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宋枭途 > 第二百九十六章 向西?向东?(求订阅!)

主上”是最近流行在蔡仍手下大臣们中的一种对蔡仍的称呼。

蔡仍没有登基称帝,因此用“皇上”、“陛下”、“官家”这些称呼皇帝的称呼来称呼蔡仍并不合适,而不少刚刚投降蔡仍的辽臣又觉得用“侯爷”这个称呼侯爵的称呼不足以表示他们对蔡仍的尊敬,于是,一些辽臣开始用“主上”这个词来称呼蔡仍,意为蔡仍是他们的最高统治者、他们的皇帝,他们都是蔡仍的臣下。

不得不说,“主上”这个称呼,有舔蔡仍的意思。

因此,不少人不好意思这么称呼蔡仍,尤其是在蔡仍没有下旨让别人这么称呼自己的情况下。

在此之前,李纲就没有这么称呼过蔡仍,在蔡仍面前他也从来没有用“臣”来自称。

不想,此刻,李纲却道:“臣李纲,拜见主上!”

蔡仍看了李纲一眼,笑道:“我的宰相,你终于要臣服我了吗?”

不想,李纲也挺幽默的,他竟然答道:“是的,我的主上,从今往后我就是您最忠诚的臣子。”

蔡仍一听,哈哈大笑起来!

李纲也跟着笑了起来!

笑罢,蔡仍主动说道:“我带着你们离开燕云,将燕云还给赵宋,可以。可问题是,咱们离开了以后,赵宋靠什么来抵挡如虎如狼的女真、党项、达旦?靠那些连两万辽军都打不过的五十万宋军吗?”

李纲沉默了少许,道:“经历了这么多的事,赵皇如果还不知悔改励精图治,那活该赵宋亡国,届时,主上您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提大军来问鼎中原,那时,您将不再是叛臣贼子、民族的罪人,而是救世主。”

蔡仍不置可否道:“这不是以牺牲民众的利益来换取我的名正言顺吗?”

李纲并没有正面回答蔡仍这个问题,而是说道:“有时候,人不经历挫折,是不会有感恩之心的。”

蔡仍如梦初醒。

是了。

除了自己以外,有谁知道靖康之耻有多耻辱?

而如果不知道靖康耻有多耻辱,谁又会知道,自己真是想拯救这个民族,而不是一个叛臣?

李纲也道:“主上您如果因为一亿多汉人而放弃与赵宋战争,还成全了赵宋,天下汉人必定都会钦佩主上您、歌颂主上您,而未来如果汉人陷入苦难之中,主上您再率大军来拯救救他们,必将尽得汉人民心,到那时,王师一到,天下大定!”

“是的,到那时,我如果再去问鼎中原,就不可能处处受阻了,而会顺势而为。”

想通了这一切,蔡仍问李纲:“那咱们下一步去哪?回台湾吗?”

李纲知道,蔡仍这是在考他,蔡仍如果没想好去哪,是绝不可能做出撤出燕云这个决定的。

李纲沉默了良久,才道:“无非是东与西。”

蔡仍没说话,他在等李纲分析。

顿了顿,李纲道:“往西,夺西夏之国,然后收复大辽西部疆土,甚至可以出玉门关,继续向西发展……”

蔡仍一听,就知道,这是想走西辽帝国的路线。

李纲分析道:“如今,契丹国碎,帝王不贤只思自己玩乐不思复国,旧辽西部广袤地区比群龙无首,主上只要打下西夏,那广袤之地便可任由主上攻取。”

李纲继续分析道:“不过,那里的疆土虽大,奈何人口稀少,关键可耕种土地稀薄、民族问题严重,难以达成真正的统一……”

(历史上,疆域辽阔的西辽帝国,其实在籍人口也只不过才四十二万余人,还不如西夏人口多,西夏好歹还有二三百万人口。)

随着李纲的分析,蔡仍想起了他所知的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帝国。

历史上。

萧普贤女和耶律大石弃燕京而逃了之后,去夹山投奔了耶律延禧。

耶律延禧处死了萧普贤女,放过了耶律大石。

耶律延禧在夹山浪荡了几年之后,突发奇想,想要靠着几万人心不定的人马主动攻打已经消化了大辽的大金复国。

当时,耶律大石坚决反对,他认为,这是取死之道,他们应该向西发展,收复西部的大辽的故土,等聚集了足够的力量,然后再杀回来找大金报仇。

可耶律延禧不听。

耶律大石对耶律延禧失望透顶,于是率二百亲军从夹山出走。

一行二百多人北行三日渡过黑水,途中遇到白鞑靼人首领床古儿,床古儿给予耶律大石四百匹马,二十头骆驼,若干只羊的援助。

耶律大石靠着这些东西一路向北,最后到达大辽帝国北疆重镇——西北路招讨司驻地可敦城。

在可敦城,耶律大石召集威武、崇德、会蕃、新、大林、紫河、驼等七个军州的长官和大黄室韦、敌剌、王纪剌、茶赤剌、也喜、鼻古德、尼剌、达剌乖、达密里、密儿纪、合主、乌古里、阻卜、普速完、唐古、忽母思、奚的、纠而毕十八个部族的首领举行大会。

耶律大石得到七个军州和十八个部族首领的支持,整顿兵马,磨砺武器,得到精兵万余人。

由于可敦城是辽朝的西北边防重镇,边防军队不得随意征调,军队在战乱中得以保存,并且此地还拥有可骑乘的战马数十万匹。

在那之后,耶律大石一路向西,打下了一个偌大的西辽帝国。

不过——

虽说西辽帝国不小,也是那片区域的统制者,但耶律大石并不干涉当地各族的治理,仅征收当地百姓每户每年一个迪纳尔的金币,各地首领只要在衣带上系一个西辽颁发的银制腰牌,就算西辽政权派驻当地的官吏了。

这种制度,显然是相当松散的,不符合蔡仍想要建立的国度。

关键还不是这个,而是,蔡仍不能因为要撤出燕云就将自己的家当全都丢弃了——蔡仍想的是,将愿意跟自己走的人(不论是军臣,还是百姓)全都带走,而西部那个贫苦的地区,显然不能吸引太多人跟蔡仍走,毕竟,人人都乐于安逸,很少有人愿意去那地广人稀、漫天黄沙的西部地区生活。

另外,蔡仍是准备要走了,可这并不意味着蔡仍就不回来了——蔡仍想好了,等赵佶、赵桓父子将赵宋折腾亡了,自己一定会卷土回来,然后横扫中原。

而蔡仍如果向西,恐怕就今后就难以回来了。

历史上,耶律大石创建西辽帝国了之后,曾经想过要率领大军杀回来找大金报仇,可他以六院司大王萧斡里刺为兵马都元帅,敌刺部前同知枢密院事萧查刺阿不为副元帅,茶赤刺部秃鲁耶律燕山为都部署,护卫耶律铁哥为都监,率领七万骑兵东征金国,但因为路程实在是太远了,还没到地方,牛马就死了大半,没办法,耶律大石致死也没再回来能跟大金报亡国之仇。

蔡仍可不想跟耶律大石一样,往西以后,再也回不来了。

再者,如果往西,蔡仍在台湾布下的根据地,可就白费了。

而且,西夏这个国家,举国皆兵,想要打下来,也并非易事。

总而言之,向西,太不符合蔡仍的利益和目的了。

所以,听完李纲的分析之后,蔡仍问:“那向东呢?”

李纲知道蔡仍不会选向西的。

事实上,李纲已经猜到了,蔡仍一定会选向东发展。

这并不难猜。

蔡仍手上有两支强大的水军,还有台湾那个根据地,再加上蔡仍手上有三四十万大军,高丽也好,日本也好,全都任蔡仍索取。

关键,不论高丽,还是日本,都要比西部地区繁荣富饶,人口也比西部地区要多得多。

关键的关键,不论蔡仍占据高丽,还是占据日本,都可以随时再入中原逐鹿,不会有想插手中原却无能为力的尴尬。

李纲组织了下语言,道:“那就攻取高丽。”

蔡仍问:“为何是高丽?”

李纲道:“首先,高丽给了主上攻取它的借口。”

不等蔡仍相问,李纲就解释道:“主上与高丽往日无冤近日无仇,又没有利益关系,可高丽却要举兵三十万要讨伐主上,主上因此就算是灭其国夺其土,也是其咎由自取,怨不得主上。”

李纲又道:“从箕氏王朝到卫氏王朝,高丽国土的建立者和统治阶层大部分都来自于咱们中国。因此从箕氏王朝到卫氏王朝,高丽与中国中原政权都形成一种隶属关系。汉武帝在剿灭卫满朝鲜后在那里的北部和中部设立的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四个郡。在整个汉魏西晋时期,高丽大部地区一直是中国中原政权的郡县统治。唐朝时期,大唐在高丽北部设置安东都护府,管理那里。直至五代十国时期,天下大乱,才叫高丽独立。如今,主上代表汉人收复那里,亦是师出有名。”

“抛开名义不谈,高丽与中国中原王朝一直没有断了联系,其国之人深受咱们汉人的影响,主上有统治那里的基础……”

“高丽其地富饶,有良好的农业基础,如果精心治理,养民五百万,一点问题都没有……”

“高丽旧主刚故,新主年幼,权臣李资谦当道,内乱不断,如果咱们从外部压迫,很可能使其从内部瓦解……”

“……”

一说起高丽来,李纲便滔滔不绝,很显然,李纲是做足了功课。

听着李纲的分析,蔡仍看了一眼自己手边的高丽全图,他心想:“再有三四年,就会发生靖康之耻,到那时我若是提大军杀回来,应该就会像李纲所说的,尽得汉人民心,天下大定……再退一步说,就算赵佶突然变得英明了,励精图治,一直拒金国和西夏于国外,没有靖康之耻,天下何其之大矣,我蔡仍,有兵、有船、有人才又有先进的武器,难道还能没有立国之地?”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