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五百三十八章 输的时候,做什么都是错的

大宋百姓或者大臣们的反应,并没有出乎赵桓的预料。

他们依旧认为大宋的皇帝一如既往的仁善。

赵桓杀了一堆的人,汴京的百姓,看了一出杀头的戏。

“朕是不是仁善的过分了些?”赵桓愣愣的问着。

赵英可没敢接这个话茬,那是皇帝在自言自语。

【历史事件提醒:族刑,一人犯罪全家遭殃的刑罚的开端,自夏朝以来就存在。】

【发明族刑的并非暴君夏桀或者商纣,而是在《尚书》中记载的是夏启和商汤。这让儒家极为尴尬,他们追仰效法的圣王,却是族刑的开端。】

【至秦时,族刑已经从诛九族变成了一个泛指,比如刺杀秦王,让秦王表演了一出秦王绕柱的荆轲,就被秦始皇下令诛杀了七族。】

【至汉时,族刑屡次废止而又复用,但是限定至两项罪名,轻易不可施族刑。仅仅限定于谋反、大逆两罪,出嫁之女只随夫家连坐,并出现了不杀祖父母、孙及女性亲属的规定。】

【例如汉武帝杀李陵全家,都未曾诛九族或者夷三族。】

【至唐时,《唐律》中明确规定了谋反、大逆两罪,父、子年十六以上一同处死,其它亲属均免去死刑,只是按其亲疏关系,或收、或流。】

【而一般死罪,只杀本人,亲属受免死之刑。】

赵桓看着系统的提醒愣住了。

大宋的律法其实就是在唐的律法上,稍加改动,加入了一些时代性的内容而已。

赵桓才发现自己杀掉的这些人,应该归属于大逆之罪。

感情古代皇帝诛九族的口号,喊出来都是吓唬人的啊?!

【历史事件提醒:螨清文字狱了解一下?用周树人的话说:‘文苑中实在没有不被蹂躏的处所了’。】

【顺治大兴文字狱7次,康熙施文字狱20多次,雍正施文字狱20多次,乾隆施文字狱130多次。】

【仅一次明史案,就有七十余人身首异处。为《明史》写序的、校对的,甚至卖书的、买书的、刻字印刷的以及当地官吏,在弼教坊或被凌迟、或被杖毙、或被绞死,一时血溅人间天堂。】

【而主犯庄廷鑨更是已经死了七年有余,被人敲开了棺椁,剖棺戮尸。】

【黄培诗案、朱方旦案、《南山集》案、年羹尧案、谢济世案、陆生楠案、吕留良案、维民所止案、屈大均案等等数不胜数。】

【连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的写诗人,都被斩立决,而后族刑大规模泛滥起用。】

【历史上真正被诛九族的,也就先秦之前有闻。秦之后至螨清,鲜有耳闻,仅有一例隋炀帝罪司徒杨素长子杨玄感九族。也只是罪,惩罚耳。】

赵桓愣愣的看着系统的资料,才明白了诛九族这三个字的分量。

“那明朝不是有个方孝孺和黄观被诛了十族和九族吗?”赵桓一愣,想到了这大段的系统介绍,唯独少了明朝啊。

【历史事件提醒:方孝孺案多有争议,且明史乃螨清所修,明太祖朱元璋都能画成猪腰子脸,明成祖朱棣更是开边无数,六次跑到草原上砸场子,动不动就三万辆大车横推草原。方孝孺案和黄观案实在有待商榷。】

【若明朝真有因言获罪诛十族九族,安有明朝清流盛行,以廷杖为乐?】

中原王朝,封建是封建了点,但是,还是按着基本法去封建,而不是随意的,为所欲为的封建。

赵桓这才明白了,为何赵英看到李纲总是非常惧怕的模样,实在是这个夷三族的刑罚,在汉人王朝里,是真的很重很重。

而且似乎效果不佳。

李纲夷三族之后,宫人不是照样带着小报入了宫?

【长虹贯日,寒风颯起,虹贯日彻,荆轲发。】

而且还有宫人带着这样的小报入了宫,想要行刺大宋的皇帝。

不是李清照担任了尚宫局的宫正,这皇宫依旧安生不下来。

“把今天的札子拿来吧。”赵桓示意赵英把札子拿过来,他要继续处理朝政。

赵英拿过来的札子比往日里少了许多,而且赵桓打开了看了半天半天,索性扔下了札子。

自己大规模的诛杀朝臣,还是引起了一些官员们瑟瑟发抖。他们并不清楚其中详情,所以写的札子就看的极为简单。

罗汝楫的死,和他上的那道札子其实关系并不大,其实就是因为他被金国腐化,变节,才会被赵桓钦定而死。

但是朝臣们依旧开始了谨言慎行,本着言多必失的理由,札子里再没有了对朝政的分析和理解,只是单纯说事,让赵桓裁决。

札子简单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都有些让赵桓摸不清楚头脑。

这让赵桓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好皇帝哪里有那么好做。

“叫上李太宰,去军器监转个圈,看看朕的车驾准备的咋样了。”赵桓索性扔下了札子,走了半截,回头对着赵英说道:“让李邦彦把这事给朕平了。”

赵英愣了半天,也不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但是他告诉了李邦彦。

李邦彦老神在在的让赵英离开了,说可以平。

他自然知道了出了什么事,无外乎官家屠刀高举,朝臣们变得胆小不敢纳谏而已。

这对李邦彦来说,是件小事。

他已经有了腹稿,朝臣们不了解官家屠刀高举的详情,若是知道这些人做下了何事,也就不会这么如此惧怕,谨小慎微、谨言慎行了。

赵桓向着军器监而去。

而金国正在进行登基典礼,完颜宗望带着完颜亶回到了会宁府。

东西两朝的合流,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磋商,终于走到了最后一步。

完颜宗固带着人将驻扎在临潢城的东朝的金人,进行了换防。这样一来,就实现了基本的互相信任的基础。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完颜宗磐看着完颜亶牵着悼平皇后的手,走向大鼎的时候,嗤之以鼻的笑道:“我说哥哥啊,你说亶儿怎么这么个样子,走到哪里都离不开裴满贵妃,活生生的像个没断奶的孩儿。”

完颜宗望扭头看了一眼完颜宗磐,又看了一眼完颜亶,脸上也是担忧无比。

“你这是在骂大宋的亶儿,还是我金国的亶儿啊。”

“你注意你的言辞啊,这是皇后,不是贵妃,不过你说的很有理啊,亶儿,不能这么依恋皇后。”完颜宗望眉头紧蹙的看着裴满氏。

完颜宗磐忽然满脸笑意,一脸坏笑的说道:“杀了她?”

完颜宗望点了点头,笑道:“好主意,你来做。”

“切。”

完颜宗磐才不会上这个当,他已经放弃了对皇位的争夺,自己没那么本事,捞到个金国兵马大元帅的职位,对他来说,已经非常满足了。

他当初不服小皇帝,完全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才能可以当皇帝。

可惜连一个王彦都处理不了,他就知道了自己不是那块料。

而且他也闹不下去了。

金国的两根国柱,一根完颜宗翰,一根完颜娄室。

完颜娄室已经死了。

“话说我们这个全面仿宋的登基大典没有问题吗?咱们是金人耶!不是该杀个老虎助助兴吗?搞这种祖宗宗庙什么的东西,很无聊啊。”完颜宗磐看着那大鼎还有宗庙,总觉得不对味儿。

这不是金国的样子。

完颜宗望摇头说道:“这不是文庙没得立吗?否则也要立个文庙出来。”

“本来我联系了孔家,想从孔家请一炷文庙的香火来。结果孔家的人,都是读书读的脑子锈逗了的腐儒,连柱香都不肯给。也是过分。说什么都不肯。”

完颜宗磐一脸吃惊的看着完颜宗望说道:“啊?你还打算立文庙啊!你这是打算全面仿宋?虽说是师宋长技以制宋,我很赞同,可是文庙不用了吧。”

“很有必要啊,可惜连司马光的家祀的香都没请到。”完颜宗望看着完颜宗磐说道:“你说我大金第一聪明人是谁?”

“大哥最聪明。”完颜宗磐回答的很快。

大哥自然是完颜宗干,首屈一指的聪明人。其眼光,到现在完颜宗磐都很佩服。

完颜宗望拍了拍完颜宗磐的肩膀说道:“这都是当初大哥想做的事,我只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我们大金的治国手段太过粗糙。”

“当初趁着兵甲之利险些灭了宋国,可是灭掉之后,也无法统治广袤的国土。所以我们需要改变。”

跟着完颜亶的太监正在阴阳顿挫的念着圣旨:“擢完颜宗望完为忽鲁勃极烈,领尚书省,任三省事(等同于同门平章事)。”

“我去拿鱼符。”完颜宗望往前走去。

“东帅这次没来?”完颜宗磐看着走上前去准备受封的完颜宗望,大声问道。

完颜宗翰是解决王彦割据扶余府的关键人物,可是这次居然没有跟随完颜宗望一起还朝,着实奇怪。

“东帅他,唉。”完颜宗望说了个半截,就去拿鱼符,没说完。

完颜宗翰,完颜娄室是金国的两枚定海神针,没有他们,几乎没有现在的金国。

完颜娄室已经被大宋的皇帝斩于燕京城中。

而完颜宗翰被大宋皇帝的亲从官沈从,伤在了宁武关城头。

完颜宗翰的车驾正好错过了完颜亶的登基大典,才缓缓的赶到了会宁府。

在完颜宗翰下车的时候,完颜宗磐几乎没有认出来这个满头白发,风烛残年的老人,就是叱咤风云的完颜宗翰!

“东帅你这是?”完颜宗磐已经有些手足无措。

完颜宗翰和完颜娄室活着的时候,完颜宗磐搞内斗极为热情,因为他们俩活着,金国就不会有什么危险。

就如同顽童打闹,总有大人出来收场一样。

可是他寄希望的“大人”死了一个,现在一个也老了吗?他忽然生出了几分惶恐。

完颜宗翰扶着侍从,一步步的下了车驾,说道:“输的时候,仿佛做什么都是错的啊。”

“这不是前两天摔了一跤,这腿就不利索了,耽误了几天。”

完颜宗磐扶着完颜宗翰下了车,说道:“东帅看你说的,胜败是兵家常事,打仗哪有不输的时候?东帅还是要保重身体啊。金国还要靠着东帅啊。”

完颜宗磐,典型的金国人,他一直看不太上完颜宗望,但是对完颜宗翰却敬意有加。

ps:上一章已经做了大篇幅的修改,大家可以回头看看,写的不好给大家添蘑菇了,上一章的主要内容,是表达的是对死刑的慎重,而不是对卖国贼的宽仁。

动笔收尾《吊古战场文》的时候,查了很多的资料,族刑的废弃和始末都在这章了,而对死刑的慎重和复查是必然的,也是皇帝的日常工作之一。

昨天熬夜看了个糟心的比赛,今天上午码字状态不太对,导致文章词不达意,没有写出真正的意思来,给大家道歉了。

搜狗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