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极道九千九百里

北宋振兴攻略 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极道九千九百里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2:03: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重阳返京的行程再次被耽误下来。

对于腾起的浊气,他心里已经有了解决的方案,虽然还不是很成熟,但是足以解决一部分问题。

他真正不想走的原因是,那一罐罐收集来的白色晶体到底是怎么来的。

他需要搞清楚生产的过程,原理上不明白,可以以后研究,这种可以大规模提高粮食产量的神物,他必须弄清楚如何产生,才能归京给官家一个交代。

他不知道需要多久的时间,也不清楚能不能解决,但是他想要弄清楚事实的本质。

这是在寻道,也是在修道。

“杨经略,修一条到奉圣州的木轨吧。这是图纸。”王重阳拿出一个图纸,算是秦驰道的翻版,宽二十三仗,容纳二十车并行而绰绰有余的驰道图纸。

杨忻中看着这个图纸,盯着看了良久,才说道:“好东西啊!但耗费过重,还是得请示官家。不过有契丹奴能省不少的钱粮,官家应该会准了这道札子。”

杨忻中修书一封,让人加急送到汴京。

赵桓收到了王重阳送给他的手办,一台一只手,可以握住的蒸汽抽水机。

一根铁管在水里,点燃小火炉,就有了呼哧呼哧的蒸汽冒出。

赵谌、岳云、宇文重、赵臣夫,四个人扒着书桌,看着赵桓拿着小铲子挖煤。

“出水了!”赵谌指着出水管,惊讶的说道。

赵桓看着出水管,在最开始出水的时候,这个水管的水发出了嗤嗤的声音,水流断断续续,不是很大。

等到蒸汽机运行稳定之后,水流如注的流入了盆子之中。

扑哧扑哧的声音在小小的学宫响起。

赵桓今日没有在文德殿,自己被太宰、贵妃、朝臣,强行放了三天的假。

“父皇,这个有什么用吗?你都拿着玩了一天了。”赵谌指着这个小模型问道。

赵桓看着三个小孩渴望的眼神,笑着说道:“这是个玩具,等到军器监拆解之后,朕让他们做几个送给你们。”

“至于它有什么用?”赵桓出神的看着这个蒸汽机,笑着说道:“它呀,将带着大宋走向新的辉煌。”

“什么辉煌?”赵臣夫怯怯的问道。

赵桓看着三个小孩,想了想说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万国来朝。西极道九千九百里的超大疆域和战略纵深。丰衣足食、家给人足的百姓安乐。那是朕想要的大宋盛世。”

“跟你们说,你们也听不明白啊。”

赵臣夫歪着脑袋想了想说道:“王维的《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写的是万国来朝的盛景。”

“附和的是贾至的《早朝大明宫》,全诗曰:银烛熏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我更喜欢贾至那首早朝大明宫。”

赵桓看着歪着脑袋咬文嚼字的赵臣夫,这个小女孩是真的聪明,只是为什么她的头发这么浓密呢?

“但是我不知道官家说的第二句,西极道九千九百里是什么。”赵臣夫有些不满的说道。

“你还小,去的地方少,不知道自然正常。谌儿知道吗?”赵桓看着赵谌笑着问道。

赵谌皱着眉摇了摇头,说道:“儿臣不知,请父皇责罚。”

“又不是考校,为什么要责罚?”赵桓看着赵谌的模样,无奈的摇了摇头,赵谌有些紧张。

毕竟赵桓这个父亲,十几天都见不到一次,见到一次,有些畏惧实属正常。而赵臣夫则欢脱的多。

岳云眼睛一亮说道:“我曾经听闻父亲说过这句话,是碑文!应该是长安城。”

赵桓点了点头说道:“没错,是碑文。”

“立在前唐都城长安,开远门前的一个碑文,是前唐虞世南所手书,碑文的内容就这几个字,西极道九千九百里。”

“过开远门的唐人,大多是从关内道出发向安西都护府的军卒,或者丝绸之路上的商贾,都是背井离乡的可怜人。”

“这几个字,是在告诉军卒和商贾,莫担忧,前方的路并不远,也就九万九千里,连一万里都都不到。”

岳云的眼神中逐渐炙热起来,到最后,充斥着渴望,那是何等的豪迈?

赵臣夫点头,她听懂了赵桓的志向,这是一个胸怀大志的帝王。

宇文重却盯着蒸汽抽水机愣愣的说道:“它为什么会把水从这里抽到这里呢?明明没有人动。”

赵桓笑着说道:“将煤炭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水吸收了热能之后,转化为了蒸汽的内能,蒸汽的内能转化为了往复式的机械能。”

“如果更进一步,对这个机械进一步改良,可以把蒸汽的内能,转化转子机械能的旋转式动力结构,会给这个世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宇文重用力的点了点头,说道:“我没听明白,但是我可以学这个吗?”

“等到王五品回到了京中,朕让他给你们上课,你们就可以学习怎么做这个玩具了。”赵桓笑着说道。

“胡神医的课也很有趣!”赵臣夫开心的说道:“他总是让我们跟着他一起抓蚂蚁,一起养蛐蛐,还会抓蚊子,偶尔还会看微虫。”

赵桓曾经给过胡元一本书,列文虎克写的《大自然的奥妙》。

微虫其实就是微生物,算是佛家用语。

胡元并不讲医学,他的课程,单纯的带着四个小孩子玩。

他不是很明白皇帝为什么给他安排这个职位,每天带着孩子玩,多领一份俸禄?

如果可以,请多安排一份这样的工作。

胡元那本大自然的奥妙还没有研究彻底,青霉菌的菌丝还在培养,今天赵桓是真的闲的没事干,只能呆在学宫里陪孩子玩。

完全是因为赵桓前两天又病了,虽然不是什么大病,偶感风寒,嗓子有些疼。

但是依然吓得宫里人上蹿下跳。

朱琏和张棠华两个人跪在文德殿前,哭的跟个泪人一样,上次赵桓重病昏迷的几天,对于朱琏来说,就跟天塌了一样。

这次官家嗓子发炎了,甚至连发热都没有,就被朱琏从文德殿里劝了出来。

朝臣嘘寒问暖的札子跟雪片一样飞到了御前,李纲连夜带着人进宫,看到官家无事才放下心来。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赵桓无奈的给自己的放了三天假。

闲来无事,只好到学宫找小孩子玩。

没办法,他是个皇帝,除了学宫里这些孩子,谁见了他,都是低三下四。那很无趣。

宫里真的没什么好玩的地方。

“上次李太宰把你送进大狱,吃了两天牢饭。倒是委屈了你。事后,朕赏了你一百大宋银元。朕对你胡元不薄吧。”赵桓看着躲在角落里的胡元,大声的说道。

“不薄,官家。”胡元老实的回答道。

赵桓问道:“那为什么你这青霉菌还是菌丝啊!朕要的东西呢?”

“臣都不知道官家要什么!怎么给啊!”胡元无奈的说道。

他真的不知道官家要什么,这已经是官家第三次问他要东西了!

“这是生死攸关的大事,臣不敢随便拿东西忽悠官家啊,官家慧眼如炬,肯定一眼就看出来是假的。”胡元笑着回答道。

“不过官家,臣大概弄明白了官家要什么东西。”胡元从身后掏出了笼子来,笑着说道:“这只小山魈脚上的伤,臣治好了,官家要的东西,老臣大概知道是什么了。”

山魈,人面长臂,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面五彩似鬼魅。

其实就是长相比较怪异的巨型猴子,即使放到全球也是提醒最大的猴子,当然人类除外。

赵桓在系统里查询过这个东西,这东西分布在赤道附近,也不知道怎么跑到了大宋来。

而胡元手里拿的笼子,是一只受了伤的幼年时期的彩面山魈,个头只有半个手臂大小,还很小。

“朕可提醒你啊,山魈长大高三尺有余,力大无穷,你养山魈,别被山魈给吃了。”赵桓打趣着,查看着山魈的伤口。

确实和胡元所说的一样,已经痊愈。

“臣知道。”

“当时这只山魈全身上下有四五处的挠伤,比当初的王将军还要严重些。”

“很多伤口都是毒脓,估计是山魈的主人,眼看着它活不成了,就遗弃了。”

“要是没有这菌素,臣也无能为力,这小山魈,怕是活不了。不过这菌素,臣还在摸索,过段时间才有结果。”

胡元拿出一个瓷瓶,说道:“还需要进一步的摸索。”

赵桓要的是青霉素,可惜胡元手里拿着的,只是青霉菌孢子悬浊液。

赵桓逗弄了一下小山魈,这个猴子的脸是彩色的,极为有趣,小猴子脾气挺大,不停的抓挠着笼壁,想要逃出来。

“道阻且长,继续努力。”赵桓拍了拍胡元。

他知道这条路压根都没有尽头,胡元这辈子能看到个岔路口,都是幸事。

“赵英,陪朕微服私访去!”赵桓呼和了一声,准备出宫去。天天圈在宫里,正好趁着休假,出去溜达溜达。

8)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