比塞塔而已。

虽然去年是因为战争爆发的原因才增长了高达2000多万比塞塔的预算,但今年财政支出增长的也不过只有5000万比塞塔。

医疗部门,交通运输部门和农业部门分走的财政预算已经高达7700万比塞塔,这也代表着肯定会有部门的财政预算受到影响。

虽然影响肯定不会太大,但各部门的大臣都不愿意自己部门的财政预算遭到削减。

如果是前几年也就罢了,因为内阁大臣的任期刚刚开始,就算削减部门的财政预算,实际上也没有那么重要。

但今年可不同。这一届内阁政府的任期从1892年开始,自然会在1897年结束。

现在距离这一届内阁政府任期结束只有不到一年时间,要是今年部门的财政预算还被削减的话,想要再建立什么大的功绩也就基本不可能了。

被削减财政预算的部门能够勉强完成自己的工作就已经不错了,更别提在此基础之上去考虑更多的事情。

如果没有足够出彩的政绩的话,对于内阁大臣们来说,他们想要留在自己的职位或者更进一步的可能也就更加渺茫。

这一届内阁政府的首相是埃文·布拉德利,这是一位军方出身的首相。

虽然埃文·布拉德利首相对卡洛的忠诚度很高,但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埃文·布拉德利首相的任期也就这一届而已。

一位军方首相长期执政,对于目前的西班牙政府来说没有多大的好处。

坏处反而显而易见。

首先是首相的权力实在太高。埃文·布拉德利首相因为出生于军方的原因,在他担任首相之后,他已经完成了之前普里莫首相的成就,也就是在军方和政坛都拥有极高的声望。

如果是一个共和国家,国家总统拥有莫大的声望自然是好事。但问题是,西班牙是一个君主制国家,国家的统治者是卡洛这个国王,而不是埃文·布拉德利这位首相。

首相拥有太高的话语权并不是一件好事,哪怕卡洛不会猜忌他,也不代表这样的局面能够长久。

其次就是内阁中首相和副首相的尴尬关系。

虽然埃文·布拉德利是内阁的首相,但这只是在权力方面。在平时政务的处理方面,更多处理政务的是副首相霍维利亚尔·索莱尔。

埃文·布拉德利首相更多的是过渡的目的,如果长时间保持首相职位,容易引起包括副首相霍维利亚尔·索莱尔以及更多的内阁大臣的不满。

毕竟内阁的位置就这么多,需要有人下去,才能有人上来。

要是首相的位置一直不变,这也代表着内阁大臣们竞争的职位实际上也就只有那么几个了

特别是副首相霍维利亚尔·索莱尔。已经贵为副首相的他,是肯定不可能接受重新成为普通内阁大臣的。

如果继续往上爬成为首相无法实现,那他就只能接受继续待在副首相的职位上,或者去谋求众议院议长,司法大臣等其他特殊的内阁职位。

众议院议长虽然也是内阁成员,但却不受内阁首相的指挥和领导。众议院议长所代表的众议院反而是内阁政府的领导,这也是其职位特殊的原因。

至于司法大臣,掌管西班牙政府的司法权。

政治权力的三驾马车包括立法,司法和行政权。作为国家的主人,西班牙国王拥有这三项所有的权力,这自然不用多说。

而内阁政府和议会分别代表着行政权和立法权,剩下的统帅者西班牙司法部门的司法大臣,则代表着西班牙的司法权。

司法大臣隶属于西班牙上议院,是上议院所属的司法总院的负责人。

司法总院下还包括:皇家法院,国家法院和军事法院,其中皇家法院和军事法院是比较特殊的,只针对西班牙王室和军事人员。

国家法院面向全西班牙人,是西班牙的最高法院,代表着西班牙至高无上的司法权。

而在各州和市政府,也存在着州法院和市法院。

如果当事人对市法院的判决并不满意,可以上诉到州法院重新判决。如果对州法院的判决还不满意,还有一次上诉到国家法院的机会。

但比较特殊的是,第一次上诉州法院必须重新审理,这也是为了确保司法的公正性。

但第二次对州法院不满的上诉,代表西班牙最司法最高权力的国家法院并不一定接纳。

国家法院会审核案件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如果确定案件的审理没有什么问题,就会拒绝受理上诉案件,并且维持州法院的原判。

这么做也是为了减少国家法院的工作。要是那些死刑犯都不满州法院的判刑,这不是代表着国家法院要管理全国所有的案件。

只有那些国家法院经过审核之后确定判决有问题的,才会重新在国家法院进行第三次审理。

第三次由国家法院作出的审理也是最终的审理,不管结果是什么,当事人只能选择接受。

也正是众议院议长和司法大臣的特殊性,这也是为什么说副首相霍维利亚·索莱尔在无法更进一步的情况下,也能选择这些职位的原因。

虽然众议院议长和司法大臣在内阁中并没有什么存在感,但谁也不敢忽略他们的影响力。

这两个职位前者由下议院选举,后者由上议院选举,代表的都是西班牙议会的最高权力。

5400字第2更,求支持!

5天的日万任务顺利完成,之后每天保底更新5000字。如果更新达不到5000字的话,作者就需要在第2天日万补偿。这也算是更新承诺吧,跪求大家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