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宋枭途 > 第三百三十一章 末途(求订阅!)

大宋枭途 第三百三十一章 末途(求订阅!)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9: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童贯之所以能够复职,那是因为赵佶希望童贯可以处理好金人侵占云地九州一事。

赵佶给童贯的底线是,大宋可以放弃云地九州,只要金人不再继续南下入侵大宋了。

而赵佶给童贯准备的谈判筹码是,立即支付他们大宋答应给金人的岁币,包括他们大宋曾答应借给金人的粮食。

所有人都知道,在金人已经入侵大宋并夺走大宋的云地九州的情况下还选择用钱粮来买平安是极其软弱的表现。

可有些宋人(尤其是大宋的掌权者)却觉得,在现在这个内忧外患的时刻,大宋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承受金国的战火,为此,可以放弃无关紧要甚至还是一个负担的云地九州。

是的。

在很多宋人看来,云地九州需要承受西夏、鞑靼诸部、金人的围攻,属于一块四战之地。

而且,云地九州的官、军、民众还需要大宋朝廷来供养。

关键,大宋有更适合担任边境的河东地区——河东地区不像河北地区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必须依靠燕地进行防守,河东地区,山河表里,关险重重,易守难攻,完全具备当边界的任何条件,因此,在很多宋人看来,就算没有云地九州作为大宋的边界,也没有关系。

因此,大宋实在是没必要紧紧抓着云地九州不放,尤其是在现在这个青黄不接的时候。

当然了,童贯如果能将云地九州从金人的口中扣出来,那就更好了,毕竟,那是一块不小的地盘,而且那里也可以作为大宋的边界,另外那里盛产战马,可作为大宋的产马地。

所以,赵佶在给童贯准备了充足的筹码之后,又让童贯尽力将云地九州要回来。

童贯也想将云地九州从金人那里要回来。

可金国不是大宋,他们不会崽卖爷田不心疼。

关键的关键,金国现在已经有了出兵教训教训大宋的意思。

在这种情况下,金国怎么会将云地九州还给大宋?

而在这个关键时刻,大宋又出了一个昏招——赵佶命童贯招纳天祚帝耶律延禧来宋。

赵佶之所以试图招纳耶律延禧,其实也是事出有因的。

出了张觉之事以后,在燕山戍边的常胜军,军心很不稳。

很多常胜军的将士,每言必说耶律延禧,都说:“此我等故主也,故主若在,岂敢投降南朝?是因为我们的故主不见了踪影,我们又发誓不从女真,所以归投南朝尔!”

因此,赵佶很担心,一旦耶律延禧登高一呼,常胜军就解体了,然后分散开来去投耶律延禧。

在赵佶想来,他对郭药师恩宠有加。

凡是郭药师所需要的兵械甲仗军马等各种战略物资,赵宋朝廷都尽量满足。

而且,早在两年前,赵佶就已经下诏加封郭药师为太尉,召他入京,为他在京城开封别筑豪宅,增赐美人——自赵佶重定武官制度之后,太尉便成为武阶官之首,是正二品。作为一名身在京外的武官,能获此官衔,可谓殊荣。

金钱,美女,权力,赵佶都给郭药师了,郭药师为什么还要对他赵佶有异心?

在赵佶想来,唯一的问题就是天祚帝耶律延禧。

所以,耶律延禧不仅是金人的心结,也是赵佶的心结,可以说,耶律延禧一日不除,赵佶就一日不放心。

正是在这种心境下,赵佶才想让童贯将耶律延禧骗来大宋,然后软禁起来,至少是控制起来,以安常胜军将士的心。

童贯来到河东之后,对于隐藏在夹山深处的耶律延禧一直在密切关注着。

童贯分析认为,耶律延禧又被西夏撵了出来,还被金军大败,形势很不好,现今他流离失所狼狈不堪,如果派人前去招纳,他一定愿意来大宋“避难”。

童贯将他的分析汇报给了赵佶。

赵佶觉得,如果耶律延禧能来大宋“避难”,那么燕山地区自然就会稳定,因为这样便可以绝了辽人之望。

于是,赵佶决定暗中操作一下,让童贯物色合适的人选去夹山诱耶律延禧来大宋。

(从事后眼光来看,赵佶和童贯对此时北方形势的分析与判断的确严重失策,他们太过于看重耶律延禧的影响力,而对于金人的威胁力却又看得过轻。)

不久,童贯便将一个番僧推荐给了赵佶。

赵佶令这个番僧手持他的御笔绢书,秘密去夹山联络耶律延禧。

番僧来到夹山找到了耶律延禧之后,将赵佶的御笔绢书给了耶律延禧。

耶律延禧也给赵佶写了回信。

刚开始时,这事双方都很注意保密。

但随着往来次数增多,知道此事的人也越来越多,最后差不多人尽皆知,金人自然也知晓了。

金人之所以对这个番僧不动声色,不进行抓捕,是因为他们也在利用这个机会,在等待着耶律延禧离开地形复杂的夹山。

耶律延禧的日子过得实在是太苦了,便给赵佶回信,答应来大宋“避难”。

赵佶于是改御笔绢书为诏书,欲纳耶律延禧为臣,并且向耶律延禧保证,只要耶律延禧来大宋,他便以兄之礼对待耶律延禧,让耶律延禧的地位在他的两个兄弟燕王和越王之上,还给他房舍千间,女乐三百,大大的优待耶律延禧。

见赵佶这么有诚意,耶律延禧大喜,于是跟大宋方面约定归降的时间,请大宋方面派人来接应。

赵佶于是让童贯暗中接应耶律延禧。

这期间,因为完颜宗翰一直驻扎在云中,耶律延禧一直不敢出山。

直到今年冬天,耶律延禧突然听说,完颜宗翰回到金国奏事去了,不在云中,这才敢率众出山,准备逃去大宋。

耶律延禧并不知道,这其实是完颜宗翰的计策,此时金军正张网以待,等着耶律延禧自投罗网。

不久,耶律延禧带着他所有的马匹和财富以及他新纳的几个妃嫔离开夹山,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大搬家行动。

可耶律延禧率军刚过云中,就接到报告说,金军以大军截断了他们的退路,完颜宗翰正亲率大军来攻击他们。

耶律延禧大惊,急令大军扔掉没有的辎重快速向武州挺进——耶律延禧想要继续往南逃,去投靠大宋。

金人将蔚州、应州、新州与云中府的汉儿乡兵组成先头部队追击耶律延禧,而将一千余女真骑兵埋伏在耶律延禧必经的山谷之间,以逸待劳。

当耶律延禧率军走到奄遏下水(后世内蒙古凉城县西岱海)之西时,女真骑兵突然从耶律延禧所率领的鞑靼军背后杀出,鞑靼军顿时溃乱。

一番交战之后,辽军死伤无数,然后有的被擒,有的投降,有的四散逃亡。

耶律延禧急忙趁乱往南而逃。

完颜娄室亲率五百骑兵,一路紧追耶律延禧不放。

耶律延禧本打算直接去武州,继续南投大宋。

可当耶律延禧跑到武州附近时,有一个随行僧人劝耶律延禧不要去大宋,这僧人说:“南朝弱,必不敢留,隐当为女真所索,等辱不可再辱,莫若径归女真,亦不失为王也”。

或许是耶律延禧觉得这僧人言之有理,觉得大宋未必敢收留他,遂改变计划,又转向西逃。

历尽千辛万苦,耶律延禧终于逃到了山金司。

山金司在阴山,因为阴山产金,辽国在此置冶采炼,故名山金司。

耶律延禧来到山金司后将其改为统军司。

两个月后,党项小骨碌部族派人来到山金司请耶律延禧去他们部族中避难——小骨碌部族是党项一个很小的部族,分布在天德军和云中之间,以前一直臣属于辽国。

耶律延禧打算与小骨碌部族首领一起投靠西夏,遂急忙赶往天德军——耶律延禧计划从那里过沙漠,前往西夏。

途中,耶律延禧一行人,忽然又与金兵遭遇。

耶律延禧只能再狼狈而逃。

这次,耶律延禧更狼狈,连马都跑丢了,徒步跑了好几十里。

后来,耶律延禧连帽子都跑没了。

眼见着金兵就要追上来捉到耶律延禧了,他的一个叫张仁贵的部将先一步赶到,然后将他的马给了耶律延禧,耶律延禧这才得以逃脱。

逃脱以后,耶律延禧没有御寒的东西,他的护卫太保萧仲恭将自己的貂裘帽给了耶律延禧。

途中,一行人没粮了,耶律延禧只能吃几棵忠仆给他找到的枣子充饥,渴了,只能吃两把雪解渴。

过了天德军之后,有天晚上,耶律延禧一行来到一个农家借宿,随行人员不敢暴露身份,骗这人家说他们是侦骑。

只可惜,这家人并没有相信耶律延禧他们所说的,他们猜到了耶律延禧的身份,然后哭着跪拜耶律延禧。

耶律延禧藏在这家人家里,居住了数日。

感觉这家人对他很忠心,耶律延禧于是封了这家的男主人为节度使。

随后,耶律延禧继续赶路。

来到小骨碌部族后,耶律延禧立即任命小骨碌部族首领为西南面招讨使、总知军事。

小骨碌部族首领对耶律延禧很尊敬,处处都以全礼对待耶律延禧,一点都不因耶律延禧失国而稍有欠礼之处。

只可惜,耶律延禧到达小骨碌不久,完颜宗翰便又亲率大军杀来。

结果,小骨碌部族被金军屠杀殆尽,耶律延禧后来纳的几个妃嫔以及辽国的所有宗室俱被完颜宗翰擒获,只有耶律延禧一个人逃了出去。

为防耶律延禧再次逃往西夏,完颜宗翰下令,陈兵于云中与西夏边境之上。

与此同时,完颜宗翰又在朔州与武州之境内,每三十里,设置一百名骑兵。

可以说,金军布置了密不通风的战网,用以捕捉耶律延禧。

完颜宗翰又以为,耶律延禧也有可能逃到了大宋,遂遣使来太原对童贯说:“海上元约,不得存天祚,彼此得即杀之,今中国违约招徕之,今又藏匿,我必要也。”

童贯哪里会承认大宋收留了耶律延禧?

而且,事实上,大宋虽然想要收留耶律延禧,可耶律延禧也的确没来大宋。

可完颜宗翰不信,完颜宗翰已经掌握了充足的证据证明,大宋的确是招纳了耶律延禧,他们又遍布天罗地网没有抓到耶律延禧,在这种情况下,耶律延禧最有可能的是逃到了大宋,然后被大宋藏了起来,就像当初大宋藏张觉一样。

不久,完颜宗翰又遣使来太原迫促童贯交出耶律延禧,还说,大宋如果不交出耶律延禧,金国就要发大军来攻打大宋了。

童贯不得已,于是派遣诸将到边境上去搜索。

童贯对派出去的人说:“遇到不是黑眼珠的人(契丹人有中亚血统,不是黑眼珠,是色目人),不用问,直接就杀了,然后将头颅送给金人。”

如此,宋金两国都在追捕耶律延禧。

一一二五年二月的一天,在应州新城(后世山西怀仁)东六十里处的茫茫雪地上,完颜娄室手下一队骑兵正在例行巡逻,忽见东边有一人骑着一匹骏马,手还牵着二匹宝马,往北边奔跑。

骑兵见状,立即打马上前将那人围住,然后喝令那人下马投降。

那人见这次真是逃不掉了,便下马,然后主动说道:“我乃大辽天祚帝耶律延禧是也。”

金人一听,大喜,立即就想将耶律延禧捆了去领赏。

耶律延禧大声道:“你们敢对天子不敬?”

金人哪管耶律延禧是真天子还是假皇帝,直接一脚将耶律延禧踹倒在雪地当中,然后一拥而上将耶律延禧捆了个严严实实的,之后带去找完颜娄室领赏去了。

完颜娄室让认识耶律延禧的人一一辨认耶律延禧是不是天祚帝?

众人看了之后都说是大辽天祚帝耶律延禧无疑。

完颜娄室大喜,立即遣可靠之人将耶律延禧给完颜宗翰送去。

完颜宗翰一直怀疑大宋像藏匿张觉那样,也将耶律延禧藏匿了起来。

现在,耶律延禧已被金军俘获,这件事才不了而了之。

二月三十日,完颜宗翰派人来太原向宣抚司献捷,并请从明年的岁币中预支银绢二十万用以赏军。

在捕捉耶律延禧一事上,大宋有点理亏。

关键是形势逼人强。

因此,童贯便东拼西凑给金人凑了二十万银绢。

如此,耶律延禧一事才算了解。

不久,童贯给赵佶上贺耶律氏灭亡表,拥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大辽帝国算是彻底亡国了。

西夏太子李仁爱对姥爷耶律延禧的遭遇很同情。

当初,耶律延禧西逃之时,李仁爱闻讯而恸哭,请求他的父皇李乾顺派兵赴援。

西夏的三万援兵后来在宜水被金军打败。

李仁爱为此哭了整整一个月。

后来,得知他的父皇李乾顺决定臣服于金国,并将他外公耶律延禧“请”出西夏,李仁爱极力泣谏。

但李乾顺不听。

李仁爱听说耶律延禧已被押送到上京,郁郁而终,年仅十七岁。

同月,西夏皇后耶律南仙因爱子夭亡而悲,因祖国灭亡而痛,因李乾顺无情而愤,遂绝食而死。

……

阅读网址: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