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 第四百六十一章 有个军中参军,上奏弹劾国公谋反(第三更)

甘露殿中,李世民靠坐在床榻上,神色黯淡的看着手里的奏本,低声说道:“她过世了?”

“是!”李承乾跽坐其下,点头道:“新罗派大臣金春秋和其子金仁问来长安报信。”

“善德王于贞观二十二年十二月病逝,死后葬于狼山,因无嗣子,由堂妹金胜曼继位。”长孙无忌看向皇帝,说道:“另外,也是来请大唐遣使册封。”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金胜曼那个小丫头,朕记得,如今她也是女王了。”

长孙无忌勉强笑笑,然后看向了李承乾。

李承乾这个时候更是已经直接低下头。

有些事情,他是不好说话的。

早在贞观初年,金德曼和金胜曼便随着新罗特使前来长安。

有传言说,当年她们姐妹是被新罗王献到长安为妃的。

但后来新罗王病逝,所以李世民就将她们姐妹全部送回了新罗。

至于她们姐妹和李世民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李承乾不好讲。

今日在收到消息之后,长孙无忌很是迟疑了一阵,不敢来将消息告诉李世民,足够看到真相。

但这些事情,瞒是没有用的。

大唐不仅要遣使前往新罗册封金胜曼,同时,大唐在鸭绿江和高句丽的战事也需要新罗配合。

瞒是瞒不过的,但直接说,就担心太上皇的身体受到影响。

最后李承乾和长孙无忌商量,先让玄奘来宫中讲法,他们两个这才来将事情告诉李世民。

“生死枯轮,命运无常。”玄奘站在一侧的中殿门前,合十道:“人生苦海,解脱了便是极乐。”

李承乾和长孙无忌同时诧异的看向玄奘,这话怎么听着有些不对。

“呵呵!”李世民这个时候却笑了,然后看向李承乾和长孙无忌说道:“你们两个这是在做什么,以为朕会伤心吗?”

李承乾和长孙无忌相互对视一眼,眼神茫然。

李世民摇摇头,说道:“说实话,朕上一次见她们,还是在十八年前,十八年了,发生太多事情了。”

李世民做了二十二年的皇帝,后宫虽然说不上无数吧,但比新罗女王两姐妹姿色更盛的女子多的是。

而且十八年了,便是曾经有些什么,想要再想起也不容易。

不过是一些往事罢了。

……

“对了,善德女王病逝,你们打算怎么做?”李世民神色严肃起来。

“追赠光禄大夫,赐爵东海郡王。”李承乾抬头看向李世民。

李世民直接摆手,说道:“东海郡王就算了,一个光禄大夫就足够了,又没有太大的功劳。”

新罗虽然是在配合大唐在南面牵制高句丽,但实际上他们的作用并不大。

只不过是做威胁和偷袭之用,逼迫高句丽不得不在过境上布置军队。

但是在和大唐激战之后,盖苏文也从中调走了不少的军队,但是新罗的成绩依旧寥寥。

“加个谥号吧。”李承乾略微沉吟,道:“新罗的谥号是善德女王,大唐加上一点,善德仁圣女王,毕竟后来也还需要拉拢。”

李世民轻叹一声,点头道:“便如此吧。”

“然后便是派人去新罗册封新王,按规制,册封金胜曼为新罗国王,授上柱国。”李承乾稍微停顿,说道:“加封金紫光禄大夫。”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可以,谁去?”

李承乾看向长孙无忌,说道:“让阎玄邃去如何?”

晋阳公主驸马司农丞阎玄邃。

李承乾抬头看向李世民说道:“阎玄邃检校光禄少卿去册封,同时派刘仁轨和韦待价作为副使一起去。”

李世民惊讶的看向李承乾:“皇帝是想派人趁着册封去做些事情?”

“是!”李承乾坦率的点头,说道:“这两年,百骑司一直在挑拨百济和新罗的关系,已经有了些成效,趁着册封新罗女王,正好更进一步做些什么,韦待价去是最好的,儿子也想历练历练他。”

“韦家在新罗和百济都有走私渠道,足够保证这一趟安然来返。”长孙无忌认真的看向李承乾,点头道:“陛下处置妥当。”

“阎卿曾任水军总管,让阎玄邃去一趟,熟悉一下海路也好。”李承乾笑笑,说道:“至于刘仁轨,就当是做个备用也好。”

“陛下可真是重视刘仁轨啊!”长孙无忌抬头,有些惊讶的看着李承乾。

“那是个人才,人才就要用。”李世民将话接了过去,说道:“这么去也好,高句丽一旦知道了,恐怕又要紧张起来,今冬在高句丽的战事也能顺利一些。”

“是!”李承乾和长孙无忌同时点头。

“另外,阎玄邃是晋阳的驸马,儿子早有心提拔他做司农少卿,但是他的资历欠点,如今去新罗一趟,回来之后,这个光禄少卿,就给他落实了。”李承乾稍微补充了一句。

“陛下是想用人。”长孙无忌神色严肃起来。

阎立德已经是户部尚书,阎立本是工部侍郎,如果阎玄邃再做了光禄少卿,整个阎家就又起来了。

要知道,阎立德还是李泰的岳父。

当年李泰和李承乾争夺太子之位的时候,阎家便已经气势极盛。

现在皇帝竟然没有丝毫芥蒂的将整个阎家又提了起来。

长孙无忌的心底隐约有种感觉,皇帝是在布局,他隐隐有种皇帝是在制衡他的感觉。

但是又有些不确定,毕竟阎立德是李泰的岳父,有这层关系,就注定了阎立德在朝中的影响有限。

李承乾笑笑,说道:“他们这一趟去新罗,去的时候,或许可能容易一些,但回来的时候,消息被高句丽人知晓了,难免会动兵,正好让刘德敏从北边出动水军,狠狠的在高句丽海疆上扫一遍,让阎玄邃也学学。”

长孙无忌和李世民相互对视一眼。

果然,事情没那么简单。

……

二月二十七,长安西城。

金光门外,旌旗招展,长槊如林。

无数金吾卫手持长槊肃然等候在金光门两侧。

长孙无忌看着站在黄盖下的汉王李元昌和纪王李慎。

这两个,是皇帝最信任的王族。

长孙无忌目光扫过另外一侧,右千牛卫中郎将、梁郡公李孝逸,皇帝最信任的宗室将领。

此番松州之战,李孝逸跟在李道宗的身边也到了军前,表现相当不俗。

长孙无忌侧身看向站在右侧的房玄龄。

房玄龄恰好调头过来,看到长孙无忌的神色,略微有些得意的笑笑。

长孙无忌神色平静下来。

他懂房玄龄。

整个朝堂,谁做这个尚书左仆射都是最不好做的。

最怕的,就是和皇帝的意见相左。

不过还好,皇帝在四品五品官员的事务上着力最多,在三品官员的事情上,多听朝中几位宰相还有六部尚书的话。

长孙无忌明白,皇帝是在布局未来。

现在在他还没有足够的亲信可以任三品官的时候,他不会多做什么的。

至于说将来,长孙无忌并不担心,只要没有小人,以皇帝如今控制事态的手段,也不会有什么事情。

“来了。”房玄龄的声音在旁边响起,长孙无忌抬头看向远处。

远处的视线尽头,无数骑兵出现在地面线上。

随着骑兵的数量越来越多,最前方的李靖,还有杜凤举,张士贵等人也出现在长孙无忌的视线里。

不过长孙无忌更在意的,是右卫将军郑仁泰。

他一回长安,恐怕整个长安十六卫他都能够受皇帝之命节制。

还有其他的席君买,段宝玄,刘仁轨等人。

长孙无忌最终的目光落在了刘仁轨身上,他能感受到,不管是李世民还是李承乾,对刘仁轨才是最重视的。

去西北让他去,去东海也让他去。

这个人,将来说不好就是接替他的。

不过长孙无忌心里摇摇头。

以李承乾对刘仁轨的使用情况,他恐怕还要在各方历练很多年。

看到李靖停马在身前,长孙无忌看到李元昌和李慎端着酒杯上前。

……

西内苑,观德殿。

无数桌案从殿中已经摆放到大殿之中。

甚至大殿两侧也有数百张长几招待从西北军前回来的三千士卒。

是的,只有三千。

再多了,李靖自己也不敢。

李承乾有些醉意的放下酒杯,然后看向文武百官,还有殿外的无数将士,高声道:“兵部和户部已经在计算军功,不日便有封赏,但那是朝中的事情,来人,赐每人三匹丝绢,诸卿,这是朕的心意。”

“臣等多谢陛下,陛下武运昌隆,万寿无疆。”所有人齐齐拱手,神色振奋。

李承乾举杯,然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众人这才跟着将酒一起饮尽。

放下酒杯,李承乾说道:“好了,诸卿继续饮宴,汉王,纪王,陪好诸卿。”

“喏!”李元昌和李慎起身拱手。

李承乾看向李靖,说道:“卫国公,陪朕一起走走吧,西昌州的治理,你和朕说说。”

“喏!”李靖起身拱手,然后跟着李承乾从偏殿离开。

听着身后殿中突然爆发的欢呼声,李靖轻轻笑笑,然后对着李承乾拱手道:“臣以为这一次回朝,还会有人弹劾臣的。”

“有的。”李承乾直接点头,说道:“有个军中参军,上奏弹劾国公谋反,但又没有证据,朕以反坐,将人流放振州了。”

李靖一愣,随即对李承乾拱手道:“臣谢陛下。”

李承乾摆摆手,说道:“爱卿在西昌州的责任很重,既要稳定民生,还有防备吐蕃,同时还要逼东吐谷浑进军西吐谷浑,不容易,朕不会让人在长安乱生事的。”

“谢陛下!”李靖感激的拱手,然后他从袖子里面掏出一封地图递给李承乾说道:“这是西昌州最详细的舆图,从沙珠玉河中段,到通天河,还有兴海等地,全部属于大唐,全部属于陛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