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 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个李靖,抵得上数万大军(第三更)

两仪殿中,烛光明亮。

一名名内侍不停的内外急走,不时的将一卷卷书册送入到殿中。

西侧巨大的沙盘之上,清晰的展现出整个吐谷浑的地形。

兵部尚书崔敦礼站在沙盘点,对着李承乾说道:“如今在鄯州军前,有三千左骁卫,稍后有两千右屯卫;在兰州,有五千左卫,还有三千府兵。

另外,附近其他各州,已经有一万五千士卒汇聚;一旦开战,后方另有一万士卒能及时赶到。”

在以鄯州为箭头,布置展开的整个陷阱四周,大唐已经悄然部署了三万八千士卒。

“另外沙肃两州,卫国公已经练出了五千可以翻越祁连山杀入吐谷浑的骑兵,还有五千右屯卫随时负责后勤。”崔敦礼将手指指向西南方向,说道:“松州府,如今军前有五千士卒,其后有五千埋伏,在益州,随时可动用一万五千骑兵增援。”

“八万三千士卒。”李承乾松了口气,道:“这样,即便是松赞调集十万大军,大唐也能无恙,他若是调兵少了,恐怕就要做好折戟沉沙,葬身于此的准备了。”

“是!”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丘行恭等人赞同的点头。

“好了。”李承乾松了口气,重新走回到御榻之上坐下,然后说道:“军前之事,朕不太通,但粮草和军械,朕会尽可能悄无声息的送到军前,满足军战所用。”

“陛下贤明。”群臣齐齐拱手,李承乾这样的皇帝已是群臣最梦寐以求的了。

“还有,诸事都要谨慎,尤其是到了如今。”李承乾神色严肃起来,说道:“越是到这个时候,松赞就会越谨慎,一旦他察觉到大唐在他所知的军力之外,还布置了大军,那么他会被吓跑的。”

“呵呵!”一句“吓跑”,让群臣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李承乾摆摆手,看向常何:“武水县伯。”

“臣在!”常何站出拱手。

“朕记得吐蕃人手里有一支光军,查的怎样了?”李承乾神色严肃起来。

“陛下,千牛卫如今查出,这支光军的确存在,而且人数有两万之众。”常何一句话,群臣全部肃穆起来。

“继续。”

“喏!”常何拱手,说道:“但这支光军是松赞手下一个特殊部落的全部人数,其中有一半镇压吐蕃王宫,还有一半在吐蕃东南,松赞起家之地。”

“若是开战,他能动用多少人?”李承乾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

光军便是后世的特种兵的前身,类似于大唐的千牛卫和金吾卫,单兵实力超强。

“若是松赞倾国而来,那么可能会动用的兵力上万,但若是有所顾忌,那么便在五千到七千之列,甚至更少。”常何躬身。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半年前,吐蕃开始朝天竺投送兵力,应该是以光军为首,而且松赞的儿子死了,只有一个独孙,所以他会在逻些留下足够的人手,这一次他虽然对大唐动兵,但他可供他准备的时间太短了,所以,最多五万大军,五千光军。”

稍微停顿,李承乾看向李勣,问道:“英国公,朕是从大局人心而论,你觉得松赞会有变化吗?”

“臣觉得可能还要更少啊。”李勣拱手,说道:“陛下,卫国公在西北,注定了松赞要谨慎的多。”

一个李靖,抵得上数万大军。

“不错。”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也都赞同的点头。

“很好。”李承乾松了口气,然后看向常何道:“武水县伯,朕许你从千牛卫和禁卫之中,抽调五千人,开往兰州,分布在鄯州以下的各个地方。

一旦有光军潜入,立刻生死搏杀,让席君买统帅诸军,这样,松赞就会以为是朕的特殊照顾。”

席君买是左千牛卫中郎将,李承乾的太子舍人。

在他的身边有一些千牛卫很正常。

所以宁肯让松赞有些猜疑,也不能让他知道西北的真相。

而且有些时候,有猜疑更好。

“喏!”常何拱手。

“剩下的,便是前往洛阳的事情了。”李承乾笑着看着群臣,说道:“只需要让松赞知晓,西北的大多数刺史都到洛阳参加封禅庆典,那么他就会自然而然的放松。”

“是!”群臣笑着点头,的确,这是最让人放松,也是最让人动心的一点。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殿外响起。

群臣惊讶的回头,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宵禁了。

左金吾卫中郎将丘孝恭出现在殿外,看到李承乾点头,他才快步步入殿中,对着李承乾拱手道:“启奏陛下,刚才,国子监主簿徐守一拘捕,然后纵火烧死在书房之中。”

李承乾一愣,下意识的问道:“谁?”

“如今的国子监主簿徐守一。”房玄龄开口,眯着眼睛说道:“故汉王司马徐师谟独子。”

“徐师谟,这个名字好耳熟啊!”李承乾皱了皱眉头。

“徐师谟是隐太子李建成的太子舍人。”长孙无忌站出拱手,说道:“陛下,当年杨文干谋反,徐师谟劝隐太子控制长安,然后兵变,但好在其他人劝说隐太子前往仁智宫请罪,不然当年的事情,就是另一个结局了。”

“所以在玄武门事变之后,隐太子旧部的其他人虽然多有多有重用,但唯独徐师谟,却在诸王司马之任上迁转,十年之后,郁郁而终。”房玄龄轻轻冷笑,说道:“没想到现在这个时候,他儿子又突然冒出来了。”

不管究竟是怎么回事,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他们这些人,绝对不愿意听到徐师谟这个名字。

徐守一是徐师谟的儿子,已经注定了他未来的试图绝对不会顺利的。

李承乾回过神,看向丘孝恭,问道:“丘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启奏陛下!”丘孝恭拱手,说道:“今夜,左金吾卫在升平巡逻,突然发现有厮杀之声,等赶过去的时候,却发现人已经死了,但是在他们身后不远处地上,有一个刚埋好的坑里,埋着一些诅咒之物。”

“升平坊?”李承乾转身看向李安俨,问道:“南昌郡公家就在升平坊吧?”

“是的!”李安俨拱手,说道:“臣前些时日,安置南昌郡公的时候,刚和陛下说起。”

李承乾突然笑了,说道:“巫蛊诅咒,南昌郡公,还有隐太子一党的后人,有意思,这是有人要在长安城掀起事情来啊!”

群臣脸色一阵古怪。

他们都是李承乾信重的大臣,深度参与到了大唐对吐蕃的战争准备当中,当然知道李君羡现在根本就不在府中,甚至他都不在长安,去了松州。

现在在南昌郡公府里的,不过是皇帝安排的一个替身罢了。

所以什么和隐太子一党有关,和巫蛊诅咒有关的,都和李君羡无关。

“陛下,这是应该禄东赞的手笔。”李安俨拱手,说道:“臣察查危害太上皇事,徐守一就在嫌疑名单之列,不过他在嫌疑名单的位置很靠后,下个月臣才会查到他的身上……”

“所以,他们灭口了。”李承乾轻轻冷笑,他一眼就看出来禄东赞的打算。

“是!”李安俨拱手,面色凝重。

“陛下!”房玄龄拱手,说道:“陛下,想来和吐蕃人勾结的,必然是徐守一,可如今徐守一一死,没了他的指证,那么明年封禅之后,禄东赞就留不下了,一旦他离开,西边的整体布局都会出问题。”

禄东赞是吐蕃国相,他如果被指责构害太上皇天可汗,并且找到了实际证据,那么大唐必然会对吐蕃动手。

这也是松赞要提前动兵的原因。

禄东赞不仅是吐蕃国相,而且他在年底的时候,还有别的谋划,一定会想方设法的保证当松赞领兵杀到鄯州的时候,大唐是最无准备的,防备也是最弱的。

这样他们甚至可能一举攻陷鄯州,兰州,杀入河州岐州,陇西府邸,甚至一举吞并吐谷浑。

这样的可能,任何人看到都会动心。

可是如果他们指责不了禄东赞,那么松赞很有可能就不会动兵了。

……

“逻些已经动了起来,便是现在想改,怕也是晚了,而且以臣来,他根本就没有改的心思,无非就是要让大唐更乱一些。”长孙无忌站出拱手,眼神冷笑。

“是啊,当年李君羡虽然没有参加玄武门,但是他却和臣一样,提前北上防备突厥,这些年又为大唐南征北战。”李勣站出拱手,感慨的说道:“如今他身上出了破绽,隐太子一党自然要落井下石,没想到却被人黄雀在后。”

禄东赞虽然做的很巧妙,但是很多人一眼就看出了徐守一必然是被灭口的。

“他在争取主动。”李承乾神色平静下来,冷笑说道:“他以为灭了口,事情就结束了吗,朕以前不过是顾忌颜面,不愿意动手段罢了,他是真的将朕当成了良善之辈,安俨,你现在去,将徐家人全部下狱,然后从他们常来往的人一点点的查。

隐太子余党要全查出来,和禄东赞的关系,也要全部都查出来。”

“喏!”李安俨肃然拱手。

“不要急。”李承乾稍微补充,说道:“明年三月初一,朕会册封象儿为皇太子,然后在三月十五,和父皇一起祭告母后,让文成皇妹多留两个月,顺带也将禄东赞留下,若是他非要离开,就找个人说曾经见过他和徐守一见过面。”

“陛下!”群臣有些紧张的抬头。

李承乾摆摆手,说道:“放心,朕还没有不择手段到那种地步,只需要有人作证说,禄东赞和徐守一曾经一起出现在某个地方,让他留下配合便是。

至于其他,朕看,只要将禄东赞留下,恐怕都不等我们找到证据,松赞的兵就已经动了。

到时候,只需要让松州党项‘发现’吐蕃大军禀告便是,这罪,自然就落到了禄东赞头上,也不需要证据了。”

不构陷,李承乾也能杀人。

尤其他们现在已经入彀。

谁也逃不出去了。

……

“还有,禄东赞的人活跃的太久了,是时候全部清洗掉了!”

“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