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剑走偏锋的大明 > 第六百八十八章 惊闻叛乱

剑走偏锋的大明 第六百八十八章 惊闻叛乱

作者:郁雨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1: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探子们:……合着都知道他们的身份是吧?

哦,还是有几个藏得很好,不被发现的。

他们跟着众人一起去看那些同僚,眼中无波,心里则在想:我们藏得这么好,不知道有没有嘉奖啊?

大家慢慢收回目光,看着潘筠。

潘筠只当不知,继续道:“若朝廷接收这一个半港口,就交给朝廷管理,在他们接之前,港口对所有汉人开放,凡我大明人,我不论他在进港前是什么身份,官僚、士绅、商人、普通百姓、或是海匪,都可以通过七尾港和温泉津町港登陆倭国。”

潘筠微微一笑:“所有关费减半。”

众人目光微闪。

有人悄悄离开,将消息飞速传出去。

李文英深吸一口气,表情空白了两瞬,最后决定摆烂不管了。

张子铭:……

他也不想管,但他姓张!

他扯回被林盟主拉住的手,铁青着脸道:“别扒拉我!”

然后对潘筠道:“趁着水师衙门的人没到,把船开出去。”

潘筠:“开出去不好吧?”

张子铭:“你开不开?你要不开,我现在就代表学宫把你逐出去。”

“行行行,”潘筠让船上的阿信等人准备开船:“但船上还需要上一些人,以免船给人抢了。”

林盟主立即道:“我来安排人!”

张子铭也派了十个道士上去:“收到我的消息才能回来。”

剩下的两条船没动,潘筠道:“船上有大家带回来的土特产。”

躲在人群中的陈澜目光微闪,笑着上前:“三竹道长,可需要杂工上船搬运?”

看见他,潘筠目光在人群中一扫,看到一如既往沉默的陈涵,笑着颔首:“带的土特产有些多,的确需要杂工,但现在港口废弃,没有搬运东西的力工吧?”

“陈某在泉州还有些面子,潘道长要是信得过我,人我来找。”

潘筠笑着颔首:“有劳陈公子了。”

李文英就催促道:“赶紧的,一会儿水师衙门的人就要过来了。”

水师衙门的人过来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当然,这是在不知道潘筠一共带回来三条船,其中一条船上还有五十个倭国人的情况下。

对于不断从船上卸载下来的东西,水师衙门过来的将士都只当没看见。

他们都知道,这一次回来的人是到倭国报仇去的,去一条船,回来两条船,咦,不对,他们当初带走的船长这样吗?

他们脑海已经脑补出一场大战,带去的船毁了,他们又抢了两条船回来。

他们对船上的货物不感兴趣,只问:“仇人找到,仇人杀了?”

潘筠作为代表点头:“找到了,也杀了。”

水师衙门的龚夏正要笑着点头,瞥见走下船的薛韶,笑脸一顿,移开目光想要装做看不见他。

薛韶却主动走过来,与龚夏打招呼:“龚将军官复原职了?”

龚夏:……

潘筠好奇的看向薛韶。

薛韶笑着和她介绍:“三个月前我曾上书弹劾龚将军渎职,我们出海前,龚将军刚被罚停职自省,没想到月余不见,龚将军又回来了。”

龚夏身后的人小声回道:“我们将军现在是武略将军。”

薛韶微笑着颔首:“原来被降了品级,难怪。”

龚夏回头瞪了一眼说话的人,这才冷淡脸面对薛韶:“薛御史现在还有闲心关心我?”

薛韶弹了弹袖子上的灰尘,轻慢道:“薛某刚从海外出外差回来,正是要休息的时候,些许闲暇时光还是有的。”

龚夏冷笑:“你是江南巡察御史,又不是鸿胪寺官员,海外跟你有什么关系?你私自出海,致使福建宁化和江西玉山两地叛乱而不能及时上报朝廷,一个擅离职守的罪名落下,你还想有好下场?”

薛韶目光微凝:“叛乱?”

潘筠几个则是听到了熟悉的地名,一起扭过头来:“江西玉山?是玉山县?”

龚夏不知道潘筠几人的来历,见他们感兴趣,也愿意卖她一个好,颔首道:“对,江西玉山因水患和银矿开采,有刁民作祟,鼓动了一批无知村民造反,攻占了县衙,朝廷正在派兵平叛。”

潘筠心一沉,和妙真快速对视一眼,齐齐看向李文英。

李文英叹息一声,和她道:“本来就要和你说的。”

潘筠就对薛韶微微颔首:“我还有事,告辞。”

薛韶脸色已经恢复,亦微微点头:“保重。”

潘筠心脏一紧,已有了不好的预感,但众目睽睽之下只能点头:“保重。”

她把卸货的事交给其他人,师侄四人跟着李文英离开。

李文英可不是龚夏这样的朝廷官员,一避开人群,他就道:“六月底,那时候你们应该在倭国内部,所以不知道,海上起了大风,江南一带暴雨,沿海的福建和浙江最为严重。

江西……好几个地方泥龙下山,玉山县尤为严重,金沙溪暴涨,冲破了河堤,山上落下巨石……民间有传言,说朝廷不仁,逼得山神和水神震怒,玉山县一个叫包鹏的振臂一呼,就引来许多人响应,我听说,三清山下也有村民参与,你做好心理准备。”

潘筠紧抿住嘴角,微急的呼吸泄露出她不平静的内心:“我大师兄有给我们写信吗?”

李文英摇头:“我问过学宫,没有收到王观主的信。”

潘筠转身就走。

李文英拦住她:“你要去干嘛?”

“我能去干嘛?既然大师兄没有信来,那就说明没事,船上还有我带回来的货,我去卸货。”

李文英这才放下手臂:“你冷静就好,我还怕你会立即冲回玉山县呢。”

潘筠:“你想多了,我没那么蠢,这是朝廷和叛军的事,与我有什么关系?”

李文英:“你能这么想就真的太好了,那现在我们来谈一谈你带回来的船和人,以及银矿的问题吧。”

潘筠:“这有什么好谈的?”

脱身的张子铭走过来:“你把银矿和海港的事闹得人尽皆知,是想逼朝廷开海禁?”

潘筠看向李文英:“你看,大家心知肚明的事,你为何要揣着明白装糊涂,不能像张院主一样坦白吗?”

然后潘筠坦诚的回答张子铭:“对。我就是要开海禁,我连船都准备好了。”

张子铭:……

不等他说话,潘筠又道:“龙虎山若想分一杯羹,趁早动手,以我们的关系,好处自然倾向咱学宫。”

张子铭一肚子话就说不出口,生生憋住了。

潘筠越过俩人把妙真三个带走。

妙真加快脚步,小声道:“小师叔,我们不回去?”

“回!”潘筠压低声音道:“但不能这样回去。”

她目光幽深,脸色晦暗不明:“大师兄不写信,要么事情轻到用不着我们,要么,他不想我们回去,将我们牵扯进去。”

但事情既然发生在玉山县,李文英甚至点明三清山附近的几个村子也有参与,那情况多半属于后一种。

以三清山和山神庙的地位,附近的村民遇到问题,不可能不问山神。

大师兄素来宽厚仁爱,他虽然常说,要顺应自然,不强制插手人的因果,却不会眼看苦难发生,尤其事情还波及到他们熟悉的村民。

潘筠沉着脸道:“我们得回去,但我们得带钱回去。”

妙和疑惑:“钱?”

潘筠沉着脸点头:“不管是造反,还是平叛,都是钱闹的,有钱,这世上的事便能解决掉八成。”

陶岩柏:“可我们哪来那么多钱?我们在倭国赚的那些都换成了精铁、漆器这些东西,出手需要一段时间,便宜卖?可有人接吗?”

妙真也在思考,心中一动,猛地看向潘筠。

潘筠冲她点头,低声道:“准备一下,晚上我们就走,去把海上的宝藏取了。”

妙真连连点头:“小师叔,你的伤……”

潘筠:“好了。”

妙真:“那元力……”

“够我们飞过去……”潘筠顿了顿,觉得很难够他们平安飞回来,唉,疗伤太费元力了,早知道不把伤全部治好,多存一些元力就好了。

潘筠摸了摸肚子,曾经盈满的元力在她的伤全部治好以后只余下一半不到。

妙真提议道:“找阿信吧,让他们开船中途接应我们。”

潘筠目光微闪,想到同样受灾严重的福建,以及正在造反的宁化县。

她点了点头:“我联系陈文,我是守诺之人,说了给他一半,就给他一半。”

师侄四人重新出现在海边。

泉州港热闹不已。

陈家在这里的确很有威望,一个招呼就能叫来近百个力工。

他们正井然有序的从船上卸载东西,大侠们正在认领自己的东西。

这让其他大侠羡慕不已:“你们这一趟不仅没死,还赚了这么多?”

“那是自然,三竹道长说了,会保我们性命无虞,还会与我们有福同享,有财同发。”

众人羡慕的看着他们。

大侠们也反过来打听他们的情况:“你们不是去东痒岛剿匪了吗?情况怎么样?”

“我们倒是剿灭不少海匪,还抓了十几个海寇头子,都押到衙门去了,也从匪窝里抢回不少钱财,但我们只能留下两成,八成都上缴衙门,由衙门补贴给近些年被劫掠的村庄,那两成再一均分,也就够我们几顿酒钱,不值一提。”

“主要是参与的人多,两成一分真的没多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