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帝国崛起:西班牙 > 第三百七十七章 :布尔战争结束

胡安·费尔南多王子乘坐的船队启程还没多长时间,南非那边就传来了一条重磅新闻。

自上一次增兵5万人之后,英国政府又决定再增兵10万人。随着时间来到1896年的2月,英国在布尔战争中投入的军队数量已经超过25万人。

除了这些军队之外,英国还从本土和澳大利亚运输了数千匹军马,来增加军队的机动性。

在这个年代,骑兵的作用还是非常重要的。作为移动速度最快的军队,骑兵不仅可以用作侦察部队,也可以进行战略突击和绕后包抄。

布尔人明显是没有这么多马匹的,这也代表着一旦英国的骑兵部队组建,在骑兵方面英国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

果不其然,英国骑兵部队组建之后,很快就在布尔战争的正面战场起到了效果。

英**队原本的进攻路线是从纳塔尔向北进攻,一路直接封锁德兰士瓦共和国的海岸线,对德兰士瓦和奥兰治两个国家实现全面包围。

布尔人也清楚英国人的意图。他们在德兰士瓦共和国的南部和东南部部署了大量的军队,这些军队坚决抵抗之下,让英**队很难将战线推进到更北的地区。

哪怕英**队的规模已经处于绝对的优势,想要短时间内在正面战场取得进展仍然不可能。

经过慎重考虑之后,英**队决定优先对付防守力较弱的奥兰治。虽然同为布尔人国家,但奥兰治自由邦的领土面积和人口都更少,自然防御力量也要薄弱几分。

更重要的是,如果能够占领奥兰治的话,英**队就能从奥兰治的土地上直接北上,绕过布尔人在德兰士瓦共和国南部和东南部组建的防线。

这么一来,英**队就可以轻松地占领德兰士瓦共和国的首都比勒陀利亚,从结束这场战争。

想到这里,英国人也不再犹豫。

因为总兵力是布尔人的五倍的原因,英国人可以肆无忌惮地改变自己的进攻目标,还不用担心其他战场的攻势受到影响。

目前正面战场的局势虽然不利于英国人的进攻,但布尔人想要反攻英国同样也不可能。

因为兵力处于绝对的劣势,布尔人只能采取全线防守的战略。这么做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严重拖缓了英**队进攻的速度。

这也是战争进行了快一年的时间,英**队在正面战场仍然没有太多收获的原因。再加上来自欧洲各国的援助源源不断地抵达德兰士瓦共和国,让这场战争比历史上更加艰难。

好消息是,因为英**队在前线不断的失利,反而让英国民众的好战情绪不断高涨。

在英国人看来,大英帝国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英国是不可能在小小的布尔人面前退让的。

哪怕亏损好几个亿的英镑,也必须要不惜一切代价打赢这场战争。英国人的好战情绪也影响了英国政府,就目前的局势,不管前线打成什么样,这场战争只能继续进行下去。

除非英国能获得最终的胜利,否则英国政府是绝对不能妥协的。

一旦妥协,愤怒的英国民众就会立刻让英国政府明白什么叫做民意不可违。

战争发展到现在,英国政府投入到这场战争中的资金已经高达1亿英镑以上。好在英国政府财大气粗,这些军费预算对欧洲其他国家来说已经是天文数字了,对于英国自己来说反而能够接受。

一亿英镑多吗?当然多。

但这也只是英国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而已。让其他国家拿出自己一年的财政收入投入到战争当中,虽然各国政府也会肉疼,但也完全不至于到财政崩溃的地步。

就拿西班牙政府来举例。西班牙政府在去年的财政总收入高达14.462亿比塞塔,如果让西班牙政府在一年内拿出这么多的资金用于战争,西班牙政府还是很轻易就能够凑齐这笔资金的。

哪怕在一年时间里花掉这么多的军费,对于西班牙来说也不至于伤筋动骨。这也是英国人的底气所在,英国的财政比西班牙更加良好,他们有信心可以投入更多的财政预算,反正英国人最不缺的就是钱。

为了激励前线士兵的作战信心,英国政府筹集了大量的粮食和牛羊肉,运往了南非战场。

前线作战的士兵几乎每天都有肉吃,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伙食水平了。如此丰厚的伙食也确实激励了前线的英**队,他们作战确实要比之前更加勇猛。

在英国不断砸钱的激励之下,前线军队很快在布尔战争中取得了战果。

虽然布尔人的抵抗非常顽强,但布尔人的人口实在有限,这是完全无法弥补的缺点。

在英国将进攻重心从德兰士瓦共和国转移到奥兰治自由邦之后,布尔人兵力不足的问题很快就暴露了出来。

一共就这么四五万的军队,想要全面防守布尔人这么大面积的土地是很困难的。在欧洲专家的建议之下,布尔人将主要防守力量放到了德兰士瓦共和国的南部,这里原本也是英**队主要进攻的方向。

但当英**队改变进攻方向之后,布尔军队却很难跟着做出回应。

一旦布尔人将德兰士瓦南部的军队调动,英**队很有可能会再次进攻这片土地。

到时候可能两者皆失,奥兰治自由邦和德兰士瓦共和国都守不住。如果不调动后方的军队,奥兰治自由邦的军队只有一万多人,明显不是发动进攻的英**队的对手。

为了快速占领奥兰治自由邦,英**队调动了接近10万人的兵力。10万人打1万人,10倍的兵力优势,这场战争用脚趾头打都能打赢。

事实也确实如此。英**队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攻破了奥兰治自由邦的首都布隆方丹,这条消息也让前线的所有英**队士气一振,仿佛看到了战争胜利的希望。

取得不错战果的英**队势如破竹,很快就占领了奥兰治自由邦全境。

此时时间已经来到1896年的3月,整个布尔战场只剩下德兰士瓦共和国孤身作战。

为了防止奥兰治自由邦的布尔人继续搞游击战破坏英国的占领,英**队直接在奥兰治自由邦的首都布隆方丹建立了一个大型集中营,几乎将周边数万名布尔人全部囊括了进去。

英国在集中营内建立了相当严苛的管理制度,明令禁止任何人私自聚集。

在集中营建立一周之内,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英**队枪杀的布尔平民已经达到了上千人。

英**队残忍的行为引起了德兰士瓦共和国布尔人的强烈不满,他们对于英**队的反抗也变得更加激烈,甚至悍不畏死,不惜和英**队一命换一命。

但英**队已经不在乎布尔人的看法了。对于英国政府来说,只要能够快速结束这场战争,任何手段都是值得的。

1896年3月底,英**队正式开始进攻德兰士瓦共和国。

此时胜利的天平已经倾斜向英国,布尔人剩下的军队已经不足4万人,其中还有近万人是欧洲各国支援的志愿军。

而英**队这边,虽然连续作战损失了接近3万人的兵力,但英国补充的兵力反而更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英**队不仅没有丝毫的减少,反而还已经接近了30万人的高峰。

要知道,前线战场英国人的伤亡已经接近10万人。这其实也代表着,英国投入到战场的兵力已经接近40万,差不多是布尔人的总人口了。

不到4万人打接近30万人,这场战争的胜负其实早已经注定。

布尔人也明白自己已经无法打败英国人,他们的想法已经从最开始的打败英国变成了尽可能给英国人创造伤亡,本着换一个不亏,换两个血赚的想法,布尔人越陷入劣势,作战意志反而越强烈。

战争前期布尔人的埋伏让英**队承担了大量的伤亡,英**队也学聪明了,在遭遇伏击的时候步兵不再保持阵型,而是就近挖掘战壕,掩护骑兵对布尔人的阵地发动反攻。

这也正是骑兵的关键作用。因为布尔人人少的原因,他们在埋伏英**队的前提下,就无法再顾及英**队的骑兵。

只要骑兵成功落后到布尔人阵地的后方,这场埋伏战就变成了英**队对布尔人的反向屠杀。

英国的这种战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布尔人在白杨树林,亚伯拉罕牛栏等地的阻击接连失败,伤亡一时间达到了近万人的规模。

1896年4月11日,英国远征军第6师和第7师在,亚伯拉罕牛栏击败了布尔军队装备最精良的约翰内斯堡警察部队。

这支军队的武器装备全部来自于欧洲国家,布尔人花费了大量的资金才武装出了这么一支精锐的军队。

可惜的是,武器装备的精良无法掩盖人数不足的缺点,在经过一番苦战之后,这支部队最终损失惨重,只能溃逃。

约翰内斯堡警察部队的溃败对于布尔人来说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般。

4月13日,奥兰治自由邦北部残余的军力全部逃亡到德兰士瓦共和国,奥兰治自由邦已经实质性地灭国。

好消息是,英**队因为伤寒流行的原因,指挥官罗伯茨不得不下令原地休整。

这毕竟不是后世那个医疗科技相当发达的年代,哪怕是伤寒对于士兵们来说,随时也是有可能要命的。

英**队的攻势因为伤寒而被迫终止,这反而让几乎崩溃的布尔人获得了喘口气的机会。

前线的英**队能等,后方的英国政府反正是等不了了。时间还没过去一周,英国政府的又一批援军到达了南非。

这批援军的总数量大约6万人,也差不多是英**队的最后一批援军。

有了这6万援军的加持,英国在前线战场的总军队规模已经超过35万人,是布尔人仅剩不到3万军队的10倍还要多。

经过了一番休整之后,英**队重新动员了8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准备在5月初重新发动进攻。

经过休整的英**队重新恢复了战斗力,很快就攻破了德兰士瓦共和国的大片领土。

英**队尝试向占领区的布尔人许诺宽厚的条件,比如允许他们在投降之后返回自己的农场,重新恢复原本的平静生活等等,用这些条件换取他们放弃抵抗,避免英国占领区的秩序遭到破坏。

确实有一些人选择向英**队投降,但大部分布尔人仍然选择坚决抵抗。

没办法,英**队在战争爆发这一年以来,对布尔人作出的残酷行为实在太多,大部分布尔人都无法抛弃和英国人之间的血海深仇。

既然无法让这些占领区的布尔人放弃抵抗,那英国政府也就不寄希望于他们身上,选择先吞并两个布尔人国家再说。

1896年5月20日,英国开普殖民地总督在布隆方丹宣布兼并奥兰治自由邦,奥兰治自由邦的土地将并入开普殖民地。

而在其后的第2天,英**队加大了对德兰士瓦共和国的攻势,企图在当月就消灭这个仅剩的布尔人国家。

英**队只用了不到10天的时间,就已经将前线推进到德兰士瓦共和国的首都比勒陀利亚南部不远处。

在这里,英**队和布尔人军队展开了最后一场交锋。

最后不到2万名布尔人士兵坚守了三天的时间,最终因为严重的伤亡外加物资补给的不足而不得不投降。

在最终投降的时候,布尔人士兵中能够继续作战的人数已经不足5000人,这也证明了布尔人在这场战争中的顽强。

英**队这边,为了打败残存的最后一支布尔人军队,英**队付出的伤亡比布尔人还要多。

原本英**队的总人数超过了35万,但在经历了这一个多月的战斗之后,可作战兵力已经不足30万人。

而在打败这最后一支布尔人军队之后,英**队浩浩荡荡的开进了德兰士瓦共和国的首都比勒陀利亚,并且在几天后宣布了对德兰士瓦共和国的占领。

其实到这里,这场战争也就差不多结束了。但因为英**队的残忍行为,大多数布尔人并不认同英国政府的统治。

这两个布尔人国家当中还有许多反抗英国统治的民团,只有完全消灭了这些反抗自己的军事力量,英国才能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吞并。

战争结束的消息很快传回了欧洲,并且引起了欧洲各国的广泛讨论。

先不管英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名声怎么样,这场引起欧洲甚至世界各国关注的战争,各国都比较关注英国在这场战争中的投入以及军队的损失。

虽然英国方面不会对外公开比较详细的情报,但一些比较基础的数据还是很轻松就能够获得的。

再加上各国都有自己的情报组织,有一个大概的范围还是没问题的。

凭借着皇家安全情报局,卡洛顺利地获得了英国以及布尔人在这场战争中的投入以及伤亡情况。

这场战争和历史上有着些许的不同,但大致上又是一样的。布尔人和英国的仇恨更深,英国的伤亡也比历史上更多。

但英国毕竟是占据极大优势的那一方,哪怕布尔人获得了欧洲各国的援助,也仍然无法改变这场战争胜利方只能是英国的事实。

首先是兵力投入方面。英国在这场战争中投入的兵力总计高达45万人,而布尔人投入的总兵力只有6万人,外加2万人的国际志愿军。

虽然不清楚英国政府投入的总军费,但截止1896年年初,英国政府投入的军费就已经高达1.4亿英镑。

1896年这6个月的时间,英国政府至少还要投入六七千万英镑的军费。

这么一算加起来军费投入高达2亿英镑以上,哪怕是大英帝国,估计也要肉疼许久了。

布尔人方面的军费投入是没有任何系统记录的。有许多甚至是欧洲各国的无偿援助,这也是小小的布尔人国家能够坚持这么长时间的原因。

要是真让他们全部花钱去买物资,恐怕半年的时间不到,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的财政就要崩溃了。

说说欧洲各国最关心的英国的伤亡情况。

英国总投入高达45万的军队,光是阵亡的士兵就接近3万人。英**队总伤亡高达15万人左右,战争结束后战场上没有受伤的英国士兵已经不足30万人。

而布尔人这边,军队的死亡人数不足万人,伤亡比例倒是极高,达到了接近4万人的水平。

相较于布尔人的军队,布尔人的平民伤亡反而更高。死在英国集中营和战俘营的布尔平民数量高达3万人以上,这也无限度加深了英国和布尔人之间的仇恨。

不得不佩服布尔人的战斗力还是很强悍的。在军队规模只有对方的七分之一的情况下,布尔人的战损比高达1比3,伤亡比高达1比4,表现是相当不错的。

但凡英国没有印度这么个摇钱树,英国在这场战争中绝对要伤筋动骨。

当然,目前英国的状况也好不了太多。一下子花出去了高达2亿英镑的军费,这让英国政府也不得不削减未来的造舰计划,同时尽可能缩减陆军规模,节省一部分不必要的支出。

相较于财政方面的损失来说,英国政府损失最严重的,实际上是自己的国际威望和影响力。

原本的大英帝国威望还是极高的,但因为对布尔人的残忍行为,让英国政府被世界各国所谴责。

这也代表着英国政府未来的外交行动会受到严重的影响。那些已经是英国小弟的自然会忠诚于英国,但剩下的国家对英国可就不是那么信服了。

5200字第2更,今天日万顺利完成!

还需要日万一天,求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