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虎贲郎 > 第403章 各有缺点

虎贲郎 第403章 各有缺点

作者:中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1: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鸿沟、颖水涨溢,道路、田野浸水涝灾。

又因战争影响,陈国百姓难以排涝救灾。

现在除了陈国百姓还在忧虑秋收外,参战各方已不在乎秋收、就食问题。

吕布前锋已入许都,赵基也放弃许都控制权,兵力收缩于许田邸阁,紧抓这里的储粮。

然而朝廷、吕布紧接着就派出大司农荀攸率衙署属吏视察邸阁,并开始签发盖着大司农印的调粮文书。

对此,许下邸阁内的守军奉文书执行,也奉赵基的调粮文书,始终没有撤离、交出邸阁仓储的意思。

吕布或许也只是略作试探,见能调动许下邸阁的储粮,吕布才拥护天子重返许都。

许都城内,故地重游,自天子以下的公卿百官无不感慨。

赵基全军早已撤出许都,公卿百官也都返回各自的宅邸,清理着军士借宿时遗留的生活垃圾。

原宛都令满宠也跟随朝廷迁徙返回许都,就地转任为许都令。

随同押解的各种囚徒也都关到许都监牢里,能千里转运而来的罪囚,肯定不是什么刑事犯,多是涉及朝堂之争的官吏、士人。

原太尉杨彪也是一样,从宛都监牢转移到了许都的监牢。

杨彪适应新环境之际,就见杨俊引着几个卫士来见他:“奉大将军令,向文先公讨一纸书信。”

说话间,狱吏打开门,杨俊带来的卫士将提来的漆木多层饭桶打开,为杨彪摆放饭菜、一壶酒。

杨彪也不起身,箕踞而坐在一团麦草上显得很不礼貌,监牢内光线不好,因连续降雨显得阴森潮湿。

以至于杨俊一眼看过去,就看到了杨彪故意展露给他看的摆钟。

随行卫士将组合桌案拼合,摆好饭菜、帛书笔墨后,杨俊继续说:“袁术造逆不得人心,江淮之士多受其裹挟。故而大将军欲开示宽宥之路,想请文先公笔墨一封,以安江淮之士。”

听了这话,一身罪囚赭色短衣的杨彪这才上前跪坐在新铺的草垫上,挽袖捉笔,就问:“欲给何人书写?”

“告江淮英杰与漂泊寄旅之士即可。”

杨俊站在原地尽可能温声讲述要求,就袁术造反这件事情,必须要进行系统性、全面的定性和分类。

你不能粗暴的认为江淮土著、客居之士是铁了心跟着袁术造反,这等于间接诋毁朝廷无德。

所以必须从官面上局限首恶、从恶的规模,将他们定性为一小部分人;而绝大多数人吏民,则是无辜被胁迫的。

只有这样,才能瓦解袁术麾下的斗志,防止不必要的伤亡出现。

此前赵基负责前线时,就没想着瓦解、策反袁术麾下,是铁了心抓着暴打袁术团伙。

而现在朝廷重返许都,上面有天子顶着,自然要用比赵基更全面、高瞻远瞩的手段来处理叛军。

叛军怎么想是叛军的事情,反正朝廷方面必须定性为小部分逆臣裹挟大多数无辜吏士作乱。

杨彪感觉这样处置的很合理,也不吝啬笔墨,就开始快速书写起来,为这次劝降、策反进行信誉担保。

不止是他,自司徒赵温以下的九卿,都向江淮方面认识的官吏、军吏、士人书写文书,劝对方择机报国,争取宽大处理。

杨彪用一封信换了一顿酒肉饱餐,对于目前的困境,杨彪早就有预料。

甚至亲身遭受酷刑、折磨,反倒会让他产生一种杨氏一族正在回报汉室恩德的成就感、满足感。

杨众被隐诛,杨琦突然病死……明眼人都知道怎么死的,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汉室社稷而死,也算是死得其所。

杨彪伤感之余,还是能接受目前的处境,并无暴力对抗的心思。

比起吕布,他更怕赵基,赵基是真敢弄一股‘华山盗’灭杨氏嫡系。

杨俊拿了书信,回去向吕布复命。

此刻吕布才从宫中出来,脚踩一双木钉屐履行走在廊下木地板上,清脆作响。

杨俊侍立在拐角处:“大将军。”

“季才啊,杨文先处境如何?”

吕布展臂示意一起走,杨俊落后半步跟上,讲述回答:“神采如旧,臣去时,文先公箕踞而坐,神情倨傲,可知本性刚直未折。”

“他就没有骂我?”

“不曾,臣说明来意,文先公欣然答应。”

杨俊将书写好的帛书递上,吕布伸手接住,边走边看,做笑:“他呀,壮志尚存,丝毫未减。”

杨彪依旧将社稷之重视为自家的使命,这才积极出面,为招降、策反江淮之士而背书。

见此吕布也就放心了,说明杨彪真没配合袁术打烂朝廷、天下的意图。

西州控制于赵基手里,杨家已经难以发挥出颠覆地区的破坏力,但依旧能打击、动摇朝廷的权威。

只要杨彪还有保护社稷的心思,那很多事情就有的谈。

想了想,吕布就说:“这个满宠还是很有眼力的,大胆洗清了杨文先的嫌疑,也维护了朝廷的威仪。季才有空闲了,考验一番,若文武兼备,可举荐于我。”

“喏。”

杨俊应下,找酷吏不难,找一个有大局观、下手有分寸的酷吏就太难了。

按着正常人的心思来说,既然敢对杨彪下手用酷刑,为了避免以后被出狱的杨彪报复,那最好一了百了,当场拷打致死,或养伤、监禁期间弄死杨彪,就能断绝隐患。

可满宠敢于拷打杨彪洗清杨彪的嫌疑,又敢保证杨彪的性命,维护了朝廷、吕布的颜面。

杨琦、杨众已死,如果杨彪也死在狱中,别管是满宠授意、或者是哪个经验丰富的狱卒拷打死的,这笔账都是要挂在吕布头上的。

所以吕布对满宠是真的很满意,让杨俊考察满宠,也只是走个过场。

如满宠这么勇敢,又能洞悉局势把握要害的人,即便不懂兵法,以这样的天赋去研究兵法、军事,也比绝大多数将军、校尉要靠谱。

吕布不缺有战术嗅觉、指挥天赋的中高级将校,缺的是有大局观,有战略眼光的方面大将。

高顺、张辽都有这方面的天赋,陈宫、魏越也有,可这四个人各有缺点。

高顺过于刚直,吕布能用、敢用,可高顺这样的人很容易被朝廷、天子以君臣大义拉走。

这一点就非常的要命,哪怕目前与天子亲睦融洽,可吕布必须警惕,他可是亲手杀死董卓的人,自然要警惕另一个忠君报国的自己。

而张辽的问题也很明显,张辽自带部曲,也有退路和选择权;说是部属,更像是旧日同僚发展来的合作伙伴,只是暂时从属于他。

如果派张辽去当州牧、刺史,那肯定就失控了,只会成为盟友,而不是牢固的部属。甚至朝廷大义煽动蛊惑之下,张辽也敢对他出兵,甚至勒兵中立。

张杨就不一样,即便去当兖州刺史,考虑的重点依旧是吕布,而非自身的得失。

陈宫就是一个强化的张辽,不得志时就不好控制,得志后更是不可能安心奉命办事。

如果说张辽得到朝廷大义煽动后才会作乱,那么陈宫就是那个等待机会,企图制造、把握朝廷大义的人。

魏越虽然是表弟,可魏越更在乎家族传承,态度保守。

几次派魏越去赵基那里当使者,魏越表现的都过于散漫,明显有自己的想法,不肯老老实实按吕布的指示做事。

更因为彼此关系太近,吕布也不好甩脸色,只能压制使用魏越,不给魏越独立决断的机会。

反倒是秦宜禄做使者的时候,能全面贯彻吕布的意志,不会也不敢随意代表吕布表态,去承诺吕布授权之外的事情。

所以培养、提拔一批寒门士人,是吕布迫切的需求。

显然满宠就很符合要求,吕布准备拉满宠进入大将军幕府,来平衡杨俊的影响力。

自韩暨被杀,荀彧假死逃亡,桓阶、娄圭出逃后,幕府内已经没人能抗衡杨俊。

让杨俊去考察、施恩给满宠,也能让满宠欠杨俊人情,杨俊也就不会过于抵触、压制满宠。

吕布、杨俊闲聊着走向议事厅,一名属吏快步而来,递上紧急军书:“大将军,兖州急递。”

“哦?”

吕布略疑惑,随即一笑:“肯定是曹操。”

他拿起张杨发来的军书,曹操前锋夏侯渊已乘船自济水逆流入鸿沟干渠,正在陈留搜集舟船,以便曹操大军抵达后乘船南下陈国。

一同发来的,还有夏侯渊转交的曹操讨逆、请战奏表。

吕布看完后交给杨俊:“季才如何看?”

杨俊快速阅读,不假思索:“陈国已有大司马与孙讨虏,曹建德若来,大司马、孙讨虏如何能安心讨贼?以臣之见,宜借大司马之手,强驱曹建德攻陈县,折兵马,断其爪牙。”

“季才说的简单,元嗣与曹操有仇,真到强驱曹操攻城的地步,自会寻衅诛杀曹操。曹操死不足惜,今后朝廷有难,谁还敢率兵勤王讨贼?”

吕布感慨着评价,曹操现在很被动,真抵达陈国战场,朝廷这里下令的话,真有机会迫使曹操分兵攻坚,一点点拔牙。

爪牙折损后,赵基又怎么会手软?

杨俊见此,立刻提议:“何不咨询大司马?”

“嗯,遣使汝阳,陈述此事,询问元嗣心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