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 第五百三十章 逼袁天罡出来(第一更)

雪后初晴。

大雪铺盖在整个长安城中,银装素裹。

转眼已经十月底。

诸相离京,巡查天下。

两月时间,天下祥和,百姓安定。

长安城中,虽然只有皇帝,还有房玄龄,中书侍郎马周,黄门侍郎来济,弘文馆大学士张玄素四位宰相,以及礼部尚书李袭志,兵部尚书崔敦礼两位六部尚书。

极少的朝廷重臣,但整个天下却莫名有种圣君在朝,垂拱而治的感觉。

最先完成巡查地方赶回来的是于志宁。

关内道实际上就在眼前。

于志宁回来的很安静。

回来之后要没有多发出什么声音,就像是人没有回来一样,一切依旧安宁。

昨夜刚刚赶回来的,是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五十五岁,虽然比先帝还长五岁,但因为前些年任司空,不多涉政务,所以身体康健。

整个河南道,从豫西到鲁东,整整三千里,两个月时间他全部跑完,然后返回长安。

可称雷厉风行。

……

两仪殿中,长孙无忌跽坐在矮几之后,看着眼前的奏本,有些难以置信的看向李承乾,声音微微颤抖的问道:“陛下,袁天罡竟然是假死?”

李承乾坐在御榻上,看着满脸风霜的长孙无忌,点头道:“朕一开始也只是怀疑袁天罡的动机,所以让人在袁天罡的坟茔上做了点手脚,之后便是天雷劈开坟茔,谁想里面竟然真是一座空墓。”

“这么说来,他是真的假死了。”长孙无忌忍不住咬牙切齿起来,满脸痛恨。

“唐传三代,有女主武王代唐自立”的谶言,一开始就是从袁天罡口中说出来。

谁能想到,这个最后让先帝即便是临终也依旧无比在意的谶言,竟然是袁天罡凭空编造出来的。

“所谓谶言,不过是引导人心的手段罢了,金刀谶传了多年,死了那么多人,可不是依旧还是没有成效吗?”李承乾看向长孙无忌手里的奏本,轻轻冷笑道:“舅舅,你觉得袁天罡的谶言和金刀谶对撞,哪个更可能有效。”

长孙无忌低着头,沉默不语。

都没用。

“当然,假死是真的,是若说袁天罡现在还活着,或许也不一定。”李承乾一句话说完,长孙无忌猛然抬头,满脸茫然的看着李承乾。

“道门便很擅长假死遁世,这是道门子弟很熟练的手段,所以,若是袁天罡是当年假死,但之后,便一直隐遁山林,潜心修行,甚至可能如今他已经死了,那么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但这个可能性极小。”李承乾摇摇头。

长孙无忌点点头:“所以需要将他给逼出来。”

不管怎样的猜测,最后都是需要落到人的身上。

找不到袁天罡,怎样的猜测都是假的。

“慢慢来吧。”李承乾摇摇头,说道:“袁天罡和杨氏有关,这是必然的,而安德郡公为人淳朴,这一次重任吏部尚书,杨氏子弟的请托他一概拒绝,暂时是没有问题的,但朕怀疑他总有一天会松手……”

“臣会盯着吏部的。”稍微停顿,长孙无忌问道:“陛下,不知道安德郡公的身体具体如何?”

“他在工部尚书任上好好的修养了两年,所以暂时不是问题,但是他身体底子不够,短时间看不出问题,但时间一长就不好说了,尤其是明年还有科举。”李承乾摇摇头,道:“科举最是累人啊!”

“臣知道了。”长孙无忌轻轻点头,他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

“另外,舅舅进出小心些,不要多和道士接触。”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消息最后是从巴蜀送到了终南山,但朕派人小心的查了两个月,还是一无所获,所以要么是袁天罡已经死了,要么是他这人为人太谨慎,藏的也很深,而且他本就是道士。”

“陛下的意思,是他们会对臣下手?”长孙无忌的神色严肃起来。

“朕是很少出宫的。”李承乾点头,说道:“反倒是舅舅,位高权重不说,家中还有几位表弟,若是动手,从几位表弟介入最好,剩下的,就是悄然的接近舅舅了。”

“那几个混小子。”长孙无忌忍不住的微微咬牙,他虽然只有三个嫡子,但庶子也不少。

“道门最擅长的,便是旁敲侧击,察言观色,无声接近,一旦他们有所决心,对舅舅下手,外甥便是在十步之内,也难赶三步杀机。”李承乾看着长孙无忌,眼中满是担忧。

“臣心中有数,陛下不必担心。”长孙无忌深吸一口气,道:“既然袁天罡在终南山,那么楼观道恐怕已经被渗透了,陛下也要担心啊!”

楼观道掌教真人尹文操,经常陪王伴驾。

不管是李世民,还是李承乾,遇到事情,也都会和尹文操进行商量。

毕竟道门和大唐属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而道门在整个大唐的体系当中,也不仅仅是一个宗教符号那么简单,它涉及到了大唐军政的方方面面。

“朕明白。”李承乾点头,说道:“宫中日后会控制楼观道进宫的人数,而且有尹真人挡在前面,他若是无事,那么说明袁天罡在楼观道能力不深,但若是尹真人出事了,恐怕朕就需要做好清洗整个楼观道的准备了。”

“是!”

……

李承乾微微抬手,一名内侍将一杯热茶倒进长孙无忌身前的茶杯中,然后放下茶壶,轻轻退下。

大殿两侧,燃烧的火炉带出火红的光芒。

李承乾看到长孙无忌放下茶杯,这才继说道:“袁天罡若真的和弘农杨氏勾连深沉,那么和他勾连的这个人,必然不是安德郡公。”

长孙无忌点点头,说道:“杨师道为人淳朴,多年都是如此,高祖皇帝,先帝,还有臣多年观察,他的确如此。”

“也就是说,在弘农杨氏当中,有一个身份不低于的安德郡公,甚至可能要还在他之上的人,在和袁天罡联系,在统率着以那条谶言而展开的一切计划和行动。”李承乾身体微微前倾,说道:“安德郡公明年下去之前,舅舅,将光禄寺卿杨纂调任吧。”

“陛下是要彻底清除杨家在中枢的力量。”长孙无忌面色凝重下来。

“这一次诸相巡查地方,对于杨家的人,处置的时候,稍微重上三分。”李承乾摇头,说道:“朕想的是引蛇出洞,巴蜀的事情,虽然托名天灾,但袁天罡必然会有疑心,加上朝中似有似无的对弘农杨氏的打压……”

“陛下是想让臣来做这些事情,然后让袁天罡和弘农杨氏的目光落到臣的身上。”长孙无忌彻底明白了李承乾的打算。

“舅舅将几位表弟约束好,朕会安排人,在舅舅四周看着,同时整个长安都布下天罗地网。”李承乾抬头,说道:“到时候,只需要确认那个人是谁,便可以,安德郡公免吏部尚书后,封特进,检校散骑常侍,如此便能打消杨氏疑心。”

“让他们蹦一蹦,抓住线头一路追查下去,然后找机会一网打尽。”长孙无忌还是有些小看了李承乾,李承乾比他想的有耐心。

“嗯!”李承乾看着长孙无忌,说道:“弘农杨氏毕竟是当朝大族,便是他们中有人有光复前隋之心,但也只是极少数,其他的更多人,实际上对大唐都无比臣服。

若是真的将整个弘农杨氏全部连根拔起,恐怕最后会人人自危的。”

关陇门阀彼此往来联姻,不知道超过了多少代,真要将弘农杨氏彻底清算,谁家也少不了牵连。

“陛下稳重。”长孙无忌点点头,心里莫名松了口气。

不说皇帝和先帝,便是长孙无忌家中,也有一位弘农杨氏出身的妾室。

而且,虽然都是弘农杨氏,但便是弘农杨氏内部,也分为越公房,观王房和杨震房,还有杨惠嘏—杨坚系多支。

不少人其实都是无辜的。

……

李承乾坐在御榻上,目光轻轻的从长孙无忌身上扫过,然后低头。

冬日光影斑驳。

李承乾抬起头,神色平静的说道:“但决心光复前隋之人,不管涉及到谁,一律按律处置,该杀的杀,该贬的贬。”

“这是应该的。”长孙无忌郑重的抬头,道:“关陇六姓,韦裴薛柳杨杜,杨家扛不住其他五家的合攻,更别说,还有朝廷。”

“先查吧。”李承乾突然感到有些好笑,说道:“舅舅,你说,前隋都灭亡那么久了,前隋宗室,杨坚一脉,除了一个杨师道,其他人活下来的根本没有,谁会这么的惦记前隋啊。”

“总是有的。”长孙无忌摇摇头,叹声说道:“陛下,他们或许为的不是前隋,而是自己。”

“也是。”李承乾收回目光,说道:“好了,不说杨家的事情了,说正事。”

一本奏本从桌案之下,被李承乾取出,递给张阿难。

张阿难走下丹陛,然后快速的递到了长孙无忌的手里。

李承乾神色认真起来:“这是英国公从安东道军前发回的消息,上个月中旬,水师刘德敏部突然率军南下,击溃高句丽和百济好不容易新建的水师,击毁大小传旨上百艘,同时接刘仁轨,阎玄邃和韦待价回朝。”

“他们几个终于回来了。”长孙无忌打开奏本,一边看一边说道:“也不知道百济的情形如何?”

“还行。”李承乾笑笑,说道:“百济国内本就在高句丽屡屡战败之后,心存不满,朕又公开说不以灭国高句丽为目的,高句丽只要还存在,大唐就不会被百济构成威胁,所以更多的人开始动摇了,韦待价恰好在这个时候动手了。”

长孙无忌抬头,看向李承乾,说道:“韦待价率人刺杀了十四名百济贵族,都是坚定和高句丽站在一起的。”

“嗯!”李承乾有些笑笑,欣慰的说道:“说明朕没有看错人,韦待价这个左千牛卫郎将,做的还是不错的。”

“若是真的有成,高句丽日后恐怕会独木难支。”长孙无忌惊讶的看着李承乾。

一旦剔除掉百济的支持,高句丽不仅少了近乎三分之一的战力,甚至还要调兵前往百济边境进行防守,他的战力一下子就要虚弱许多。

将来再度开战,大唐灭高句丽,就不再是一个设想了。

李承乾轻轻抬头,看向殿外,轻声道:“从两汉到前隋,隋文帝,隋炀帝,还有皇祖父,父皇,无一不想将高句丽那块土地收回中原之手,如今,这一切将会在朕的手里实现。”

“恭喜陛下!”长孙无忌诚恳的拱手。

李承乾摆摆手,说道:“是父皇奠定了基础,朕不过是在上面向前踏了一步而已,距离真正的灭高句丽还有很远。”

“是!”长孙无忌冷静了下来。

“河北道和辽东道,要用两年的时间储备粮草,同时加强驿站建设。”李承乾看向长孙无忌,说道:“河北平原居多,快马从六百里,加到八百里并不难。”

“臣明白。”长孙无忌点头,这些事情一直都是他在做。

“最后便是攻克平穰城的事情,大同江广阔,平穰城深厚,这两年必须要对这些进行针对性的部署。”李承乾神色认真起来,说道:“舅舅也是亲自陪父皇到过平穰城的,那座城有多难打,舅舅应该清楚。”

长孙无忌点点头,说道:“大同江,平壤城,后面还有广阔的平原和无尽的兵力支持,很难。”

“所以需要想办法。”李承乾笑笑,说道:“内克人心,外攻城池,内外夹攻,便是再坚固的城池,也一样会被攻克。”

“是!”长孙无忌轻轻躬身,这是兵法正道。

“五日之后,北苑校军,舅舅也一起来,朕也正好见识一下,大唐十六卫,真正的军威。”李承乾微微抬头,神色凛然起来。

“是!”长孙无忌肃然拱手,对于北苑校军的细节,他知道的还不多。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殿外传来,随即,一本密奏送到了李承乾的手里。

长孙无忌有些好奇的抬头。

李承乾平静的说道:“杨豫之在弘农给安德郡公生了个孙子,安稳几个月之后,安德郡公就会将孩子接到长安来。

舅舅,父皇后来之所以出事,是杨豫之将那谶言的事情告诉了禄东赞,这才让父皇担忧之下开始服丹。

朕之前担心安德郡公绝后,所以留了他一命,如今安德郡公有了后人,那么杨豫之,他该死了。”

“是!”长孙无忌点点头,轻声道:“明年吧,科举后,正好用他的人头来祭奠先帝。”

“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