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剑走偏锋的大明 > 第八百一十章 操碎了心

剑走偏锋的大明 第八百一十章 操碎了心

作者:郁雨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0 21:52: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朝廷法度是那样,实际到了地方上,因为王小井他们造过反,他们家会被县衙着重关注、监视,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回访。

而地方的优惠政策,比如免除部份劳役、捐税等,他们这些人家往往会排在最后,或是被直接剥夺权利。

这种随机概率性的东西,还没法申诉。

汪县令既然特意提起,那就是能做到,这对王小井他们这样的人家重新融入乡邻无疑是最好的。

父母大人做出了一个表率嘛。

潘筠笑吟吟的。

一旁的潘素若有所思。

友好交流之后,潘素也已经上完香,并拿出十两银子求购平安符。

潘筠从袖子里拿出两张平安符,非常公事公办的迭好递给他们。

十两就是两张,没有多送一张。

汪县令不相信这个,所以他随手把自己的那份平安符塞进妻子的荷包里,给她挂在腰上,没有求它保护的意思。

潘素若有所思:“我看老爷刚才和潘道长相谈甚欢。”

汪县令摸着胡子道:“她是不是真有神仙手段,我不知道,但她有悲悯之心,又不慕权势,的确是名副其实。”

潘素:“来前老爷还怀疑人家是沽名钓誉之辈,怎么一面就改了?”

汪县令摸着胡子笑道:“所以,识人断事都不能想当然,夫人就不要再打趣我了。”

潘素笑了笑,回头看了眼隐在山中云雾和香火间的山神庙,颔首道:“也好,你既然不想僧道参与县务,而潘道长也无心奉承,不如就当如此。”

汪县令连连点头,只要潘筠不在他的治理过程中使绊子,他们就这样相安无事多好?

回到县衙,潘素便让人准备礼盒。

汪县令“咦”了一声,好奇的问:“这时候给谁送礼?”

“是我表姐,她正月的生日,我想早一点将生辰礼送去,讨个巧,”潘素笑道:“表姐夫这不是你的顶头上司吗?两家还是要拉近一下关系。”

汪县令连忙往外看了一眼,压低声音问:“别人知道我们和明仁的关系吗?”

“你不说,我不说,谁知道?”

汪县令呼出一口气:“还是不要说的好,不然别人还当我是借明仁的势谋得的这官职呢。”

潘素笑着点头:“我知道,我让人悄悄的把礼物送去,不叫人知道。虽不叫人知道,但该走的礼还是要走。”

汪县令点头。

而此时,王费隐看着逐渐散去的信众,见潘筠一边打扫案台,一边问起新到任的汪县令,不由道:“这事要感激明大人。”

潘筠:“明仁?”

王费隐点头:“明大人为了玉山县可谓操碎了心。”

他道:“蔡晟虽招安有功,但功过不能相抵,玉山县之所以会造反,他占一半责任,加之重开银矿是皇帝的意思,朝廷官员不敢说是皇帝之过,就把能推的过错都推到了他身上,你们刚走没多久,他就被人拿进京城下了大狱。”

潘筠:“这都好几个月了,还没判吗?”

王费隐:“这种大案,一时半会儿判不下来,邓茂七现在还在福建攻城略地呢,我看朝廷想把两案并成一案,且有得耗呢。”

“玉山县经此一劫,百姓对官府的信任度降到最低,倒是道观寺庙的香火日渐旺盛,虽然我是三清观观主,但我知道,长此以往,于民无利,”王费隐道:“明大人也看出这一点,便在候官的一干人中千挑万选,选中了汪县令继任县令,他只是举人出身,若不是明大人极力和于大人推荐,于大人向朝廷进言,汪县令来不了玉山县。”

潘筠摸着下巴道:“这位汪县令看上去不是很聪明,但心思灵敏,这样的人直觉很准,他为人又还算正派,偏又有些小懒,正好合适玉山县。”

王费隐笑着点头:“百姓怕官员不作为,却又怕官员乱作为,像他这样的就很好。”

也很适合三清观和山神庙,他们一个观主神隐,一年有大半时间在闭关和深山里修炼;

一个庙祝还在学习阶段,一年大半时间在外面学习历练,都适合随性而为。

太想有作为的县令隔三差五的找他们,他们去嘛耽误时间,不去,又有怠慢之嫌。

比如之前蔡晟为何那么讨厌王费隐和潘筠,不就是他太想上进,太想有功绩了吗?

县令一和煦佛系起来,潘筠的事情立刻少了一半,心情也好了许多:“大师兄,我们再留几天就走。”

王费隐慢悠悠的问:“走去哪儿?学宫开学还有一段时间吧?”

“您明知故问了是不是?当然是去吉安县了,璁儿多半要去泉州,我嘛,找机会去京城晃一圈,看看我爹和我哥哥们。”

王费隐倒未拦着,只是叮嘱一句:“你要记住,你已经突破第一侯,已经踏出红尘外,对父母家人,不可再投注过多的感情。”

潘筠:“我知道,您怕我不能接受父兄家人老去,走火入魔做出有违天道之事嘛,您就放心吧,《道元法则》我倒背如流。”

王费隐:“说到《道元法则》……”

“哎呀,这个,那个,天是不是要黑了?”潘筠立刻起身,冲还在打扫卫生的妙真喊道:“妙真,看看村里有没有人卖肉,我们买一块做晚饭。”

妙真应了一声,放下抹布,走到门边觉得不对,回头问道:“小师叔,你怎么一脸心虚?”

“胡说,我怎么会心虚?”潘筠擦掉额头上的汗。

王费隐无语的看着她,冲妙真挥了挥手,等妙真离开了才道:“哼,心虚什么?我是想告诉你,天师府要在《道元法则》上多加几条,邀请天下各名观去龙虎山讨论,我二月就要离山去龙虎山。”

潘筠呼出一口气,然后皱眉:“怎么还加?都这么多条规矩了,加上《学宫守则》,我头都快秃了,以后出门是不是还得先翻一下两本书,看看是先迈右脚,还是先迈左脚?”

“你少抱怨,规矩再多也不耽误你犯事,我问你,上次在常州府,你犯了几条法则和守则?”

潘筠摸了摸鼻子不语。

王费隐哼了一声,挥手道:“你也去吧,去村里找一下小十一,把她带到山上吃顿肉。”

“哦。”

小十一被寄养在王小井家,只是几个月不见,不仅被养得白白胖胖的,还开朗了许多,差点都不记得潘筠了。

小六子等人在她脑海中的记忆也在不断消退,再过几年,她可能就不记得这些哥哥姐姐们了。

她年纪太小了,不记事。

而且,那次差点饿死之后,她醒来就忘记了很多事情。

潘筠知道,人对于自己较为痛苦的记忆,大脑会特意去遗忘,去模糊。

明明应该是很记忆深刻的事情,但就是会沉到记忆深处,即便刻意去翻找,也变得模糊,甚至,直接就找不到。

所以她没说什么,只是抱着她上山,一山的人围着她玩了一阵,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饭,又将在吉安县买的新衣服新鞋子给她,然后就把她扛在肩膀上送到山下去。

潘筠站在山口看她向小井娘奔去,被牵住小手后一蹦一跳,心情也忍不住飞跃起来:“她这样也不错。”

王璁:“小师叔,我已经让商号把小六子他们的画像带到外地,还翻了好几个人贩子的窝,目前都没找到人。”

潘筠声音低落:“把画像带上,商队所到之处都问一问,能把人找到最好,找不到……”

她顿了顿,到底是自己资助了好久的孩子们,声音低沉:“再看看吧。”

王璁应下。

他抬头看了一眼山顶,提议道:“不如请薛韶帮帮忙吧。”

他道:“他叔叔是大理寺少卿,当官的要是认真去找人,还是有很多渠道的,而那些渠道都是我们摸不到的。”

潘筠若有所思:“倒是可以一试。”

对薛韶,潘筠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她直接就和他说了。

薛韶直接就答应了,这又不是坏事,且打拐也属于大理寺职责范畴。

“不过你别抱太大希望,去年既有天灾,又有**,玉山县乱得很,谁也不知道他们是被人抓去了,还是自卖自身,或是……当时人流量大,怕是很难找到。”

潘筠:“我有心理准备。”

薛韶就给他叔叔写信。

薛瑄没想到,薛韶久不给他写信,突然给他写了厚厚一包信,打开,里面是十张画像,还有一张薄薄的信纸。

薛瑄将画像压住,先看信,一旁的长随忍不住笑道:“大公子还真像老爷您。”

薛瑄一目十行的扫过,随口道:“我可没有他这份心气,你知道他现在干什么去了吗?”

长随笑着摇头。

薛瑄叹息一声道:“他到底还是修道去了。”

长随没想到,愣了一下后道:“薛太虚这是要带坏族中子弟啊。”

薛瑄:“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子孙亦各有前程,薛韶不是三岁小儿,这是他自己的选择,我想,他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

“老爷既然理解,为何又如此怅然?”

薛瑄叹息:“只是人生苦短,我怕他走错了路,将来再想回头,会发现时间不够了。”

他摇了摇头,苦笑道:“从前总觉得父母管教子女,想的太多,以至攥紧手中的风筝线,反倒使风筝坠地,可现在轮到我,方知,这是不由自主。

明知是不好,不该的,却还是忍不住去想,去做。知行不一……”

薛瑄摇了摇头,显然是对自己失望不已。

长随有听没有懂,决定沉默以对。

他对老爷经常这样,薛瑄也习惯了。

看完信,就拿过画像仔细看起来:“天灾**,人得送到安定繁华的地方出售才能赚大钱,就从京城开始找起吧,以京城为圆心向外寻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