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帝国崛起:西班牙 > 第三百五十章 :海权论和造舰计划

虽然这场战争持续的时间很短,但不得不承认,往后的欧洲局势都已因这场战争而改变。

表面上的欧洲看似风平浪静,暗地里的欧洲此时已经波涛汹涌。

虽然德奥与法国都没再提过有关军事扩张的计划,但他们的行动却表明了,他们已经在为战争进行着准备了。

1889年7月,作为战争胜利者的德国与奥匈帝国以及意大利进行了一次会谈。

这场会议强调了三国同盟的重要性,并且商讨了三国同盟未来军事力量扩张的主要方向。

这还不得不提到一位著名的美**事理论家,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

虽然欧洲已经诞生过许多个因为海上力量强大而称霸一时的帝国,但此时还是有着许多国家更加重视陆军的力量。

德国,法国和俄国这几个国家,都是陆军力量大于海军力量的。一方面是他们的疆域和人口不得不维持强大的陆军,另一方面就是他们对海军的投入确实不多。

现在的德国是有能力建造一支强大的海军的,但他们对海军的投入远远没有陆军那么多。

德意志帝国的陆军足以称霸欧洲,但他们的海军面对其他列强的海军,不管是法国还是俄国,其实都是稍显逊色的。

1890年年初,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发表了震惊整个欧洲的海权论三部曲的第一部曲《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表述了自己对于海权的认知和理解。

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认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和安全都与海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海权不仅能够决定海上战争和陆上战争的胜负,甚至还能够影响历史的进程。

《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不仅记载了作者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对于海上军事力量的看法和主张,还通过讲述欧洲和美洲的多次战争和战役来论证这一主张。

这本书一经发表就风靡欧洲和美洲多个国家,更是让“海权论”从模糊的思想变为明确的战略主张。

正因为这本书的作者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对海权论及其前瞻的看法和思想,让他在整个欧洲和美洲都被誉为海权论之父,被誉为极具战略思想的军事理论家。

早在这本书发表之前,欧洲各国对于海权的观点就已经越来越明确。各国都开始重视其海军的发展,并且将其视为丝毫不弱于陆军的重要军事力量。

毫无疑问,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加快了这一进度,让欧洲各国甚至世界各国都将目光投身到了海军的发展当中。

随着《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这本书的畅销,里面记载的一些经典的海军战役也被频繁提到,其中就包括和西班牙有关的1779~1782年围攻直布罗陀战役以及1805年的特拉法尔加角海战。

这两场经典的海军战役都以英国打败西法联军为最终战果,也让西班牙民众铭记了数十年的时间。

在此之前,英国入侵直布罗陀的战役,更是被称为西班牙民众心中永远的痛,是西班牙报社一直提到的西班牙近代史以来最耻辱的战争之一。

或许连《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的作者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自己都没想到,他这本关于海权论述的著作,对西班牙来说最值得铭记的反而是和英国人的战争。

1890年2月,在《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这本书风靡欧洲并且被各国争相出版报道之后,西班牙国内展开了浩浩荡荡的反英大游行。

虽然西班牙富强了,但西班牙民众永远忘不了被英国强行侵占的直布罗陀。

更是有比较极端激进的政客在演讲的时候公开提出收复直布罗陀的思想,来获取那些仍然记得直布罗陀的民众的支持。

西班牙和英国的关系本来就不好,在这本书以及部分政客的影响之下,西班牙民众对英国的观感更是在以直线的形式降低。

要是讨论哪个国家与西班牙最友好,或许西班牙民众会在奥匈帝国与意大利之间犹豫。

但要是讨论哪个国家和西班牙关系最差,毫无疑问,那绝对是大英帝国。

大英帝国的强大是踩在上一个日不落帝国西班牙的头上建立的,西班牙与英国人的恩怨更是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

对于国内高涨的反英情绪,卡洛不仅没有丝毫的阻止,反而还放任了这种情绪的盛行。

对于卡洛来说,西班牙是必须要站在英国的对立面的。

只有站在英国的对立面,西班牙才有收复直布罗陀并且吞并葡萄牙的可能。

这两件事对西班牙来说战略意义极大,更是西班牙能否成为超级大国的关键所在。

对于卡洛来说,能否在自己的统治生涯内完成这两件事也相当重要。如果能够完成,卡洛将成为西班牙历史排名前列的伟大君主,更是一举奠定萨伏伊家族在西班牙的统治基础,让自己的王位在后代的头上传承数百年的时间。

再加上英国一直阻止西班牙吞并摩洛哥,不管英国会加入两大军事集团的哪一方,西班牙始终都会在对立面。

如果有国家愿意倾尽全力帮助西班牙收复直布罗陀,卡洛也不介意让西班牙加入其所在的同盟,完完全全地参与一场世界大战。

反正西班牙的地理位置注定会远离欧洲主战场,只要本土不会受到战争的影响,对西班牙来说就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在海权论的影响之下,欧洲各国都加快了对海军的建设。随着时间来到1890年,卡洛也终于决定加快对战列舰,也就是前无畏舰的研发。

1890年2月22日,卡洛以王室的名义向西班牙的几大造船厂增加超过5000万比塞塔的投资,并且以1000万比塞塔的奖金公开向全西班牙的所有军用造船厂招标下一代主力军舰的设计。

卡洛重视海军发展的态度已经相当明显了,作为首相的卡诺瓦斯伯爵自然也不会站在卡洛的对立面。

几天后的2月27日,西班牙内阁政府正式对外公开未来五年的造舰计划。

海军部门决定,将在未来5年内至少建造5艘万吨级别的主力军舰外加10艘7000吨级别的次主力军舰。

这也代表着未来5年内,光是中大型军舰,西班牙建造的军舰总吨位就将超过12万吨。

如果能够顺利完成这份计划,西班牙的海军至少能够前进一两个名次,彻底奠定海军强国的地位。

当然,这一切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海军部门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主力军舰的设计。

考虑到欧洲各国造船行业比较发达,卡洛自然也不可能将希望全部放在国内的造船厂上。

1890年3月份开始,西班牙海军部门也向欧洲比较著名的几大造船厂发去了招标通知,邀请各大造船厂为西班牙设计出令人满意的海军设计。

如果有令海军部门满意的设计,西班牙方面也不会吝啬。不管是西班牙国内的造船厂还是国外的造船厂,只要招标成功,就能无条件获得1000万比塞塔的奖励。

1000万比塞塔也不算是小数字了。这段时间以来,随着西班牙的经济繁荣,比塞塔的价值也在不断的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比塞塔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金本位制,而是银本位制到金本位制的过渡时期。

在卡洛加冕之前,比塞塔的价值都是用白银来衡量的。这也导致比塞塔的价值会因为国际银价的波动有较大幅度的浮动,实际价值也略低于法郎和里拉等同级别的货币。

自卡洛加冕以来,随着印有卡洛头像的西班牙新比塞塔通行,比塞塔也由银本位制开始向金本位制转变。

目前比塞塔和英镑的汇率已经变成了较为稳定的25:1,也就是1英镑能够兑换25比塞塔。

之所以和英镑进行汇算,主要原因是英镑的汇率比较稳定。英国在1816年就确定了金本位制的货币体系,这也让1英镑的价值牢牢地固定在7.322克黄金,不仅是欧洲价值最高的货币,同样也是价值比较稳定的货币。

在各国进行进出口贸易的时候,为了防止货币汇率的波动导致进出口亏损,一般都会采用本国货币外加英镑和法郎的结算方式。

法国作为曾经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它的货币也是比较稳定的。英镑和法郎也是公认的最流行的世界货币,基本在世界各地都能够使用,价值是比较稳定的。

目前货币汇率:1英镑=4两白银=5美元=6.3日元=9卢布=12荷兰盾=18瑞典挪威克朗=20马克=24奥地利克朗=25法郎、比塞塔、里拉(不满200字不算钱)

西班牙奖励的这笔1000万比塞塔的货币价值相当于40万英镑,对于欧洲的大型造船厂来说,这也是一笔值得行动的资金了。

虽然大型造船厂建造一艘主力铁甲舰就有十几万英镑起步的收入,但大型造船厂一年也建造不了几艘主力铁甲舰。

40万英镑看起来不多,目前欧洲没有多少造船厂一年的净收入能够达到这样的级别。

这也是西班牙信誓旦旦的用1000万比塞塔公开招标的原因,因为没有多少造船厂能够扛得住这样的诱惑,除非是其他国家完全控股的官方造船厂。

做完了这一切,卡洛就只能安静地等待着海军的设计自己就送上门了。

虽然卡洛更希望西班牙自己的造船厂获得这笔奖励,但相较于奖励被谁拿到而言,明显是西班牙能否获得满意的军舰设计更加重要。

卡洛这边是在安静的等待,对于西班牙政府来说,5年造舰计划公布之后的繁忙事务还多着呢。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建造这15艘主力军舰的花费,经过海军部门的估算之后,已经是一笔极其庞大的天文数字了。

目前的主力铁甲舰,万吨级别的主力军舰造价大约在60~70万英镑左右。可以确定的是,全新的军舰设计带来的造价肯定会增长,最低也有70~80万的建造花费。

光是5艘万吨级别的主力军舰的建造费用,最多就能达到400万英镑。再加上吨位稍小单数量更多的10艘7000吨军舰,这份5年造舰计划所需的总资金大约在700万英镑到800万英镑之间,也就是1.75亿比塞塔到2亿比塞塔之间。

这还没完,这只是将这15艘主力军舰建造出来的费用。

其他花费还包括士兵的日常训练,军舰的使用和维护以及各种物资的消耗费用,这笔花费相较于军舰建造成本来说也不算小数字。

根据海军部门自己的预估,这份5年造舰计划的总成本将会超过2.5亿比塞塔,最低也只能极限压缩到2.53亿比塞塔。

等这15艘主力军舰全部进入海军服役之后,光是这些军舰每年的使用和维护费用,再加上海军士兵的薪资以及其他的物资消耗,每年还需要再花费上千万比塞塔的资金。

这也是为什么说海军烧钱的原因,除了建造费用之外,其他的费用也是相当庞大的支出。

也就是目前西班牙的财政状况比较良好,才能负担得起如此庞大的军费支出。既然是5年造舰计划,那就代表着这笔支出是共计5年花费的海军军费。

2.53亿比塞塔的支出平摊到每年,实际上也就只有5000万出头的海军军费。对于目前西班牙的财政来说,每年军费增长5000万比塞塔,也确实不算什么大数字了。

根据西班牙内阁政府的统计结果,1889年全年,西班牙政府的财政总收入高达13.221亿比塞塔,财政收入再创新高。

这一方面是因为西班牙本土的经济和工业比较繁荣,战争丝毫没有影响西班牙本土的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西班牙在殖民地赚取了大量的收入,不管是橡胶的贸易还是各种种植园的开拓,都让西班牙赚足了利润。

唯一比较苦的就是非洲殖民地当地的土著了,不过在西班牙国内经济和财政一片大好的形势之下,也没有人会在乎他们的付出。

虽然财政总支出也高达12.021亿比塞塔,但政府毕竟有着1.19亿比塞塔的财政结余,每年掏出5000万比塞塔的海军军费又有何妨呢?

到1890年,西班牙政府的对外负债已经还清了大半,剩下的欠款预计两年内就能够偿还。

这对西班牙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毕竟无债一身轻,将来有什么重大建设也能够进行新一轮的贷款。

得益于国内的经济繁荣,西班牙政府在面临大建设的时候,也能够筹集更多的资金。

目前根据财政部门的估算,如果发生重大事件,或者政府需要重大建设的话,西班牙能在短时间内筹集超过10亿比塞塔的资金。

如果将筹集资金的时间延长,或许还能在10亿比塞塔的基础上再增加5亿比塞塔。

这对西班牙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虽然还比不上法国几年内就还清50亿法郎赔款的恐怖数据,但对于西班牙来说,这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了。

内阁政府没用几天的时间就通过了这笔造舰计划的海军军税预算,这也代表着5年造舰计划正式开始执行。

西班牙王室和政府接连公布的对海军重视的相关计划,立刻得到了全西班牙甚至整个欧洲造船厂的关注。

许多著名的造船厂都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他们可不会放过这笔巨额的奖励。

除了奖励高达1000万比塞塔的新型主力军舰的设计之外,7000吨位级别的次主力军舰的设计,也能获得500万比塞塔的奖励。

对于西班牙的各大造船厂来说,他们对于西班牙海军所要求的下一代主力军舰的设计要求已经不陌生了。

说白了也就是三点,速度更快,火力更强,装甲防护更厚。

如果只追求其中一点,不管是增加蒸汽涡轮组来加强动力,或者增加火炮数量来加强火力,亦或者单纯增加装甲厚度,对于各大造船厂来说都不算什么困难的事情。

甚至只完成其中的二点也是能够做到的。只要能够舍弃其中的一点,然后兼顾剩下的两点,就能够建造出一艘性能优越但缺点也明显的军舰。

很明显,西班牙海军并不想要有明显缺点的军舰。他们想要的是全能发展的军舰,而这也是最麻烦的事情。

提高火力要么增加炮台数量,要么就加大火炮的口径。不管哪一点都需要增加军舰的吨位,吨位的增加也会影响速度。

装甲防护能力也是如此。要么就叠加钢板,让钢甲的厚度变得更厚。但这么做同样也会让军舰的吨位变得更重,速度肯定是要慢很多的。

海军的设计又不能一味的叠加,这就要求想要参与竞标的造船厂,必须要在速度,火力以及装甲方面有着自己的技术突破。

如果有动力更强的涡轮组,或者有防护能力更强并且更轻的钢铁材料,都能满足西班牙海军的要求。

但科技的突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除非造船厂能够不惜代价地投入到科技和材料的研发当中,否则就只能靠时间的累积了。

毫不夸张的说,哪家造船厂的军舰设计能够达到西班牙海军的要求,就代表着这家造船厂的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顶尖。

不管是为了西班牙开出的资金奖励还是为了技术方面的挑战,都值得这些造船厂为此而拼尽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