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明廷 > 第四百九十三章 不能忍

明廷 第四百九十三章 不能忍

作者:官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2:03: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熊文灿的招抚功夫真的非同一般,在张献忠投降后,罗汝才,小秦王,一条龙等盘踞在湖广,河南,贵州等的流寇,相继被熊文灿招抚,率军投降。

在西安府的周正,得到消息后,立即命军情处的人,将张献忠等人尽数的,尽快的押送西安府。

为了以防万一,周正还命曹变蛟的骑兵亲自前往接送。

同时,周正以兵部尚书的身份,下令西北诸省的巡抚,总督等各路人马,对西北所有匪患进行分区清剿,对各路人马进行针对性的调配。

或许,大明史上就没有这么有权势的兵部尚书!

在周正的挥动下,近百万大军在西北六省如同铁流一般,滚滚涌动,清剿一切不安定因素。

在张献忠等人还没有押送到西安府,李自成也还没有找出来的时候,十月初六,朝廷突然宣召周正,要求周正立刻回京。

实则上,在这之前,周正已经收到消息。

深夜,军情处。

孟贺州带着军情处的人还在忙碌,尽管李自成被剿灭,张献忠就抚,但西北依旧很混乱,大大小小的乱匪到处都是,想要抚定,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以及心力。

孟贺州看着周正坐在在椅子上,神情不动的看着各种公文,顿了片刻,上前低声道:“大人?”

周正头也不抬,道:“有事?”

孟贺州瞥了眼不远处的其他人,压低声音道:“大人,建虏再犯右屯,皇上诏您回去,多半是为了这个。但,还有一件事不得不防。”

周正一怔,抬起头,道:“什么事情?”

孟贺州又回头看了眼,道:“袁崇焕。”

周正平静的脸色陡然变了,沉吟不语。

这里又是一个死结,那就是大明在外的将帅,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

周正在西北两个多月,可以说独断专行,对崇祯,朝廷的命令多有‘不尊’,言官们的弹劾从来没有停止。

加上,他手握数十万精锐大军,崇祯,朝廷能放心?

这次召回,是真的要周正守卫辽东,还是一场鸿门宴?

周正沉吟片刻,道:“我知道了。”

孟贺州点了这一句,就没有再多说,转身离开。

周正没了看捷报的心思,依靠在椅子上,闭着眼,疲惫的脸上犹自在思索。

崇祯这么急的诏他回去,究竟是不是鸿门宴?

周正有些烦躁,起身出了房间,在外面慢慢走着。

周正用两个月平定了朝廷十多年未结的西北大乱,士兵们看着周正都十分恭敬,纷纷行礼。

“见过大人!”

“见过大人!”

“见过大人!”

周正不时点头,站在一处花园前,看着月色,心里依旧飞转不停。

如果崇祯现在要对他出手,他发作,成功率有多大?即便暂时成功了,能否收拾后面的烂摊子?

就在周正思索的时候,孟贺州走过来,低声道:“大人,密信。”

周正接过来,看着上面的密码,知道这是李自成身边那颗棋子传来的,翻译后,汇报的是李自成现在的藏身处。

周正看着这张纸,双眼眯了眯,道:“告诉陕西巡抚,继续向北拉网,将李自成找出来,找不出来,本官办了他!”

孟贺州没有多疑,道:“是。”

他刚要走,周正道:“京城的信鸽留五只,我明天用。还有,西北各路兵马,我要重新调配,辽东事急,我要带走一些。”

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孟贺州没有多问。

当等周正回到军情处,调动那些旗帜的时候,不由得一怔,道:“大人,这样,是不是太分散了?西安府只留一万人吗?”

周正早就想好了措辞,道:“现在流寇基本被消灭,不需要大军镇守,要做的,是防止流寇死灰复燃,所以将兵力散在各处,扑星星之火才行。”

孟贺州顿时恍然的点头,道:“还是大人想的远。”

周正嗯了一声,平静如常的道:“我留下几封信,你分别给卢象升,熊文灿等人,我估计,我等不到他们,三天之内就得启程回京。”

孟贺州神色还是担忧,却也无奈,只能心里沉重的应着。

周正这边对西北各路军队进行布置,京城也很快收到了周正的飞鸽传书。

丁琪,刘六辙等人迅速动作起来,透过各种渠道,想要摸清楚崇祯以及朝廷诏回周正的真正目的。

丁琪是通过各种关系网,周氏商会确实‘赞助’了很多人,丁琪一发话,源源不断的消息就传递回来。

刘六辙则再次来到那个酒楼,按照周正的吩咐,问了一个问题。

半个时辰,正在房间里悠闲喝酒的李忠,接到了这个问题。

看着这个问题,他沉默一阵,放下筷子,收拾一下,出了门,先是去了坤宁宫见了周皇后,周皇后听说崇祯一夜未睡,亲手煮了羹,让李忠送去。

李忠端着羹汤,悄步进入东暖阁。

看着埋头在案牍的崇祯,李忠上前,轻声道:“万岁爷,休息一会儿吧,都几个时辰了。”

崇祯抬起头,看着李忠,顿了一会儿才回过神,笑着道:“皇后做的?”

崇祯近来熬夜非常多,不是以前那种忧心忡忡,周正剿灭了李自成,招降了张献忠,是彻底剿灭了西北之乱,去除了崇祯心里一块大石头,他是兴奋的睡不着!

李忠见崇祯的笑容,连忙放下,也笑着道:“是。皇后娘娘知道万岁爷没有休息,特地亲手做了羹汤,让奴婢给万岁爷送来。”

“闻着味就知道了,朕正好也饿了。”崇祯笑着,接过来就吃起来。

李忠见崇祯高兴,心里思索着,并没有急着开口。

崇祯吃了几口,心里有底,这才笑着道:“西北还有什么捷报吗?”

李忠连忙道:“西北捷报太多,奴婢让他们在分拣,拣重要的给万岁爷送来,反正是没有大碍了,万岁爷大可安心。”

崇祯轻轻点头,脸上满是笑容的赞许道:“早知道周征云这么有能力,朕早就用他了,何苦还要苦这十年。”

李忠听着这个话,神情顿时仿佛被噎住,说不出话来。

崇祯吃了一口,抬头看着李忠的表情,有些不解的道:“怎么了?”

李忠瞥了眼外面,走近一步,低声道:“万岁爷,外廷的弹劾越来越多,都是要万岁爷杀了周征云的。”

崇祯的笑容顿是没了,脸角鼓动了下,有些难看。

李忠心里咯噔一下,慌忙道:“万岁爷,可不能杀啊。周征云刚刚剿灭西北之乱,对皇上,对我大明有大功,若是杀了,史书会怎么写万岁爷?外廷这些人,居心叵测啊……”

崇祯听着,更加皱眉,双眼也有怒火,冷声道:“朕是那种忌惮功臣,杀害忠良的昏君吗?”

李忠的表情越发不安,道:“万岁爷,可是,外廷近来好像有些不太寻常,元辅,好像也是这个意思!”

崇祯砰的一声放下碗,怒声道:“周征云又不是袁崇焕,那是与国有大功的人,朕岂会杀他!外廷这些人,一个个不思为国谋事,天天尽陷朕与不义,该杀!”

李忠见此,心里稍稍宽心,道:“万岁爷,宫外现在是谣言四起,说什么‘狡兔死,走狗烹’,‘功高震主,不得善终’,‘岳武穆之冤’这类的话,简直将万岁爷说成了一个无道昏君……”

崇祯表情越发的难看了,头上青筋跳动,表情好像吃人!

“你给我去抓,胆敢肆意传播谣言,污蔑朕的,一律严惩!再传旨朝野上下,不得胡言乱语,以讹传讹!还有,再传旨,给周正封赏,能多高就有多高,朕倒是要看看,还有谁敢传这等谣言!”崇祯气息急促的怒声说道。

李忠这才彻底放下心,脸上心惊胆战的应着,快步离去。

这时,王承恩进来,看了眼李忠,什么也没有说。

倒是崇祯看着王承恩,依旧怒意难平的道:“又有什么事情?”

王承恩连忙递过一道奏本,道:“万岁爷,辽东巡抚方一藻的奏本。”

崇祯压着怒气接过来,一眼看去,猛的甩出去,怒吼道:“传旨周正,立刻赶往辽东,朕命他为蓟辽督师,总督辽东,天津,山东,立即率军平辽!”

王承恩了解崇祯的性格,对这个决定也不意外,道:“遵旨。”

方一藻的这道奏本的内容其实是关于建虏的,建虏围了右屯,发布檄文,大致内容是:明朝皇帝昏庸无道,朝廷腐朽,已被上天厌弃,而今镇压百姓,屠杀义士,天理不容,他们清国吊民伐罪,要替天行道,征讨大明……

这样的檄文,崇祯如何能忍!

崇祯的一系列旨意,绕开内阁直接发布,自然令朝野震动,不知多少人不满。

但朝臣们却无法阻止,一来建虏来袭,朝臣们忧心,现在还能镇守辽东的,遍观朝野,似乎也只有周正最为适合。

二来,周正刚刚剿灭西北之乱,不世大功,没有足够的理由,也不能擅动。

朝臣们不阻止,崇祯的旨意自然就发布了出去。

正在赶往京师路上的周正,接到消息,表情不动,自语的道:“起码能提前几年,今年是崇祯十年,快了,快了……”

马车外的曹变蛟听不清周正说什么,侧头听了听,见周正不再说,便也没问,带着五千骑兵,护送周正绕过京城,直接奔赴山海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