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 第五百三十六章 岭南冯氏,愿为陛下效死(元宵节第四更)

腊月时节,北风如刀。

辰时正,李承乾从立政殿走出。

鹅毛大的雪花,从半空中纷纷扬扬的落了下来。

披着黑色披风的李承乾,抬头望向高空中,然后侧身问道:“这是入冬以来的第几场大雪了?”

张阿难面色浓重的拱手上前:“陛下,是第九场了。”

“看这样子,这雪今年冬天还有的下。”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传旨司农寺和左右屯卫,派兵入终南山砍伐柴木,以助长安百姓度过冬日。”

“是!”张阿难肃然拱手。

“另外,还是司农寺,告诉他们,明年清明,朕要为父皇和母后祈福,准备在山间栽种一万颗树苗,让他们做好准备。”李承乾微微摆手,然后大踏步的朝前而去。

砍伐树木之后,再种植树木。

这样的道理,李承乾还是懂得的。

“喏!”张阿难拱手领命。

……

两仪殿中,李承乾在御榻上坐下,群臣刚要行礼,李承乾直接摆手道:“免礼吧,今日大雪,早些议事,诸卿早去休息,还有,明后两日,常朝延后一个时辰。”

“多谢陛下!”群臣齐齐拱手,稍微松了口气。

“雍州都督!”李承乾看向丘行恭。

“臣在。”丘行恭站了出来,认真拱手。

“如今大雪,雪灾之后的百姓安置要加强,各处道观寺庙都要接受灾民。”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宫中会拨出一部分粮食,雍州府也出一些,周济灾民,度过这个冬天。”

“臣领旨。”丘行恭拱手,然后退回班列当中。

李承乾稍微松了口气,然后看向左右群臣,唐俭,杨师道,刘德威,阎立德,长孙祥等人,全部在列。

“如今,诸卿都已经从地方返回。”李承乾侧身,看向御史大夫孙伏伽,问道:“孙卿,此次诸卿巡视地方,有多少官员被弹劾?”

“启奏陛下!”孙伏伽拱手,说道:“有莱州刺史郑仁恺,复州刺史薛千寿,遂州刺史韦元祚,唐丹州刺史杨思讷等五位刺史,八位长史,还有十五位县令因罪被弹劾,其他还有诸种情况需要察查,但因时间不够,还未能查清。”

“明年继续查吧。”李承乾眼神微微一眯。

郑仁恺,一听就知道是郑仁泰的族弟。

薛千寿,那是薛万彻的族人。

韦元祚,是京兆韦氏的人。

杨思讷,是弘农杨氏的人。

“都是朝中大族的子弟啊!”李承乾轻轻冷笑,说道:“诸卿,你们都是朝中大员,家风能不能好些?”

“臣等有罪!”群臣赶紧躬身认错,他们的心猛然一下子提了起来。

皇帝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这么说话了。

满殿群臣都明白,一旦皇帝用这么刻薄的语气说话,那就是他已经生气到了极点。

一开口,就牵扯到了诸家的家风,真要传出去,族中子弟将来授官婚姻都要受到影响。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目光看向孙伏伽,说道:“所有人,三司审查,按律之罪,御史台主审。”

“喏!”孙伏伽拱手,然后退回到了班列之中。

李承乾转头,看向长孙无忌,说道:“舅舅,抓紧时间,和吏部一起,将缺额补充到位。”

“臣领旨。”长孙无忌和杨师道同时站了出来。

李承乾深深的看了杨师道一眼。

杨师道立刻感到一阵毛骨悚然。

因为杨思讷,是他的亲侄子。

李承乾摆摆手,长孙无忌和杨师道立刻退回班列之中,他再度开口道:“现在已经腊月了,吏部明年科举的登录如何了?”

李承乾一开口,杨师道再度站了出来,拱手道:“启奏陛下,明年科举已经有六十八人登录,到腊月十五,当有上百人登名。”

“时间放宽到腊月二十吧。”李承乾目光望向殿外,说道:“如今大雪,说不定谁就被牵绊在了路上,要多给些机会。”

“是!”杨师道拱手,然后退回了班列之中。

“年底了,诸卿一年辛苦,宫中到时候会有赏赐赐下。”李承乾抬头,说道:“另外,长安九品以上官员,这个月的薪俸翻倍。”

群臣全部欣喜,拱手道:“多谢陛下恩典。”

李承乾微微抬手,笑着说道:“这也是多亏了吐蕃人送来的两万两黄金,朕能做许多事情。”

群臣忍不住会心动笑笑。

李承乾神色突然一冷,说道:“朕待诸卿不薄,希望诸卿也能以诚正清廉回报于朕。”

“臣等谨遵陛下教诲。”群臣的心再度紧了起来,皇帝的这种说话风格,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学的。

“好了。”李承乾摆摆手,说道:“还有何事?”

“启奏陛下!”房玄龄从群臣当中站了出来,然后拱手道:“启奏陛下,高州司马冯智玳已经入京,请求陛见!”

“准!”李承乾点头,说道:“朕要看看,琰州的事情,岭南冯家是怎么说的。”

“喏!”

……

宽阔的大殿之中,李义府和许敬宗站在右侧。

许敬宗拱手道:“岭南冯家豪富,当年耿国公长孙冯子游入京,曾有一船金银相随,来到长安之后,诸方打点,便是臣当年亦曾收过三颗金豆,不过此事先帝并不以为许,所以,便厚颜留了下来,如今冯智玳入京,随身携带十辆马车,其中怕也有不少财富。”

“是个聪明人。”李义府跟着拱手,认真说道:“如此大张旗鼓,反而要安全很多。”

“是啊,朕都已经知道此事了,真要出事,恐怕千牛卫得全力查察。”李承乾坐在御榻上,抬头道:“好了,时间差不多了,宣冯智玳觐见。”

“喏!”张阿难上前一步,高声道:“宣高州司马冯智玳觐见。”

声音从两仪殿传到了承天门下,早就等待在那里的冯智玳,立刻迈步走入承天门下,然后快速的朝着两仪殿走来。

走上台阶,步入两仪殿。

身形修长的冯智玳,直接在殿中叩首道:“臣高州司马冯智玳参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平身吧。”李承乾轻轻点头。

“谢陛下!”冯智玳稍微松了口气,然后起身拱手。

“冯卿。”李承乾看向冯智玳,问道:“朕听说你此番入京,带了不少金银。”

“是!”冯智玳拱手,神色认真的说道:“陛下,臣如今虽任高州司马,但年不过二十,还未成婚,所以携带重金,前来长安求娶长安贵女。”

李承乾轻轻笑笑,倒是会说话。

长安居大不易,长安城中少不了会有官员,因为金银将女儿嫁给冯智玳的。

这样一来,冯智玳和长安之间的关系会更加紧密。

因为琰州僚叛,朝中产生的对岭南冯氏的怀疑,悄无声息间已经消失了。

“朕便祝你好运了。”稍微停顿,李承乾严肃起来,问道:“臣前阵子查阅诸书,这才知道,耿国公在前隋时,曾经跟随杨广,一起征伐过高句丽。”

“是的。”冯智玳认真拱手,说道:“回陛下,我冯家实际上是北燕大兴帝后人,先祖冯弘因不能忍受投降北魏,故而率万人逃往了高句丽,然后却被高句丽王杀的只剩三百人,最后这三百人渡海归晋,最后在番禺扎根下来,一直到今日。”

“万人杀到三百人。”李承乾看着冯智玳,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说道:“这么说,你冯家和高句丽有不同戴天之仇了。”

“恨不得寝其皮,食其肉。”冯智玳拱手,咬牙说道:“所以臣父才会在前隋跟随炀帝一起东征高句丽,后来因为战功,被封为左武卫大将军。”

“左武卫大将军,不容易啊!”李承乾点点头,然后看向冯智玳,说道:“冯卿,若是朕将你留在长安,任左千牛卫郎将,将来用你攻伐高句丽,你觉得如何?”

冯智玳瞳孔瞬间放大,随即,他直直的跪了下来,咬牙叩首道:“愿为陛下效死。”

“好了。”李承乾笑笑,然后摆手道:“便如此吧,你的金银也不用去找什么良妻,在长安买栋宅子,将来有所立功,朕会在宗室中,择一宗室女子,嫁你为妻。”

“多谢陛下!”冯智玳再度沉沉叩首,抬起头的时候,眼中已经彻底的湿润了起来。

“段卿。”李承乾看向一侧,段宝玄立刻站了出来:“陛下!”

“带他去办手续,同时也带他熟悉一下长安城。”李承乾微微抬手。

“喏!”段宝玄拱手,然后看向冯智玳。

冯智玳立刻对着李承乾叩首道:“谢陛下大恩,臣告退。”

“嗯!”李承乾轻轻点头。

冯智玳起身,对着李承乾沉沉拱手,然后才转身离开了大殿之中。

李义府,还有许敬宗,同时对着李承乾拱手道:“恭贺陛下,彻底收复岭南冯氏。”

李承乾轻轻点头,说道:“岭南冯家,要的不是钱财,也不是安全,他们要的,是再度跻身进入大唐世族当中,而不是彻底沦为岭南土酋,看透了这一点,岭南局势不难掌握,如今黔州安定也就快了。”

“陛下英明。”李义府,还有许敬宗,同时叹服拱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