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帝国崛起:西班牙 > 第二百四十一章 :1879

帝国崛起:西班牙 第二百四十一章 :1879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3: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俄土战争的结束并未让世界迎来长久的和平,反而让欧洲两大强国英国和俄国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俄国和英国除了在巴尔干半岛之间存在着较为激烈的竞争关系之外,在中亚地区也存在着相当剧烈的矛盾。

在奥斯曼帝国和印度殖民地之间,存在着阿富汗和伊朗两个国家,这里也是英国和俄国矛盾最为激烈的地方。

原本更北部也存在着像希瓦汗国和布哈拉埃米尔国这样的土著国家,但都在几年前被俄国人吞并。

虽然这些土著国家名义上仍然存在,但他们的行政和军事大权都已经被俄国人掌控。这也让俄国的实际控制范围已经来到了阿富汗和伊朗的边境,随时有可能在奥斯曼帝国和印度

殖民地之间拿下一块拥有港口的殖民地。

这对英国人来说是绝对不可能接受的,因为英国的印度殖民地距离这片土地实在太近。

俄国人要是打通了中亚的出海口,势必会在这片地区进行更大范围的扩张。到时候的印度殖民地就会面临一头巨熊的骚扰,大英帝国可不想失去自己的明珠,任何关于印度殖民地的话题,都是大英帝国的禁忌。

俄国要在中亚地区扩张,英国人自然就要阻止俄国人的扩张。

因为更北面的土著国家都已经被俄国吞并的原因,英国就只能将目光放在中亚地区仅剩的两个国家,也就是伊朗和阿富汗的身上。

因为阿富汗距离印度殖民地最近的原因,英国决定先控制阿富汗,随后再将影响力渗透到伊朗,确保俄国人不会在中亚地区获得一个出海口。

此时的阿富汗只是一个弱小的土著国家,甚至成立时间也只有55年而已。

对于这样一个弱小的土著国家,英国自然没什么忌惮的。

1878年下旬,英国政府率先与阿富汗展开了联系,要求阿富汗政府接待以英国将军N张伯伦为首的英国代表团,并且允许英国的一小支军队跟着代表团前往阿富汗境内。

这样的外交访问请求实际上就是明目张胆的恐吓,阿富汗政府自然不愿意。

阿富汗埃米尔希尔阿里汗直接拒绝了英国政府的提议,并且表示无论如何都不允许英**队进入自己的国土。

堂堂大英帝国的要求居然被一个小小的土著国家拒绝,这自然引起了英国政府甚至民间的愤怒。

英国政府也借机直接向阿富汗宣战,第二次英阿战争也成功爆发。

早在大约40年前,英国和阿富汗埃米尔国就爆发过一次战争。当时爆发战争的原因也差不多,主要是因为阿富汗埃米尔国倒向了俄国,英国为了自己印度殖民地的安全,不论如何都要发动对阿富汗的战争。

所谓的英阿战争对欧洲来说根本不是什么值得关注的新闻,毕竟一个强大列强和一个土著国家之间的战争完全就是碾压的局面。

唯一值得关注的就是阿富汗背后可能存在的俄国,毕竟背后要是没有俄国的支持,阿富汗的埃米尔也不可能如此果断的就拒绝了英国政府的提议。

在欧洲其他国家看来,正是俄国指使阿富汗埃米尔国迅速拒绝了英国的提议,目的是为了让在俄土战争中压制俄国的大英帝国丢脸。

但没想到,后续事情的发展很快就出乎了欧洲各国的意料。

在英国的军队源源不断的从印度殖民地边境入侵自己的国土之后,阿富汗的埃米尔很快向北面的俄国求援。

希尔阿里汗原本想着俄国的军队会很快抵达,自己的国家可以在两大列强的博弈之中保全。

但俄国政府的拒绝是那么的冰冷,让希尔阿里汗哀默之心大于死,很快就愤然而死,如同当初被背叛的沙皇尼古拉一世那样。

希尔阿里汗愤然去世之后,其子耶古卜汗成为了新的阿富汗埃米尔。

但此时的阿富汗局势已经十分糟糕,英**队已经占领了相当一部分阿富汗的土地,阿富汗自己的军队又少之可怜,根本无法在正面对抗中与英**队较量。

英阿战争也是1878年的最后一件大事,英阿战争还没结束,时间很快就来到了1879年。

1879年年初,英阿战争就以英国的全面胜利告终。不过双方签订合约还需要一段时间,毕竟英国政府也不可能全面吞并阿富汗,这会激起阿富汗土著更加激烈的反抗情绪,也会让俄国人从中找到一些机会,给英国制造麻烦。

英国人的主要目的,是将一部分阿富汗土地并入印度,并且加强对阿富汗的掌控,确保俄国人被阻挡在阿富汗的边境线之外。

阿富汗至少是要存在的,这里更像是英国和俄国势力范围的缓冲地带。

要是没有阿富汗的存在,英国和俄国的势力范围将直接接壤,两**队也将会在边境线展开更加激烈的交锋,这是英国人不愿意看到的。

对阿富汗来说这可能是唯一一件好事了,至少这个国家会仍然存在,不会像被俄国控制的希瓦汗国那样,成为一个只在名义上存在的国家。

英国在中亚地区有收获,西班牙同样在东南亚地区也有收获。

之前也提到过,西班牙所属的菲律宾殖民地有两个扩张方向,分别是在加里曼丹岛扩张以及在新几内亚岛上扩张。

英国和俄国之间需要一个缓冲地带,那是因为英国人也在忌惮俄**队。俄**队虽然战斗力不行,但人数放眼整个欧洲也是无可替代的第一。

光靠印度的土著军队是无法和俄国抵抗的,要是动员国内的军队,会破坏英国在各地区维持的平衡局势。

但西班牙完全不需要。西班牙在东南亚只有一个敌人,那就是国土狭小,人口稀少的荷兰。

荷兰和葡萄牙类似,都是一个已经衰弱的,曾经也是个强国的国家。

只不过荷兰的综合实力比葡萄牙还是强很多的,不管是工业还是经济方面,荷兰都能在所有欧洲小国当中排名前列,甚至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欧洲小国。

可惜,荷兰的对手是西班牙。

在两国本土距离殖民地都差不多远的情况下,本土的综合实力就变得尤为重要。

荷兰虽强,但在西班牙面前是没什么抵抗之力的。目前欧洲各国公认的态度,西班牙已经重新恢复了列强的地位,并且在世界八大列强排名中普遍位居6到7名。

这样的排名已经是相当高的了。毕竟欧洲五大传统列强的地位很难撼动,西班牙目前的综合实力在欧洲各国看来,只次于欧洲五大列强,比大洋彼岸的美国还要强大。

目前欧洲各国的主流报社和一些主要官员的意见,世界八大列强分别为英国,德国,法国,俄国,奥匈帝国,西班牙,美国和意大利。

大英帝国是最强大的国家这毋庸置疑,紧随其后的就是在正面战场上打败过法国的德国。

如果没有普法战争的话,那世界第二的宝座肯定是法德俄这三个国家之中竞选,法国人是最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强国的。

但可惜,普法战争中普鲁士正面击败了法国,法国自然也就退出了世界第二强国的竞选。

俄国当然也很强大,但俄国先是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最后又在这次的俄土战争中被英国和奥匈帝国敲诈了一笔,也只能屈居世界第四强国。

法国则是凭借着自己的底蕴位居世界第三,英德法俄这四个国家算是第一梯队,也被欧洲许多报社和民众戏称为一等列强。

俄国往后,奥匈帝国凭借各方面的综合优势获得世界第五强国的美誉。但奥匈帝国比之一等列强的四个国家都稍显颓势,因此奥匈帝国也只能屈居二等列强的宝座。

世界前五的排名虽然也有一些争议,但大体上是差不了太多的。

再往后的排名就有些争议了,最大的争议是西班牙和美国之间的排名。

不过因为此时的美国还没有展现出自己强大的工业实力,再加上美国的海军也太过弱小的原因,大多数欧洲国家还是将西班牙排在了世界第六,美国则位居世界第七。

毕竟西班牙也是拥有十几万的陆军外加世界第五的海军,排名世界第六也并不夸张。

位居世界第八,也就是列强垫底的,自然就是意大利了。

奥匈帝国,西班牙,美国和意大利被称为二等列强,这四个国家相较于前四个一等列强来说,在工业经济或者军事实力方面有着较大的差距,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也是远远不如前四个国家的。

但又话说回来,二等列强也是列强,对普通国家仍然是有着巨大的优势的。

荷兰的工业和经济当然也相当优秀,但因为国土面积和人口限制的原因,荷兰终究只能是一个小国。

西班牙和荷兰之间的殖民竞争只要没有列强国家的干预,西班牙是具备完全的压倒性的优势的。

趁着俄土战争和英阿战争吸引了欧洲各国的目光,西班牙也加快了在加里曼丹岛以及新几内亚岛上的殖民计划。

1878年6月,西班牙驻扎在菲律宾的军队公然入侵了南边的布隆岸苏丹国,并且只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就占领了布隆岸苏丹国的所有土地。

这里存在的大量土著被抓回菲律宾当做劳力,或者转手给西边的兰芳共和国。

之前也提到过,兰芳共和国是靠淘金发家的。淘金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的,这些土著正好是天然的优良的劳动力。

占领布隆岸苏丹国之后,西班牙就和荷兰所掌控的库台苏丹国正式接壤了。

西班牙也派遣了一部分士兵驻扎在边境线,但并未对边境线严防死守。

对于西班牙政府来说,甚至还会期待荷兰人主动进攻西班牙的殖民地。要是西班牙主动宣战荷兰,英国这个搅屎棍说不定会干涉这场战争。

但要是荷兰人主动宣战西班牙的话,西班牙就有足够的理由和荷兰打一场大战了。

不管是本土战争还是殖民地战争,西班牙都有足够的信心碾压荷兰。要是英国在荷兰主动宣战的前提下还想干涉的话,西班牙签署的几个盟约可不是白签署的。

别的不说,光是法国和俄国就很愿意给英国人下点绊子。

要是奥匈帝国和意大利也愿意支持西班牙,哪怕英国是世界第一强国,也无法面对这样的外交压力。

除了在加里曼丹岛吞并布隆岸苏丹国之外,西班牙在新几内亚岛上也有殖民行动。

新几内亚岛的形状比较特殊,看起来更像是一只站立的恐龙。

这块岛屿的面积比加里曼丹岛还要巨大,是世界第二大岛屿,仅次于大部分土地都不能居住的格陵兰岛。

换句话来说,新几内亚岛就是世界最大的大片土地可以居住的岛屿,再加上拥有大量矿产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原因,被其他列强盯上也就不奇怪了。

目前在这片形似恐龙的岛屿上,有包括荷兰,西班牙,德国,英国,法国以及葡萄牙在内的多个欧洲国家的殖民队。

西班牙,荷兰和葡萄牙的殖民队伍普遍集中在恐龙的上半身,也就是龙头和上半龙身上。

而英国,法国和德国的殖民队则主要集中在恐龙的下半身,也就是龙尾和龙爪,以及小半个龙身上。

除此之外,新几内亚岛周边的几个大型岛屿也被这些欧洲国家踏足,一时间竟有欧洲列国瓜分新几内亚半岛的趋势。

只不过,各国的殖民队都只是简单的建立了殖民据点,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宣布大片占领新几内亚岛。

这其实也代表着,这些派遣殖民队伍的欧洲国家都有希望占领这块岛屿,再不济也能瓜分一部分土地建立新的殖民地。

也正因为如此,哪怕新几内亚岛上的殖民竞争相当激烈,这些参与殖民的国家也都没有放弃,反而一步一步加大了殖民的力度。

要说在新几内亚岛殖民最方便的三个国家,或许就是英国,西班牙以及荷兰了。

英国的昆士兰殖民地,也就是澳大利亚东北角那个突出地带距离新几内亚岛非常近,这也让英国人在殖民新几内亚岛方面具备较大的优势。

荷兰人也丝毫不差。荷兰人的东印度群岛距离新几内亚最近处也只有200公里的距离,东印度群岛的军队和土著人口都可以快速抵达新几内亚岛,建立殖民据点的速度也是这些欧洲国家中最快的。

还有就是西班牙了。

西班牙的菲律宾殖民地距离新几内亚岛的最近处也有大约1000公里的距离,相较于英国和荷兰来说是没有太大的优势的。

但卡洛对于殖民新几内亚岛还是相当重视的,在卡洛的吩咐下,菲律宾殖民地政府也加强了对新几内亚岛的殖民,这也让西班牙在新几内亚岛的殖民进度并不逊色于荷兰和英国。

当然,这其中也有葡萄牙人的支持和合作。

葡萄牙在东南亚也是有殖民地的,但这块殖民地的规模较小,名字叫帝汶。

是的,就是后世那个东帝汶。

实际上,葡萄牙殖民者是最先来到帝汶岛殖民的,也正是这些殖民者建立了葡萄牙的帝汶殖民地。

但荷兰人紧随其后,他们发现并且殖民了帝汶岛,并且将葡萄牙人赶到了岛的东边。这也让葡萄牙的帝汶殖民地看起来只有小小的一块十分可怜。

虽然帝汶殖民地的面积较小,但葡萄牙在这里也是有驻军的,毕竟是葡萄牙的正式殖民地。

值得一提的是,帝汶殖民地距离新几内亚岛的最近处只有800公里左右,比西班牙的菲律宾殖民地和新几内亚岛之间的距离还要近。

这也是葡萄牙加入殖民新几内亚的原因之一,他们也是有机会在这场殖民竞争中分一杯羹的。

再加上之前卡洛和葡萄牙国王路易斯提出了关于殖民合作的问题,西班牙和葡萄牙联手起来,也确实在新几内亚岛上建立了许多殖民据点。

虽然西班牙和葡萄牙都经历了衰弱,但要是提到殖民,西班牙和葡萄牙仍然是这方面的翘楚。

主要原因还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曾经的殖民历史太过辉煌,这两个国家加起来霸占了大半个美洲。

殖民一个小小的新几内亚岛对于伊比利亚双牙来说绝对是简简单单,这也让西班牙在距离更远的前提下,殖民进度反而不弱于荷兰和英国。

欧洲各国之间的移民肯定会有相关的冲突,光靠和平相处是不可能获得殖民地的所有权的。

因为恐龙形状的新几内亚岛西边只有荷兰,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原因,伊比利亚双牙在殖民竞争中占据了巨大的优势,把荷兰人打的节节败退,甚至他们的殖民据点也被西班牙挤压到了更远的位置。

为了确保西班牙在新几内亚岛的殖民据点的安全,菲律宾殖民地方面派遣了一整个殖民地守备团前往新几内亚。

这也加剧了新几内亚的殖民矛盾,荷兰人也丝毫不退让的派遣了一些军队前往新几内亚,目的正是为了防备西班牙人。

5000字二合一章节,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