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 第四百三十七章 李世民,他站起来了(第三更)

千牛狱在皇宫西南角。

偏僻,阴森。

不管是长安,还是洛阳,都是如此。

朝中百官基本不到这一片来。

李承乾也很少来,但他可以肯定,自己以后往里面送人的次数绝对不会少。

常何带着李承乾进入到千牛卫的一间牢房之外,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被绑在架子上。

“这就是徐师谟。”李承乾神色冷漠的看了徐师谟一眼。

“是!”常何拱手,说道:“臣认得他,当年他们那一批人,臣都认得。”

常何看了一眼站在稍后方的李安俨,相比于他,李安俨对徐师谟更加熟悉。

“问到什么了吗?”李承乾抬头,说道:“朕要知道他所知道一切关于隐太子一党的真实情况。”

“他不肯说。”稍微停顿,长安拱手道:“臣没法上大刑,臣怕一个不小心,就将他给弄死了。”

徐师谟毕竟上了年纪,动手稍微重一点,就可能死掉。

人死了就什么也问不到了。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在长安,他的孙子还活着,让人带到洛阳来,告诉他,他全招了,朕就放过他的孙子,让他的孙子改姓,然后送到洪州,让他在洪州平淡的过一辈子。”

“陛下仁慈。”常何拱手。

李承乾看向一侧的李安俨,说道:“安俨,你去查,孙施那里一定有线索的,还有他的那个私生女,他们所有的来往信件,平日里接触到的人,全部查。”

“喏!”

……

徽猷殿中,李世民看着面前的奏本,感慨的摇头道:“朕真的没有想到,徐师谟竟然还活着。”

“当年他任汉王司马时,将私生女嫁给了汉王家令孙施,然后找机会假死,遁入山林,潜藏在暗中,通过汉王府的商队收敛钱财,然后勾结当年那些人的余孽。”李承乾摇摇头,皱眉说道:“这是已经查到的,但是剩下的,徐师谟已死,已经很难知道了。”

是,徐师谟死了。

见了他的孙子一眼之后,他就直接咬舌自尽了。

“他自尽了,说明他的背后还有更重要的人物,很有可能就是骆宾王的藏身地。”李世民看向一侧的长孙无忌和房玄龄,说道:“所以,很有可能,这个骆宾王,就是元吉的私生子。”

李承乾愣住了。

长孙无忌点头,说道:“只有这样才说的过去。”

“也可能他们之前没有关联,但是长安的事情之后,他们之间必然有了联系。”房玄龄抬头,说道:“公孙常是河北人,徐师谟兖州人,他们背后各有势力,而巢刺王之前是齐王,能联系起来。”

“查吧,将人查出来。”李世民转身看向李承乾,说道:“还有嵩山那边,他们说不定会动什么手脚,皇帝派人去查,查清楚。”

“儿臣亲自去一趟嵩山吧。”李承乾稍微停顿,说道:“封禅之前,嵩山要封山,恰好借着这个时候,好好的查一查。”

“还有吐蕃人。”长孙无忌看向李承乾,说道:“陛下,吐蕃人说不定就是通过商队联系到徐师谟的,他们相互之间说不定就有联手在嵩山,乃至于整个洛阳捣乱的计划,也要查清楚。”

“舅舅和朕一起去趟嵩山吧。”李承乾点头,有些方面,他的人没有长孙无忌的人老辣。

“喏!”长孙无忌拱手。

李世民靠在软靠上,开口道:“还得去查,这些年有多少人通过假死的手段,逃脱了百骑司的视线,都查清楚。”

“喏!”李承乾和长孙无忌全部凛然拱手。

……

御驾缓缓的行驶在嵩山山道之上。

两侧无数的千牛卫持槊肃立。

李承乾看了一眼外面的景色,然后看向对面的长孙无忌,问道:“舅舅,为什么那些人,就始终都清理不干净呢?”

“这是必然的,陛下!”长孙无忌神色淡然,平静的说道:“徐师谟虽然当年是隐太子的死党,但是玄武门事件后,他被陛下宽恕,有一阵必然是充满了希望的,但是后来他的仕途不顺,恐怕也是那个时候,才重新拾起了隐太子的事情。”

李承乾沉默了下来。

片刻之后,长孙无忌才轻叹一声,说道:“不是每个人都是魏征和韦挺的。”

魏征是李建成的太子洗马,韦挺是李建成的太子左卫率。

他们在玄武门之后,很受重用,甚至韦挺最后还因为公孙常而死。

“每一阵,不,每一年,甚至是每个月,都有一批人仕途不顺,甚至是彻底断绝仕途。”长孙无忌抬头,说道:“这是没有办法的,朝中的官位,越往上走越少,每个人都是从厮杀中走出来的,剩下的失败者,只有坠入尘埃,陷入绝望。”

朝中的官员体系结构就是个金字塔型的,越往上人越少。

而在整个金字塔最顶端的,是李承乾。

便是他这个皇帝,也是在和李泰、李治的争斗中最终获胜才登基称帝的。

甚至在这一步当中,他也用了很多不光彩的手段。

“能够接受的,保持现在的官位,或者说外迁。”长孙无忌轻叹一声,说道:“不能不接受的,贪赃枉法,有的人做了一辈子的清官,到了最后一步,却毁了一生的清誉。之前的淮州刺史陆善宗不就是这样吗?”

李承乾轻轻点头赞同。

“所以,一些位高权重,或者是位卑权重的官职,陛下一定要保证那些人都忠诚。”稍微停顿,长孙无忌说道:“其他人,即便是朝争的失败者,也要给他们一点重归朝堂的希望,同时敏锐监察,一旦有人欲行不轨,立刻雷霆诛杀。”

“是!”李承乾微微颔首。

他做了皇帝,最大的缺点就是杀人太少了。

“唐律是陛下手中最有用的武器,只要唐律执行妥当,那么任何人的谋乱,都难以掀起大的风浪。”长孙无忌眼神凌厉起来。

“多谢舅舅教诲。”李承乾神色肃然,唐律是他最有利的武器,而朝制朝规,是他最佳的助手。

“还是陛下聪慧。”

“呵呵!”

……

嵩山山顶,李承乾站在北风中,远眺洛阳城。

城池井然,清晰可见。

李承乾稍微转身,看向李道宗,问道:“一切都查过一遍了?”

“查过了,但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李道宗拱手。

“从今日开始,每日早中晚各查一遍。”李承乾神色凛然,自从徐师谟活着出现在他眼前的时候,他敏锐的认识到,这个世界还有更多不在他掌控当中的隐秘。

如果他真的自以为是,说不定他会死的很难看的。

“臣领旨。”李道宗肃然拱手。

“真人。”李承乾看向跟在侧后的潘师正,问道:“这些时日,真人没有察觉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

“没有。”潘师正摇头,说道:“前些时日,前来嵩岳观祭拜的百姓不少,说实话,贫道能看顾的地方有限。”

“嗯!”李承乾点点头,最后看向李道宗,说道:“王叔,父皇封禅前一日,尽可能多查几遍。”

“是!”李道宗肃然拱手。

“陛下!“潘师正站在一旁,躬身道:“到时嵩山少林寺那边,派人来询问,封禅之日,他们是不是可以派人过来?”

“他们能过来这边做什么,诸礼中有天神祭祀,所以有道门诸位高功,佛门的人在天神祭祀时能做什么。”李承乾摆手,说道:“传旨下去,让他们用心的去准备七日佛道水陆法会,祭祀战场亡灵和天下无辜,不要乱想。”

“喏!”李道宗微微躬身。

“走吧,回长安!”李承乾转身,目光看向了眼前这条下山的唯一通道。

山脚之下,长孙无忌坐在马车内,低声说道:“这一次的确没有查出什么问题,或许禄东赞他们没做什么手段,也或许他们的手段不在这里。”

“还有六日了,舅舅!”李承乾抬头,说道:“禄东赞不管怎样,都难以掀起大的风浪,朕担心的是松赞。”

“陛下的意思,是松赞可能会提前动兵?”长孙无忌顿时凛然起来。

“嗯!”李承乾靠在马车上,眯着眼睛,一直到天津桥前,李承乾才突然睁开眼睛,看向长孙无忌,说道:“舅舅,传令下去,从今日起,从鄯州,松州,到兰州益州,岐州汉中,所有前往吐蕃的渠道一步步全部封闭,朕要将他们的消息彻底闷死。”

“喏!”长孙无忌认真躬身。

“等吧,快了。”

……

腊月二十三日,小年。

御驾从长安而出,过定鼎门,然后从城东前往嵩山。

禄东赞和噶尔·钦陵随在大队之中,朝着嵩山而去,他们的目光不时的落在前往的马车里。

“今夜,不管多晚,成或不成,消息一定要送出去。”禄东赞神色严肃。

“是!”噶尔·钦陵肃然点头。

“天可汗啊!”禄东赞目光越过绵延群山,落在嵩山之上。

他们的陷阱做的很隐蔽,除非是两个人,一个背着一个,同时踩上去,才会踩踏陷阱,跌入刀阵之中,之前不管怎样,都弄不塌陷阱,自然也就找不到陷阱。

只要皇帝和太上皇两个人同时出事,吐蕃立刻就会以皇帝谋害太上皇,清君侧,替天行道的借口杀入鄯州。

很快了,很快了。

不知不觉中,一行人已经来到了嵩山脚下。

禄东赞虽然在稍后一些的地方,但是目光却始终紧盯着前面。

就在和这个时候,皇帝率先从马车上下来,而紧跟着,从马上下来的,是太上皇。

太上皇自己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禄东赞愣了。

太上皇不是瘫了吗?

但瞬间,禄东赞就面色一变。

不好,这是个陷阱。

赞普……

……

通天河上,一排的船只被冻死在河面上。

一名名吐蕃骑兵,从船上越过通天河,登陆通天河南岸。

密密麻麻一看,起码有上万骑之多,甚至在后方,还有更多的骑兵赶来。

而这里,已经是大唐地界。

吐蕃大军,登上了大唐地界。

远处的丛林之中,一名身穿黑衣的哨探趴在地上,远远的盯着这一切。

直到两万骑兵全部过河。

直到天下彻底的黑了下来。

他才小心的从丛林后方退下,然后疯狂的朝着松州方向跑去。

远处的通天河南岸的松赞,对此却一无所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