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宋枭途 > 第二百九十三章 这不是乱抡吗(求订阅!)

是的。

大事不好了。

潜入到金国内部的石秀,打听到,宋金达成协议,大金出兵五十万,大宋出兵一百万,联合讨伐蔡仍。

不仅如此,完颜阿骨打还站在道德的高度批判蔡仍,称:蔡仍身为宋臣,深受大宋皇恩,还纳了大宋皇帝的三个女儿,结果,在外出统兵打仗的时候,无故拥兵自重,不为人子,人人弃之,当共讨之。

如果只是说说,也就罢了。

关键,完颜阿骨打的讨叛声明发出不久,就得到了西夏国主李乾顺的响应,李乾顺声称将要出兵三十万,配合大金和大宋出兵讨伐蔡仍。

如果说,西夏出兵来讨伐蔡仍,蔡仍勉强还能想到,那么有一个消息,却是蔡仍始料未及的。

这个消息就是,高丽竟然也说要出兵三十万,来讨伐蔡仍。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蔡仍这个气啊,要说,大宋、大金、西夏与我接壤,担心我成为他们的威胁,出兵来讨伐我,也就算了,我跟你高丽往日无冤近日无仇还哪哪不挨着,你为什么也要来攻打我?

蔡仍大发雷霆,将呼延庆、张言、张仅和赵良嗣、王介儒(他二人是前段时间出使西夏的使臣)叫来,责问道:“你是怎么出使的女真,又是怎么与党项接触的,怎么会让他们跟大宋结盟?”

不论是呼延庆、张言、张仅,还是赵良嗣、王介儒,全都沉默不语,默默的接受蔡仍的训斥。

事实上,这事不怨呼延庆、赵良嗣等人。

那怨谁?

怨蔡仍。

蔡仍的外交原则太强硬了,无论是对大金,还是对西夏,都是寸步不让。

与蔡仍正好相反的是赵佶,无论是对大金,还是对西夏,赵佶都谦让有礼,并且肯花钱买平安,也就是愿意向两国献上岁币。

更为重要的是,不论是完颜阿骨打,还是李乾顺,都是这个时代的人杰,他们很清楚,蔡仍和赵佶谁当他们的邻居,对他们而言才更有利。

再者说,除了赵佶那个傻帽,谁不是联弱抗强?

所以,完颜阿骨打和李乾顺没做太多的挣扎,就选择了大宋当它们的盟友,选择兵强马壮、侵略性又强的蔡仍当它们的敌人。

这些事其实不难分析,甚至不难打探。

等蔡仍的气头过去,蔡仍手下的一众谋士很快就帮蔡仍捋清了这些。

蔡仍不是接受不了错误的人,他给了呼延庆、赵良嗣等人一些升赏,然后又勉励了他们几句,以此来表示,错的人并不是他们,而是自己。

蔡仍都已经是皇帝级别的人了,能做到这些,已属不易,呼延庆、赵良嗣哪还能再怪蔡仍?

不过——

对于自己的外交原则,蔡仍并不后悔。

软弱的外交,固然能苟一时之安,但却会后患无穷。

而强硬的外交,看起来有些被动,但只要挺过眼前的困境,却可以长治久安。

很快,就又有不利于蔡仍的消息传来:

“大宋起兵三十万,号称一百万,分别由姚古、种师中、郭药师统带,在代州、雄州和广信军集结。”

“西夏起兵十万,号称三十万,分两路,一路走河清军,一路走金萧军,直逼云左而来。”

“金国起兵十五万,号称五十万,分两路,一路直奔松亭关,一路直奔榆关。”

换而言之,宋、夏、金三国同时向燕云发难,准备从四面八方攻来。

而且,高丽也屯兵十万在其西北方,对外号称聚集大军三十万,作出随时出兵的架势。

可以说,顷刻之间,蔡仍势力的形势就急转直下,面临最严峻的形势和考验。

……

对此,蔡仍将自己手下的一众大臣召来问策。

新投靠蔡仍的左企弓,虽然已经年过七十,但功利心丝毫未减,自从胁迫萧普贤女投降了以后,事事都非常积极。

正好,蔡仍也缺这样的表率。

加上,左企弓原来就是北辽的宰相。

所以,蔡仍表现得很重用左企弓,不仅委以左企弓重职,还在制定燕地基本政策时,经常采纳左企弓的建议,让左企弓干劲十足。

因此,蔡仍问策,左企弓抢先道:“党项那两路大军其实不足为惧,云左有长城和天险,还有完善的防御设施,只要布下足够的兵力,党项不付出巨大的代价是进不了关的。松亭关的情况也差不多。北边唯一需要担心的只有榆关一路,张觉对于咱们的招降,始终是模棱两可,微臣还听说,张觉一直在暗中招兵买马,目前手下已有三四万人马,可谓是兵强马壮,他如果倒向女真,然后引女真入关,那对咱们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微臣愚见,应该给张觉下最后通牒,他如果还不降,直接发兵拿下平州,彻底堵死北下的通道。”

刘彦宗随后补充道:“如果夺下平州,北方的敌人,不论是女真,还是达旦,都不足为惧。而宋军的战斗力虽然低下,但咱们与宋国之间没有屏障可守,所以宋军应该是咱们此役最大的敌人,微臣建议,一旦开战,便以雷霆之势败宋军,然后派大宋南下,如果条件允许,就一举伐掉大宋,如果条件不允许,就逼迫大宋划大河为界。”

李石道:“最好想办法避免这一战,咱们燕云现在最需要的是休养生息。”

李石的话说到了蔡仍的心坎上。

蔡仍并不怕打仗。

可现在,燕地新复,百废待兴。

别的先不说,仅粮食一样,就够蔡仍操心的了。

在这种情况下,打仗其实是很不智的。

这时候,蔡仍多少也有些后悔,没听纲等人所主张的“先稳重金国和西夏,为此哪怕是付出一些代价”的主张。

可开弓没有回头箭,关键是蔡仍确实不想采用软弱的外交。

现如今,再说这些,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听群臣全都在说应对宋、金、夏之策,没有人说高丽,蔡仍问道:“那咱们何以事高丽?”

蔡仍此言一出,群臣都是一怔!

相互看了看,最后还是左企弓站出来,道:“高丽与咱们燕云,往日无冤近日无仇,又没有利益瓜葛,想来,他们应该是受女真胁迫,才摆出这般架势,未必真想与咱们燕云为敌,也未必真会出兵,现阶段,可以先放任一下,静观其变,最多也就是遣使去质问一下……”

其实——

跟左企弓说得差不多。

高丽本来是不想掺和宋、金、西夏和蔡仍之间的战事和政事的,因为这跟他们真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可问题是,高丽现在不能不为金国摇旗呐喊一下。

原来——

今年三月份,高丽睿宗王俣,在香林亭与宰枢大臣宴会,忽然发现背有微瘇,便赶紧回宫。

可由于内医崔思全的误诊,王俣的病情突然恶化。

到了四月份,才四十多岁的王俣,已经病重。

在太师李资谦的主持下,王俣下遗诏传位于十四岁的太子王楷,不久病故。

李资谦是当代仁州李家(又称庆源李氏)的家主,他是王俣的岳父——他将他的大女儿和他的二女儿嫁给了王俣,二女儿后来更是因为为王俣生下元子(太子)王楷而成为王俣的顺德王后。

仁州李家,是高丽一个极为了不得的豪门。

高丽文宗之后的高丽王,不是年幼,就是不德,进而也就失去了操纵贵族的能力。

那一时期,一些世家大族便利用与王室联姻攫取权力,把持高丽的朝政。

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仁州李家。

从高丽文宗时期开始仁州李家就与高丽王室联姻,历经九代六十多年,这个家族一直以外戚身份总揽高丽朝政,可以说,他们家是高丽王后、王妃的最大供应商,他家的女人也生出了好几任高丽王。

当然,也不是说仁州李家在这几十年间一直都没有衰败过。

在高丽肃宗继位时期,仁州李家因为参与立储之争失败,那时仁州李家的当代家主李资义被杀,李资义的儿子李绰等也被杀,李子威等五十余人被流配南方,这也就是高丽史上著名的李资义之乱。

高丽肃宗即位之后,将先王高丽献宗所娶的仁州李家的元信宫主和汉山侯王昀母子赶到了庆源郡,并且没像以前的高丽王一样娶仁州李家女,而是娶了贞州柳氏女。

可高丽肃宗死了以后,王俣继位,又娶了李资谦的大女儿为妃,仁州李氏的势力东山再起。

等到李资谦的第二女也嫁给王保为王妃,并为王俣生了元子王楷之后,李资谦地位再次大大提升,位列宰相,权倾朝野——那几年,王俣无心朝政,因为李资谦先后将两个女儿嫁给王俣,王俣极为信任李资谦,慢慢的李资谦就攫取了本属于王俣这个高丽王的权力,进而获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力。

自那以后李资谦比当年闹出大乱子的李资义还霸道,甚至霸道到,因为害怕别的妃嫔分润他两个女儿的恩宠,也因为害怕别人与王俣联姻而对他产生威胁,不仅不让王俣纳新的妃嫔,就连王俣的元子王楷都养在他自己的家里,由他来抚养。

可以说,很少有比李资谦还霸道的外戚。

渐渐醒悟过来了的王俣,开始从地方上提拔韩安仁等人来分李资谦的权,企图拿回本来属于他的权力。

只可惜!

王俣醒悟的太晚了,已经撼动不了李资谦的地位了。

其实——

那时王俣和李资谦虽然勾心斗角,但因为李氏姐妹尤其是顺德王后在,王俣和李资谦两人之间的关系还能勉强维持,至少表面上还能勉强维持。

然而——

天妒红颜。

几年前,李家姐妹先后死去,让王俣和李资谦之间最后的纽带也没了。

于是,李资谦扣着王俣的元子王楷把持着朝政,而王俣则开始极力摆脱李资谦的控制。

王俣和李资谦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就是王后的继位人选。

那时,李资谦想让王俣娶他的第三女为后。

可王俣不想再增加李资谦的权势,因此,王俣想效仿先祖娶一个王室女为后。

于是乎,亲自在一众王室女中精挑细选了一番之后,王俣最后选中了他亲叔叔高丽宣宗王运的女儿,也就是选中了他的堂妹当他的王后。

哥哥娶妹妹?

这不是乱抡吗?

这个……在高丽还真就不是个事。

不说不知道,高丽王族的近亲婚姻,绝对能刷新人的三观。

高丽王朝的近亲婚姻关系的“始作俑者”是高丽王朝的创建者王建。

王建并没有显赫的家世,只不过是新罗后期众多地方豪族之一。

后来王建虽然创立了高丽王朝,登上了王位,但高丽初期的政权其实是一个豪族联合政权,一些割据的豪族随时都有实力向王权发起挑战。

为了政权的稳固,王建便采取多种方法笼络各地豪族,而其中重要的一种方法便是像蔡仍之前一样迎娶各地豪族家的女儿做妃子。

王建一生共迎娶了二十九位妃子,这些女人不少都有豪族的背景。

这二十九位妃子共为王建生了二十五名王子和九名公主。

而在这九名公主中,有六位公主都嫁给了同父异母的兄弟。

不仅如此,在整个高丽王朝,除了极个别的情况之外,公主只能嫁给宗室成员,禁止外嫁。

到了高丽德宗的时候,他的两位妃子都是他同父异母的亲妹妹,而且德宗的母亲与其妃孝思王后的母亲也是亲姐妹。

到了德宗的儿子显宗的时候,其妃子仁平王后也是他同父异母的妹妹,而文宗之母与仁平王后之母也是亲姐妹。

后来文宗将他自己的女儿积庆公主嫁给了他自己的儿子扶余公王燧,而这两个孩子的母亲又是亲姐妹。

既然高丽王朝的公主只能嫁给宗室成员,禁止外嫁,那么总有同辈男女之数不对等的情况存在,这样就催生了另一种近亲婚姻,即叔侄之间的婚姻关系,也就是说堂叔娶侄女为妻。

高丽王朝第一例叔侄婚姻关系出现在高丽第二代国王惠宗时期,惠宗主动将自己的长公主嫁给了他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王昭。

高丽王朝第二例叔侄婚姻关系出现在高丽第三代国王定宗时期,即定宗将女儿嫁给了他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

高丽第八代国王显宗的两个妃子元贞王后和元和王后也是他的堂兄弟成宗的女儿,所以显宗也是娶了他自己的侄女。

另外,还有姨甥婚。

李资谦逼王俣娶他第三女不是没有成功么,如今王俣挂了,李资谦便逼只有十四岁的仁宗王楷娶了他的第三女(历史上,后来李资谦还买一送一把他的第四女也嫁给了王楷。)

总之,娶堂妹这种事,对于高丽王室而言,根本就不是个事,就是娶亲妹,都不是个事。

因为王俣最终娶了她堂妹文贞王后,王俣和李资谦彻底撕破了脸。

在死之前的这几年,王俣和李资谦一直在明争暗斗。

只可惜,王俣年纪轻轻就死了,最终成了输家——有传言说,王俣是被李资谦害死的,是他收买了内医崔思全,才让王俣的病情恶化,而且是李资谦逼王俣将王位传给李资谦抚养长大的王楷的。

王俣死后,李资谦将他的三女儿也就是王楷的三姨嫁给了王楷,成为王楷的皇后,然后李资谦以外公、岳父、邵城郡伯、邵城侯、汉阳公、朝鲜国公、顾命大臣的身份摄政。

如果仅仅是这样,还不算什么。

问题是,李资谦不甘心当有实无名的高丽王,他还想夺了自己外孙、自己女婿的王位,然后自己当高丽王。

这可不是污蔑李资谦。

李资谦帮王楷打败了他几个野心勃勃的叔叔之后,利用扶保王楷登基的机会攫取了大权。

在这之后,李资谦便以王楷外祖父和岳父的双重身份“专制国命”,权倾朝野,李资谦的家族也鸡犬升天(史载其“诸子争起第宅,连亘街陌,势焰益炽,贿赂公行,四方馈遗辐凑,腐肉常数万斤,强夺人土田,纵其仆隶掠车马输己物,小民皆毁车卖牛马,道路骚然”。)

此外李资谦还强行请王楷封他为“知军国事”,也就是军政一把抓。

甚至,宝文阁学士郑克永,已经率领一众文武大臣,提出李资谦应上表不称臣,理由是“不臣者三,后之父母居其一”,附和者众。

幸好!

时任宝文阁待制的金富轼,连续列举了汉高祖之父刘太公、汉献帝岳父不其侯伏完、魏元帝曹奂之父燕王曹宇等人,提出:“虽天子之父,若无尊号,则不可令人主拜也”的主张,更明言“虽父子至亲礼数尚如此,况外祖乎?”

在这之后,金富轼又提出:“宜令上表称臣,在王庭则行君臣之礼,宫闱之内则以家人礼相见,如此则公义私恩两相顺矣。”

碍于公论,最终李资谦不得不采纳了金富轼的提议,并对王楷的使者说:“臣虽然无知,但现在看到金富轼的议论,实在是天下公论啊。没有这个人,群公几乎要把老臣陷于不义的地境了!”

李资谦的野心是暂时被金富轼止住了,但这并不意味着,王楷的王位就能坐稳。

因为除了内忧以外,高丽还有严重的外患问题。

因为,中原形势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高丽的前宗主国大辽在大金的攻击下濒临灭亡。

完颜阿骨打更是早在去年年初就派使节出使高丽,通报其已经平定了大辽的州郡,让高丽对其称臣。

李资谦确定了此事属实之后,礼待金使,金使又告知高丽耶律延禧已逃往西夏(实为夹山)。

李资谦派人将这些事全都打听清楚了,才知道,昔日的宗主国大辽帝国已经被女真人和一个叫“蔡仍”的宋人给瓜分了。

当时,蔡仍实力还未显现出来,而大金却是横扫大辽帝国的大半疆土,已经不是当年跟他们高丽打得半斤八两的那个女真了。

李资谦认为:大金原来是小国,和咱们高丽一样,都是大辽的属国,这不侯。可是现如今,大金既然暴兴,灭了大辽,政修兵强,日以强大,又与咱们高丽境壤相接,势不得不委屈求全,且以小事大向来是咱们高丽的生存之道,所以,咱们高丽姑且先顺着大金,静观其变。

正是在这样的政治态度下,完颜阿骨打派人去跟王楷和李资谦说,大金、大宋、西夏要联合讨伐蔡仍,让高丽也派兵声援一下,高丽便让其西军聚集在其国麟、朔一带,并称准备出兵三十万讨伐蔡仍。

王楷和李资谦之所以响应完颜阿骨打的号召:

一来,王楷和李资谦是想卖完颜阿骨打一个面子,舔一下完颜阿古打,交好如今如日中天的大金。

二来,王楷和李资谦也想向大金展示一下他们的实力,让大金不敢轻易打他们高丽的主意——王楷和李资谦瞎担心,要知道,在女真崛起之前,女真跟高丽可是因为地盘打了好几年,双方皆死伤无数。谁敢保证,如今女真人发迹了,不会卷土报仇?

至于那个大宋的叛臣蔡仍?

无所谓了。

反正双方又不认识也不接壤。

再者说,他们高丽也不真出兵,就是摇旗呐喊一下,蔡仍还能真拿他们高丽怎么样?

……

……

PS:这章是二合一的大章,所以今天只有这一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