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剑走偏锋的大明 > 第八百零三章 竹筒倒豆子

剑走偏锋的大明 第八百零三章 竹筒倒豆子

作者:郁雨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0 21:52: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潘筠:“我一介布衣,不也为我父兄洗刷冤屈,让王振陪着我一起蹲诏狱了吗?往前数,不管是大理寺少卿薛瑄,还是三位杨阁老都没办到,我却办到了。”

孙昕想起她的各种情报,心里上涌的寒气稍轻,问道:“你要请周王和黔国公说项吗?或是请薛瑄求情?”

他目光看向薛韶,露出一个极其难看的笑容:“薛瑄在朝中得罪了很多人,他若为我家求情,只怕适得其反。”

“不,我要请太后和会昌伯为你家求情。”潘筠轻声笑问:“这个重量够了吧?”

孙昕惊讶的看向她,他不知道她有什么办法能让太后和会昌伯为他求情,但太后若能为他家人求情,比满朝文武在皇帝身边唠叨一百句还强。

孙昕紧盯潘筠神色,似乎想确定她话中的真假。

“出家人不打诳语,”潘筠道:“贫道不是好人,却不屑于骗人。”

孙昕垂眸思考片刻,刑房外,侍卫们不安的议论声传来,他知道他没有选择的余地,他最终下定决心:“好,我招!”

他紧盯潘筠道:“潘筠,你若骗我,我会和朝颜一样,死也不会放过你的。”

潘筠嘴角微翘,颔首应道:“好!”

邬志鸿欲言又止,潘筠怎么能那么肯定的答应这事呢?

这种事尽力而为就好,事关太后,自当谨慎,万一她办不到,难道还真为孙昕这等小人送命不成?

邬志鸿给薛韶使眼色,想叫他劝阻一下。

薛韶只当没看见。

潘筠连是人的孙昕都不怕,还能怕变成鬼的孙昕吗?

他做人时斗不过他们,做鬼时,更斗不过。

孙昕一松口,潘筠就看向邬志鸿。

邬志鸿立即让人给他松绑,放了下来,并让人把侍卫们关远一点,确保刑房里的谈话不会叫人知道。

最后屋里只剩下潘筠、薛韶、邬志鸿和县尉及一个书记官。

宗室走私海贸的事并不是鲁王开的头,永乐帝在的时候亦心知肚明。

但海禁之策由来已久,即便永乐皇帝在时有些松懈,但民间海贸极少,海外各国与大明的贸易基本通过勘合贸易,由朝廷主持。

而大明乃天朝上国,外藩来朝,基本秉持薄来厚往的原则,他们拿来一两银,大明礼还一两金的原则。

所以勘合贸易总体上是亏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宗室私下进行海贸,在永乐皇帝看来,这不过是家人赚点零花钱,只当是补贴皇亲了。

而宗室在海贸上赚了钱,也会贡上。

皇帝除了自己享用这些珍宝收益,偶尔也会赏赐大臣,或是从私库拨一些钱给国库,以补贴勘合贸易的缺口。

所以,鲁王一开始走私海贸,是半官方的行为。

除鲁王之外,与潘筠交好的周王府,甚至是沐家,一开始都有参与。

周王府早年间还被官员弹劾了。

但永乐帝后期,朝廷官员反对郑和再下西洋,认为他下西洋耗费民财,与国无益。

永乐帝便停了下西洋,并收缩勘合贸易。

等到仁宣两位皇帝登基,海上勘合贸易被进一步缩小,宗室们也慢慢减少走私海贸。

比如先周王,他就是第一批退出的人。

“当年巡察御史南下,一通状告了四位王爷走私海贸,先周王便借此机会退出,当时就把船给卖了,遣散船工,”长史道:“他走得干脆,是因为周王手下还有医药局,他一心扑在医书药典上,缺了海贸,日子还是过得那么萧洒自在,但我家王爷不行。”

这位鲁王是永乐帝的侄子,他爹是永乐帝的十弟,早年间倒是很聪慧,表现良好,深得帝后喜爱。

但到了封地后,不知怎么就性情大变,喜好美色不说,还一心修道成仙,整天吃丹药,二十岁就把自己给吃死了。

当时还是太祖高皇帝在位,洪武帝对这个儿子甚是厌恶,死后直接给他定了一个“荒”的谥号,当时鲁王刚刚出生。

“先鲁王没给我们王爷留下什么东西,海贸是鲁王府最大的收益之一,所以朝廷明确表示不喜宗室再插手海贸之后,鲁王府就只能走到暗处,私下里进行。”

潘筠对他的借口嗤之以鼻,道:“他是皇帝的孙子,新皇帝的侄子,他的父亲给他留下这么大一份封地、家业,你说没给他留下什么东西?”

“有良师,有背景,有人脉,长到三十岁,却不能自给自足,要靠走私海贸维持家用,”潘筠反问:“很值得骄傲吗?”

孙昕从未从这个角度看过鲁王,闻言愣了好一会儿。

潘筠摇头:“你一个寒窗苦读十余年才当上官,好不容易升到四品长史,却被拉下水走私犯罪的人却反过来同情一个从小便锦衣玉食、良师不断的皇亲……我还以为鲁王有多悲惨呢,不过是一个手握强大资本,却年过五十依旧不能通过合法手段养家糊口的寄生虫。”

孙昕瞳孔紧缩,胸膛急剧起伏,嘴唇抖得说不出话来。

邬志鸿在一旁如坐针毡,连忙扯开话题:“然后呢?”

孙昕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继续道:“完全转为私下进行之后,船队就得另寻庇护,以前,宗室走私海贸是半公开,泉州卫、福州卫和威海卫在海上看到宗室的船都会睁只眼闭只眼,若遇海寇抢劫,也会帮把手,朝廷不喜之后,我们就只能私下合作。”

“鲁王和泉州卫的合作是从宣宗六年开始的,一开始是鲁王交钱,泉州卫护卫,后来王振寻摸到了这条路子,通过泉州卫和鲁王搭上,他开口要的越来越多,鲁王便开始在海上和倭寇合作……”

孙昕觉得这事不能怪鲁王,只能怪王振胃口太大。

自王振在福建布政司和水师中插入自己的人手之后,鲁王出船一次交给他的钱足够在海上和倭寇买五次的过路费了。

当然,鲁王最后也不喜欢给倭寇交过路费,所以他慢慢私养了一批自己的人手,让他们假借海寇之名藏匿海上。

同时,他也没放弃和倭寇的合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