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刀剑猎魔录:混沌祭祀 > 神奇

刀剑猎魔录:混沌祭祀 神奇

作者:可乐心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8 19:08: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了真给了杨妙君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便对隆恩真君稽首一礼说道:"王善道友,自涿鹿之战后,一向不曾得见,闻听你被昊天上帝招上天庭供职,还未曾恭喜道友。"隆恩真君却是不敢在了真这位圣人弟子面前无礼,尤其是面前这位还是一名准圣,便是昊天见了,也得平辈论交,忙稽首回礼道:"道友有礼了,不知道友今日前来所为何事?"了真指着杨妙君说道:"此乃贫道所收之弟子,其虽触犯天条,但念在他救母心切,一片孝心的份上,还请真君网开一面。"隆恩真君在得知杨妙君乃是圣人门下之时便知道此事已然是自己所无法左右的了,便开口说道:"这杨妙君毕竟犯了天条,就这样让真人带走,我也不好向天帝交代。"了真道:"此子曾助大禹治水,有过大功德,民间亦敬其为

'二郎显圣真君

',若是上帝要问其罪过,怕也是不好向天下人交代啊。"说罢了真盯着王善,直让王善额头冷汗直冒,了真并未放出准圣的气势压迫他,但终究修为强过他太多。

隆恩真君只好作罢,道:"杨妙君之事便依仙师之言,只是云华仙子……"还未说完,隆恩真君便觉得的背心一股冷气直冲脑门,浑身如置冰窑一般,抬眼偷偷看了一眼了真,只见了真若无事人般,闲自站在一旁,眼也未看自己,只余一点儿余光瞄住,便让隆恩真君觉得如临死亡般的气息,隆恩真君毫不怀疑,若是他下一句话说的不对,眼前这位准圣决对会毫不犹豫的抹杀自己的存在,非是因为了真背后的圣人,而是他相信了真绝对有这个实力,准圣的实力他在昊天身上感觉到过,太可怕了。

"只是云华仙子毕竟与上帝分开太久,此番天意借杨妙君出手将其放出,劫难已满,也就不必受那囚禁之苦。仙子还应该上天与陛下重聚一会,以叙兄妹情谊。"隆恩真君小心翼翼的说出每一个字,生怕稍微让了真不满,便是雷霆一击,自己是绝对承受不起的。

好在了真对此并未有什么动作,直到隆恩真君说完,了真才道:"此事稍后再提,云华仙子与妙君母子情深,此番还应先回我蓬莱相聚一番,还请真君代为禀报上帝一番,日后空闲之时,再由云华仙子去天庭与上帝叙旧。"话后转身便走,也不等隆恩真君说上什么。

隆恩真君可不敢拦住了真,直到了真离去,他才感到那股若有若无一直锁定着自己的神念离开,长吁一口气后,才发生自己背心全湿了,要说自他成仙以来,无论寒冬秋暑,从未有冷过汗呢,可见了真给他的压力有多大。

摇摇头,转身带着天兵离去,此事已经不是他能掌控得了的。

杨妙君跟着了真一路前行,只是低着头,不敢说话,生怕老师责罚,半晌,了真才停住脚步。

云华仙子见了真停步,有些奇怪,她更奇怪这师徒二人,两人见面如同陌生人般,便上前问道:"真人有什么事情么?"了真转过身来看着杨妙君,喝道:"你这劣徒,我以曾告诫过你,非到大罗境界,不得擅自行动,可你……"妙君急忙下跪,拜道:"老师,弟子知错,只是禽兽尚且有反哺之时,何况人乎?我身为人子眼见生母受难,怎能不救。那岂不是禽兽不如?我身在外万年时间确实易过,但我母被压在山下,每想起母亲尚要受苦万年,弟子心中便深为不安。且我母在桃山下受苦,弟子怎能安心在外修炼?还望老师恕罪。"了真长叹一声,道:"罢了,为师也非怪你不曾与我讲述之罪,你后你便出蓬莱岛在外居住吧,并且不能再称蓬莱岛弟子,连你原名也不可再用,你就自称杨戬吧。"妙君大惊,以为了真是要逐他出师门,急忙磕头认错,云华仙子也是惊鄂不已,不知所措,儿子为了自己却要被逐出师门,让她心中甚是难安。

"老师,弟子错了,求您原谅弟子吧,不要赶弟子出门,求您了。"妙君磕头不停,直将额头都磕破了。

云华仙子也在一旁求情,希望了真网开一面。

了真道:"我并非要赶你出山门,只是你劈开桃山,落了昊天面皮,此事他定不干休,因果牵连,你自身恐有一劫,须得你自己渡过,别人帮不了你,因此才叫你出岛另换一处,待劫数过后,你才得回岛。"妙君这才转忧为喜,闻得老师说自己有一劫数,赶紧抬头问道:"老师,是何劫数,连蓬莱岛也护不得我?"了真听了后半句,猛的瞪了他一眼,吓的妙君把头赶紧终究缩回去,不知道又是哪儿惹了真生气了,却听了真怒道:"蓬莱岛不沾因果,不惹红尘,老师道行高深,圣人之中为最,便是你有再大的因果蓬莱岛也自护得你周全,只是作为蓬莱岛弟子,若要事事靠山门之助,还有气慨么?修行之事本就逆天而行,修士一身大灾小劫不断,若是你连面对劫难的勇气都没有,如何还能成道,如何才能对得起为师的教导,对得起你母亲的期望?"妙君羞愧的低下头颅,静静的听老师的教导,半晌才抬起头来,脸色坚毅,道:"老师,弟子知错了,从今以后,弟子再不会这样,弟子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寥寥几句话,却叫了真与云华仙子看的点头。

了真脸色转晴道:"以后你行事却要小心了,免得遭昊天算计,在外若有不妥,便自来蓬莱找我,若是你解决不了的事情,还有为师替你撑着。"妙君这才知道老师对他很好,这一刻心中却才是真正的归于蓬莱。杨戬这人本就奸诈,狡猾,智谋颇深,且有些多疑,便是玄天当初亲自教他也并不能让他真正的归心,直到现在,他才感觉到了蓬莱岛的好处。

妙君道:"谢过老师,从今以后,我便是杨戬。"转首看了看母亲,又对了真道:"老师,弟子母亲还请老师代为照顾。"了真笑道:"放心,你母亲在我蓬莱岛还不会出现什么事,你自放心的去吧。"杨戬再次拜过,带着细腰便离去了。

却说那昊天,自灵霄宫殿上用昊天镜看到了真带走了杨戬母子,心中暗怒,却也不愿意得罪玄天,便要做无事处理。哪知消息不知道怎么走露了,为那阐截二教得知,阐教本就与玄天门下有些不对付,自是趁此机会挑拔昊天与蓬莱岛的关系,大肆宣扬此事,好叫昊天落不下这个脸而与玄天门下发生矛盾,他们才好看戏。

不过昊天能当上这天庭之主自然也不是笨蛋,虽然明知道两教弟子是在挑拔,却也不好说话,但要让他得罪玄天是不可能的,他宁可得罪其他圣人也行也是不肯得罪玄天,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当初玄天对他还算不错,所以昊天也时常念他的好,这二嘛,可就是因为玄天的修为,别的圣人有多厉害昊天不清楚,但玄天的修为他可是清楚的,当年他与瑶池侍奉道祖,虽然二人修为不高,但看人的眼力却炼的相当高,那玄天的修为在当年便让昊天看不出来,只如同觉得如鸿均道祖一般,而今玄天成了圣人,其他几位也是圣人,但昊天也只在玄天身上能有这种感觉,说不出来的感觉,是以昊天对他可是非常忌惮的。

终究是天庭之主,老叫这些教派修士嘲笑却也不是昊天所想要的,昊天思忖道:"我虽奉道祖符命为天帝,却是无法约束阐截二教弟子,如今这二教弟子嘲笑于我,我又不能拿他们怎么样,且自己手中没有大神通者,却也是极不方便。不如去紫霄宫求道祖,求道祖给个良方。"想到此处,昊天上帝便脱下龙袍,换上道袍向紫霄宫行去。不多时便已到达混沌边缘,昊天上帝展开护体神光便向紫霄宫飞去。他人若是未曾达到圣人之境却是无法找到紫霄宫之所在,而昊天上帝为鸿钧道祖之童子,曾在紫霄宫居住无数年,却是不难找到紫霄宫之所在。昊天上帝小心躲开哪些自盘古开天以来便翻腾不息的地水火风,来到紫霄宫前。

昊天上帝整整衣冠跪在宫门前叩首道:"弟子昊天请见道祖。"良久,就听宫内传来一个飘渺的声音"昊天,你来此所为何事?"昊天上帝抬头回道:"弟子奉道祖之命组建天庭,可是手中人手不足,不足以体现出天庭威严,无法约束洪荒一众修士。特来此告知道祖。望道祖能赐个良方。"只听鸿钧道祖说道:"此事我已知,你先去吧。我自会处理。"说完便不在说话。

昊天上帝见道祖已不再说话,便驾云回天庭去了。

三 封神榜

鸿钧道祖待昊天上帝走后,便发出几道玉符向几位圣人所在地飞去。

不多时,几位圣人便都收到道祖的传信,遂都停下讲道,驾云来到紫霄宫,听候道祖法旨。

众圣人入得紫霄宫,互打招呼后便自找了个地方坐下,位置还是按当初听道时所排。

老君见了玄天有些尴尬,不过他脸皮也厚,大概是默念了几声"装B**"之后,便自闭目神游太虚,看起来,跟没事人一样。

玄天也自不理其他人,他知道此次道祖找众人来是为了啥事,反正他又不担心,于是也自坐在一旁。

其他圣人虽有疑问,却见其他人都一个样儿,便也是纷纷端坐起来,好似好学生一般。

忽然玄天便睁开眼,对众人道了一声:"老师来了,众位还请起身迎接。"说罢便站起身来恭迎鸿均。

其他圣人间老子最先醒悟过来,其他人缓之,俱是心中感叹玄天的道行高深,他们都还未感应到鸿均来了,玄天就已经开口了。

果然,众人刚刚起身迎接,鸿均便出现在蒲团之上,一如以前讲道时的模样,周遭气息晦涩难辩,似有无穷大道围绕,看得玄天又是一叹,随着他道行的加深,却越来越觉得与鸿均的差距更远。众圣人赶紧恭敬的道声:老师。

鸿均面无表情,开口道:"此次招你师兄弟三人前来只为三事。一则,昊天适才来此见我,言道天庭无人,不好管理三界众生,我欲让你人、阐、截三教弟子听命于他,助他管理三界,你等可愿出力帮衬一二。"三清闻言均是一愣,均恨昊天多事。前番派人入驻天庭,实则是为了教派传承而做的,现在正是传道的大好时机,如果派人入天庭,那就是要做昊天的手下,每日里点?做班,不得自由,教中弟子入得天庭,人间传教就少了人手,实是得不偿失。

三清互望一眼,老子人教只一人,倒也不怕,截教万仙,人多的是,元始门下只十来个,若是少个几个还传个什么道啊,争不过截教了。元始开口道:"非是弟子等不愿遣人入天庭相助昊天,只是弟子门人不多,又要宏扬我玄门**,实在没有多余的人手去天庭效力。"顿了顿,又道:"不过通天师弟门下号称万仙,门人弟子众多,倒是可以相助昊天师弟管理天庭。"通天心中一急,道:"元始圣人说的不错,既然阐教弟子少,不如到天庭为官,协助昊天管理三界,至于人间传教,则由我截教一力承担即可。"双方各执一词,各不相让,都想把对方弟子全给弄上天去,好让自己教派独自传道。

鸿钧听众圣争吵,也不说话,只是闭目不语。良久,众圣见争不出结果,又一至望向鸿钧。老君看看众圣,开口道,"老师,我等各持已见,不能定夺,还请老师赐教。"鸿钧叹道,"天命如此,无可奈何。罢了,我本以为你等皆从我学道,又证道成圣,当能上体天道,没想到你等是这般……"话却没有说完,只是摇头。

玄天心中却是一叹,其他圣人或许不明白,但他可是明白的,他与鸿均一样,持有一块造化玉碟残片,对天地间的有些事情更要比其他人明了一些。鸿钧现在是天道,众圣现在的教义说起来也是天道的一部分,若能并存,当更能体现天道,可圣人之间争的就是气运,就是教义,又怎能并存与世呢?鸿均合道,本身就是为完善天道,而一众圣人却不能体会到鸿均的境界,所以鸿钧为之叹息。

玄天却无奈,鸿均非是无私,非是无爱,而是与盘古一样,对天地的大爱,而非人情私欲,对此,玄天也只能感叹,他也是做不到的。

鸿均抬头看了下几位圣人,又说道:"罢了。你等虽成圣人,不死不灭,然教派之争,关乎气运之争,也无可厚非。只是,你等既如此,我为天道,也只有天道至公了。""此番让你等来议者有三事,本来三事可分开解决,并无大碍,而你等只为自己教派气运之争,现在只好合一而办了。"鸿均叹道。

玄天暗道,来了!

"天地之间,未斩三尸者,皆有劫难,如今算来,劫难将至,此来便是要尔等选出那应劫之人。"众圣人大惊,何等劫难竟然要让圣人商议,莫非要应在门下弟子的身上?

元始天尊首先问道,"敢问老师,此劫乃是何劫?何谓应劫之人?""世间生灵,皆有劫难。便如那世俗之人,不能超脱生死者,便会由轮回演化历劫,了断因果。若是修道有成之人,到了金仙,便能了却生死,不入轮回。然一身因果,不能了断。天地之间众生因果必须完结才好,否则,积累下来,最终便形成无量量劫。无量量劫之时,天道受损,便是圣人也需争那一线生机。"众人听了这话,都暗暗摇头,左右为难。想要找人应劫吧,看样子多半要应在自己门下弟子身上。若是躲过这一次劫难,日后也不一定能逃脱,反而让自己也跟着陷入危局。

鸿钧似乎也知道大家的想法,继续说道,"便如有盘古开天之因,为巫妖留下功德,巫妖遂大兴亿万年,待气数已尽,自然就借巫妖大战,了却杀劫,断了因果。此次阐教弟子身犯杀劫,当以你阐教为此次量劫主角。"元始又问,"何人当应劫?"鸿钧没有立马回答,取出一副黄色书卷,展开道,"此物唤作封神榜,又称天书,榜上有三百六十五周天之数,合当为天界众神,以供昊天驱策。"鸿钧却是不停,接着说道:"封神共分为三等,根行深者,成其仙道;根行稍次,成其神道,根行浅薄,成其人道,仍随轮回之劫。此次杀劫以人、阐、截三教为主,或有他人牵连因果也会入榜。"说完便将封神榜张挂在紫霄宫前说道:"尔等可商议之后便将弟子姓名填于其上。"老君开口道:"老师,我等门下可有避法?"众圣一听都竖起双耳听鸿钧说话。就听鸿钧道,"尔等门下弟子皆要应劫。然天道虽至公,毕竟天心尚慈,留有一线生机。此次渡劫,尔等门下生机全在因果,功德,道行三者。因果浅,功德高,道行深者可安心修行,此劫虽大,不能伤其分毫。三者中得其二者,只要紧闭山门,静诵《黄庭》,也能避过大劫。三者中只得其一者,需入世渡劫,运气好,也能避劫,运气不好,真灵入此封神榜,入天庭充神位。三者皆无者,入世渡劫,运气好,真灵入封神榜,运气不好,化为灰灰,连转世投胎也不可得。"太上老君又开口问道:"老师,不知共需多少人上封神榜?"鸿钧答道:"所封众神为八部正神,分掌各司,按布周天,共三百六十五位,除却天庭已有官职,还须补齐。"太上老君又问道:"人、阐、截三教各有多少弟子上榜?又如何填写?"鸿钧言道:"各教上榜弟子又你三人商议而定。你们三人分掌三教,当由老子填阐教弟子姓名,原始填截教弟子姓名,通天填人教弟子姓名,余者随缘天定。商议决定之后便运用法力将弟子姓名写于封神榜上便可。"说完便隐去身形。

四 初商封神

几位圣人见老师已然离开便欲商议上榜之人,却是都不知该如何开口。

西方教二人开口道:"此乃东方之事,与我西方教无关。"一句话却叫几名圣人心中气愤,没事儿的时候你俩老想跑到东方来,有事儿了你俩跑的飞快。却也拿他们无法,本来西方教就没几个人,而且还都呆在极乐世界中修行,倒是准提经常在外面跑动,只是他乃圣人,又不能应劫。

女娲也道:"我不立教,此事与我无关。"众圣也知道女娲说的乃是事实,不能为难。

玄天也说道:"我不立教,此事与我无关。"元始却不想就这么放过玄天,玄天虽然未立大教,但门下弟子也有几个,且个个修为不俗,早把元始看的眼红了,若能把玄天门下扯到封神榜内,倒也是不错的选择。

元始天尊开口说道:"师兄此言差矣,再者,道祖曾言,此次封神大劫乃是量劫因果所致,虽然是以人阐截三教弟子为主,但却还有一些因果需要了结的。想师兄虽不立大教,但门下因果牵连不少,蓬莱岛生灵众多,也有因果纠缠深厚者,怎可避开?"老子也道是这个道理,通天未曾说话,却也有些看法,形似默认。西方二人纯粹是看戏的,他们刚刚摆脱出来,可不想再纠缠进去。

女娲倒是有些气恼元始,一听元始如此说话,便要争论,却被玄天一个眼神止住。

玄天看了看三清,这才好整以暇的说道:"哦,道祖所言是不错,但道祖也曾说过,此次各教门下生机全在因果,功德,道行三者,不知我可说的有错?"说罢,玄天看了看一众圣人。

众圣人也自点头,玄天说的没错,道祖的确是这样说的。

玄天脸色一变,冷笑道:"抛开因果不算,我门下个个都有功德,慧心与了真为指点天地人三皇,了真更为人皇之师,二人补天之时便曾救助人族,随后的功德更是不小,三弟子嫦娥定天下众生姻缘,功德亦是不小,四弟子仓颉为人族文字笔祖,功德可以说是千秋万代,敢问几位,尔等门下谁有此功德?"玄天这一说却叫三清面显愧色,玄天门下别的或许没有,但功德最多。

玄天见他们不说话,继续开口道:"且不论二代弟子,三代弟子中,地皇神农没有功德?杨戬曾助大禹治水,亦是有功德之辈,人族初生之时,我蓬莱岛中生灵多有相助,亦是有功德之人,且问,几位圣人门下有几个做过什么功德来?"玄天不待他们说话,便道:"除开这些不说,就论因果而言,我蓬莱岛中生灵足不出户,便如西方教极乐世界一般,不沾因果,不惹红尘,这因果从何而来?当年你等要在人族传道,我便闭岛万年,也未见你等有什么不妥反对的,如今大劫来了,到要叫我门下弟子应劫,这等好事怕是上天入地也难找吧?抛开这二者,我门下只有慧心了真二人常在人族,若是尔等认为他们应该受劫,我也无甚话说,只管让尔等门下弟子攻击他们便是,若是他们遭了劫难,便只能怪他们道行不高,运气不好,到时候我也没话说。"一番话直说的几个圣人面上无光,羞愧难当,老子更是瞪了元始一眼,暗怪他啥话不好说,偏偏招惹玄天,这下事情却有些大条了。

元始也是开了把的葫芦,郁闷不已,本就是见玄天门下太过强势才有些嫉妒,刚才只是随口一说,哪想招来了玄天一顿数落;女娲却是在一旁暗暗发笑,玄天果然厉害,直把一群圣人说的哑口无言,他蓬莱岛中生灵从不出岛,要他岛中生灵去应劫,靠这三教门下弟子的修为,便是给他们几个胆子也不敢啊,圣人道场,谁敢这样做。此外,玄天门下二代弟子就四个,有三个是准圣,不在入榜条件内,唯一一个仓颉,未斩三尸却比斩三尸者更安全,哪个人敢随意打杀他,找他们麻烦?他们不找你的麻烦就是好的了。

玄天说完后,自是坐在一旁闭目养神,理都不理其他人。

又是好一阵尴尬,没人开口说话,都怕先开口的人会惹人攻击。

最终还是元始开口说道:"我门下南极,云中子,广成子,赤精子,黄龙真人,惧留孙,太乙真人,灵宝**师,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均是道德高隆之士却是不该上榜,大师兄门下玄都**师亦为道德之士,不该上榜。

顿了一顿,看着通天说道:"师弟门下却是只练法力,不修德行,合该上榜。"通天怒道:"你门下南极子、太乙真人因是天庭六御之一,无须上榜,这还情有可原,但你门下其他人却不同,云中子,广成子,赤精子,黄龙真人,惧留孙,太乙真人,灵宝**师,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这些人当中,只有广成子做过人皇之师,其他人何谈"道德高隆"?依我看你所说之人除此三人以外,俱是该上榜之人。"若是以前的通天,或许还不会说出这番话来,先前有了玄天的言论,抓住了功德一事,元始门下除此三人外,无一人有甚功德,自然脱不得干系。

不过元始亦是不简单之辈,抓住通天话语中不算漏洞的漏洞,说道:"即便是我门下无道德高隆之辈,但大师兄掌人教,座下只弟子玄都一人。此子一向随大师兄静修,极少外出,也无甚因果。倒是助师兄教化人族,也有不少功德。按你的言论,难道玄都也该上榜不成?"此话一出,众人都觉得元始太过卑鄙了些,通天刚才的言论完全没有这个意思,元始的话却是直接挑拔老子与通天的关系,将二人推到对立面。

果然,元始的话一出,老子眉头不禁一皱,虽然觉得元始的话有些牵强,但也有些怪罪通天不把话说清楚,以致于他现在不得不开口。

老子道:"我门下只此一子,若他要上榜,我也无法。"随后便自闭目不提。

通天也有些恼怒元始,不过话也说到这个份儿上,他也不好再说什么,玄都是老子唯一的弟子,谁敢让他上榜,自是不再提,只与元始争论。

讨论了半天也没个结果,除开三教圣人以外,其他人只当看戏,反正也甚少见圣人之间争论的,尤其是现在元始通天二人争的个脸红耳赤,倒也有趣。

最后老子实在看不过了,才开口阻道:"封神乃是三教大事,不可仓促而定,我等当三商,才可定下人选。"元始也见争论不出什么结果,便道:"正当如此。"说完几位圣人便各自驾云离去。

三清中除太上老君只有玄都**师这位注定不会上榜的弟子无须担心之外,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均有许多弟子,通天教主更是号称万仙来朝,门下弟子无数。

封神一事关系到本教气运,两位圣人均是极为伤脑筋,想如何才能避免本教弟子上榜,而把对方门下弟子送上封神榜,从而保存本教元气。

五 议立封神,蓬莱训话

话说道祖相邀几位圣人,议立封神,却未有个结果,阐截二教圣人却对教派弟子安危伤透了脑筋。

人教圣人太上老君回到太赤天后,自得安乐,人教只玄都一个弟子,无上榜之忧,老子自然乐得其成,安安心心的炼丹去了,未成,却有元始前来。

老君知道元始的来意,却又不好拒绝,只好让玄都出去将元始打发走。

元始知道这次封神之劫阐教门下却是不好过,阐教门人不多,除了南极子、云中子外,十二金仙俱是沾染不少杀劫,太乙真人倒还好,占了个帝位,倒不虞上榜上忧,就连广成子也不成,蚩尤作乱时广成子一怒之下杀了不少凡人,杀孽甚重,却是不好处理。

燃灯只能算半个阐教中人,加之他未有多少杀孽,自身又是上榜条件之外的人,并不担心上榜。

所以元始在出了紫霄宫后便尾随老君而来,希望老君在填写阐教弟子时手下放宽些,也好保得阐教门人。

元始为表尊敬,未入太赤天,等了一会儿,只见玄都出来,心下疑惑,正要问道,玄都便开口道:"玄都见过二师叔,大老爷有旨,让我对师叔说:三清一体。余者便没有了。"元始一愣,便反应过来,老君还是放不下三清情义,不好与他作弊,罢了,元始只得回玉虚宫另想办法。

时过两百年,紫霄宫再开,众圣再聚,道祖说道:"你等可已商议好上榜名单。"见三清摇头,道祖叹道:"封神之时不可拖,此乃量劫,尔等尽早商议的好。"说完便消失了。

剩下几名圣人个个相望无言,西方教二人只等看好戏,好待三清对干,两败俱伤,他西方教好趁虚而入;女娲不立教,又没个弟子,自然不必忧心什么;玄天在上一次议立之时便言明了,他门下谁要看不过眼都可以让他上榜,只不看就要看几教弟子有没有那个实力了。

三清闷了半天,老子道:"封神乃是大事,尔等还是早作决断,以免误了封神时机,耽误上榜时辰。"元始通天听了这话,不禁心中诽议老子,说的倒是轻松,老子门下只一人,不必担心上榜的问题,可他阐截二教不一样啊。

老子见他二人没个动静,便自带头走上去,袖袍一挥,顿时封神榜上出现几个人名,却是人教中一些不足为重的弟子(老子只一个弟子,但人教就不同,人族都算是人教的,所以老子写上去的几人虽不是他的弟子,但也算是人教中人)。

有了老子带头,元始和通天也不好再说什么,元始走上前去,大手一挥,便出现几个人名在上面,却叫众人看得讶异,原因是上面几人没一个是众人所知的阐教中人,都是一些什么灵兽啊,杂役等。却是元始将昆仑山中化形而出的一些小妖小怪杂役等算作阐教门人写上去。

通天见元始这样,也是脑筋一动,挥手写下十几个,俱是截教门下一些资质不好的弟子,眼看着连仙道都成不了,通天干脆成全了他们,送其上榜,却是免受了轮回之苦。

老子一看,现在榜上只有二十几个名字,且俱是些乱七八糟的闲散,根本不足一用,人数也不足,心中忧虑。

祖又出现了,抬眼看了下封神榜,面无表情的说道:"榜上人数不足,却还需你等补上,罢了,下次再议吧,百年之后,紫霄再开,届时尔等务必要议出榜上名单,否则量劫不完,因果大矣。"说完大手一挥,众圣人便被送出紫霄宫,这一手惊的众圣目瞪口呆,原以为成圣了,与老师的差距应该缩小了,结果现在看来,自己在老师面前,还是如蝼蚁一般。

众圣人被打击的有些垂头丧气的回到各自所在之处。

老子刚回太赤天不久,元始便又来了,老君依然装B不见,气的元始暴跳,郁郁而回。

百年光阴,看似长久,于圣人言不过弹指一瞬罢了,百年过后,道祖再次召集众圣,紫霄宫再议封神,道祖说道:"封神之事不可再拖,今次尔等必定要商议出来。"说罢却不同前两次一般,只是闭目坐在蒲团之上,等待他们商议的结果。

三清三位圣人见老师已然发话,便知今日必须将上封神榜的弟子定下来。可是圣人虽为圣,却也有一个人字,还是无法断绝喜、怒、哀、乐四情。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都想保存本教元气,让对方门下上榜。一时争执不休,还是无法定下上榜之人。

老君见两位师弟争个不休,定不下人来,便开口道:"既然二位师弟无法定下人来,不如我等就一个不填。"太清圣人太上老君话音一落,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两位圣人都是一愣,通天教主不由说道:"好!就一个不填,三教弟子谁上榜、谁不上榜全看个人的实力与机缘。"元始天尊也点头应是。

太上老君见两位师弟也都同意了,便转身对道祖鸿钧说道:"老师,不知如此可否?"鸿钧睁眼说道:"只要有三百六十五人上榜,不要误了封神就可以,至于何人上榜,均由你师兄弟三人来定。百年后,封神之人便会出生,到时其拜在那教门下,就由那教主持封神,封神榜为师也会送到那教教主手中。"元始又问道:"老师,那封神之人如何辩认?"其他圣人也自听着,这封神之人要是落入哪教手中便对哪教有利啊。

鸿均道:"此人身具飞熊之相。"说完便消失了。

几位圣人见道祖已然隐去身形,便互相稽首后离开紫霄宫,向各自道场行去。

玄天回到蓬莱岛后,却自有些想法,此次大劫,分明是道门中人阐截教的杀劫,他虽不立教,但也份属道门,岂不闻外界流传的都是"道门三清一圣"?说的便是三清圣人与玄天圣父,此次杀劫过后,西方教改名佛教,另起炉灶,却是让玄天有些看不过。此劫中准提偷鸡摸狗渡去不少道门弟子,特别是截教弟子,万仙阵中接引渡去三千红尘客,将偌大个截教所剩的根基尽毁,西方教以此立佛教根基,偷了截教气运以长自身,着实可恶。

只是此事还未发生,也不一定以后是什么样子,玄天现在还得谋划一番。

思虑过后,玄天唤来四名弟子,道:"百年后将又封神之劫,此次大劫虽以道门为主,却也牵连他人,天下间未斩三尸者皆在劫内,你等吩咐岛中生灵不可擅自出岛,免得沾上煞气,堕入劫中。"慧心大惊,问道:"老师,我等已然是仙道中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怎的还有劫数?"太上老君答道:"世间生灵,皆有劫难。便如那世俗之人,不能超脱生死者,便会由轮回演化历劫,了断因果。若是修道有成之人,到了金仙,便能了却生死,不入轮回。然一身因果,不能了断。天地之间众生因果必须完结才好,否则,积累下来,最终便形成无量量劫。无量量劫之时,天道受损,便是圣人也需争那一线生机。此次封神之劫只因三事。一则,昊天上帝想让人阐截三教弟子垂首听命于他;二则,阐教弟子遇上杀劫,须完过杀劫才可继续修行;三则,天庭人手不足,不足以震慑一众修士,管理三界一切事物。"玄天微微一顿又接着说道:"故道祖赐下封神榜,以便分封八部众神,辅助昊天上帝管理三界。"慧心了真嫦娥三人倒还不怕,他三人已斩三尸,不在上榜条件内,只是了真手下还有一徒弟杨戬,仓颉也在未斩三尸,自是有些担忧。

玄天看出他们的忧虑来,笑道:"此次渡劫,生机全在因果,功德,道行三者。因果浅,功德高,道行深者可安心修行,此劫虽大,不能伤其分毫。三者中得其二者,只要紧闭山门,静诵《黄庭》,也能避过大劫。三者中只得其一者,需入世渡劫,运气好,也能避劫,运气不好,真灵入此封神榜,入天庭充神位。三者皆无者,入世渡劫,运气好,真灵入封神榜,运气不好,化为灰灰,连转世投胎也不可得。"顿了下,又接道:"尔等几人皆有功德在身,慧心、了真、嫦娥,你三人已然斩尸,不在劫中,且功德深厚,道行也深,自不担忧,仓颉亦有大功德,自不担心遭劫,杨戬虽有功德,但他还有些因果未了,但他福缘深厚,虽然上榜,但无大碍。"见了真疑惑,玄天笑道:"上榜者只余真灵,肉身不存,道行不能提高,只能留在原有境界,却也未曾说过不得肉身封神,杨戬福缘深厚,可肉身封神,以后听宣不听调,如常以往一般,自不担心。"慧心道:"既然如此,我等便需紧闭山门,足不出岛便可安然过此大劫,还有何虑呢?"玄天笑道:"此次封神虽是大劫,却也是一场机缘,届时为师自有安排,尔等只需回去打坐修炼,到时为师为安排你们做事的。"四弟子不明就里,只得回去打坐修炼不提。

六 各作计较

却说玄天回到蓬莱以后,一番思量,又吩咐好弟子作为,便自闭目神游,思量着此次封神一劫中的事情。

那碧游宫通天回岛以后,觉得有些憋闷,心下疑惑,通天心道:自成圣以来,还未有过这种感觉,怪哉,怪哉。遂自坐下掐算天机,却又是模糊不明,无奈作罢。

却是通天作为圣人,虽然此次大劫之中,天机混淆不清,但终究与他有些联系的,他还是有些感觉,不过,他却终是落入了别人的算计当中。

却说通天落入何人算计,这人自然是元始天尊。

元始可是为了阐教道统什么都不顾了,三商封神之后,元始再次来到太赤天,前两次元始来这儿,老子因心中抹不下面子,三清一体,虽然他不知道元始究竟想怎么样,但毕竟两人如果在这事儿上私下作了打算,就有违了三清的情面,于通天处不好作甚交代。

此次元始也报着可有可无的想法而来,他也知道老子的意思,但终究放不下阐教。

不过这次却异常轻松,元始刚来,便有玄都在外等候,见元始来了,玄都便上前一拜,道:"弟子玄都见过二师叔,老师交代过了,师叔来了,便请师叔自己进去,还请师叔恕罪。"元始微笑着看着玄都,这玄都却也是大福缘之辈,本身深得老子真传,虽然修行时日较短,但假以时日,此子成就必不下于蓬莱岛那三人。

"无妨。"元始挥挥手,老子能够见他,便是元始心里有些高兴,大笑着踏步入了八景宫中。

八景宫内,正殿当中有一炉,内中火焰静静的燃烧,看似平静,实则凶险异常,这火不是凡火,乃是两仪净火,混沌化两仪,此火乃是开天初老子于天地间收集的一些,威力颇大,比之太阳真火也有过之而无不及,仅次于混沌之火的一种,老子用来炼丹炼器,无往不利。

一道台之上,墙上画一太极图,下一蒲团,老子正坐于其上,双目微闭,似睡着一般。

元始入得殿内,走到老子身旁,微微道了声:"元始见过大兄。"老子微闭的双眼缓缓睁开,看了眼元始,一指右手方,出现一蒲团,见元始坐上了,老子又闭上眼睛。元始有样学样,也自闭着眼睛神游。

八卦炉中的火静静的燃烧着,不知过了多久,上方两个闭目的人似睡着了一般,整个大殿没有一人吭了一声,最终,似乎元始还是稍弱一筹,没有老子那么会装B,先开了口。

"师兄,封神之事你怎么看?"元始有求于老君,不敢在老子面前耍花枪,直来直去的说比较好。

老子微道:"此事乃是天定劫数,各人自有机缘,无需贫道过问。"老子继续跟元始打官腔,却是不肯先开口。

元始心中闪过一道鄙视之意,咬咬牙,道:"师兄立人教,掌人族教化,却一直未能实现,先有蓬莱岛玄天独掌人族教化大事,后又有通天的截教擅专人族之事,实则有越俎代袍之嫌,师弟心有不愤,故欲为师兄马前卒,驱逐截教,好让师兄重掌人族之事。"老子微微睁了下眼睛,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又自恢复平静,仿佛一切都未曾发生过一样,老子道:"蓬莱岛玄天道友为人族圣父,教化人族理所应当,只是玄天道友未立大教,教化之事力有不逮,故而退出人族,放下教化之事,却不可说他不对。"顿了顿,见元始脸上不以为然,老子又道:"通天师弟与你我同为三清之一,同气连枝,而我人教弟子稀少,只玄都一人,更比玄天道友还有不得力,故而通天师弟代为兄教化人族实非过错之举,还请师弟心中莫要记挂,免得传出去有损我三清颜面。"元始所说的那些东西都是虚的,驱逐截教,还不是打着趁此次封神将截教在人族中的势力打压下来,阐教才好上位。人教本就占人族正统,却人数稀少,教化人族之事最终还不是落在阐教身上,驱逐截教,最后人教也不得什么好处,出傻力而不得利,凡人尚且不会这么笨,老子更是不会干这事儿的,老子是打定了主意,不见饵食不下嘴啊。

元始心中暗恨,自己都说这么明白了,老子还是装聋作哑,看来,老子也是一狠人,得有利才行啊。

"当年道祖传道天下,师兄所得最多,当为道教之首啊。"元始深深的吸了口气,最后狠狠心,说道。

这利益给的不小啊,看似就一句废话,却实实的道明了以后传道的大事。

老子立人教,却经过数次波折,先被玄天抢了教化之职,占了人族正统,而阐教截教虽然名义上跟老子三清一体,但都是圣人,都知道气运的好处,自然各传各的,没事儿谁会甘愿人后,所以老子立人教之后,大义上是占了众教之首,但终究是实力不够,各人虽然表面上如此说,但却是在传道之事上,都有各自的打算,各传各的。现在元始的一句话,给出了以后人教的地位,此次封神之后,若是阐教成功取代截教的地位,以后阐教传道,自会将人教放在一位,人教人少,传道之事争不过其他几教,得了元始这句话,平白得利,不需传道却能得一分气运,变向的从阐教手中拿的,这利,元始给的狠。

老子沉默了良久,最终道:"师弟此言确是正理,当年道祖有旨,人族为天地主角,传道之后,你我两教弟子多为人族,而截教弟子却多为妖魔,实则有违道祖大义,却是不当继续教化人族啊。"元始欣喜道:"正是如此,师兄高义。"老子这话却是将截教的将来给打定了,看老子的意思,却是表明了此次人阐二教会联手了,元始心中怎能不高兴?

接下来二人又说了许多,皆是关于以后的事情,这里就不再细讲了。

西方二人回到极乐世界中后,双双坐于八宝功德池前,这八宝功德池却也是一奇物,是接引在西方找到的,却是接引立教之本,很是珍惜的东西。

准提对接引道:"此次东方封神之事,师兄怎么看?"接引一脸愁苦,望了望准提,道:"封神量劫,天地因果纠缠,劫力深厚,我西方极乐世界不沾因果,却是好事,自不必担心教中弟子陨落。"准提想了想,道:"师兄,你我二人发下宏愿立下这西方教,愿渡尽天下人,虽我二人有这毅力这智慧,但毕竟我西方根基不足,立教之物也不如东方三清,气运不足,不知何时才能大兴,宏愿发下了,如果不能完成,却是对你我修为不利啊。"接引听完,脸色更加愁苦,如同死了亲娘一般。

准提再道:"此番我见三清为争封神之事,各扯手足,撕开面皮,却是对我西方有利,此次封神大劫,阐截二教相争,阐教人少,必定不是截教的对手,元始护短,必会拉拢老子,到时两教联手,实力虽然犹显不足,却也能和截教一拼。"接引叹道:"师弟高见,只是那截教通天,身有诛仙四剑,非四圣不可破,老君虽然道行高深,与元始一起虽然三件至宝,却还不足以争过通天。"准提笑道:"此却是我等的机会,东方五位圣人中,三清自命清高,必不会去求女娲相助,玄天道君虽与三清同为盘古,但与老子有隙,又与元始交浅,却与通天相熟,二人也不会去求他,绕来绕去,却只有来求你我二人,届时,老君欠下人情,必定会允许我西方教传道东土,而封神之后,人阐截三教自损实力,何愁我西方教不兴。"接引也万年不遇的露出了些许笑容,道:"师弟果然有大智慧,此事便依师弟安排,若需为兄相助的,师弟尽管开口。"准提满面春风得意的笑着,看似大事在握啊。

七 玄天的打算,碧游宫通天

却说各位圣人在互相计较的同时,玄天也再次为封神之事打算着。

此次封神,以道门人阐截三教为主,不关他的事儿,蓬莱门下皆是有大功德之辈,他也不需为门下弟子打算,不必顾虑他们的安危,现在他所关心的,却是封神一战中,他能得到多少好处以及封神之后的事情。

自他穿越以来,一直小心翼翼,先前无不在为成圣之事打算着,后来成圣了,又要为以后圣人间的争斗不停的谋算,现在他不是孤身一人,若说势力,他的势力当属众圣之首,除开鸿均便属他了(鸿均的几个徒弟都是圣人,谁能比?),不说蓬莱岛中隐藏的数万精英,还有那地府后土,有那洪荒碎片中的巫族余脉,单是表面上的,三名准圣弟子,便是道门几圣中,又有哪一教可比?

实力越大,他身上的责任越大,看似他手中的势力无人可比,但天地间却不容有人能打破平衡,鸿均天众奇才,最后也不得不合身天道,形同木偶,看似地位尊贵,却也无意义。这个世界中多了圣人一项不可打破的阻碍,便是玄天手下有再多的势力,真要把几名圣人给惹急了,一番齐上,便是玄天也没办法,纵能自保,不被其他圣人封印,却也保不得手中的势力。否则,玄天凭着门下的实力,一拥而上,便是几教弟子联合也不是对手。

底牌,没人知道玄天手中有多少底牌(我也不知道,本书还没写完,谁知道以后玄天手中会不会多出一张牌来,牌没翻完,书就不完),想玄天自穿越以来,历经无数岁月,可以说,玄天的年龄,就是天道也比不过,没谁比他活得久了,他手中究竟有多手底牌,这事儿还没个准儿。

苦恼啊,真的很苦恼,关键是实力,要是玄天实力够强,就算几名圣人联手他也不怕是实力,还需这么苦恼么?没办法啊。

封神之后,便是佛教大兴,此事还有待算计,道教自此次封神量劫中实力大损,西方二人趁此脱离玄门,自成一脉,气运暂时大涨,却不能长久,二人必借此机,占据人族正统,一举将修为提高,以面对以后道门三清的打击,只是如今有了玄天,岂会让他如此容易?

玄天自有打算,便出了都天殿,身形一晃,便来到东海金熬岛,也是路近,他跟通天,算是邻居吧。

金鳌岛四周仙霞四起,雾隐朦胧,金鳌岛立于东海之上,清光散发周围,让人看得入迷,却是通天的排场,时不时有道上清仙光自空中划过,却是截教弟子的身影。

通天正在碧游宫中讲道,在他看来,此次封神量劫乃是因为阐教门人沾染红尘杀劫而起,他截教弟子若是各自闭目静诵黄庭,待到封神之后,自然无事。却是他想的过于天真了,要真是这样,就没有这次封神之事了。

圣人讲道,自是不凡,只听自通天口中如天音一般,朵朵金莲四起,天花乱坠,下面弟子听得点头晃脑,如痴如醉,正听的酣畅之时,却见通天停了下来,下面弟子心中郁闷,却突然被打断了,怎叫人心中不郁闷。

郁闷归郁闷,却也不敢胡闹,下面弟子皆望着多宝,多宝身为截教大弟子,自然有事便求他了。

多宝心中也是十分郁闷,见众人都望着自己,心下不爽,怎么每次这事儿都赶上自己碰上了,无奈,正要开口,却见通天先开口了。

通天道:"水月童子何在?"水月童子是通天开辟上清天时点化的玉石得道,平时便负责碧游宫中的杂务,深得通天的喜爱(注:通天没有恋童辟)。

水月童子本来还在听通天讲道,他跟通天的时间较多,因此还是比较幸运的,虽然地位不比通天的亲传弟子,但所学的东西却不比那些亲传弟子少,只是修为不高,多数时候知道也不明白。

正听的爽,忽闻通天叫他,心下疑惑,却也上前应诺。

通天道:"尔可去岛外迎接贵客。"水月听的奇怪,能被教主称之为贵客的人倒底是什么人?自顾出岛接人去了。

通天看着下面的弟子,道:"封神之劫将起,神仙量劫,尔等不要出山,只在洞府内修行,以免沾上煞气。此后三百年,碧游宫停讲,若无诏命,不得随意入金鳌岛,待大劫过后,尔等再来听讲。"说罢,挥挥手让众弟子退下。

一众弟子本来听得封神之劫时,心中大惊,仙人还要历劫,此事前些日子听说过,但也不肯定,现在得了通天的肯定,却是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听到通天后来说只要闭岛修行便没事儿了,心中才安稳下来,便各自回到洞府之中,打算闭关三百年,待封神一事完结之后,才出岛来。只是事情能这么简单么?

且不说截教弟子是何想法,再说那水月童子奉命到岛外迎接贵客,来到了岛外,见半空当中虚立一人,身穿月白银色道袍,上面星光点点,霎是好看,头戴一顶束发金冠,正微笑地看着他呢,水月心下一惊,知道这人就是盘古玄天圣人,急忙拜下。

玄天来到金鳌岛之后,便在外停留观赏金鳌岛的风光,金鳌岛比之蓬莱,虽少了一股宁静详和的味道,却多了一股霸气,凛利之气,却是通天因参悟诛仙剑阵所带的,看得玄天也不禁点头。只是玄天有些鄙视通天不知好歹,本来万仙来朝之势就比较嚣张了,而金鳌岛外却除了通天随手布下的一些防御阵势便再无其他了,看得玄天直翻白眼,虽然作为圣人道场,除了几个圣人敢闯之外,还没人敢轻易闯进去,但也不能这样子马虎了事啊,想那玄天的蓬莱岛,内外大阵小阵,杀阵林立,简直就是修罗杀场的文静版,那是这金鳌岛可比的。

玄天也没说什么,知道水月是通天派出来迎接他的,自是跟上他一起进去。

一入岛内,便觉得一股灵气扑面而来,玄天又是一阵点头,这金鳌岛也是一灵地,虽然比不得蓬莱岛那几近液化的灵气,但也不可小视了。

通天在上清殿中等候玄天,见玄天进来了,通天也自起身迎接,虽然通天为人有些自傲,却也是个实在人,三清中,就属他跟玄天关系较为近些,没别的,只因为玄天是唯一不对他通天教义不爽的人,他通天这人就是一实在人,你看得起我,我也看得起你,你对我好,我便对你好。

"师兄倒是少来我这金鳌岛,你我互邻多年,却是少见。"通天大笑说道,亲自将玄天迎接上座,又吩咐水月童子采来灵果等。

玄天坐在通天左首方,二人平起平坐,却是通天以示尊敬,听了通天的话,玄天笑道:"当年你立府金鳌岛,为兄却未能来祝贺你,却是为兄的不是了。"二人俱是一笑,通天给玄天倒上一杯仙酿,却叫玄天有些受宠若惊了,他是知道通天的为人的,要让通天主动倒酒的,怕是没几人有这荣誉。

八 通天问封神

上回说道玄天为了能在封神当中得利,便来到碧游宫中找到通天,通天为玄天亲自倒酒,让玄天有些惊讶。

玄天见通天亲自为他斟酒,心下惊讶,微笑着举起酒杯与通天遥遥一碰后,自顾饮下,内心里却是暗道:这通天也不简单嘛,今日通天的行为却是异常怪异,亲自为自己倒酒,按说以通天自傲的性格,这事发生的机率,比之火星撞地球大不了多少,若说今日之事,必定通天也有计较了。

想罢,玄天却将自己来此的目的重新算计一番,知道通天也有了计较,他就得换换方式了,虽然不知道通天是作何打算,但他知道现下自己得先稳住,不能让通天看出什么来。

玄天自顾自的饮酒,微笑着面对通天,也不说什么,倒叫通天有些不知所措了。

通天虽然性情较之其他圣人耿直一些,但好歹也是活了无数年的老怪物,要是没点儿算计,那才是怪事,今日玄天一来,他心中便有了些想法,心里也大概知道一些玄天来此的目的,但毕竟他不善算计,行为间不禁露出些许马脚,倒让玄天给看出来了,见玄天只顾饮酒,不谈正事儿,倒也让他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应付了。

二人便这样有一句没一句的瞎聊,玄天一会儿扯东,一会儿扯西,不时谈谈金鳌岛上花草的布置,谈谈哪颗树该放哪里,该整成啥模样,反正就是对此次来的目的只字不提。

玄天他心中不急,真的不急,封神之事不关他的事儿,便是截教灭了也不关他的事儿,反正就算截教灭了,他蓬莱岛也没啥事儿,人阐两教就算联合也不是他蓬莱岛的对手,他心中当然不急,此来只是为了能在封神当中得点儿利益,能得到当然最好,得不到就算了,无关紧要。

他不急,通天可急啊,封神事关道统传承大事,教派气运之争,关系到以后圣人间实力的比拼,他通天最是不甘寂莫之人,如何肯在此次争斗中失利,他自忖单单对付元始一人不怕,虽然元始手中有开天至宝之一的盘古幡,但他的诛仙剑阵也不是吃素的,到时二人对干,元始一定不是他的对手。

通天现在最紧要的是要知道玄天来这儿的目的,他不笨,能成圣的人自然不笨,对于玄天,他心中多少有些忌惮的,虽然他有诛仙剑阵在手,可对玄天,他依然没有把握能打败他,但他也坚信,若是摆下诛仙剑阵,便是困不住玄天,但自己依然能够保持不败,这点儿,他是深信不疑的,若说几个圣人之间,他对此有自信的,只有两人,一是老子,三清本是盘古元神所化,老子因占大份,这点儿上通天知道自己不是老子的对手,但也坚信自己就算不是老子的对手,立下阵后,老子也破不了。

另一人就是玄天了,不知道为什么,他一直对于玄天有种下不去手的感觉,而且在他心中,有些隐隐的感觉到就算摆下诛仙剑阵也是困不住玄天的,心下纳闷,却也不知道为什么。

直看玄天不说正题,通天无奈只好先开口了,"师兄此来该不是为了看这金鳌岛的风景吧?"玄天一笑,通天终于忍不住了,微笑一下,玄天作疑问状,"师弟怎会知道为兄来此的目的?"玄天这一问倒让通天给气愣了,这风景有什么好看,你蓬莱岛的风景就是其他几名圣人也交口称赞的,要看,你不会去你家看去啊,没事儿劳动圣人之身来我这儿看风景。

通天愤道:"师兄倒是说笑了,若论风景,还属师兄的蓬莱岛,我虽没有去过,但得女娲娘娘之言,若论风景秀美,当属师兄的蓬莱岛为一啊。"却是女娲在无意之间说的。

玄天心下暗笑,脸上却作疑问道:"是吗?我怎么不知道?"继续装傻。

通天差点儿被这句话给气翻过去,无耻,太无耻,当着面在这儿扯皮,真够无耻的。

玄天见通天脸色不好,也知道不能再耍他了,要不然就得给气的翻脸了,微笑一声,玄天正色道:"为兄此来却是有事。"见玄天摆正脸色,通天心中也顺畅了些,道:"所为何事?"玄天看着通天,微笑着道:"师弟不会不知道吧?封神之事呗。"通天见玄天终于说到正题了,心下也是一喜,却故作镇静道:"哦?封神之事?此事不是道祖亲定么?师兄也是知道的,有何疑问?"玄天见通天这模样,心下暗笑,装,你就装吧,看谁先急。玄天道:"哦,没啥事儿,只是为兄突然想起,随口问问,既然师弟没啥事儿,为兄便告辞了,还得谢过师弟的好酒啊,改日再请师弟到我蓬莱作客。"说罢,玄天便要起身告辞。

通天见玄天要走,心中一急,虽然知道玄天是在等他开口,但也没办法,只好道:"师兄且慢,师弟正有一事相问。"玄天回身作疑问状,道:"哦?是何要事?"身形却停了下来,不走了。

通天叹了口气,道:"此番封神一事,道祖有言,事关因果、功德、道行。因果浅,功德高,道行深者可安心修行,此劫虽大,不能伤其分毫。三者中得其二者,只要紧闭山门,静诵《黄庭》,也能避过大劫。三者中只得其一者,需入世渡劫,运气好,也能避劫,运气不好,真灵入此封神榜,入天庭充神位。三者皆无者,入世渡劫,运气好,真灵入封神榜,运气不好,化为灰灰,连转世投胎也不可得。"停了下,又道:"我截教不如师兄蓬莱岛,截教弟子多在红尘行走,因果甚深,功德一事更是恍如不论,而道行之事,我截教弟子修行多以法力为主,道行为辅,却也不提,此次封神,说实话,我截教弟子怕是凶多吉少。"玄天静静的听着通天说完,他没想到通天也看得这么清楚,他在想,既是通天也清楚这些道理,为何前世封神之时还会让门下弟子闭关修行,最后一个个的被阐教给引出来喀嚓了,搞的截教几尽灭亡?

玄天笑道:"师弟截教门下弟子数万,个个修为不凡,又颇重义气,谁人能欺负得了?"通天看了看玄天,语气恍如自嘲般,道:"师兄为何还如此笑话我?"见玄天疑惑,通天继续道:"当初我立截教,创下这偌大家业,一心想要恢复当年妖族天庭那万妖来朝之势,但后来却是为之所累,心下时常暗叹当年幼稚,圣人不死不灭,岂可为此等小事争个不停,平白劳烦心神,此后我便很少过问截教中事,任其发展,只是终究为我所创,心中放之不下,此番封神大劫,师弟却也想为其找到出路,保其完全。"一番话直叫玄天惊讶,他没想到通天是这么想的,难怪这些年很少见通天过问截教之事,多是交给外门的赵公明管理,连金鳌岛的事也交给了多宝管理,自己一心放在体悟天道之上。

玄天疑惑道:"师弟竟有此想法,是好事啊,为何还如此为难?"却又在睁眼说瞎话。

通天看了看玄天,道:"封神之事,道祖有言:自安天命,只是我却终究放不下这截教弟子,此事,还请师兄指点。"说罢,通天竟起身向玄天一拜。

玄天赶紧让开,开玩笑,要是受了你一拜,这因果却就结大了,你这截教数万妖魔鬼怪,参差不齐,不上封神榜拿来干嘛?要是受了你一拜,我就得为你这数万妖魔找出路,这不是没事儿找不自在么?

玄天跳开的同时赶紧扶起通天,道:"师弟此事却是为难为兄了,封神之事乃是道祖亲定,岂可擅改?""只是……"玄天看了看通天,道:"只是师弟截教门下确实多参差不齐之辈,若能借这次封神去抚存菁,倒也不失为件好事。"通天见玄天不受他的拜礼,心下也是一叹,此事没办好!又听玄天后面一句话,心头一亮,此事却可如此,遂道:"多谢师兄提醒,师兄良言,师弟感激不尽。"却又是一拜,这一拜,玄天却是受的心安理得。

今日的事情有些超出玄天原本的预测,打乱了玄天的一些计划,所以玄天在与通天商量了一些事情之后,便自离去了。

九 帝辛出世,落宝金钱

上回说道玄天想要从封神中得利,在与通天说了些事儿后,便回到蓬莱。

却说玄天在蓬莱岛,心中也是在算计此后之事,封神一战中,要想得利,还得好生算计一番才行。随后玄天便出了蓬莱岛,直向洪荒行去。

玄天来到洪荒,自化为一书生,手持一把逍遥扇(这东西让我想到了传奇),身着白衫,眉目俊秀,宛如一翩翩浊世佳公子。

玄天一手持扇,慢悠悠的走在道路上,此路通向商朝的国都,朝歌。此时人间尚时帝乙在位之时,帝乙也算贤德,在他治理下,民风纯朴,商朝发展势态繁荣向上。入得朝歌,见民间商铺林立,行人匆匆,却是一番盛世之态。

玄天所化的书生一路游走,到了商国宫殿之前才停下来。整个朝歌上空有一股紫色皇气笼罩,这王宫之上更甚,隐有九条金龙在上空翻滚,凡人却是看不到的,只有修为到了一定境界才能看到。

王宫之中,此时却是一阵慌忙,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方正国字脸,威仪无比,周围宫女太监林立,男子来回走动不停,脸色焦急之色愈浓,此人正是帝乙。

帝乙自继位以来,后宫先后诞下两子,长曰微子启;次曰微子衍;去年年底后宫一妃又怀上了孩子,让帝乙喜不自甚,昨日早上突然有宫女来报,那妃子大叫腹痛,羊水破裂,看样子却是有生产了。帝乙赶紧召来御医,安排产婆接生之事。可忙了一天了,却不见有甚动静,帝乙心急如焚,生怕出什么差子,又不能进去看看,只有在外面走来走去,暗暗焦急。

却说帝乙已经两次为人父了,也知道生孩子之事自己帮不上忙,却也心有不甘,那怀孕的妃子是他最为疼爱的一位,自怀孕以来,生怕磕着碰着,照顾至微,此下生子,却遇难产,怎叫帝乙心中不焦急?

帝乙正急切时,头上九龙星辰冠突然一亮,九条神龙振势飞出,盘距在皇城之上,隐隐间有那龙吟之声,让帝乙一阵惊异,自他登基以来便戴着这九龙星辰冠,时过甚久,民间对这九龙星辰冠的来历也记不太清了,只有皇族中人还清晰记得,只是记得这九龙星辰冠为人皇佩冠,无此冠此便不被人族之人承认,是以帝乙一直佩戴,但却并不清楚这冠中倒底有何神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