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虎贲郎 > 第459章 两全之法

虎贲郎 第459章 两全之法

作者:中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1: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八月最后一日,白马城。

去年曹仁攻破白马,屠戮的不止是白马城,连着周围的乡社、里社或人口聚落一并屠了。

因此濮阳以西的黄河南岸这片狭长地带,二百余里内已无人烟。

赵云驻屯白马时已将白马城内的尸骸收敛,挖大坑埋葬于城外,还立碑。

曹昂率军西进时,赵云所立的石碑被路过的曹军别部砸毁。

不过立碑历来都是两块,一块深埋地下,一块立在地表。

这都不重要了,整个白马城昨夜城内、城外哭声环绕,连河风呼啸都无法压制曹军家眷的哭声。

甘宁、张辽急于撤退,舍弃了大量累赘物资。

他们甚至来不及统计到底抓了多少人,财富缴获之类更无从细查。

就连夜里宿营,双方也是分为东西两片。

只有驱赶这些俘虏去了酸枣大营,才能详细统计。

天色明亮时,甘宁站在白马城墙上眺望城西,处处临时营地余烬将灭。

他手里抓着麦饼,时不时咬一口,另一手端着干姜熬煮的马肉汤,脸上没有什么喜悦情绪。

他对欺辱妇孺没有什么兴趣,甚至感受不到什么快乐或成就感。

撤的太过于急切,许多俘虏连自身逃亡时携带的粮食、细软都来不及收拾。

只是督促俘虏架起车辆,有牲畜的用畜力拉车,没有的就人力推车。

小一点的孩子坐在车上,半大的徒步而行。

深怕黎阳的袁兵渡河追击,因此一路上马鞭、棍棒激励下,才堪堪抵达白马城附近宿夜。

夜里自然有企图摸黑逃亡的俘虏,但这种人已经被砍下头颅,无首尸体堆在一起,首级装车,由缴获的畜力拉载。

甘宁一块麦饼吃完,低头看了看碗底的细碎马肉与干姜颗粒,晃了晃碗尽数饮下一口吞咽,将碗递给一名卫士:“该出发了,别让大司马久等。”

坐在他身后火堆前烤火的军正官夏侯兰这时候站起来,看一眼城外各处景象:“俘虏受惊,如今饥寒交迫,再督促急行军,恐怕难以支撑。”

“他们的父兄屠白马时,她们怎么不受惊?”

甘宁反问,又说:“我随军干粮只剩下半日,虽缴获一些米粟,夜里扎营时才能烹煮。给了她们,我军吏士、马匹吃什么?她们越可怜越好,从燕县外经过,越能扰乱贼军战意。”

夏侯兰沉默,随即说:“就恐适得其反。”

“反就反吧,顾不得那么多,我不能让吏士饿着肚子赶路。”

甘宁说罢拿起头盔戴在脑袋上,麾下舟船被涨溢的黄河水冲走,许多制好的干粮也随船被冲走了,这是一笔很大的损失。

虽然缴获的粟米比干粮要多很多,可现在临战之际,哪有那么多富余的时间去舂米?

好在白马津里还有他留下的干粮,昨夜才没饿肚子。

这种环境下,俘虏就是肯配合帮你舂米,也找不到那么多的石臼、舂具。

夏侯兰见此,还是快步跟上,在甘宁身后说:“她们已被我军俘虏,若伤病而死,减损的是吏士应得的功勋。交割给大司马后,若伤病沉重,受损的还是大司马。”

甘宁止步,回头审视夏侯兰:“军正的意思是?”

“给她们一点希望,她们还有孩子要养。”

夏侯兰语气平静:“仆的意思是,告诉她们,过燕县后大司马会备好米粥,能让她们吃饱。”

“大司马有这样的闲心?”

甘宁不信,又感觉这样说不妥当,敛容:“军正也知道,某是个粗人,向来率直。我的意思是大司马军务繁忙,哪里有精力照料俘虏?”

“若是能攻贼军战心,以仆对大司马的了解,大司马不会拒绝。”

夏侯兰加快语气说:“还请兴霸与我一起发军书,请大司马在燕县外设立锅灶熬煮米汤。待妇孺到,立刻散发粥水。如此展示仁德胸怀,贼军将不战自溃!”

“军正倒是颇有韬略,甘某失敬了。”

甘宁敛容,对着夏侯兰正式拱手致歉,随即就说:“事不宜迟,你我这就一同署名发书?”

“善。”

夏侯兰也露出笑容,去拿笔墨,与甘宁一起书写这道军书。

白马城东侧,是张辽驻屯区域。

张辽可没那么多想法,他跟着吕布早已经适应了流浪,也清楚曹军的韧性。

这些迁移到濮阳的曹军家眷,普遍是梁沛籍贯,能从豫州迁到兖州东部,又迁到中部的濮阳。

所以这是一支擅长迁徙,性情相对坚韧的家眷。

乱世之中,军队家眷里哪有那么多娇弱、孱弱之辈?

如今哭嚎不止,更多的只是恐惧罢了。

她们太清楚家里父兄、丈夫在外造成的杀戮,现在一路上哭嚎不止,只是感觉自己可能要死了。

夏侯兰对这些家眷俘虏还有同情心,才想了个利用对方,也救命的办法。

可张辽早已心如铁石,也不想因为抄掠五万多俘虏在赵大司马那里指手画脚,败坏大司马的好感。

哪怕张辽想到了利用这些俘虏的策略,可也不会去向赵基表达。

这有一种居功自傲,要挟赵大司马配合的嫌疑。

跟在吕布身边那么久,张辽很清楚该怎么少惹麻烦。

为了接应他们,天亮之际,赵基就派出三千骑先行。

而这时候,自官渡渡河的虞翻、吴范快马北上,已入赵基的酸枣大营。

虞翻呈上吕布的亲笔信,赵基翻阅时神情波澜不惊。

心情也是一样的平静,并无什么内疚,也不是说他水淹纪灵惹出了这场疫灾。

没有种子,光有土地和水,是长不出来任何东西的。

是战争制造了太多的死人,才让生活环境迅速恶化,饥饿与疲倦降低了人群的平均抗性,终于疾病击穿了人体的抵抗力。

大面积死人,加上涝灾中漂浮的尸体,湿热的环境,社会秩序瓦解并趋于混乱,大量盲目流窜的人口,养蛊之下,才造成了现在的淮南大疫。

按着现在的人口密度来说,只要没有战争以及各种人力动员、流动,淮南大疫就算因涝灾湿热出现多个源头,但也不会这样凶猛的蔓延。

战争本身就是对人力资源的高效率利用,其中一股人力染毒,自然会连累很大一片。

军队再解散或溃散,可以说是播种四方,此起彼伏,交叉感染。

赵基面无表情放下吕布的书信,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又看看神情疲倦却气色不错的虞翻:“淮南之事我深感同情,我虽不甚精通疫病,但也知疫病将如水火漫延。如今祸起于淮南,想来不久后淮北中原、青徐二州,江东列郡数百万吏民也将饱受水火摧残。”

虞翻敛容,神态深重:“那可有灭火之法?”

“先生既然能听懂,又何必问我?”

赵基面无笑意,直勾勾看着虞翻,随即眼神淡漠:“或许我应该立刻杀了你们,一把火烧成灰烬。”

虞翻闻言只是长叹,这种抉择太过于痛苦。

别说他,就是吕布,也宁肯军队被摧残的七七八八,也不敢主动下狠手去弄死军中一成可能还不到半成的染病吏士。

这种解决办法,谁提谁死,谁执行更会死的惨烈。

装聋作哑看着军队大面积病故,可军心基础还在,以后还有重新征募新兵,扩大规模的可能性。

可若真的下狠手处置染病吏士,军心溃散,那就彻底完了。

赵基又怎么可能给吕布发动内部‘祛病诛邪’的口实?

事情成了,许多恶果要作用、报应在赵基身上;若‘祛病诛邪’时心存侥幸没有杀干净,那更多的恶果要作用在赵基身上。

赵基能做什么?

他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看着吕布、虞翻在那里装傻充愣。

虞翻虽然脾气刚直,但真要看场合,不看场合说话的直肠子,早就死了,不可能活到现在。

这个话题太过于沉重,他认同赵基暗示的策略,可他同样也不敢说出来,甚至私下都不能给吕布说。

这个责任压下来,压死自己一个人,救护十几万、几十万人的话,也不算亏。

可世人诋毁名誉败坏,会连累家族门声,让后人抬不起头,以至于娶不到妻子,会绝后。

彼此沉默片刻,虞翻还是拱手:“还请大司马征军中善医术者,以解大将军之困顿。”

“此公义之事也,赵某责无旁贷。”

赵基扭头去看张纮:“取大小军医名册来,我勾选二十人,奔赴淮南。”

“喏。”

张纮肃容起身,他很不喜欢这个沉抑的话题。

明明都知道该怎么办,却没人敢执行。

就连赵基,也是察觉不妥,主动从讨袁战事中脱离。

甚至张辽也察觉到了,自然而然的扭动身位,跟着赵基跑了。

哪怕张辽意识到并主动规避,也不会承认……这件事情的隐患太大,没人敢认。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