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六百零一章 御驾亲征的必要性

北宋振兴攻略 第六百零一章 御驾亲征的必要性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2:03: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桓看着赵英,他想让子弹飞一会儿,让赵英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完。

赵英脸色有些惶恐的说道:“官家亲征河东路的时候,臣就时刻担心官家的安危,这官家到了宁武关城头的时候,完颜宗翰带着鬼面具冲上来的时候,臣这心就提到了嗓子眼上。”

“官家,咱大宋有钱、有人、有粮、有民心,要什么有什么。慢慢打就是了。不用御驾亲征,亲上前线啊。”

赵英是考虑赵桓的人身安全,他的面色有点苦的看着皇帝,继续说道:“官家,还是不去,就在燕京好了,咱们已经在前线了,去年完颜娄室还想着直扑燕京,要找官家呢。”

赵桓看着赵英,叹了口气,指着堪舆图说道:“若是能够复刻宁武关诱敌之举措,诱骗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一样出城作战,我大宋将卒可少伤亡多少人?”

辽阳城不好打,守城五要,样样俱全。

和当初的汴京城一样,想要攻下这样的城池,需要的伤亡极为惨重,甚至需要长期围城,才能拿下。

长期围城,就会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容易被黄龙府和会宁府的敌人包围。

赵桓不想这场攻打辽阳之战失败,才有这样的举措,但是赵英和宇文虚中极为反对。

这更不用说汴京那些朝臣们了,肯定也是一水的反对。

“官家仁善。”宇文虚中俯首说道:“但是臣还是觉得官家还是在燕京的好,不给金人任何一丝一毫的机会。”

赵桓想了很久,坚持说道:“朕还是决议御驾亲征,亲到来州,犒赏三军。”

“赵英,你备下三百万两银元,再备上些燕京的食料,朕还是打算去。”

宇文虚中看着赵桓脸上的坚决,就知道官家已是圣心已定,吃了秤砣铁了心要去来州。

“官家坚持要去吗?”宇文虚中略微有些失神的说道。

赵桓点头说道:“当然!”

“那就去。”宇文虚中忽然笑着说道:“官家去也无所谓,燕山东麓经过一年的开垦,其实直道已经非常便利了,从燕京到来州,也就两天的功夫罢了。”

“再说王禀王节度使就在来州,还能出什么事不成?他完颜宗望未必敢到来州,找王禀的麻烦。”

“宇文相公明白了朕为什么要去来州?”赵桓看着宇文虚中脸上的笑容,有些好奇的问道。

宇文虚中点头,笑道:“官家,重文轻武。”

“宇文相公,不愧是谋国之臣啊。”赵桓和宇文虚中商业互吹了一波,满脸笑容。

从赵匡胤的以文抑武,到赵光义的重文轻武。

大肆打压武人,已经成为了大宋朝堂的风气,也是大宋朝堂的政治正确。

想要改变这种风气,拿回燕云十六州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灭掉金国才可以。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赵桓才下定了决心,要前往来州,给军卒们亲自站台,提高胜率是一方面,改变朝堂风气才是赵桓的想法。

李清照给自己的书信里可是说,大宋的第四面镜子就是金国!

不把金国的价值榨干,金人走的就不那么安详。

宇文虚中叹了口气,官家登基四年来,励精图治,一心想要革故鼎新,改变大宋的陋习,真的是有宋太祖之风。

“那就这么说定了,赵英你和宇文相公配合准备,收到坤仪州捷报的时候,我们就出发来州。”赵桓点头说道。

赵桓的内心很有B数,在岳飞没到来州,他不能以身犯险。

万一来个什么历史的车轮滚滚而去,大势所趋复刻一出原来历史线的靖康耻,那就难顶了。

宇文虚中看着官家说道:“那官家得答应臣,若是完颜宗望在未完成辽阳合围的时候,精锐齐出突袭来州,官家得最快的离开来州,不要让将士们束手束脚。”

赵桓点头,同意了这个约定。

“若是金人出辽阳城,那就是提前决战罢了。我大宋军刚野战完胜完颜宗弼,复现当初宁武关诱敌之策,正中下怀。若是金人不出辽阳城,也能提升士气。”

“通知史官一声,若是朕真的被完颜宗望逼迫,逃出来州城,记得不要写逃,就说转进。嗯,就用这个词。”

转进?这又是玩的什么花样?宇文虚中一脸迷茫,经典史籍里没有这个典故啊。

宇文虚中想了想问道:“官家,来州要不要增兵呢?王禀手里就三万捷胜正军,两万契丹正军,两三万辅军,官家去带也带不了多少人,也就能带一万左右的燕京正军。需要调兵的话,高丽那边需要早些知会,早做安排。”

赵桓摇头,这点人够用了。

宇文虚中意味深长的点了点头,脸上挂着笑容。

“你笑什么?”赵桓充满了好奇的看着宇文虚中,这个问题很严重吗?

他不是去捣乱的,自然不会打断沈从和杨再兴在阵前的作战,调动高丽方面的燕京军,会打乱将领的部署。

“自太宗以来,就是守内虚外、强干弱枝,官家不增兵,说明官家的想法上,不赞同这个……策论。臣也不是很赞同此政。”宇文虚中一语惊人,点明了自己这个问题背后的用意。

赵桓这才了然,感情在这里给自己挖的坑。

这些人尖的大臣,问的每个问题,背后都是在试探皇帝的决心和皇帝的执政理念。

赵桓决定再次御驾亲征的事,在汴京城传的神乎其神,毕竟官家亲征河东路的战绩在那摆着。

没人会不相信皇帝会失败,民间舆情最悲观的估计,顶多会失利罢了。

民间舆情的乐观,其实和当初赵光义亲征燕云十六州一样。

可惜的是当时的赵光义辜负了大宋百姓的期望。

战略上的问题,其实最严重的就是赵光义自己和民间一样乐观。

赵桓始终记得种师道教给他的作战原则,那就是未虑胜先虑败,方能百战不殆。

他安排津口市舶司的木兰舟随行来州。

大宋水军皆来自杨幺的荆湖水军,水战上的战斗力,有待考验。

大宋水军任重而道远,虽然有宗泽在荆湖、何栗在两浙两江、范汝为在福建、两广建立了很多水军训练营地。

但是距离开花结果的日子还很久,勉强凑和能开船罢了。

所以木兰舟随行的目的,就只有一个,若是战事不顺,随时接应大宋皇帝转进。

对于木兰舟的随行,大宋百姓更是抱着看戏的目的。

他们倒是希望看到百战不殆的大宋皇帝,能够泛舟海上仓皇出逃。

太过耀眼的皇帝,就不是他们熟悉的官家了。

…………………………

本溪是从汉朝就开始开始使用的铁山,铁料质量非常高,鞍山铁山,也在本溪铁山的不远处。

四处都能看到背着捡煤的野民,向着铁山而去。

陈兴带着五千军卒,衔尾追杀仓皇逃窜的完颜宗弼,沿途的这些野民麻木的看了一眼,继续在小道上,向铁山前行。

完颜宗弼风声鹤唳,陈兴带兵打到本溪的时候,完颜宗弼草草的带走了本溪的一些铁料,跑回了辽阳城。

陈兴勒马驻足的看着面前的铁山,没他皱着眉头,因为他闻到了刺鼻的烟熏火燎的气息。

“官家打算在这里定行在的想法落空了,这烟气,怕是官家受不了。”

“金人这冶铁的手段够糙的啊,这么好的铁,就打了这么个东西做武器?”

陈兴补刀了一名被骑卒踩踏的金人,他看着金人手中的武器,嗤笑了一声。

一柄像是锤子,又像是狼牙棒一样的东西,被死去的金人,牢牢的抓在手里。

“本溪,鞍山都是辽阳周围的铁山,铁料质量上乘,地势险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辽阳的大门。”一个俏皮的女声摘下了兜鍪,拿出了一个册子说道。

温瑛,她当初说陈兴在哪里,她就在哪里。她并不想食言。

“倒是没想到你一个女流之辈,行军打仗居然还有两把刷子啊。”赵兴先是肯定了温瑛作战时候的作用。

还别说温瑛的弓法娴熟,马上功夫也还可以,骑射不是很准,但是步射还算军中翘楚了。

“那是,谁说女子不如男。巾帼也有不让须眉时!”温瑛骄傲的仰起头说道,跳下了马,割下了金人的耳朵,放在了自己的腰带里。

“那是我的战利品……”陈兴伸着手。

这个金人明显是自己摔下马,被金人自己人踩踏的半死不活,陈兴这个战利品也是捡来的。

谁捡到就是谁的。

“你都是校尉了,不知道校尉人头功不算军功了吗?”温瑛笑着拍了拍腰带问道。

“知道啊,但是能换钱,一个二十贯呢。”陈兴掰着指头算了算,这一路上,温瑛至少捡了他七个人头赏了。

一百四十贯,在他老家能娶地主家的女儿了,就这样被温瑛捡去了。

一百块银元呢!

能买两个宅子,再买十数亩田了!

温瑛将自己的腰带摘了下来,说道:“你想要啊,那就给我在你营地里,单独扎个军帐,跟你军帐挨着。”

“成交!”陈兴点头说道。

皇城司在军中是有单独的部门掌管刺探和沿途情报。

因为温瑛的身份,她在皇城司的编制很高,本来住的就是单独的军帐,这个要求并不过分。

温瑛看着陈兴的模样,哈哈大笑起来,将手中的腰袋,扔给了陈兴,解释了一句:“我的还不是你的?我又没有军籍。”

陈兴这才想起来,没有军籍无法兑换人头军功赏。

温瑛看着陈兴呆头呆脑的模样,也不知道自己怎么瞎了眼看上他的。

她拿出了堪舆图,指着鞍山说道:“本溪,鞍山,都没有建城,防守力量极为有限,一个地方驻扎一个千人队就已经很多了,我觉得你现在前往鞍山。这两个地方占了下来,互为犄角,进退有据。”

搜狗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