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虎贲郎 > 第384章 待遇不同

虎贲郎 第384章 待遇不同

作者:中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1: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宛都,行宫之中。

刘协如往常一样看书,他无法阻止一场又一场的兵变,甚至事前也不知情。

如今能做的就是派人去安抚吕布,至于如何处置参与作乱的诸刘……这真的是他可以处置的?

诸刘,也象征着朝廷的正统性。

真随手清理了,天下各地的刘氏失望,这会搞出另一个巨大的隐患。

一旦二帝并立,到时候杀的血流漂橹,即便平息动乱,也会让帝室威望大跌。

“至尊,子奇公求见。”

时迁趋步而来,刘协放下帛书卷轴,扭头看一眼时迁垂下头颅上的笼巾冠:“去请。”

“唯。”

时迁后退小碎步十几步到门槛儿处,才转身出门,绕廊去迎杨琦。

殿院之外,公卿齐聚。

伏完远离这些人,独自在廊下乘凉,闭目养神。

许都骚乱,卫将军董承这里积攒的将近两万大军被吕布肢解,打回原型,目前董承依旧是本部四千余人。

自伏德死后,伏完心灰意冷,已经无法参与筹建、控制宫城的禁卫力量。

现在宫城的禁卫力量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抓在光禄勋陈宫手里,一部分抓在诸刘手中,还有一部分抓在天子的表兄王瑞手中。

自从伏完不再参与、搅合朝政后,伏皇后又被赵基扣在平阳,伏完整个人轻松下来。

如今反而能束手旁观,冷眼坐看这场公卿惹出来的灾祸。

这些人搞乱了次序,哪有怂恿诸刘冲锋在前的?

朝中诸刘,才是朝廷真正的压舱石,是不能轻动。

动了他们,社稷根本也就乱了。

连吕布都知道,不能随意对诸刘开刀;而这些人,竟怂恿诸刘作乱……伏完这才察觉自己与这些人的根本区别。

如果他参与其中,肯定反对挑动诸刘。

对汉室社稷长远来说,诸刘要做的就是沉淀再沉淀,最好跟着赵基、吕布建功立业,再要么沉入朝野各处,缓慢积蓄力量。

只要诸刘还在,对朝廷能发挥作用,那形势就坏不到哪里去。

伏氏与帝室多有联姻,伏完自然要考虑的更长远。

眼前短暂的权力争夺,争不过退让就是。

可真没想到,这些人颠倒次序,做了袁术想做都做不到的事情。

引导、制造吕布与诸刘的矛盾,除了便宜袁术外,伏完想不到还有谁能获益。

此刻的伏完就静静养神,等待天子的独自召见。

以他对天子的了解,肯定会召见他,他必须挑破这件事情。

否则这次姑息放纵,下一回这些人能弄出更大、无法遏制的灾祸。

这次吕布忍住了,下次呢?

杨琦拄着拐杖跟随时迁入院门时,扭头去看走廊下的伏完,伏完不为所动,依旧一副闭目养神的样子。

葡萄藤搭在廊上支架,一串串青色又硬的葡萄垂挂着,还没到成熟的季节。

伏完眯眼看着杨琦背影消失,他感觉杨琦该到死的时候了。

天子本就聪慧,讨袁战役即将展开,不弄死或罢黜几个公卿,这件事情没法交待。

按着伏完朴素的认知,要斗也是公卿自己下场去斗,实在是没有转机后,才能拉诸刘下场。

诸刘,是拱卫社稷的最后力量。

这么早拉进来,输了等于便宜袁术;而赢了,诸刘争权,也坏在他们宗室出身,除非决出光武帝一样的盖世英雄,否则诸刘引发的灾难会败坏炎刘最后的民望。

殿中,刘协看着颤巍巍柱杖而立的杨琦:“子奇公,大将军遇袭一事,可能查明白?”

杨琦一张老脸满是无辜,透着忧国忧民的严肃:“臣尽力而为。”

刘协只是看着杨琦,很想质问什么,又觉得说出来伤感情,就说:“有劳子奇公了。”

“不敢,是臣无能,未能察觉。”

杨琦艰难屈膝,跪下后放倒藤杖,对着刘协行叩拜大礼后,再抬头就见刘协已转身背对他。

时迁上前搀扶,杨琦才站起来,也只能退出大殿。

杨琦走后,刘协长叹一声,他也是没想到这个节骨眼诸刘竟然会作乱。

吕布杀诸刘,影响同样恶劣;不杀的话,吕布也需要一个说法。

郝萌是吕布的旧部,吕布又遣使赐死了旧部刘贺,吕布必须讨一个说法,才能稳定军心。

为了维持朝廷的框架与基本的正统性,所以董承的部曲保存完整,吕布也只是整编了刘惠、刘岐、田豫等人,而非杀人夺兵。

这一刻,刘协有些想念赵基。

与赵基相处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可赵基反应激烈,总能快速将各种挑衅击垮并处理完毕,不会让他为难。

现在吕布不想为难,将难题抛给他,他能怎么办?

只能交给杨琦,让杨琦想办法消弭这场动乱的负面影响。

前不久司空周忠病故,到现在还没有推选合适的继任者,本以为杨琦可以补上。

看眼前这样的阵仗,已经不是杨琦、杨众能填平的窟窿。

就郝萌谋刺一事,杨众敢说自己不知情?

连刘协都不信,如何能指望吕布也相信?

同时太尉杨彪,也危险了,他妻子是袁术的姑姑。

袁术称号建制的时候,杨彪就该上表辞官,躲避风头。

只是杨彪自诩忠良,不在乎这方面的舆论;而现在,杨彪也跑不掉。

三杨一同完蛋,总好过朝中诸刘受诛。

保住诸刘,才能保住天子的正统性。

刘协实在是无奈,独处殿中长叹不已,实在是没想到诸刘如此急躁。

还有刘松,此刻只能希望牺牲三杨能平息事端,别再把刘松扯进来。

天色渐暮,赵基的示警书信被张辽遣使疾驰送入宛都。

吕布拿着这封信细细端详,心里多少好受一些,也有了一些安全感。

形势再坏,只要赵基威势不减,那他跑出去,沿途郡县、关津塞障守尉也不敢抓他。

可那样的活法,还不如痛痛快快拼个同归于尽。

吕布放下赵基的书信,对杨俊感慨说:“刘贺扣留我的使者,没想到却是元嗣察觉凶险。”

杨俊神情惭愧,他也没想到朝中诸刘这么勇敢,他一直防备的重点是董承、李通与陈宫。

诸刘安置朝中各处,控制的军队也四分五裂,只要敢集合,就会产生动静。

所以最先动手的不是诸刘部伍,而是受他们策反的郝萌。

郝萌也能算是杨俊的河内老乡,彼此也有走动,他也想不明白,那些人到底给郝萌许下了怎样的诺言,竟然能让郝萌率先动手。

这个乱世不缺浑水摸鱼的人,像郝萌这样敢为众先的勇士终究不多。

吕布也没有怪罪杨俊的心思,他都没想到郝萌敢在他眼皮底下作乱,更别说是杨俊。

随即,吕布就说:“郝萌作乱,背后是袁术煽动,但将作大匠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杨俊躬身聆听,他也不清楚郝萌死前到底说了什么。

反正天子、三杨那里有了回应,那具体怎么处断,就看吕布自己。

吕布继续说:“郝萌死前,供述太尉同谋。我不信,但不可不查。宜下狱审问,务必还太尉清白。”

杨俊就问:“大将军,是下廷尉府?”

“我信不过廷尉府,先罢免杨彪太尉之职,贬为庶民。既然是庶民,就交给宛都令来审。我并无意害杨彪性命,但他想活着,就要自证清白。”

吕布态度明确,想到杨氏那庞大的影响力,继续说:“宛都令若是不敢审,季才就换一个敢审的人。我的意思,我想季才能明白,杨氏也能明白。”

杨俊沉思片刻,拱手长拜:“是,仆明白。”

绝大多数官吏都不敢审问杨彪,必须换一个酷吏上去。

唯有酷吏,才敢大刑伺候,严加拷打。

打的杨彪皮开肉绽,如果杨彪真是清白的,那自然铁骨铮铮能扛住酷刑。

这样吕布的气也能消掉大半,军中怨气也能散去一些。

如果杨彪扛不住酷刑或死了,或胡乱攀咬,吕布也不介意再送几个九卿去监牢里与杨彪作伴。

至于将作大匠杨众,则必须死,隐诛即可,没必要弄的人尽皆知满城风雨。

而杨琦这个老头,司空周忠都能自然病死,杨琦又怎么会不生病、不老死?

这么热的天气,青壮男子都能中暑而亡,杨琦这样意外而亡也不算离奇。

处理掉三杨,内部也能清净一段时间。

吕布也才敢护卫天子,出兵宛口,征讨袁逆。

至于参与作乱的诸刘,自然是先记录在黑名单上,以后再一点点替换,用其他刘氏来替换这些人。

堵阳监军刘贺被杀……这很正常,你一个边郡出身的末流宗室,其他人鼓动两句就知情不报,还敢扣留秦宜禄,不杀刘贺,还怎么统御、节制旧部?

若刘贺出身别处,吕布也不会下这样的狠手。

偏偏是一起从长安杀出来的老弟兄,那真不能留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