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明廷 > 第六百三十七章 保守派

明廷 第六百三十七章 保守派

作者:官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2:03: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周正还没到皇宫,又一场大戏在燕台诗社发生。

不知道是顾炎武得到了周正的暗示,还是复社的咄咄逼人,王学的左右两派,居然公然‘约架’,场面极大,聚集了近两千人。

这些人有朝野官吏,也有未入仕的候补,待考的士子等等,分成了两个阵营。

一开始争论的是王学发展方向,继而就转到了朝局。

对于明朝这么多年的弊端,历代都有争论,不乏‘慨然以天下为己任’的,却鲜少有改变。

而今,现在的朝局在很多人看来,是绝好的机会,因此纷纷发力。

‘二张’的复社,他们的主流想法就是‘中兴’,他们希望‘恢复祖制’,肃清吏治,在他们看来,只要肃清吏治,‘众正盈朝’,就能中兴大明,反对所谓的‘变法’,认为这会动摇大明的国本,是毁灭之举,坚决反对。

顾炎武,黄宗羲是王学左派,已经有了资本主义的一些苗头,他们自然反对‘二张’的修修补补,要求彻底革新,甚至于公然主张限制君权、专权,要求发展商业,平等对待民众等等。

双方各派人站在台上,你来我往的喷口水,都是饱读诗书的人,有道理没道理嘴上都不饶人。

围观的人起初听的津津有味,后面就发觉不对劲了,因为双方的阵营越发的明晰,互相攻讦,隐隐将背后的势力给点了出来。

‘二张’,张博,张采的背后是钱谦益,是周延儒,这一点早就被人看出来了。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则相对模糊,一直给人势单力孤的感觉,但现在,他们背后的征西伯,周正的名字呼之欲出。

太多本来还迷糊的人,终于明白,这哪里是什么‘学派之争’,明明白白就是党争的延续,是当今朝廷发展路线之争!

不少人面沉如水,眼神闪烁的盯着台上的双方。

两方的争斗看似与他们无关,实则与他们息息相关,甚至关乎他们的命运!

这场‘文会’持续了两个多时辰,最终以‘二张’大获全胜,顾炎武,黄宗羲等人不仅因为王学左派不被广泛接受,提出的政治观点也令绝大多数人反对。

是以,与前几次的辩论一样,复社大胜。

‘二张’在一大群人的簇拥下离开,而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则人丁冷落,稀稀疏疏。

黄宗羲满脸无奈,叹气道:“二张学问满腹,偏偏如此执拗,我等还能听进去他们的,他们是半点听不进我们的啊……”

王夫之也是连连摇头,道:“张采说‘大势所趋’,还真是如此啊……”

顾炎武等人看着‘二张’被上千人簇拥,神情各异。

“宁人,你打算怎么办?”黄宗羲看向顾炎武道。

宁人,顾炎武的字。

王夫之跟着道:“我们连翻大败,怕是在朝中无立锥之地,即便是翰林院也待不下去了。”

黄宗羲不等顾炎武说话,忽然接着道:“上次你说,征西伯的很多变法方略与我们不谋而合,征西伯也希望我们多多宣传,你们说,征西伯会不会重用我们?”

王夫之顿时目光热切,不过二十出头的,这是渴望做事情的年纪。

顾炎武却是摇头,道:“征西伯的想法我揣度不出,纵观流出来的东西,比我们想的要深远,还要出格,并且,我们未必能帮上什么忙,你我不过刚刚入仕,能力,人脉皆无,征西伯高高在上,手底下有的是人才,怎么会看得上我们几个毛头小子?”

王夫之热切的目光顿时消散,有些无奈的苦笑道:“复社这些若是把持朝廷,只怕真如他们所说,又是另一个东林党,不知会不会惹出另一个阉党来。”

黄宗羲,顾炎武跟着叹气,他们虽然年轻,却也见识了大明朝局的可怕,党争,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从不停止。

周正回到征西廊,片刻不停,就盯着西北。

楚金综合各处情报,道:“大人,卢总理对于吴三桂等人的围追堵截失败了,吴三桂等人利用四川的复杂地势,与当地土司勾结,阻拦了官兵追击,现在,应该奔向贵州。贵州地广人稀,并没有多少军队,恐怕拦不住他们。”

周正听着,默默点头。

何止是贵州,云南也没有,甚至是湖广都没有多少。

若是吴三桂突然进攻湖广,而后进逼江西,甚至是南直隶,那麻烦就大了。明朝的大部分兵力在西北,根本没有力量阻挡吴三桂。

不过,吴三桂应该也清楚,真的深入大明,即便给大明再大的损失,那他们也就再也出不去,只有败亡一途!

楚金看了眼周正,继续道:“下官已经按照大人的命令,给安庆传令,命令史可法,陈奇瑜率军南下,一来堵住吴三桂等北上之路,而来也稳固云南。”

周正轻轻点头,道:“命曹文诏尽快整兵,全速行军,赶赴应天,坐镇南直隶。”

现在,不止是南直隶以及南方的百姓,官吏忧虑不安,周正以及明廷也是如此,厄需将西北大军抽出来,镇压各地。

楚金应声,道:“另外,秦良玉来报,说是甘肃镇外有鞑靼的踪迹,似乎要寇关,却又没动。”

周正眉头挑了挑,继而冷哼道:“给秦良玉拨付二十万粮食,白银三十万,稳固长城一线。告诉他,朝廷会尽快给他派遣援军,务必不能有失!”

楚金飞快记下,而后道:“另外就是,卢象升可能会在五天内到京,是元辅的命令。”

周正点头,道:“我默许的。”

楚金又翻了翻手札,道:“暂且这么多。”

周正对他摆了摆手,招来姚童顺,道:“我晚上要在府里宴请元辅,你去状元楼叫一桌好菜。对了,将杨嗣昌请出来,也叫到我府上。”

姚童顺应着,道:“大人,杨嗣昌,怕是未必肯出来。”

杨嗣昌与周正到底是有些‘仇怨’,他未必肯出山,即便出山,也不会站在周正一边。

周正神色不动,道:“你去说一声,亲自去。”

姚童顺抬手应下,告退出去。

周正这才轻吐一口气,拿起茶杯来,喝了口茶,心里依旧在细细琢磨。

随着西北平定,以及明年改元,改制,朝局必然大动,需要认真的筹谋,步步推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