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宋枭途 > 第三百四十二章 力挽逛澜?(求订阅!)

大宋枭途 第三百四十二章 力挽逛澜?(求订阅!)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9: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马扩自云中回到太原,已是十二月一日。

这时,金军的东路军,也就是由完颜宗望所率领的人马,其实已经南下侵宋了,并已经攻占了燕地的好几个州了。

只不过,因为这个时代消息传播的速度太慢,又因为燕地和河东被云地给分开了,以至于童贯等人还对金人“悬崖勒马”抱有希望,并且努力改变完颜宗翰的想法。

马扩回到太原之后,急忙将往来所经历的事,以及与完颜宗翰对答语录,全都如实呈报给了童贯。

童贯听罢,大惊,他道:“金人国中初定,边界连十万人马都没有,怎敢干侵宋这种大事?该不会是你判断错了吧?”

马扩听言,忍不住说道:“去年我自云中回来,便以此事报大王,劝大王分三路,选拔十万军兵分统,以压助常胜军和义胜军,那时我就猜到金贼必有南侵一日。在任邱县,就金人擒获辽主天祚帝之事,我也曾向大王分析过金贼南侵之事;在保州,我曾给大王写过报告,请赶紧备边;在京师,我又劝大王提十万兵出压境,计议交割。我预知,金贼深怨大宋招降张觉,又怨大宋邀请天作帝,为契丹亡国之臣所激发,必生不测之变,大王皆不信之。我看目前事势极为危急,金贼必乘我边境无备,大胆入侵我大宋,大王须得立即作出隄防!”

童贯说:“自得到你在茹越寨所写信件,我即给太原、真定、中山、河间、燕山府路下令,令他们策应,各自管好防区。我又令郭药师着急军马,出城下寨,准备迎战金军。现在,太原府路官军,加上义勇、胆勇、义胜军以及乡兵,合计起来也有数万人马,我已下令安排胆勇人马开赴边境,又令李嗣本于代州近城,踏勘屯驻十万人马的寨地,昨天,李嗣本还曾摆拽耀兵,或许粘罕也得闻如此声势,未必敢来南侵。”

童贯真是想多了,第二天代州边关忽然传来报告说:金国元帅府遣使撒卢拇来太原访问。

童贯立即安排马扩和机宜朱彦通担任馆伴负责接待撒卢拇。

撒卢拇来到太原之后,首先将完颜宗翰的一封信交给了童贯。

这封信不长,大概意思就是,通知童贯,我们大金要举兵伐宋了,现在来告诉你们一声。

童贯看完信后,瞳孔一缩,他不顾身份急道:“两大国之间事,且须慢慢商量,何必以军马相逼?两国结盟已数年,万万不可因一时冲动就轻起战端啊!”

撒卢拇说:“军马已起,还有什么好商量的,况且,我来,也不是跟你们商量的,而是通知你们准备迎战的。”

撒卢拇又说:“你们大宋要是害怕了,其实也好办,你们立即撤出燕地、河东、河北,然后两国可以慢慢商量边界的问题。”

说完,撒卢拇就离开了,准备回到云地向完颜宗翰复命。

童贯给马扩使了个眼色,让跟撒卢拇有些交情的马扩再去跟撒卢拇好好谈谈。

马扩于是拉着朱彦通追上了撒卢拇。

朱彦通性子急,他先问:“粘罕国相擅自举兵,其意何也?”

撒卢拇回答说:“兵已起,你们也不用再跟我商量了,元帅国相军马自河东路入,二太子(完颜宗望)军马自燕京路入,伐宋已势不可挡,你们不必再做无用之功了。”

朱彦通又说:“两朝结盟已久,现在你家却连招呼也不打,便起兵,是什么道理?”

撒卢拇回答道:“只因为贵朝先失道理,所以才导致如此。”

马扩说:“兵者,凶器也,天道厌之。贵朝吞了契丹许多国土,亦是借本朝声势,方能尽灭之。今一旦贵朝不顾以前契义誓好,先举大兵,不过虏掠得些民财,真能奈我大宋何?大宋乃大国,世界广阔,大军百万,民众万万,若朝廷省悟,略行更改,你们绝讨不到任何好处。而两国一旦开战,便结下仇怨,再想停下来,恐怕就难了。”

撒卢拇说:“元帅国相若是怕贵朝的大军,便不敢来打了。如今檄书即将到来,你们马上就能看到了,多说无益。”

顿了顿,撒卢拇又说:“事已如此,咱们在这里斗口还有什么意义?你们若是能劝动童大王,让他赶紧上凑你家皇帝,只割与燕京、河东、河北三路地土,以大河(黄河)为界,存取大宋宗庙社稷,却是能报国也。”

马扩说:“看来贵朝听信狂悖之言,却把本朝作破落的契丹看待,但恐后来自取祸患不小耳!”

撒卢拇微微一笑,对马扩的警告全然不放在心上。

马扩和朱彦通见已无法再交谈下去,遂回去向童贯作了详细汇报。

童贯惊愕不已,当即令马扩与朱彦通赶紧写奏章,立即送往东京,报告给赵佶。

接着,童贯便与参谋宇文虚中以及机宜范讷、王云、朱彦通等紧急开会商议。

一番商量过后,童贯打算马上离开太原,回京赴阙。

……

金军分两路大军伐宋,西路军较东路军出兵稍晚一些。

十二月初六,完颜宗翰率西路军从云中府出发,很快便进入忻州、代州之境。

当日,大宋代州边关紧急向太原宣抚司报告:金军已至边境!

童贯接到报告后,立即与参谋宇文虚中、范讷,机宜王云、朱彦通等开会商议,最后决定回京赴阙,也就是回京去跟赵佶商量怎么应对?

初七早衙时,童贯当面告知太原府知府张孝纯和张孝纯的儿子机宜张浃:金军已经入侵,现在形势很危急,他必须立即赴阙禀议,河东就交给张孝纯了。

张孝纯愕然道:“金人已渝盟入寇,大王当在此勾集诸路军马,合力抵抗,今大王若去,人心骇散,是将河东路弃与贼,河东既失,则河北路岂能保耶?且乞大王驻司在此,共竭死力,率众报国。如今,太原府路地险城坚,人亦谙战斗,金贼未必便能破也。”

童贯大怒,望着张孝纯说:“贯只是承宣抚,不系守土,若宣抚司驻此经营,却要帅臣做甚?此是公职事,且须勉力!贯到京禀奏,即日便发诸路军马来策应,使贯留此,亦两无所益。”

张孝纯一听这话,愤然而起,走到自己座位与儿子张浃座位中间时,击掌大呼道:“寻常见童太师做许大模样,次第到临事,却如此畏懦,更不顾身为大臣,当为国家捍御患难,一心只思走窜,是什么节操?”

张孝纯回头望着自己的儿子张浃说:“休!休!自家父子与他死守!”

马扩认为,童贯打算离开太原,这是被宣抚司幕僚攒落的,于是立即给童贯起草了一份“劄子”。

马扩在“劄子”中这样分析:

“粘罕缘刘延庆军败,继有张觉之隙,遂听余睹、萧庆辈语,乘我边境空虚,乃敢渝盟,两路直入。

然而,金贼人马并不多,全在大王乘机应变,力为措画御捍,且贼所忌者有四,所幸者有三。

所忌者:一则忌郭药师手下常胜军,勇于战阵;二则忌河东、河北两路坚城可守,卒不能攻;三则忌于敛民兵城守养锐,而不轻出战;四则忌选择兵将头项递相照应,待其退回前邀后掩。此四忌也。

三幸者:其一幸,大王退避,诸帅无统,军民气丧,不能更相应援;其二幸,我不急就措画河北河东两路重兵,遮护根本;其三幸,我区别归朝官不用,上疑下惧,自生变乱。此三幸也。

某观河东路险地多关隘,人谙战斗,贼必不能长驱。唯河北路,虽雄、霸州至顺安军界有塘泺,但广信军、保州、中山、真定府,皆是坦途,万一常胜军有变,燕山失守,贼马乘之,定与太原长驱南渡。

显大王审度事机,速移司入真定府。真定与太原系邻路,足可相为应援,兼城坚粮多,加以大王据之,左右多西人,惯熟守御,金贼虽入境,决不敢越以南渡。

兵法云:攻者常自劳,守者常自逸。决可挫彼锐兵于坚城之下。”

马扩将这篇劄子投递给童贯,童贯笑着说:“每遇紧急大事,公便来入交议状。”

马扩很严肃地回答道:“大王掌握国家兵柄,不只是河东河北诸路,虽天下亦视以轻重。当此紧急报国之时,对于大王来说,不得不勉之!何况交结女真,恢复燕山之事,乃是大王所经手,今有此窟窿,必须大王来弥补!不只是别人不知金贼情伪,不能补得,而且也不得使别人来补!此言非特系国家利害,亦系大王一身利害,乞大王深思之,勿惑于众人苟且之议。”

童贯表面上点头答应:“甚好,来日且过真定。”

其实——

童贯心里还是想马上遁离太原,回京赴阙。

马扩忧心忡忡地离开宣抚司,路上正好碰见将军孙渥。

孙渥握着马扩的手,很着急地说:“子充,你得想想办法劝童大王赶紧组织抵抗,否则,天下定见土崩瓦解!”

孙渥之所以着急,是因为此时又接到代州关报,说金人已打破马邑县,游骑已至代州城下。

马扩拿出劄子交给孙渥,孙渥看后说:“若能如此行之,又何惧金贼?”

次日,马扩又来拜见童贯,再次建议说:“大王宜早过真定,唯恐有不测,燕山路贼军之事很急迫。”

童贯大怒,叱责马扩说:“尔因为家小在保州,故要我去真定,只是要去保尔家小也!”

马扩心里明白,童贯这是被机宜幕僚们的恐惧情绪所感染,急于逃遁,于是便回答道:“大王既如此说话,是不思国家患难紧急。扩愿随大王入京。然而,扩不忍见大王失此,名节扫地,为众人唾骂杀去也!”

沉默良久,童贯才缓缓说道:“我身边无兵,如何御此大敌?”

马扩说:“大王若至真定府,何患无兵?河北皆敢战之士,又多通晓战阵之事,大王以朝廷之名,招置忠勇敢战之士,旬月间便可得十万大军。”

听了马扩所言,童贯当场拍板决定,派遣马扩专往中山、真定府,招置忠勇敢战军马,由马扩统一指挥。

十二月初八,马扩随同宣抚司官员一同撤离太原。

很快,童贯便率宣抚司官员往南走回京赴阙,而马扩则往东走去中山、真定府招募兵马。

马扩一边走一边思索,他将当下他认为需要马上办理的急切事务,一一书写下来,派人送给童贯。

一、请求给予人马盔甲装备——请童贯给中山、真定府州县下令,让他们收取破旧盔甲,组织人力进行加工联缉,大概一天可以制成数百领,旬月之间则可足用。

二、请求给予战马支援——中山、真定府境内估计可以选择战马千匹。

三、请求童贯给河北诸州府下令,令其各招忠勇敢战之人,择官统帅,互相应援,同时,将归朝人有武勇者,激劝编之行伍,使为前锋,将其家小,移近以南州军,厚加给恤。

四、请求童贯调陕西五路精兵之一路(即径原路),发赴河北与河东,使其协防。

五、请求童贯调拨胜捷军一千人来真定,给自己充当衙兵,以为招置军马之本。

六、一旦出现不测,虏人南渡,边防失守,那么请童贯赶紧循唐朝故事,奉大驾(赵佶)入蜀,委一大臣留守京师,以图克复。

对于马扩所提这六条,童贯回信表示皆从之。

马扩见童贯支持他,心情很兴奋,他打算先去保州(即河北保定)取家属,然后再南归真定府招兵买马。

得说,马扩想得挺全面,也挺好。

然而——

马扩太高估了大宋君臣的效率,也太低估了金人南下的速度。

关键的关键,留下的那个人是马扩,而不是童贯,如果是童贯,依照这六条,大宋也许还能勉强支撑一下,马扩嘛,谁又能真的听他的?

所以,马扩注定了不是能力挽逛澜的那个人……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