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宋枭途 > 第二十九章 招兵标准

大宋枭途 第二十九章 招兵标准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9: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禁军是北宋王朝的中央军,“谓天子卫兵也”,它由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即“三衙”统辖。

宋初时,禁军横扫大江南北,以两个月的时间便灭了后蜀,这支在宋太祖赵匡胤手上建立的禁军,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的野战步兵之一了。

最初,禁军的管辖权在中央朝廷,需要作战时,由京师派出。

这种管理制度给北宋王朝带来了巨大的供养压力。

为了缓解这种压力,除殿前司的捧日军和天武军外,其余的各路禁军实行“更戍制度”。

所谓的“更戍制度”,其实就是各自屯驻于粮食产区,或者在边境地区的负责守卫与作战。

为了安抚将士,北宋朝廷特准屯驻部队可以携带家属。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在参军打战了,完全就是在过日子,许多部队从此便在就粮区安顿下来,慢慢地融进了当地势力。

禁军的士兵,也开始从原来由京师派出,逐渐变成在驻地招募,其统兵官也往往由地方官兼任。

绍圣年间,北宋朝廷颁布了关于州县不得关预地方军政事务的诏令,理论上是在厘清禁军与地方纠缠的关系,实际上则是北宋朝廷此时对于各地禁军的管理已经鞭长莫及,而失去地方长官约束的禁军,开始形成自己的一个相对封闭的利益体系。

其实——

蔡仍也与现在的禁军体系格格不入,因为他并不是地方上的人,而算是空降下来的。

因此,别看蔡仍是蔡家的人,可他到阳武县后,还是遭到了地方势力的抵抗,阳武县的各大家族甚至发话,不许其子弟响应蔡仍的招兵,想要逼蔡仍就范,甚至是想从蔡仍手上分一杯羹。

别以为,蔡仍才五百人马,就一点权力都没有。

宋辽间百年的和平,使得北宋的不少军队腐化与衰败。

缺少战事压力的北宋禁军统兵官员,开始采取各种手段谋取利益,比如吃空额、利用军队走私,甚至是随意役使普通士兵等。

这么说吧,如果换一个会经营的军官来统带五百金吾军,一年轻轻松松就能赚上万贯,如果再占点天时地利,那可就没有上限了。

无疑,蔡仍空降下来,动了当地势力的蛋糕。

这也就不怪当地势力给蔡仍下马威了。

对此,蔡仍很强硬的直接给予回击,当即宣布:金吾军所招之兵,不要世家子弟,只要老实本分的农民。

宋朝,尤其是北宋王朝,所实行的“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发展,但也导致了地主阶级和农民之间的尖锐矛盾。

所谓土地兼并,就是占人口少数的权势阶层,利用自身的优势地位,通过购买和哄骗、胁迫等手段,大量获取农民手中的土地,造成土地高度集中的现象。

这一现象的后果就是,失去了土地的农民非常多,他们活得也非常艰难。

而蔡仍所招之兵就是这部分人。

北宋王朝虽然尊文抑武,但武人的收入其实并不低——据英宗朝任三司使的蔡襄计算,英宗初,全国禁军、厢兵共一百一十八万余人,需支出养兵费用每年四千八百万缗铜钱,平均下来,每人每年约四十缗。

而中央禁军虽然已经没落,但因为它名义上还是保护皇帝的卫兵,所以其名义上的待遇还是最高的。

换而言之,中央禁军名义上的收入其实是大于四十缗的,平均每人每年大概能得将近六十缗。

如果能将这个军响足额给予到士兵的手上,那当兵绝对算得上是高收益。

只不过,掌管军队的官员上下齐手,才让低层士兵的实际收入大大降低——中央禁军大幅度的缺额,就是在职的,实际上到手的也不到二十缗,想要多拿一点,就要会点手艺,像什么木匠、漆匠、石匠。

这也就导致了,现在的禁军士兵,打仗不行,但各个都身怀绝技,而禁军的老大高俅也成了这个时代最大的包工头。

金吾军隶属中央禁军序列,理论上自然也拿最高的待遇,也就是平均下来每个士兵能拿六十缗。

只可惜,这钱,到蔡仍这里,就已经剩一半了,蔡仍连那半哪去了都不知道。

而这,还是那些大佬看蔡仍背景深厚,没有做得太过的缘故,否则蔡仍恐怕连一半都拿不到。

当然了,上面也是有考量的,在他们想来,给蔡仍五百个指标,蔡仍如果只招一两百个士兵,就算给足额军饷,还有大把的剩余,而且哪有给足额军响的傻子?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蔡仍不仅准备招齐五百人,还准备当个给足响的“傻子”。

有人可能问了,那蔡仍不就得往里贴钱了吗?

这是自然,否则蔡仍又怎么能牢牢抓住金吾军的兵权?

扯远了。

招兵大旗一展开,蔡仍就让人将黄橙橙的铜钱摆在四周,并将金吾军的军响清清楚楚的写出来张贴在招兵墙上(就贴在招兵告示边上),并且声明,只要被选上进入金吾军,就先发三个月的饷银,即每人九缗(这只是新兵的军饷,随着兵龄增加,军响也会增加)。

在这个时代,一缗大概能买两百斤左右的大米或半匹布,三缗足够养一家人了,换而言之,蔡仍给应招者的待遇绝对丰厚。

兵源充足,蔡仍给的待遇又绝对丰厚,应招者自然云集。

在这种情况下,蔡仍当然要挑最好的兵。

……

“什么?我落选了?”

初试处,一个彪形大汉难以置信的嚷嚷道。

不仅彪形大汉难以置信,不少围观的人也都一脸不可思议。

只见这大汉,黑熊一般的身体,铁牛似的筋骨,胸前一带盖胆黄毛,背上两枝横生板肋,臂膊有千百斤气力,眼晴射几万道寒光,任谁见了,都会竖起大拇指,道一声:“好汉子!”

而且,有认出这个好汉子的人,知道这个好汉子可是远近有名的豪侠许猛,有一身很不错的武艺,即便是赤手空拳,五七人也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然而,像许猛这样的好汉,竟然都落选了,并且是在初试阶段!

这让众人纳闷不已!

再一看被蔡仍选上的人,众人就更纳闷不已了——蔡仍选上的人,除了黑大粗壮皮肉结实以外,一个比一个普通,全都是一幅憨憨的样子,其中几个一看就是那种脑中短根弦的人,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这几个人很明显就是笨、呆、木、反应慢,他们哪里能比得上许猛?众人实在是想不明白,蔡仍他们为什么选这样的人加入金吾军,也不选许猛这样的好汉加入金吾军?

这许猛,在阳武县能闯上偌大的名气,自然不是轻易就能打发的,尤其他还自认占着理。

因此,见自己落选了,而那些傻啦吧唧的人却被选上了,许猛当即就不干了,他也不理将他刷下去的蔡仍家的家仆,而是直接就冲到蔡仍坐着的地方,抱拳道:“将军容禀,小人许猛,阳武县本地人,仰慕将军威名,特来应招参军,却不想,小人的一腔报国热情,却换来了初试都没通过的结果,小人自问还有些武力,也粗通兵书战策,实不知为何会落选?还请将军告知!”

蔡仍抬眼看了许猛一眼,不答反问:“你是城里人吗?”

许猛答道:“小人生长在阳武县城,自然算是城里人。”

蔡仍又问:“你可曾在官府任过职?”

许猛答道:“小人曾在本县当过两年狱卒,应该算是在官府任过职。”

蔡仍再问:“你胆子小吗?”

许猛答道:“小人一身是胆。”

蔡仍直言不讳的总结道:“你不符合我的招兵标准,所以你落选了。”

蔡仍曾读过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练兵实纪》。

戚继光选兵有四不要和四要。

四不要分别是:

一、城里人不要。

按照戚继光的标准,城里人见过世面,对上级的命令不太服从;

二、在官府任过职的不要。

戚继光认为,在官府任过职的人,对政府的体系已经十分熟悉,十足的兵油子;

三、四十岁以上的人不要,皮肤白净的不要。

戚继光认为,年龄大的人,体力不支,按当时的说法皮肤白净的人都是劳动不多的人,难以吃苦;

四、胆子特别小、胆子特别大的不要;

胆子小的人,不用多说,这样的人根本就当不了好兵,而胆子特别大的人,则容易偏激、冒进。

而四要则是:

一、要标准农民,每天在田工作的。

农民能吃苦,又有体力,重要的是服从管理;

二、要黑大粗壮肌肉结实的。

这条不用说了,身体不好,怎么可能打仗?

三、要目光有神的。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目光有神,说明人的精气神好。

四、要见官府有所畏惧的。

这样的人,服从管理,容易塑造成精兵。

对于戚继光选兵标准的实用性,曾当过多届教官的蔡仍,有切身的体会。

所以,蔡仍这次定的招兵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戚继光选兵的标准。

而用这个标准来套许猛,许猛除了身体健壮以外,其他可以说没有一条达标。

因此,许猛自然就被刷下去了。

许猛不服道:“将军选兵的方法未免有些太过别具一格了吧?”

蔡仍看着许猛问道:“你在质疑我选兵的方法?”

许猛一抱拳道:“小人不敢,不过,将军若想让人心服口服,总得让人看到我与将军精挑细选的精兵之间的差距吧?”

蔡仍微笑道:“这么说,你是想要跟我的兵比一比喽?”

许猛看了蔡仍身后的金吾军新兵一眼,道:“小人只是不明白小人与将军所选的精兵之间的差距在哪。”

蔡仍笑容不变,道:“不让你知道差距,你不会甘心吧?”

许猛又一抱拳,道:“求将军成全!”

蔡仍不再看许猛,而是站起身,然后来到在练习站军姿的新兵前,道:“全体都有,立正!稍息!立正!”

随着蔡仍一声令下,蔡仍这段时间招募的三百多新兵,整齐划一的收腿,伸腿,再收腿。

这一幕,并没有让围观的人吃惊,因为这段时间,蔡仍一直在招兵之余,这么训练这些新兵。

蔡仍又下令道:“左转弯齐步……走!”

许猛不知道蔡仍要干什么,跟过来问道:“将军,您这是要去哪?”

蔡仍道:“断魂崖。”

离蔡仍的招兵处不远的地方有一座高数十丈的悬崖,当地人都叫它断魂崖——人若是从其上掉下去,十死无生,故有“断魂崖”一名。

不一会的功夫,蔡仍、金吾军的三百多名新名、许猛以及上千看热闹的人就全都到了断魂崖边上。

许猛看了看不远处的断魂崖,有不解的问蔡仍:“将军带我等来这里作甚?”

蔡仍道:“你不是要跟我的兵比试吗?你们就在这里比。”

许猛愕然道:“在这里比?比什么?”

蔡仍道:“古人云,千军一人者,胜!军人首要就是服从,这是军人其它优良品质诸如英勇、善战的养成基础。我所说的,你可认同?”

没想到,这许猛的见识还不少,他竟然一口就道出:“此是兵书《司马法》的核心内容之一,当然不错。”

听许猛一口便道出了“千军一人者,胜!”的出处,蔡仍不禁动了“我是不是走宝了?”的念头。

不过,为了将军队打造成自己想要的那样的军队,蔡仍还是很快就熄灭了这个念头,道:“既然你认同,那就跟我的兵比一比服从性,如何?”

许猛听言,信心满满的应道:“自无不可。”

蔡仍道:“那你去我的兵中随便选十人出来。”

许猛道:“将军的意思是,小人要胜了十人,才能取胜?”

蔡仍摇摇头道:“你能胜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就算你胜。”

许猛听言,眼珠动了动,他心道:“他似乎胸有成竹,那……他选的人凭什么胜我?是他的奇怪训练之法?这么多人看着,我绝不能输,否则我以后还怎么在阳武县混下去?”

念及至此,许猛便从金吾军中一一点出了十个人。

咋一看,许猛点出来的这十个人并没有什么,其中几个好像还是这三百多人中的佼佼者。

这不免让许猛得到了不过叫好声,不少围观的人还夸赞许猛“坦荡”。

可蔡仍却清楚的知道,许猛叫出来的这十个人,全都是刚刚才被选入金吾军的,也就是他们全都是没怎么接受过蔡仍训练的新兵中的新兵。

不过——

蔡仍并没有现在就点破许猛的小动作。

蔡仍问许猛:“你选好了?”

许猛道:“选好了,将军准备怎么比?”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