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 第五百零三章 萧皇后祭拜先帝(第三更)

现在已经是五月了,七个月后,就是明年正月。

让太上皇停灵七个月,到明年正月春节。

影响太大了。

但《礼记》有载:故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诸侯五月而葬,同会毕至;大夫三月而葬,同朝毕至;士庶人二月而葬,外姻毕至也。

这是礼。

李承乾抬头,说道:“《礼记》所载,天子七月而葬,其实多是为了修缮陵寝之故,同时令天下刺史前来奔丧,如今父皇有旨,除诸王驸马以外,天下刺史无需奔丧,至于陵寝之事……表兄,昭陵那边什么时候可以完工?”

工部尚书长孙祥站出拱手道:“启奏陛下,七月中,昭陵便可完工。”

李承乾点点头,看向长孙无忌,说道:“舅舅,朕看,就八月让父皇归葬昭陵吧……父皇临终的时候,嘴里在念叨着母后的名字,早日让他们团圆……对父皇,对母后,都好。”

说着,李承乾眼中已经再度含起热泪,他忍不住的侧过头。

“陛下所言极是。”长孙无忌心里沉痛的点点头,说道:“便依陛下圣旨,先帝八月归葬昭陵。”

“嗯!”李承乾轻叹一声,然后说道:“剩下的,就是为父皇拟定庙号和谥号了。

此事,礼部,太常寺,还有弘文馆诸学士,你们一起议一议,好好的议一议。”

李袭志,赵元楷,还有张玄素全部齐齐拱手。

李承乾稍微松了口气,目光看向御榻之上的李世民,神色再度哀戚起来。

父皇走了,天下日后将由他一个人来担负。

大唐,大唐。

大唐万年。

李承乾轻轻闭上眼睛。

大唐万年,他能做到吗?

……

“哗啦”的大雨,从阴沉的天空中轰然降落。

整个皇宫之中一片迷蒙,但依旧人影如梭。

今日是太上皇大敛,移棺太极殿的日子。

长安城中九品以上的官员,致仕耆老,内外诸藩都要来。

甚至就连以往正旦大朝都不出现的人物,今日也会来。

武德殿外,搭起的竹棚远远的拉了出去。

……

一张黄纸飘然落在了火盆当中。

李承乾跪在一旁,看着腾起的火焰,火焰中跳跃而起的,依旧是李世民的面容。

没有了李世民,整个天下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的身上。

等着他,带领整个大唐,继续往前。

延续整个盛世。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殿外传来,一直来到了李承乾的身侧。

“陛下!”徐安面色严肃的拱手。

“有事?”李承乾平静的抬头,沉重的目光让徐安下意识的躬身。

“启奏陛下!”徐安拱手,低声道:“纪王让人回报,萧后和宋国公,还有尚衣奉御杨政道来了。”

李承乾还没有说话,一旁跪着的吏部尚书杨师道已经惊愕的抬头。

萧后,就是杨广的皇后萧氏,宋国公萧瑀是萧皇后的亲弟弟,还有尚衣奉御杨政道,那是杨广的亲孙子。

杨师道眼中带过一丝紧张,他们今日怎么来了?

不过杨师道轻轻点头,面色无奈。

今日是太上皇移灵之日,从今日开始,太上皇就要在太极殿停灵七日。

不管如何,他们今日必须来。

李承乾淡淡的点头,说道:“让杜荷护送入武德殿。”

“喏!”徐安立刻快步的走了下来。

一侧的人群中,陪伴在城阳公主身侧的杜荷立刻起身,然后朝着外面而去。

整个武德殿内。

李承乾跪在御床之前的左侧,苏淑跪在右侧。

李承乾的身后是他的儿女和后宫诸妃。

苏淑的身后,是太上皇的后宫诸妃,还有他们的儿女。

高祖李渊的儿子女儿则是跪在两侧。

苏淑碰了碰李承乾的手,有些担忧的看了他一眼。

萧皇后是杨广的皇后,杨政道更是杨广亲孙,前隋最后的血脉。

今日前来祭奠先帝,难免会让人心动荡。

李承乾看向苏淑,然后平静的轻轻摇头。

看到李承乾的模样,苏淑顿时就放心下来。

很快,殿外就传入来一阵脚步声。

萧瑀和杨师道,搀扶着一名八十多岁,神态贵气,面容却只有六十多模样的老妇人走了进来。

来到御床之前,萧后在杨政道和萧瑀的搀扶下,跪倒在地。

对着床榻上的先帝,沉沉叩首。

随后痛哭十五声。

之后,萧后才对着李承乾躬身道:“陛下节哀。”

李承乾没有看萧后,他的目光依旧在眼前的火盆中,只是声音淡淡的说道:“有劳萧太夫人今日前来,父皇丧仪深重,太夫人年长,今日之后,平常便不必到宫中祭拜了,七日之后,还有父皇下葬之日,太夫人来便可以了。”

“多谢陛下恩典,陛下万寿,先帝冥福无疆。”萧后对着李承乾再度叩首。

萧瑀和杨师道跟着叩首,痛哭,随后二人才对李承乾躬身道:“陛下节哀。”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宋国公身体欠佳,尚衣奉御身体敏感,也是一样,七日之后和父皇下葬之日,前来祭拜便可。”

“多谢陛下恩典,陛下万寿,先帝冥福无疆。”萧瑀和杨师道同时对着李承乾叩首。

李承乾这才平静的转身,对着三人微微三点头。

三人这才起身拱手,然后缓缓的退了出去。

……

从承天门而出,杨政道搀扶萧后和萧瑀坐在了马车上,

萧后坐在马车里,缓缓的朝着宫外而行。

一直到出了朱雀门,萧后才微微松了口气。

她的目光看向车外,两侧是紧紧护卫队两队金吾卫,而在更远处,随时有人在不停戒备。

萧后看向对面的萧瑀,轻声道:“七郎,如今的这位皇帝,虽不如先帝,但也是有能力有手段的人。”

“阿姐不必担心。”萧瑀微微低身,说道:“陛下为人仁孝醇厚,登基之前又与吾家多有关联,之前皇后为陛下纳关中七家女儿的时候,便有人问过萧氏,族中已经议定,等到陛下丧期过去,就将家中的一个女儿送入宫中为妃。”

萧皇后想了想,微微点头。

萧氏终究和杨氏不同。

她侧身看向另外一侧的杨政道,目光中闪过一丝担忧。

萧瑀轻轻抓住了她的手腕,神色温和的微微摇头,说道:“陛下心中明澈,只要我们足够安分,他就什么都不会做的。”

“希望如此吧。”萧后不由得轻叹一声。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在车外响起。

萧后皱了皱眉头,下意识的看向了车外。

狂奔的马蹄声,这一刻也放缓了下来。

随即,大雨之中,一名身穿白麻丧服、风尘仆仆的青年男子从马车旁而过。

他的目光恰好和看出外面的萧后碰撞在了一起。

随即,在萧后平静的目光中,那人脸色大变,但随即就被奔马,带向了承天门方向。

萧后有些诧异的回头。

“是吴王。”杨政道第一次开口,神色复杂的看向了萧后。

萧后嘴唇微微颤动。

吴王李恪,他的母亲是杨广的女儿。

当然,那不是萧后的女儿。

是另外一名普通妃嫔的女儿。

甚至在杨广死前,她都没有得到任何的公主封号。

不像萧后的女儿,一生下来,便已经是有封号当公主了

但不管如何,李恪的母亲,见到萧后,也必须称一声母亲。

萧后是杨妃的嫡母,也算是李恪的外祖母。

杨政道是杨广的孙子,是齐王杨暕的儿子,是李恪的亲表兄。

萧皇后对着杨政道摇摇头,眼神逐渐冷厉下来。

杨政道沉沉低头,随即他平静的点点头。

他不会和李恪有任何的往来交集。

萧后面色依旧凝重,她转身看向了萧瑀,眼神中带着一丝询问。

萧瑀面色凝重,目光看向了车外。

大道广阔。

怎么可能恰好这么相遇。

难道是有人算计不成?

……

武德殿中,李恪脚步沉重的迈入殿中。

他的脸上满是悲戚,泪水不自禁的留了下来。

纪王李慎站在一侧,对着李恪低声说道:“皇兄,先拜祭父皇,然后参拜陛下。”

李恪这才回过神,对着李慎感激的点点头,然后才走到了御床之前,直接跪了下来,然后沉沉的叩拜。

痛声哭泣。

片刻之后,李恪才抹了抹眼泪,转身看向李承乾,对着他躬身叩首道:“臣弟吴王恪,参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起来吧。”李承乾长叹一声,看向李恪说道:“三郎,朕就是在等你了,你来了,父皇便可以移灵了。”

“臣弟有罪,耽搁时间至此。”李恪再度沉沉的叩首,泪水再度流了下来。

他本来应该提前到的,但是偏偏赶上山洪冲垮道路,将他给耽搁了。

“无妨,你终究是到了。”李承乾看向右侧后方的杨妃和蜀王,说道:“先归位吧,稍后你我兄弟再聊。”

“臣领旨。”李恪再度对着李承乾拱手,然后退到了自己母妃身侧。

看到自己的母妃,李恪面色安慰的同时,脑海中也忍不住的闪过之前见过的萧后的身影。

他的脸色顿时凝重了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一道身影从他的身侧走过。

李恪抬头,一眼就认出来长孙无忌。

他的心里顿时一惊,难道说这一切都是长孙无忌在设计?

还是说是皇帝在设计?

难道,皇帝要杀兄弟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