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 第四百五十二章 一步步,算计周密的李承乾(第三更)

“松赞需要文成回去,然后借助大唐的力量,来替他吸引吐蕃内部各部族的仇恨,同时帮他镇压地方。”李承乾看向殿内众人,说道:“他想的是不错,但诸卿知道,这也意味着什么吗?”

长孙无忌开口,说道:“这也意味着大唐的力量可以借助公主介入吐蕃,甚至对吐蕃展开全面渗透。”

“不错。”李承乾轻轻冷笑,说道:“但凡松赞还有一丝余力,那他就绝对不会想用这种没办法的办法,所以只能有一种解释,松赞的身体垮了,甚至于他很有可能连今年都过不去,所以才需要文成回去。”

这一种策,是最下等最不得已的时候,才会用的。

而用出了这种手段,说明只有一种情况。

松赞快死了。

“他想要让他的孙子认公主为嫡祖母。”房玄龄猛然抬头,说道:“他要将孙子的亲祖母杀掉。”

松赞只有一个儿子贡松贡赞,是他和羊同公主芒妃墀江一起生的,贡松贡赞也只有一个儿子芒松芒赞。

如今贡松贡赞死了,芒松芒赞能够依靠的只有松赞和芒妃墀江。

但是松赞明显活不下去了,而芒妃墀江又出身羊同,在吐蕃内部没有话语权。

在大唐虎视眈眈的窥伺下,想要维持吐蕃大局,同时又要维持芒松芒赞的位置,那么最好的办法便是杀掉芒妃墀江,让芒松芒赞认文成公主为亲祖母。

这本身就是大唐嫁公主入吐蕃的最初目的。

用公主的子嗣来缓和两国关系。

松赞现在将一切扳回来正规。

“这样将来芒松芒赞长大,就能顺利的夺回吐蕃的政权,同时又因为他的亲祖母为公主所杀,所以将来他和大唐之间必然还要翻脸。”房玄龄惊讶的看着李承乾,同时惊叹的说道:“陛下,这一手真的很险啊!”

“其实也没有那么险。”长孙无忌坐在一侧,摇头道:“大唐的力量即便是通过公主介入吐蕃,但距离长安三千里,又能怎样,大唐的力量只要过大,那么立刻就会被吐蕃贵族联手抵制,反而更可能是芒松芒赞借助大唐的力量稳定吐蕃。”

“但,谁会帮芒松芒赞呢?”李承乾轻轻抬头,说道:“不可否认,松赞的手下的确有人才,那个吞弥·桑布扎就不错,但是,朕如果不让公主回去,同时又始终威胁吐蕃边境,那么他们即便是有一时的稳定,时间一长,人心浮动,然后……”

“吐蕃自相残杀。”长孙无忌赞同的点头,然后又看向李承乾,说道:“所以松赞必然会尽一切力量请公主回去,而且还要让公主尽心竭力的扶持芒松芒赞长大,同时最好是让公主主动拒绝大唐的力量渗透,最后等芒松芒赞长大。”

“没那么简单。”房玄龄摇头,说道:“从西北这一战能看的出来,松赞的后手很多,他可以借助大唐的力量,同样可以借助尼婆罗的力量,甚至可以将王权放出去,然后只守逻些,之前不过是说他们还有忠诚的影子军……陛下,吐蕃的局面没那么差。”

李承乾直接摆手,说道:“吐蕃的局面如何,朕不关心,朕没有继续进兵的打算,但松赞一定要死,皇妹也不会回到吐蕃去,另外,禄东赞和噶尔钦陵既然成了吐蕃的罪人,而且松赞也说,要将他们的家人送到大唐来,就让他们送过来。”

没有文成公主,没有了禄东赞和论钦陵,李承乾就不信松赞的权衡手段玩的再好,还能如同前世一样让吐蕃强大。

前世就是在松赞死后,禄东赞一家撑起了吐蕃。

虽然也有其他谋士的协助,但是禄东赞一家才是功劳最大的。

现在没有了禄东赞一家,吐蕃即便是能勉强支持,但也仅仅是勉强而已。

李承乾现在还没有做好灭吐蕃的准备。

大唐也没有做好灭吐蕃的准备。

所以,先让他们乱一阵再说。

……

“吐蕃任由他自己慢慢腐烂,朕不管。”李承乾深吸一口气,肃然说道:“朕在意的是吐谷浑,素和贵几次三番敌视大唐,这一次更是出兵攻入鄯州和兰州,现在他战死,他整个族群全部成了俘虏,传旨!”

“臣在!”房玄龄,长孙无忌,李勣和崔敦礼四人同时站了起来,拱手。

“将素和贵全族,不论男女,全部贬为奴隶,没收所有牛羊,草场,帐篷和珠宝,全部归入大唐。”李承乾看向长孙无忌,说道:“舅舅,你让户部和少府前去登录查抄。”

“臣领旨!”长孙无忌拱手,然后有些不确定看向李承乾道:“陛下刚才说的,可是有草场。”

“是的!”李承乾笑了,点点头道:“舅舅猜的没错,朕就是要吞了素和贵一部。

舅舅之前担心的,无非就是数万人口入大唐,大唐需要担负他们的口食和用度,但现在他们是奴隶了。”

奴隶不管是吃穿,还是别的什么,都是最差的。

甚至就是死了,也不会有人在意。

如今李承乾就能够花费最小的代价直接吞并素和贵一部。

“朕要在曲沟和素和贵老巢兴海立新州,以曲沟为州城,以大非川以东属大唐。”李承乾抬头,神色淡然的说道:“朕登基初年,便为大唐开疆扩土,也算是为朕这一朝开了个好头。”

“那么吐谷浑呢?”长孙无忌皱眉,拱手道:“陛下,吐谷浑必然不会善罢甘休的。”

“他最好是不要善罢甘休,这样朕正好吞了他整个东吐谷浑!”李承乾冷哼一声,说道:“舅舅,你转告他,他最好别有什么别的想法,朕这里不会惯着他的,他要是真有不满,就去打西吐谷浑,大唐会在后面支持他打西吐谷浑的。”

长孙无忌微微一愣,他这才明白,李承乾原来将所有的一切全部都想好了。

吞了东吐谷浑的一部,然后让东吐谷浑西进,占据西吐谷浑的同时,也让这两家再打起来。

真的是好算计啊!

“那么陛下打算让谁做新州刺史?”长孙无忌直直的盯着李承乾,关键是在人。

这一点长孙无忌看的很清楚。

松赞的身体是不行了,但他只要能在死之前,为孙子芒松芒赞选一个合适的辅政大臣,然后再利用大唐和吐蕃国内的贵族进行平衡,那么一切就还有可能。

所以这个人选很重要。

新州也是一样,想要让吐谷浑咽下这个怨气,然后乖乖的西进,哪怕就需要有一个人来镇压他们。

这样一个合适的新州刺史就异常重用的,做的好,不仅能够让东西吐谷浑顺从,还能够为将来灭吐蕃做好准备。

“卫国公如何?”李承乾轻轻抬头,看向长孙无忌,说道:“以卫国公为西北道行军大总管,参知政事,设一新州,可名曰西昌,以卫国公为西昌州刺史,西昌州都督,统西昌州,廓州,鄯州,河州,兰州五州军事,舅舅以为如何?”

“李靖做西昌州都督?”长孙无忌没有反应过来,下意识的问道:“可是陛下,卫国公现在参知政事啊!”

参知政事就是宰相,以宰相为边州都督,这种事情只有大唐开国的时候有过,现在……

“朕不介意换人。”李承乾笑了,看向房玄龄和李勣道:“也可以换个人代替卫国公去,然后将卫国公调回长安就好。”

李承乾话音刚落,长孙无忌的脸色便微微一变。

李靖回朝,到时候怎么办?

他是参知政事,是宰相,是多年来在军中有着极深影响力的人物。

现在让他回长安,长安的政治格局立刻就会大变。

而且,这里面受影响最大的就是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立刻抬头,笑着说道:“陛下所言极是,卫国公任西昌州都督最为合适,而且以他在高原上的威望,东吐谷浑必然会老老实实的咽下曲沟和兴海被大唐占下的不满,同时还会奋力的西进,高原会最大程度的稳定下来。”

长孙无忌说着,终于彻底的明白李承乾之前为什么敢那么果断的将西昌州从吐谷浑切割出来了。

有李靖在高原,什么事情都能做。

这的确是最佳的策略。

“慢慢来,这里面涉及到很多的百姓迁移,商贸往来,城池建设,怕是一笔不少的投入。”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朕只能寄希望去打通吐谷浑的盐道,来弥补这里面的花费了。”

吐谷浑有盐湖,然而这些盐湖每年输入大唐的青盐数量有限,一旦大唐的触角彻底伸入高原,那么这些盐湖输入大唐的盐量将会极大的增加,从而变相的给大唐带来财富。

如此,建新州,甚至是城池的开销就有了。

更甚至于这些钱最后都落在了大唐百姓的手里。

高明,高明啊!

“好了,便如此吧。”李承乾看向崔敦礼,说道:“崔卿,即刻传人拦截捷使,修改捷报,就说大唐高原大胜,一战斩败吐蕃、吐谷浑、党项十万大军,吐蕃赞普松赞,仅以身免!”

“喏!”崔敦礼立刻拱手。

李承乾笑笑,起身道:“好了,便如此吧,军前大捷,朕现在就要去告诉父皇。”

“恭送陛下!”

……

离开两仪殿,长孙无忌依旧在思索着刚才的事情。

就在这个时候,李勣对房玄龄说话的声音从后方传来:“梁国公,这所有的一切,恐怕从最一开始,陛下就已经算计好了,只是下官有些不明白,这些事情,是太上皇帮忙的,还是说朝中有其他人帮忙的?”

皇帝在朝中还有其他帮手?

长孙无忌知道,这个人绝对不是太上皇,而且也不是李勣和房玄龄这些人,马周,于志宁,来济,也没有这份本事。

那么是谁呢?

是李靖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