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五百五十一章 赵英搞的大投资

北宋振兴攻略 第五百五十一章 赵英搞的大投资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2:03: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刘婉的心中,大同府是破败的。

金国刚刚才在这里俘虏了辽国的皇帝,就把所有的东西,全部卷走了,用缴获而来的铁林军的甲胄,组建了铁浮屠。

大同府连老鼠都满街跑,是刘婉对大同府最后的印象。

那之后金国将大同交给了大宋。

大宋连派个军队的诚意都欠逢,在不知为何的原因下,将云中路山外九州全部让给了金人予取予夺。

别说城外的民舍,就是城中的房舍,也都是十去九空,没有任何一丝一毫的生机。

可是刘婉随着镇州的守军来到大同府的时候,却远远就看到了城外大片的民舍林立。

还有数顶帐篷连绵不绝的摆在城外。

“大同府深处现在大宋的腹地,按理说是没有兵事才对,那些帐篷是怎么回事?”刘婉好奇的指着脸面数里的帐篷,对着梁红玉问道。

梁红玉就是朱琏口中的靖国夫人,产下一子的梁红玉有了几分富态,她张望着远处的帐篷,笑道:“从克烈部和西域来的行商罢了。陈东在西线打通了前往西域的商道,今年比往年多了西域的商人。”

“他们为何不走河西走廊,走上京路呢?”刘婉稍微合计了一下,这样路途遥远了几分,着实有些怪异。

梁红玉叹气道:“这要是有办法,他们也不会绕道,谁让现在河西走廊是西夏人占着呢,他们害怕被打劫啊。”

“克烈部是那些漠北的铁勒人?”刘婉放下了窗帷坐稳。

梁红玉点了点头,说道:“他们将漠北的草药,人参,牲畜,皮草带到大同,再从大同带回去盐、成药、煤、丝绸、茶叶。这一来一去,少说有十倍的利润呢,他们那里太冷了。”

“十倍?这么多吗?”刘婉讶异的看着那群帐篷,这市集比他印象里的大了数倍。

梁红玉想了想,指着远处说道:“分辨他们其实也简单,你看他们的衣服,大约就是分成了黑达达,白达达和野达达,他们那边离中原太远了,我们也不清楚。”

“除了克烈部,西夏、西域的行商也都到了大同府。倒是有趣的很,改日里,带你去逛逛就是。”

说到这里,刘婉的脸上露出了一些向往,也露出了些腼腆来,摇头说道:“还是赶紧赶往燕京路吧,别陛下到了燕京,我还没到。”

刘婉不是不想去集市里逛逛,看看有稀奇物件没,而是她其实没有钱……

这一路走来,在金国的地域时间很短,吃穿用度都是靠着王彦部供给。

而到了上京路,赵鼎都是按照天子嫔妃的礼制接待,怎么可能委屈她?

这一路上,刘婉真切的感受到了,做大宋皇帝的妃子,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

可是到了这大同府,她要是去集市,自己囊中羞涩,怎么去逛街。

“现在大同到奉圣州的驰道修好了,从大同府到奉圣州只需一日,就可以到了。”梁红玉笑着安慰着刘婉,省的她担心误了时辰。

“你们大宋的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刘婉失神的问道。

梁红玉摇了摇头,说道:“我也没见过,听夫君说是一个极为仁善的人。”

“哦。”刘婉点头,这一路上,她听到了很多形容词。

在金国时候,她听到最多的是阴险而狡诈,残忍而无道的诡狐。

在扶余府听到的是拯救了大宋,拯救了河东路的恩人。

在上京路听到的是一个心有大智,试比天高的雄主。

到了大同府,她听到的是,官家是个仁善的人。

到底哪个才是大宋的皇帝呢?

但刘婉可以确定的是,至少大宋皇帝是一个成丁,而不是一个七岁的稚童。

刘婉入住大同府的行在,遇到了李师师。

确切的说是李师师,凭借她是给皇帝做事,觐见了大宋新晋的才人。

李师师带着崔葵儿,带了一大堆纺织品,说道:“这是一点小小的心意,都是带给官家的礼物。”

“这件狐毛围领,是特别给朱贵妃的。这双手套是给张婕妤的。据说张婕妤去年冻到了手,这用来保暖倒是极好的。这两只羊毫笔,是给官家的。”

“其他的都是询问了赵都知,拿了宫里的样式,问了官家和几位妃嫔的尺码,做的四季的衣物。”

“一年四季共计四套,每套都是十件常服,十套冕服。包括刘姑娘在内的三个妃嫔都有。”

“这是刘姑娘的凤冠霞帔,入宫时候用的。从金国来的时候,一路万里投奔,自然是没有仪仗随行。”

李师师笑着看着刘婉怯怯的脸色,说道:“怎么了?官家是个良人。嫁过去不亏,朱贵妃是个没心机的人,张婕妤也是个小孩子,胆子也很小,你不用担心受欺负。”

“不是担心这个。”刘婉急忙说道。

刘婉想了很久,才说道:“我就是担心大宋富硕繁华,什么样的丽人没有,官家什么美人见过,怕是瞧不上我这等汉儿。”

李师师听到这个,笑道:“你担心这个啊,你太小看了你自己这张脸了。”

“我就是个女人都嫉妒你这张脸和这身材。官家正值壮年,看到你,怕是离不开了。”

“倒是小心朝里那些大员,弹劾你吧。什么君王不早朝,美色耽误朝政之类的谏言,怕是要堆满官家的御案上了。”

刘婉怯生生的说道:“莫要取笑我了。”

刘婉走的很急,次日就坐上了从大同府到奉圣州的陆地飞舟。

杨析中和孙翊在云中建了不少军马场,下马也下了一些。

云中路当然会优先满足云奉线的使用!当然燕汴线的配额就只能酌情满足了。

平稳的车辆在草原上疾驰,呼啸的风声吹动着车驾顶上的风轮,发出了阵阵的响声。

这是李纲在研发陆地飞舟的时候,走的一步弯路,他想在路上仿照船上的风帆,借助风力,增加陆地飞舟的载重。

显然失败了,地面风向不定,而轨道却固定,做的太高,就很容易侧翻。最后就变成了一个风轮,来增加陆地飞舟的美观。

刘婉好奇的打量着陆地飞舟的一切,坐在舟船内非常安稳,丝毫没有普通车驾的颠簸,而且这车窗居然用一种透明的水晶封住。

这大宋端是富硕奢靡。

她忽然听到了连绵不断的鸟鸣声,她凑到窗边,看着窗外成群结队的马群跑过了。

而头顶上如同波浪,也如同云朵一样划过的是无穷无尽的飞鸟!

那是迁往南方过冬,待到北地变得暖和飞回的玄鸟。

而云奉线,恰好穿过了一处凹字山口,这些玄鸟,就被山势具在这千年鸟道之中,铺天盖地的飞过。

欢呼雀跃的鸟儿,如同为刘婉送行一样。

万物复苏,玄鸟归北。

车驾和随行的甲士穿过了山口,过奉圣州未停留多久,就更换了车轮,从奉圣州向着燕京而去。

当刘婉看到燕京城的时候,被眼前恢弘的城池,彻底惊呆了。

她是燕京人,从小在燕京长大,安能不知道燕京是何等模样?

可是这围七十二里的大城,从远及进,如同一座大山扑面而来的时候,她才确定了,眼前这个城池是她从小长大的燕京城。

雄伟的城墙,蔓延百里的马场,如云一样的商贾和民夫在城门进进出出,这一切的改变,实在是太大了些。

“这是燕京吗?…”刘婉失神的看着自己的车驾进了城。

赵桓却比刘婉更早到了燕京,毕竟他从汴京到燕京,走驰道两天就到了,而刘婉绕了个大圈,才到燕京。

他拿着本札子说道:“朕还说呢!内帑的钱都哪里去了,你这个赵都知啊,朕现在用钱的时候,你握着这三千万贯不吭声,险些误了大事。”

赵英一脸委屈的说道:“官家啊,这宫里也得花钱,再说万一哪里需要急用钱,也得留个钱备着不是?再说,官家也没问不是?”

“臣总不能外朝用钱,跳出来,告诉官家,咱内帑有吧。外朝那群人,都是老狐狸,国帑看似空了,可去年不是结余三千万?都盯着咱内帑这点钱呢。”

“你还有理了,是吧。”赵桓差点气笑了说道。

他今天盘了盘账,才发现自己内帑还有三千万贯!

前面定远舟缺钱,这赵英就那样一声不吭,看着他发愁。

这也怪他从来没问过赵英,内帑还有没有钱。

“那官家这内帑这三千万贯不能再撒出去了,再撒出去,臣这个入内内侍省都知,就没法干了。”赵英一脸叫苦的说道。

赵桓看着账本说道:“这靖康二年四月份支一千万贯,这是干什么去了?”

去年过年,自己可没从内帑拿钱办事啊,怎么一下子划出了一千万贯?

赵英擦着汗,他倒不是在里面做了手脚。

而是他知道官家一直在收缩内帑的规模,包括工坊。

但是他还是顶风作案了。

“河东路常平仓不是借了内帑一千万贯?去年还了一千两百万贯。臣寻思着这钱在内帑放着也是放着。”

“就跟着李宫正,投了几家飞梭织布工坊的产业,还有些其他的丝商,那里投了点钱。还有就是李师师姑娘的羊毛坊也投了点。”

赵桓照着目录索引,看了半天,说道:“你这是几家吗?!飞梭织布坊!四成股!一百七十七个工坊!一个邸店一等丝商三成股!李师师的羊毛坊,内帑就占了五成?!”

他废了一年的力气,把内帑的书坊和票号钱庄从内帑摘了出去,和李纲磨嘴皮,还隔空对喷了一次何为明君。

结果赵英在他眼皮子底下,不仅把这些钱赚回来了,还偷偷的铺了新产业。

赵英忽然跪下说道:“官家,臣不能在官家用钱的时候没钱花,这是臣的本分。”

大宋不兴跪礼,赵桓看着赵英叹了口气说道:“你起来,没说罚你。”

“三千万贯啊,太多了,你这钱,半年大宋的国帑了。”

“这样吧,内帑拿出一千万贯的钱来,把津口市舶司的船先造起来,专营倭国的白银之事。收益暂归内帑。”

赵桓摇头,他一直想削减内帑,但是显然,内廷外廷都在极力阻拦赵桓这么做下去。

赵英还把投资的事,坐在了赵桓削减内帑前面。

“好勒!”赵英一听收益归内帑,也不跪了。

他一溜烟的窜了出去,留下了目瞪口呆的赵桓。

用得着这么高兴?

搜狗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