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人生重启二十年 > 第1706章 改革的必由之路

人生重启二十年 第1706章 改革的必由之路

作者:西瓜是水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11:52:32 来源:小说旗

郁原明既然把晚上吃饭拔高到乔迁之喜,赵长安虽然不知道他是哪门子乔迁之喜,可话说到了,他总不能第一次上门就空手。

在回工院的路上,赵长安先到超市买了毛巾香皂洗头膏牙膏牙刷浴巾蚊香,然后在电器厂的宾馆开了一间房间。

单珺洗了个澡,宾馆房间里面的卫生间当然没有锁,所以赵长安也当然硬是不要脸的挤进去了提议一起洗,互相搓澡才能洗的更干净。

骇得单珺使出洪荒之力,都没能把赵不要脸推出去。

之后赵长安果然言而有信,不但体贴细心的给单珺用澡巾好好的搓了个澡,还用毛巾把她擦干净了香喷喷的用浴巾包裹着抱了出来。

这时候才下午四点多,时间尚早,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单珺就算脸皮子再嫩,也是认命了,刷了几次牙。

单珺今天也是累了,赵长安让她在床上休息,在卫生间把她脏了的裙子和内衣洗了一遍,晾晒起来。

“我晚上还要回学校呢?”

看到赵长安在卫生间里鼓捣半天,原来是在洗自己的衣服,单珺感动之余,也头疼这衣服都不干,想要替换回去进学校算是不可能了。

“没事儿,我用吹风机给你吹,你这裙子料子不错,很容易就能吹干。你睡一会儿,干了我喊你。”

然后赵长安把手机调成了静音,拿着吹风机给单珺的裙子吹风。

单珺蜷缩在床上,含情脉脉的欣喜的望着爱郎,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赵长安一边给单珺的裙子吹风,一边看着睡着了的小女孩,今天过得还算充实,就是有一点小小的遗憾,不然床上睡着的可就不是少女,而是一个初为人妇的少妇了。

“至少跟着我总比跟着后来把你甩了,从六楼打到一楼的伍益强强吧!”

赵长安在内心里面,还在为自己的无耻找借口。

这也是生活在新时代,而且是一夫一妻的国内,假如是古代或者是允许一夫多妻的国外,他才不会这么费尽心思的在心里面替自己辩解。

他只能心安理得的说,能者多劳,不能者只能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命运。

在他前一世,已经有省份宣布允许女性未婚生育,这对那些大佬们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好消息。

——

晚上,赵长安买了一箱苹果,苹果放在前面的自行车车篮里,后边坐着单珺,去郁原明家里赴宴。

单珺是想去又不想去,想去是证明,不想去是害羞和恐惧,不过赵长安老道奸猾,知道去了单珺肯定会很别扭,可要是自己顺水推舟的不让她去,那么她今天晚上一定会很伤心,甚至会有着一种我都忍辱刷牙了几次,你现在惬意了,就不管我了的抱怨。

郁原明住着的小区,是工专才建的一个新小区,距离工专有两三里的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不近,不过相比于以前南郊的破旧小区,已经算是很近。

两人骑车进了小区,就引得好几个下班的讲师副教授的注意,单珺再次拿出她的低头大法,只看路面,别的谁都不看。

赵长安刚才打了郁原明的电话,问清楚了具体的位置,电话里面一片嘈杂,有麻将的‘哗啦’声。

把自行车停在外面,赵长安抱着苹果和单珺一起上三楼,走在楼梯道就听到里面郭成松快乐的大嗓门。

上了三楼,郁原明家的房门大开,里面郁原明,郭成松,任述之,还有校办厂其他三四个领导,都在客厅里面站着说话。

显然是在他进小区的时候,就已经有人看到了,这里面最年轻的也有四十多岁,出来迎接他一个带着女朋友的小青年在工专小区里面不好看,所以就换了一种方式,来表达对他的重视。

对于这种重视,赵长安一看就是头皮发麻,知道今天晚上这顿酒,绝对得喝不少。

——

“校办厂所有除线缆以外的生产,机箱,小电扇,电脑搭配线,全部停下来。你们还有多少库存,我们接下来。之后蔷薇集团将会和你们对接,提供各个项目所需线缆的规格,价格走正常合理的市场价,质量不用我说,校办厂是一家有着几十年历史的国有老厂,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目前估计,三年以内将会向你们下达不低于两千万的订单,——”

“哄~”

听到赵长安嘴里面报出来的这个数字,郁原明的客厅里面顿时热闹起来,工专方面的所有人都露出如释重负的笑脸。

——

这顿酒宴,赵长安照例被这些老油条们轻松放倒,睡在他家的客卧。

包括单珺,也被热情的留宿在另一间客卧。

夜深人静。

“老郁,这个女孩子是你们学校的学生?”

郁原明的妻子李玲低声的问。

“对,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前几天我到郑市办事,就是有几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想专升本师大,见了苏盈。她知道我喜欢钓鱼,邀请我到山城别墅去钓鱼,说是赵长安送给她姑娘的别墅,价值一百五六十万。赵长安不是把电脑公司卖了么,卖了两点五亿,她姑娘的股份分了一千万,而且她姑娘手里面还有现在听说那个很有名的游戏的股份。我说这些并不是说苏盈在卖女儿,而是赵长安现在还年轻,也没有和谁正式的谈恋爱。况且咱们说现实的,假如没有今天晚上赵长安这三年两千万的承诺,校办厂那两三百在岗工人和退休工人怎么办?他们总得养家糊口,总得吃饭!”

郁原明关了床头灯继续说道:“老郭和我私下透了个底儿,要是按照赵长安的说法,再加上校办厂的特殊情况,进行税务免减,两千万大概落下七八百万。再从别的渠道卖出去一些电线,一年三百万的利润还是能够保证。至少这三年,校办厂算是衣食无忧!”

“那三年以后呢?我虽然不懂这些,可也看过一些报纸,上面分析的很透彻。像这些老厂子都要担负退休职工的养老和医疗问题,在人事任命上也没有私营厂灵活,老郭是一个好厂长,可在找销路上不行,校办厂仓库里面挤压的电线就是证明。”

李玲和郁原明都是毕业以后进入这个技工厂,恋爱,结婚,生儿育女,然后调到别的单位,对校办厂一直都有着深厚的感情。

而郭成松,以前也都是熟人。

“走一步算一步吧,叫我搞学校还行,搞厂子我也是一个外行。”

郁原明说道:“那个单珺明年就毕业了,我得和老郭说说,要想办法把她招到校办厂!除了这,那你说我该怎么办,两三百工人,牵扯到一两百个家庭的穿衣吃饭,年纪最大的都九十多了,来报医药费不给他报?”

面对郁原明的问话,李玲也是沉默。

或许这就是报纸上面说得,这就是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改革的阵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