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宋枭途 > 第一百九十六章 山不转水转(求订阅!)

大宋枭途 第一百九十六章 山不转水转(求订阅!)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9: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臣担心,这还不是最坏的情况,最坏的情况有可能会是,女真大举南下,来亡我大宋,因为没有任何国界是比没有国界更安全的。”

蔡仍此言一出,赵佶的心顿时就是一凛,他心道:“没错,没什么是比大一统没有边界线更安全的,因此,只要有机会,女真一定会想方设法灭掉我大宋,就像朕有机会一定会想方设法灭掉所有胡虏一样,所以,燕云必须收复,必须在我大宋的掌控之下,这才能保证我大宋的安全。”

思索了一会之后,赵佶又道:“可咱们大宋的军队刚刚才南征,不修养一段时间就北伐,是不是有点太勉强了?”

蔡仍立即表态道:“别的军队臣不知,但金吾军可以随时北上为大宋收复疆土。”

赵佶有些诧异道:“金吾军不用休整就能再战?”

蔡仍道:“军队是什么,就是国家有事的关键时刻能顶上去的队伍,不讲条件,不讲困难,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听了蔡仍的表态,赵佶大感欣慰!

在这个关键时刻,蔡仍不仅支持他的想法,还愿意立即就率领已经征战了大半年的金吾军北上收得燕云,这让赵佶忍不住想:“蔡仍真不愧是上苍赐给朕的冠军侯,说不定他真能为朕收复燕云!”

其实赵佶哪里知道,蔡仍率领金吾军南下了之后,也就在前期打了几仗,之后就一直在扩军、练兵、整军,因此根本就不必休养生息。

蔡仍又道:“况且,从金使回去,到女真出兵,最少也得两三个月时间,有这么多时间,已经足够金吾军将士修养和为出兵燕云做好准备了。”

听蔡仍这么一说,赵佶也觉得派金吾军北上是可行的。

不过——

赵佶还有顾虑!

那就是,金吾军再能打,也只不过才五万人马,而且,其中只有两万是禁军,剩下三万是厢军——赵佶并不知道,金吾军里根本就没有禁军和厢军一分,他还以为,蔡仍是按照当初他下的命令,只扩了一万禁军两万厢军,加上原有的军队,一共也就两万禁军、三万厢军。

在赵佶想来,两万禁军、三万厢军就想收复燕云,简直是太痴人说梦了。

要知道,辽国就是再没落,那也是一个曾经拥兵百万的泱泱大国,瘦死的骆驼还比马大,哪是这点兵力就能敌的?

所以,蔡仍走后,赵佶又将王黼找来。

赵佶对王黼说:“朕今日将冠军伯叫来,跟他谈了收复燕云一事。”

王黼问:“不知冠军伯怎么说?”

赵佶道:“他支持北上收复燕云,还说燕云必须要收复,否则大宋危矣。”

王黼道:“英雄所见略同,臣也是这么认为的,若是契丹灭亡燕云被女真所夺,那大宋必将永无宁日。”

赵佶道:“冠军伯也是这么说的,他还说他随时都可以率领金吾军北上。”

王黼道:“这是好事啊,冠军伯能征善战,必定能为官家收复燕云。”

赵佶将他的顾虑说出来:“可是金吾军只有五万人马,其中大半还是厢军,而契丹就是再没落,也曾是一强国,随随便便就能聚集几十万人马,仅靠金吾军,应该不太可能收复燕云。”

王黼一听,沉默了。

过了好一会,王黼才又道:“官家,有一句话,臣不知当讲不当讲。”

赵佶道:“你我君臣之间,还有什么话是不能说的?”

听赵佶这么说,王黼才道:“臣觉得,咱们大宋还离不开童太师,尤其是在要收复燕云的情况下。纵观朝中大臣,有军事统领之经验者,非童太师莫属,淮南公威望不够,冠军伯又太过年轻了。此国战一开,有可能就是几十万大军的对决。非老成持重的童太师,不足以担此重任啊。”

赵佶没想到王黼会举荐童贯,他心想:“他们两人不是有矛盾吗?王黼怎么会为童贯说话?”

赵佶哪里知道,王黼建议让童贯挂帅,就是两人矛盾妥协的一个结果。

童贯征讨方腊凯旋回京后不久,就受命致仕了。

童贯也是在官场上行走了一辈子的老人精了,稍稍一猜,他就猜到了他一定是中了王黼的暗箭,因此对王黼积怨很深,一直在寻找机会打击王黼。

有一次,童贯和王黼偶遇,童贯毫不客气地对王黼说:“山不转水转,老夫虽然已经下台,可宰相大权,也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喜欢,蔡太师几次沉浮,你也不是不知道,所以蔡太师再次复相,也不是不可能。”

听了这话,王黼连续几天没睡好觉,他害怕丢掉这个宰相职位,害怕失去眼前的富贵,而童贯若是和蔡京联手,绝对有实力将他撵下台,至少不会让他太好受。

思考了几天之后,王黼决定向童贯妥协。

有天晚上,夜色漆黑,王黼悄悄来到童府向童贯示好,并许诺一旦有机会,就请童贯复职出山。

童贯也就坡下驴,答应不再去运作蔡京复相一事。

这才有了今日王黼这番话。

说实话,赵佶当初罢免童贯,也是一时之气。

这股气过了之后,赵佶也就后悔了。

就跟王黼说的一样,赵佶也认为,目前的大宋,还没有能够顶替童贯位置的人,谭稹不行,蔡仍也不行。

只不过,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和台阶,赵佶才一直没有让童贯落致仕。

今天,王黼给了赵佶这个机会和台阶,赵佶立即顺着王黼的话说道:“爱卿真是这么认为的吗?”

王黼道:“臣之心可照日月。”

王黼又道:“虽然臣与童太师在一些政见上有些分歧,但我们并不是为私而争,而是因公才不让对方寸步,收复燕云,乃咱们大宋最大的公事,臣怎能因私废公?”

王黼这一番话,让赵佶大感欣慰,他道:“爱卿真国之柱石!”

次日,赵佶便下旨,让童贯落致仕,重握兵权,继续担任陕西以及河东河北宣抚使。

童贯官复原职了之后,赵佶将蔡仍、王黼、童贯、高俅、郑中居、李邦彦、谭稹等人叫来继续开会商讨北伐之事,他说:“据和诜奏报和冠军伯侦查,辽主不仅沉迷于狩猎荒废朝政,还处死其文妃、废掉其子晋王耶律敖卢斡、逼反了其大将耶律余睹,已经失去臣心、民心,只要耶律余睹带着女真人杀向契丹中京,契丹中京必失。现在燕京人心惶惑一片混乱,燕山汉民都盼望着回归中原。此时出兵或可不战而胜,你们以为如何?”

王黼最先表态说:“臣认为,咱们大宋应定好一个出兵的时间,然后派使臣与金使一块回去,继续执行联金灭辽之战略计划,然后出兵北上,以呼应金军的行动。”

尚书右丞李邦彦与王黼不和,因此他处处与王黼作对,他说:“联金灭辽的事不是已经中断了吗?现在还提它干什么?”

郑居中更是说:“出兵北伐的理由是什么?咱们不能出师无名啊。”

童贯知道,他之所以能复职,是因为赵佶需要他统兵北上收复燕云,否则他就得一直在家混吃等死。

所以,见李邦彦和郑居中出来搅局,童贯毫不迟疑的就站出来,道:“联金灭辽的计划并未中断。至于出兵的理由,这还用找嘛,燕云本就是咱们大宋的疆土,以前咱们是没有机会将之收复,现在有机会了,自然该将它收回来。”

郑居中道:“可檀渊之盟时,咱们大宋已经将燕云给契丹了,怎能再做那反复之事?”

王黼道:“反复的不是咱们大宋,而是辽国,神宗朝的时候,咱们大宋伐夏时,契丹已经违背檀渊之盟,勒索咱们大宋的疆土,后来硬生生凭此又跟咱们大宋要去了二十万的岁币,到底是谁在反复?”

是否该出兵北伐收复燕京?朝臣们又开始争论起来。

辽国即将覆亡,大宋何不趁机收复燕云?

赵佶想来想去都觉得这是一个千古难寻的好时机,他觉得,如果他不及时出手,如果他错过这个机遇,他将成为大宋的罪人。

浪漫主义的政治火花,本来在赵佶心中已经沉寂变小,现在又重新点燃并越烧越旺,让他热血沸腾。

所以,赵佶已经听不进去反对的意见了,尤其是在王黼提出了辽国曾经背盟一事之后。

赵佶难得如此果断一回,他伸出双手叫停了争吵不休的双方道:“现在,契丹灭亡在即,燕京正是混乱之际,大军北上压境,说不定燕京百姓还真会箪食壶浆,夹道相迎。朕决定,由童太师挂帅,大军北上巡边!”

王黼一听,扭头对童贯一拜在地,道:“童太师尽管率军北行,各项军需,某愿尽死力相助!”

童贯则慷慨激昂道:“童贯必不负官家重托,不收复燕云誓不还!”

原本老老实实在一旁听着仿佛不关己事的蔡仍,一听赵佶到底还是将统帅的位置给了童贯,顿时就不干了,他立即出声道:“且慢……”

……

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