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人生重启二十年 > 第2967章 孙弘绩

人生重启二十年 第2967章 孙弘绩

作者:西瓜是水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11:52:32 来源:小说旗

对于这款pro6230,赵长安提出来的要求数据是直板机型,彩屏,屏幕占比手机要超过55%,具有一定的防水功能,内置摄像头,内置天线,gprs2.5g网络,wap上网功能,自谱铃声,手电筒功能,手机加密功能,轨迹球加上下左右四个导航键,数据线接口,——

现在问题集中在彩屏,防水,摄像头,轨迹球,这四个方面。

防水功能这需要blackberry和pro研究中心合作解决,彩屏和摄像头,赵长安希望能和sharp合作,轨迹球则是选择siemens。

这两家企业之外,赵长安也有备选企业,摄像方面的nikon,fujifilm,彩屏方面的siemens,轨迹球方面的steelseries赛睿,都是不错的选择。

赵长安返回国内之前,pro研发中心就已经和sharp,siemens进行了函件沟通,而这两家公司也都回函表示了浓厚的兴趣。

创建pro品牌,赵长安就更希望手机部件的供应商,能够集中在东亚,尽量避免核心关键部件有着太多的老美元素,以免被卡脖子制裁,或者使阴招。

siemens虽然是一家西欧企业,然而近年这家企业在中国投资很大,长远来看只要pro的产能需求达到,完全可以要求siemens在郑市建厂,实现本地化供货。

当然,这两家都需要赵长安去谈,因为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他心中的pro6230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才能在具体的技术要求上,和这些公司的一线研发人员进行面对面的谈和头脑风暴。

至于郑市这边,除了在国内良品率,产能,价格,技术达不到要求的手机配件。

别的边缘配件,赵长安还是希望能够优先国内企业,尤其是在郑市交通快速辐射区域以内的企业。

他这次率队回国的团队,将会和文烨郑市手机产业团队,还有潜在供应商之间的筛选和谈判。

现在初步计划对于pro6230的外壳,电池,按键,侧键,振动器,内置天线,充电器和数据线,听筒,送话器,收音模块,手电筒,包装盒,说明书等,在国内性价比和良品率技术含量都不错的内外资企业生产。

主板,排线,电源ic,则是要求一纳米郑市厂自己建厂。

功放ic使用philips(飞利浦),中频ic则是使用qualmm(高通),包括射频ic,和弦ic,等等科技含量比较高的芯片,以及国内技术达不到良品率不足的配件,只能外采。

然而因为这种外采的目的,最终还是出口,所以在税务上面可以做到统一计算,得到很大的免减,除了运输过程所产生的费用,其余的增加费用很低。

从郑市到洛邑,赵长安全程高速,不到四点就到了车辆厂。

提前得到消息的徐梅,袁一舟,石胜贵,萧成东,还有一拖厂厂长孙弘绩,都早早的在厂门口的接待大厅里面等着,同时也把消息迅速的传达下去,要求各部门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谁出纰漏事后追究严惩不贷。

赵长安把车子停在接待大厅门口的停车位,下车就看到徐梅这群人都是脸上带满了笑容,从接待大厅迎了出来。

只是在人群里面没有看到廖冰玉,不免让赵长安有点失望,而在里面又看到了孙弘绩,不免又让他有点不爽。

在洛邑,宛阳这边的产业划归文烨负责以后,赵长安这两个月基本上都没有过问,这次过来带着两个目的。

第一个是波斯湾那边四驱载重卡车的订单问题,另外一个就是想看一眼廖冰玉,这个长得和李诗雅简直太像,然而性格却是完全不同的小女人。

最不想惊动的就是洛邑当地这些人,因为太累。

“赵总,顾书和田主任到下面县视察,知道你过来,正在往回赶。”

孙弘绩热情的握着赵长安的手,半天舍不得丢:“我们可是一直都盼望着赵总过来指导工作。”

“顾书和田主任真是太客气了,完全没有必要这么见外。”

对此赵长安也没话说,只能认了,今天晚上自己想清闲一下到徐梅家里面坐坐,会一会廖冰玉,算是没戏了。

——

赵长安带着安全帽,在一群人的陪同下参观车辆厂的各个车间。

袁一舟主讲。

这时候汽车自动化生产线这个概念,还处于超前的理论中,大部分的工序都是人机协力完成。

不过国内外一些大厂,尤其是轿车制造厂,基本上都是半自动化更高,不像这个车辆厂,还显示着机械为辅,人力为主的粗犷。

赵长安走上了一个电焊分车间的二楼车间主任办公室,看着眼前这个长一百三十米,宽五十米的巨大钢构架厂房里面,从左右两侧开了四条轨道龙门吊,把从上面一个工序完工的汽车框架运送过来,和从前门作业车辆运送过来的汽车部件,进行焊接。

经过三道电焊工的快焊以后,又通过这些龙门吊送往下一个分车间。

在偌大的厂房里,电焊的火花闪烁成一片,十几台换气扇呼呼的转着,把车间里面的污浊空气抽出去。

“真是壮观!”

孙弘绩忍不住赞叹。

“自从这笔订单签订以后,厂里就集中力量以这笔订单为主,为此专门技改了一个生产线,这条生产线目前是三班倒,每天的制造量是24辆。”

袁一舟介绍。

“一天24辆,一辆的价格是3万美元,一天就是72万美元,600万人民币!毛利润能做到60%,一天就是360万!一个月就是一个亿!”

这些数据在孙弘绩心里面早就记得滚瓜烂熟,然而这时候大声的说出来,还是声音里充满了兴奋:“我才发现全世界最有钱,也最大方豪横的,不是西方佬,而是波斯湾的这些石油大亨。简直太有钱了,徐总报价2.83万美元,他们居然嫌弃有小数点,计算太麻烦,主动把价格拉到3万美元,真牛逼!”

“他们不吃亏,虽然价格提了1700,可他们补充的配置成本下来,也有1100,加上为之进行的技改,设备增加,工人工资,还有税费。”

袁一舟看到赵长安摆摆手,就没有继续说下去。

“账不能这么算,这1100的补充配置是国内采购,包括设备采购,也是国内厂。工人工资和税费,这是肉烂在锅里的经济增量。”

赵长安只是稍微点了一下,问道:“我看一厂已经开始了长白班,二厂还可以,两班八小时。”

这个问题就不是袁一舟的问题了,车辆厂一厂和二厂,原来是一天十六小时运转,现在二厂还维持着原来的制造强度,一厂等于是产能砍掉了一半。

要是不是车子质量的问题,那么就是销售方面的问题,让袁一舟这边不得不调岗减产。

“赵总,这个我首先得检讨。”

徐梅这段时间也一直在头疼这件事情,整个人都憔悴了很多,之前她信心满满的来车辆厂工作,负责总揽和销售,然而尤其是这一个多月的订单下降,让她简直就是夜不能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