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明廷 > 第六百四十八章 京察

明廷 第六百四十八章 京察

作者:官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2:03: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周正的一番话,很快在周正一系之中传播,内心困惑又煎熬的很多人,猛的释然,豁然开朗,更加积极主动的做事,甚至于很多人将周正的话进行简练,书法挂在正中,时时警醒。

‘朋党’二字,自一开始就充满了贬义,历朝历代不绝,到了明朝,是前所未有的炽烈。

嘉靖以来,党争越演越烈,到了万历年间,尤其是经过‘国本之争’,文官集团前所未有的强大,已然能够对抗君主,在大小事情左右天下大事,到了天启年间,党争激烈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众正盈朝,无可匹敌的东林党被阉党逐步击溃,而后阉党纵横天下,还冒出了一个‘九千九百岁’!

崇祯朝以后,党争变得混乱,山头林立,你争我夺,内耗之下,将大明推向了无底深渊!

天下的有识之士,都知道党争的害国不浅,将会亡国,要么在其中苦苦挣扎备受打压,要么愤而辞官不再出仕。

纵然周正一路走来,苦心孤诣做事情,‘朋党’的痕迹却是越来越明显,不止是外面的人,内部的也在疑虑不安,困惑丛丛。

他们想要做事情,想要挽救大明于水火,却又对‘朋党’二字深为忌惮,极其敏感。

而今周正用‘志同道合’四个字来总结他们的关系,自然令那些困惑的人感到高兴,心思通畅,再无挂碍。

这是一部分,另一部分,则毫不在意,朋党什么的,他们毫不在意。

周正这边梳理了内部的思想矛盾,转身就去了西门外。

卢象升,在今天到京。

两人并肩走在城墙上,说着西北的事情。

卢象升道:“下官已经将他们具体布置,层层叠叠如密网,确保西北稳定。”

周正点头,道:“西北在朝廷的一大心病,你这一次,居功至伟,元辅不止一次的与我说,要重赏你。”

卢象升身形不自觉的躬着,道:“这些都是征西伯统筹有方,下官等只是执行,不敢窃功。”

周正回头看了他一眼,笑着道:“你以前可不是这样与我说话的?怎么听到什么了?这么拘谨?还是说,怕我卸磨杀驴,抢你功劳?”

卢象升神色不变,道:“下官据实而言,征西伯切莫多想。”

周正明显的感觉到了卢象升的疏离,这种疏离不是离心,也不是明哲保身,更像是一种‘为你好’的表现。

周正看着卢象升一会儿,道:“罢了。你暂且接任兵部尚书,年后,调任蓟辽总督。”

卢象升抬手,道:“谢征西伯。”

周正本还想与卢象升好好聊聊,心里轻叹一声,所谓的高处不胜寒,他已经有些体会到了。

走了几步,周正道:“到了兵部,你与杨嗣昌,张贺仪好好研究,部署明年的兵改,我与杨嗣昌的关系你也清楚,给我盯一盯,免得他给我挖坑。”

卢象升跟在周正身侧,慢了半步,道:“是。”

周正抛掉了心里原本的腹稿,直言道:“京内的事情,你可以不管。到了辽东之后,好好规划,我之前做的太过粗糙,现在要精细一点。另外,我们在与建虏谈判,他们应该会收缩回去,你要逐步推进,稳固辽东,我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

卢象升与周正关系还是比较近的,也能猜到周正先内而外的想法,道:“建虏成气候已经几十年,确实不能仓促而定,两到三年,下官觉得也有些乐观了。”

周正嗯了一声,道:“你还是比较清醒的。钱粮,兵甲,我都会优先供给你,三年内,必须给我打造出精锐部队来,将来北伐,你做前锋!”

卢象升没有了之前的疏离,沉色抱拳,道:“下官领命!”

周正点点头,走了几步,道:“吴三桂等人,你怎么看?”

卢象升思索一番,道:“吴三桂等人逃脱,是下官的责任。他们在云南遭到阻击,无法北上,已经退到了缅甸一带,下官入京之前,已经勒令各地总兵加快围剿,务必铲除!”

李自成败亡,吴三桂等叛军虽然不足为虑,却也依旧是大明朝廷的心头刺,不拔掉终归不舒服。

周正踱着步子,道:“你回去之后,以私人的身份,写一封信给云南那边的总兵以及诸将,命他们放放水,如果有可能,让他们在缅甸内站住脚跟,暗中给与一些扶持。”

大明已经有一百多年没有扩张过了,卢象升听着先是一怔,而后若有所思,道:“下官明白了。”

周正不再提这茬,话题再次转到辽东,两人在城墙上走了很久。

晚上,周正在府里招待不少人,说了非常多的事情。

年关越来越近,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准备,筹谋,定调。

周正也在对内部进行磨合,统一步伐,确定明年的开局步骤。

周正这边一直忙活到天亮,刚送走这些人,刘六辙就急匆匆而来,道:“二少爷,出事情了。刘宗周在刑部绝食,‘二张’以及复社在满京城的活动,更有上百人在内阁大院门外,要求进宫,面见皇上……”

姚童顺紧接着到了,道:“大人,内阁大院有些不平静,出现了不少声音。”

内阁大院里,不止周正的人,周延儒的人,还有李邦华,杨嗣昌,田珍疏等第三方势力,这些人是越来越多,完全站在周正一边,甚至是装聋作哑的不吭声显然是不可能。

周正站在门口,揉了揉脸,看着东方吐出的鱼肚白。

刘六辙道:“二少爷,这件事不能坐视,这些人什么事情都干的出来,要是闹出什么事情来……人言可畏。”

周正轻吐一口气,道:“六辙,你去皇宫,见见皇帝,请他出面训斥群臣,要求天下戮力同心的支持变法,强盛大明。如果他不肯,就去拟中旨,发邸报,公告天下。第一,谴责那些叛逆以及同情那些叛逆,为他他们拐弯抹角求情的人。第二,重申变法的重要性,任何反对变法,阻碍变法,攻击,构陷朝臣的行为,都不能被姑息,容忍,着令都察院,吏部,立即展开京察!”

刘六辙一怔,道:“京察?”

周正说的前面两条,有皇帝下旨,可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没谁会反对皇帝,尤其是皇帝还占据道理的制高点的时候。

倒是‘京察’,令刘六辙震惊。

京察,三年一次,六年一次,甚至是十年一次不等,它由吏部,都察院联合对两京以及天下官员大考。

当初赵南星是都察院左都御史,高攀龙是吏部尚书,两人联手,给天下四百多大大小小官员考核评语上加了‘浮躁’二字,而后斥责为‘邪党’,集体赶出朝堂,早就了东林党众正盈朝的盛况。

由此可见,这‘京察’多么的可怕。

“我要给天下官吏出一道考题,分辨一下是非人心!”

周正背着手,看着渐渐吐露红光的太阳,轻声自语的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