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 第五百零一章 钟鸣三万,送太上皇宾天(第一更)

李承乾跪在地上,眼睁睁的看着那双苍老而疲惫的手无力滑落下来。

他的耳边仿佛依旧在回响着李世民轻轻的念叨声:“观音婢,观音婢……”

声音戛然而止。

李承乾身体顿住了。

一时间耳边“轰”的一声,就像是无数的声音在响,但又像是彻底寂静了下来一样。

他缓慢的抬头,目光落在靠坐在软靠上,头已经彻底的低了下来,眼睛彻底的闭上的李世民身上。

他的泪水不受控制的涌了出来。

张开口,彻骨痛心的哀恸不知道为什么,被一股莫名的力量堵在了嘴里,就是发不出来。

他在无声的嘶吼。

痛苦反而被送返回了心底深处。

越发的撕心裂肺。

跪在一侧的张宝藏轻轻起身,来到了李世民的身侧,右手小心的按在了李世民的脖颈上。

他闭上眼睛,轻轻地转身,然后看向眼神中带着一丝希冀的李承乾,缓缓摇头。

泪水更加疯狂的涌现了出来,李承乾体内的哀恸终于彻底的爆发了出来:“父皇……”

就像是被冲垮了的堤坝一样。

一声痛哭之后,就再也控制不住。

“父皇,父皇,父皇……”李承乾狠狠的捶打在了床榻上,痛苦的叫喊道:“父皇啊!”

殿中的所有禁卫,早就已经跪了下来。

还有殿内殿外的所有人,全都忍不住的痛哭起来:“太上皇啊,太上皇……”

满殿的痛哭声在耳边不停的回荡,上官仪坚持着用笔下了几行字:

永惟元年,五月戊午。

二十三日己巳,太上崩于武德殿。

帝号恸将绝。

……

不知道过了多久。

长孙无忌挣扎着站了起来,

同样悲痛无比的他,满脸的泪水来不及擦干,他抬头看向一侧的张阿难,摆摆手。

同样痛哭的张阿难看了长孙无忌两眼,才反应了过来,他对着长孙无忌拱手一礼,转身出了武德殿。

长孙无忌有些踉跄的上前,来到了床榻之前。

看着坐在那里已经彻底的没有了生命迹象的李世民,长孙无忌差点忍不住的再度痛哭出声。

抽泣了几声,长孙无忌才勉强收拾住了情绪,转身看向李承乾。

跪在地上的李承乾一下一下用力的捶击着眼前的床榻,不停的在叫喊着:“父皇……父皇……”

长孙无忌颤颤巍巍的低下身,然后轻轻的搂住了李承乾:“陛下!”

李承乾顿时抱住长孙无忌,嚎啕大哭:“舅舅,父皇,父皇他走了,舅舅,父皇他只留下了外甥一个人啊,舅舅,父皇他……他怎么那么狠心啊……”

长孙无忌轻轻地拍着李承乾的肩膀,轻声说道:“寿途有终,天命有归,太上皇的天命已经尽了,所以上天才将他召回了九天之上。

这是天命,谁也没法逆转。”

李承乾痛哭一声,终于,他的抽泣声断断续续的减弱了下来。

长孙无忌继续劝道:“陛下,太上皇已经将天下彻底的交给了陛下,那么陛下就不应该让太上皇失望,应当鼎立起社稷和宗庙,支撑起整个天下。”

李承乾轻轻地抽泣了两下,对着长孙无忌缓缓点头,悲痛终于被他稍微压了下来。

稍微擦了擦脸上的泪水,李承乾对着长孙无忌说道:“舅舅,按礼制处理吧。”

“臣领旨。”长孙无忌沉沉的躬身,他等的,实际上也就是皇帝的这句话。

从这一刻起,长孙无忌便是太上皇,不,是先帝,先帝葬礼的治丧大臣。

松开李承乾,长孙无忌神色沉重的走到了武德殿的门口。

面对群臣,长孙无忌轻轻点头,然后才抬头高声道:“太上皇宾天,敲景云钟!”

长孙无忌话音刚刚落下,远处承天门东侧的钟楼上,钟声紧跟着响起。

“咚,咚,咚……”

一下一下,钟声连响四十五下。

钟鸣九五,皇帝驾崩。

“太上皇啊,先帝啊!”房玄龄跪在地上,忍不住的嚎啕大哭了起来:“先帝啊,你怎么就走了呢,你怎么就先臣走了啊,先帝啊!”

“先帝啊!”武德殿内外的群臣,这一刻终于不用再压抑,全部嚎啕大哭了起来。

长孙无忌轻轻抬头。

景云钟的钟声在皇宫不停的回荡。

钟响四十五下之后,天地骤然间肃静了下来。

这一刻,宫内宫外,长安城内外,整个雍州,整个关中,乃至于整个天下,都已经明白,天圣可汗,太上皇李世民,驾崩了。

下一刻,无数的钟声在整个长安城中响起。

皇帝驾崩,钟响三万。

长安城中所有的道观寺庙,在同一时间敲响钟声。

每间寺庙,每间道观,都有准确的数字要求。

所有的道观寺庙敲响的钟声加起来,要达到三万下。

三万钟声,送太上皇宾天。

长孙无忌终于再也控制不住,泪水控制不住的流了下来,忍不住的低声哭泣起来。

好在,哭泣几声之后,长孙无忌终于回过神来。

收敛心情,长孙无忌看向在嚎啕大哭的群臣,神色肃穆的开口:“传令,令襄邑郡王李神符,莘国公窦诞即刻入宫。”

“喏!”一侧的李安俨立刻拱手,然后转身安排千牛卫快速的前往传令。

殿内殿外,群臣的声音下意识的轻了下来。

襄邑郡王李神符是高祖皇帝的亲堂弟,是他们那一辈在世的,身份最贵重,年纪最长的宗室,前宗正寺卿。

莘国公窦诞,高祖皇帝次女襄阳公主的驸马,高祖皇帝太穆皇后的堂侄,先帝发小,秦王府旧将,前宗正寺卿。

虽然两个人都已经年纪不小,儿臣沉疴缠身,但是现在这个时候,他们两个必须入宫。

皇帝虽然默许了长孙无忌为治丧大臣,但他不可能一个人做所有的事情,还需要有人辅助。

李神符和窦诞都是长孙无忌请来坐镇的。

李神符是宗室之长,有他坐镇,宗室诸王谁都不敢乱来。

窦诞是诸驸马之长,有他坐镇,足够让诸驸马和他们背后的家族,在现在这个时候,为天下稳定效力。

长孙无忌侧身,看向群臣当中,开口道:“礼部尚书,宗正寺卿,太常寺卿。”

李袭志,李百药和赵元楷,三人齐齐站出拱手。

“商量丧仪吧。”长孙无忌一句话说到最后,几乎悲痛到窒息的地步。

“喏!”李袭志,李百药和赵元楷三人齐齐领命。

长孙无忌看向一侧,说道:“宿松县公。”

“臣在!”郑仁泰从一侧站出拱手。

长孙无忌侧身看向了殿中的皇帝。

李承乾面色哀戚的转身,轻轻点头。

长孙无忌重新看向郑仁泰,说道:“你即刻起前往兵部,协助卢国公,鄂国公,还有虢国公,一起稳定长安十六卫。”

“臣领旨。”郑仁泰立刻拱手,然后转身大踏步而去。

群臣不由得微微松了口气,相比于李安俨,群臣更加能够接受郑仁泰这个战场宿将,秦王府旧将。

长孙无忌神色平静下来,继续说道:“左千牛卫将军李安俨,雍州都督丘行恭。”

“臣在。”李安俨和丘行恭同时站了出来,躬身拱手。

“令你二人即刻监视整个长安,维持治安。”稍微停顿,长孙无忌说道:“如今时刻,凡有动乱,即刻镇压。”

“臣领旨。”李安俨和丘行恭立刻拱手,然后快速的转身离开。

长孙无忌侧身看向殿外的皇帝。

李承乾没有回头,他虽然没有在哭泣,但目光依旧紧紧的落在床榻上的李世民身上。

久久不移。

……

两刻钟之后,长孙无忌才带着李神符,窦诞,李袭志,李百药和赵元楷五人进入殿中。

长孙无忌率先拱手道:“陛下,臣等要为先帝招魂复魄,沐浴更衣,同时,也请陛下更衣。”

李承乾缓缓抬头,看向一身赤黄色衮龙便服的李世民,泪水不由得流了两行。

侧过身,他缓缓点头。

张阿难和窦知节立刻从两侧走上,然后小心的将李承乾搀扶了起来。

现在谁都能看得出,先帝病逝,皇帝悲痛万分。

如果不是长孙无忌劝谏,他恐怕早就继续的嚎啕大哭了。

然而即便如此,他心中的悲痛,也让他没有多少说话的力气。

张阿难和窦知节搀扶着李承乾进入西偏殿去更换衣服,而长孙无忌则是稍微后退一步。

五名内侍捧着先帝曾经穿过的衮冕服,走到了李神符,窦诞,李袭志,李百药和赵元楷五个人的身侧。

五人各自接过衮服,站在床榻之侧,面色哀戚的站立。

长孙无忌站在五人身后,高声道:“魂路引归,亲声渡引,复!”

“二郎,二郎,二郎!”李神符脸上满是泪水。

“二郎,二郎,二郎!”窦诞喊完,声音已经颤抖的不成样子。

“太上皇,太上皇,太上皇。”李袭志,李百药和赵元楷相继高声呼喊。

三声之后,他们将手里的衮冕服向下一扔。

五名内侍瞬间从后方走上,衮冕服落在李世民的遗体上的一瞬间,接住了衮冕服。

李神符,窦诞,李袭志,李百药和赵元楷五人稍微松了口气,然后在哀戚的退到一旁。

长孙无忌上前一步,深深的看了李世民一眼,然后有些舍不得侧过身。

四名内侍已经抬着巨大的木桶走了进来,里面是滚烫的米汤。

李世民侧身看向一侧,两名内侍上前,开始帮李世民脱去身上的衣服,拿起浸泡过米汤的丝绢,开始帮他进行全身擦拭。

这一刻,长孙无忌,李神符,窦诞等人,目光紧紧的盯着李世民的遗体,身体一瞬间严肃起来。

一直到确认李世民的身体没有异样之后,众人才放松下来,脸色哀戚。

随后,众人安静了下来,看着内侍继续给李世民洗头,擦拭身体和整理面容,最后换上衮冕服。

……

西殿之中,李承乾已经换上了一身的生麻丧服。

从头到脚,冠服裤靴都是如此。

丧仪:入殓停灵,谥号庙号,百官哭祭,送行安葬……

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李承乾微微闭上眼睛,平静呼吸,最后他睁开眼,抬头开口道:“传旨,百骑司出巡天下各折冲府,令各折冲都尉遴选子弟送入左右千牛卫受训,护卫宫廷。”

张阿难立刻肃然拱手道:“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