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六百零七章 需要度种的深田恭子

北宋振兴攻略 第六百零七章 需要度种的深田恭子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2:03: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保险?”范嵊疑惑的看着官家,说道:“这岂不是在变相的加税吗?”

巧立名目,苛捐杂税。

范嵊第一个想到了这四个字,这政令一出,津口的百姓不把他骂成狗才怪。

赵桓看着范嵊的表情,就知道这事他内心不同意。

赵桓出的主意,自然是远洋意外强制保险。

这是赵桓内心的一个想法,同样也是社会福利,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的试探。

家里的男人出海搏命,船翻了,家里失去了顶梁柱,整个家庭被毁的一干二净,在远洋这等高危的职业里,强制保险,就显得很有必要。

社会公共体系,全民共同承担出事的风险,在出事之后,获得一定的赔偿,是完全有必要的社会保障体系。

但是范嵊显然理解为了巧立名目,苛捐杂税。

大宋的社会保障体系很简陋,但是这个简陋是对比后世,在封建王朝,那也是独一份。

居养院、安济坊和漏泽园三个制度,从小孩到孤寡老人的关怀,再到死后的埋葬,全都有。

而且不是面子工程,而是实打实的制度。

而赵桓在寻求一条属于大宋的社会保障体系。

从事高危职业的可不仅仅是远洋的船工和商贾,还有采矿冶炼这些重工危险企业。

这都是实打实的高危险职业,但是以大宋朝堂的实力来说,显然这都不能背负到朝堂身上。

赵桓在寻找一种发展方式,能够良性循环下去。

范嵊还是摇头说道:“官家是想着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可百姓不这么想啊,他们会觉得是臣在巧立名目,那臣就真的是范饕餮了。”

赵桓点头,民智未开,他们会用最浅显的方式,去理解这种高危职业的保险。想做事,就是这样,还没开始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很多的问题。

赵桓想了想,说道:“而且没有严格的监督,很容易产生贪腐,取之于民而占为己有。”

“这就是你、朕、我们存在的意义。”

“你们做官,朕做皇帝的理由,让百姓理解政策,并且将这个政策完美的执行,并且建立相关的监察机构,来监督贪腐。就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

赵桓已经说得非常明白,什么都让他这个皇帝把制度、政策解决,那还要他这个朝臣干什么?

保险征收对象是货物还是商货的主人、征收的费用是多少、如何让小商贾的百姓理解这些政策的目的、如何监督这些政策实施过程的种种疑难问题、如何建立监察机关、如何有效赔付。

这些具体的内容,如果都让皇帝操心,皇帝还不如直接猝死算了。

赵桓站在历史的尾巴看这个政策,自然知道类似于交强险的强制保险,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而现在范嵊面临的就是这样的问题。

若是真的翻了船,小商贾出事之后,那这些小商贾的家庭怎么办?

范嵊又好好琢磨了下官家这个主意,哭笑不得的说道:“臣试试吧。但愿百姓不戳着我的脊梁骨骂我。”

“其实臣主要觉得眼下,着实不好确定理赔范围。”

“例如王某从津口装货,到广州私人港口卸货,谎称船舶翻船,并且把船舶给卖给私港,回到津口让津口知府赔钱,这怎么界定?”

“远航的买卖,路途遥远,来回沟通交流调查的时间,又太长了。臣只能说试试。若是倭国、占城,那就到了别国,就更难界定勘测了。”

赵桓点头:“先从小的事做起,慢慢摸索,这事不急。慢慢来就行,探索着前进,一口吃不了一个大胖子。”

赵桓站了起来,看着那些眼巴巴的商贾,笑着说道:“走吧,去你们办的那个万国展看看。”

陈子美,是淮北陈家的家主。

他的儿子陈冲现在是商部员外郎,帮助李清照处理商部事宜,做事也有了些模样。

他的兄弟陈敷,是现在工爵四品,正在试验他们做的氨水肥料的数据,并且在河北两路和京畿路展开了试点。

当初赵桓还拿了陈家一千万贯钱,赏赐给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军卒,还有河东路的常平仓,也有此人的功劳。

赵桓对陈子美的观感一向不错,不过陈子美却意外的拘谨,甚至连他的儿子都不如。

“陈家乃是义商,朕还记得当初平州要粮的时候,一封书信,价值两千万贯的粮食,陈家就义不容辞的自掏腰包拿出来,送到了平州以供军需。”赵桓看着陈子美忐忑的模样,笑着说道。

告诉他,自己并没有忘记陈家做的这一切。

相对比的就是淮南崔家了。

当初崔家当初投了赵构,现在,什么都不剩下了,都被范汝为给剁了,赵桓远在汴京,拦也拦不住,也懒得拦。

陈子美极为惶恐的说道:“官家圣明,此事安能是我陈家一家之功?都是其他几位老哥哥帮衬,臣才能短时间内筹备到粮草,而且官家事后是付了钱的。”

“当时整个淮北和淮南的明志之士,得知燕云十六州仅剩平州可尽收复,草民和诸位哥哥也不懂这些,能做的就是给官家送点粮草了。”

赵桓看着陈子美卑微的模样,连连摇头。

大宋的商贾,大概是第一次见到对商人这么好的朝廷,所以抱着感恩戴德的做事。

没有哪个社会群体都是好人,没有哪个社会群体都是坏人。

赵桓又看了一眼范嵊,自己因为喜恶,因为他对文臣带有偏见,误会了范嵊的为人。

“官家,此乃高丽国的站台。”陈子美指着一排美女笑着说道。

“高丽秘色?”赵桓还真是第一次见到高丽秘色,百闻不如一见,这身条,秀啊!

很结实,线条很好。

不过高丽国怎么从古到今都喜欢输出美女……

“不是的,官家。这是采珠女,他们主要负责下海采集海蚌,一年有五六个月泡在海里游动,身材看起来的确不错,但是他们不从事秘色。”陈子美赶紧说道。

“犬子当初莽撞的送给官家瘦马之事,官家面色不渝之事,臣听闻犬子提起过,自然谨记于心。”陈子美笑着解释着。

赵英暗自给陈子美点了个赞,事实上,官家不喜欢上等瘦马之事,还是尚膳楼这边动手清除瘦马和相关服务之后,陈子美才动手撤掉了高丽秘色。

为此高丽国的商贾非常不解,高丽秘色作为特产,怎么就不能给大宋的皇帝看了?

一个个大珍珠,被这些女人托在手里,晶莹剔透。

人也都是挑选过,还有几株红珊瑚,火红火红的,非常不错。

高丽的特产很多,赵桓高丽青瓷、高丽纸、高丽布、柞蚕丝绸、皮毛、人参都被摆在了展台上。

陈子美笑着说道:“这珍珠啊能入药,也能做首饰饰品,最近臣发现了这珍珠的一些妙用,加工首饰剩下的粉末,用来洗脸倒是洗的非常干净,十分好用,草民配上香草,已经给赵都知送去了。”

珍珠粉?

陈子美这个想法不错啊,有个人说过,女人的钱,最好赚。

赵桓继续向前走,就看到了深田恭子,这个女人,赵桓还真的见过,他是倭国使者平清盛的未婚妻。

“参见陛下,陛下万岁。”深田恭子直接拜了一个五体投地的大礼。

“起身吧,你没有跟着平清盛回倭国吗?怎么在津口?”赵桓好奇的问道。

“臣妾还在找人度种。”深田恭子一脸坦然的说道,但是赵桓还是从这女人的眼里看到了一丝惶恐。

“你不是平盛清的未婚妻吗?怎么连你也要度种吗?”赵桓嘴角抽搐的问道。

这倭国人的想法,赵桓想不明白……

深田恭子面色有些发苦的说道:“臣妾的父亲是现在的崇德王,自然也是要度种的,否则断断不能返回倭国。”

赵桓仔细端详了下深田恭子,这在大宋这两年,这深田恭子,比当初第一次见的时候,更俏丽和端庄的几分,皮肤都晶莹了几分。

现在的倭国离村长打架的战国时代还有段三百年呢,在倭国风吹日晒,吃食也不好,自然脸色暗淡,精神也有点萎靡。

赵桓这才想起来,当初倭国似乎要送自己两个公主啊,难道这深田恭子就是其中之一?

这么一看,长相到还过得去。

深田恭子被赵桓看的脸色羞红,怯怯的说道:“臣妾上次给官家的《源氏物语》官家看了没?”

赵桓说起这个就头皮发麻。

源氏物语,在没到大宋的时候,赵桓就听过这本书的大名!

但是一直没有真的研读过。

深田恭子送过来的源氏物语,赵桓还真的看了几页,甚至带到了延福宫去看。

赵桓看了一部分才发现,那本书,从头到尾都在开车,堪比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

还被朱琏一顿数落。

赵桓笑着打量着倭国的展台,相比较高丽,这倭国简单粗暴,他们知道大宋缺什么。

缺钱,钱荒。

整个展台,全都是白银,明确的阐述了他们对大宋的最大贸易物资,白银。

赵桓一伸手,拿出一件物件,好奇的问道:“这是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