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宋枭途 > 第一百一十九章 情报(求订阅!)

大宋枭途 第一百一十九章 情报(求订阅!)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9: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王黼的封锁下,方腊起义并未引起北宋朝廷的重视,东京城中的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方腊起义了,他们只以为东南那里跟不久前被轻易平息的江西、广东两界的小规模叛乱差不多,没想到这会是一场席卷了上百万人撼动了北宋王朝统治的大规模起义。

只有静静观看北宋朝廷一举一动的蔡仍知道,北宋王朝的丧钟敲响了。

事实上——

蔡仍比王黼还早知道方腊起义了。

这并不是通过蔡仍所知的历史知识得知的,而是通过蔡仍所建立的情报系统得知的。

就在招安宋江一伙不久,蔡仍就亲自招募人手,亲自培训,然后亲自组建了情报部门。

蔡仍向来信奉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加之受后世战争熏陶过的蔡仍太知道情报的重要性了,因此,蔡仍干脆组建了三支互不统属的情报部门,分别为之取名为“前情卫”、“中情卫”、“后情卫”。

虽说宋江义军的燕青、柴进、石秀三人都是搞情报收集的好手。

但蔡仍并没有让燕青、柴进、石秀三人各领一支情报部门的主官,而是只让投降已久的燕青领了中情卫主官之职,前情卫和后情卫的主官之职蔡仍给了自己的两个铁杆亲信——闾勍和于鹏,而让石秀和柴进分别担任闾勍和于鹏的副手。

于鹏是和岳飞一块加入金吾军的。

不过,于鹏的武艺一般,相反,他更长于内政,而且他为人机警、精细,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帮蔡仍干收集情报的工作了——三个情报头子,蔡仍其实最看好的就是于鹏。

闾勍原是汤阴县的押司,人非常精明、精细,后借着王三娘的关系攀上了蔡仍,蔡仍也干脆就将闾勍调到金吾军,让闾勍成为金吾军的一个干事,跟于鹏一样,闾勍也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帮蔡仍收集情报了。

三个情报部门成立以前,金吾军的情报系统非常简陋和薄弱,基本上也就是能收集一下战场上的情报和周边的情报罢了。

蔡仍在百忙之中抽出了十天时间,给包括闾勍、燕青、于鹏在内的所有情报人员上了十天的课。

在那十天中,蔡仍将后世的情报系统和情报理念像填鸭一般灌输给了闾勍、燕青、于鹏等所有情报人员。

经过十天的特训之后,前情卫、中情卫、后情卫分别挂牌。

虽说前情卫、中情卫、后情卫接受的情报教育是一样的,规模和组成也都差不多,但实际上前情卫、中情卫、后情卫所负责的范畴还是有差别的——中情卫主要负责对东京汴梁城也就是对北宋朝廷的情报收集,后情卫主要负责对东南也就是方腊义军的情报收集,前情卫则主要负责对燕云地区的情报收集。

另外,为了控制三个情报部门,也为了不让三个情报部门懈怠,蔡仍还准许各个情报部门在另外两个情报部门的地盘发展,让他们之间相互监控。

在蔡仍离开金吾军进京赴阙的同时,三支情报系统也被蔡仍放了出去。

前情卫和中情卫暂且不去说它们,先只说后情卫。

后情卫的于鹏,为了感激蔡仍对他的知遇之恩,为了建功立业,主动提出亲赴东南收集情报,而且他听从了蔡仍的建议直接去了睦州青溪县。

蔡仍对情报的投入是不计成本的,于鹏等人去东南的时候带去了五十万缗的黄金。

在黄金的攻势之下,于鹏很快就在东南建立了一个情报网,而且,因为有先知先觉的蔡仍授意,于鹏还在方腊起义之前就收买了方腊身边的不少人,有几个人还是方腊义军的核心人员。

在这种情况下,方腊义军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于鹏的眼睛。

而于鹏不管收集到什么情报,都会在第一时间用信鸽给蔡仍送来。

因此,蔡仍对方腊义军的动态了如指掌,甚至可以说蔡仍是目前北宋朝廷中最了解方腊义军的人。

不过——

蔡仍什么都没说,就这么静静的看着北宋朝廷对势如破竹的方腊义军无动于衷,同时继续壮大自己积攒造反的力量……

……

这一日。

蔡仍突然收到了一封请柬——来自梁师成的请柬。

对此,蔡仍并不意外。

就在几日前,赵佶突然下令,以梁师成为太尉。

宋初三师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只是作为升迁资序所用,并无执掌,太尉旧在太保之下,自五代以来则提升至次于太师而在太傅之上。

直到徽宗年间,北宋朝廷重定武官制度后,太尉成为武阶官之首,而司徒司空则被三少所代替。

武官五十二阶,太尉是最高一阶,有律令规定,没有边功者是不能充任太尉之职的。

而这个规定就是赵佶结合祖训而颁布的律令。

当初,赵佶喜爱高俅,想要抬举高俅为太尉,为了不打他自己的脸,还特意送高俅去西北战场锻炼。

可到了梁师成这里,赵佶连这一步都免了,就直接就升梁师成为太尉。

这一来说明赵佶对梁师成的宠爱,二来则说明赵佶的统治已经稳固到了不需要考虑臣子们的想法的地步了。

一个太监被授予武官最高级别,梁师成怎能不欣喜若狂?进而又怎能不大办特办风光一下?

因此,早就有梁师成要大办一场的风声传了出来。

而最近这段时间,蔡仍因为要运作吕川卞去知金吾军一事和运作梁秉聪去泰宁军当都监一事,跟梁家走得很近,关键是梁师成很喜欢年轻有为又对他毕恭毕敬的蔡仍。

另外,蔡仍已今非昔比,也算得上是北宋王朝官场上有名有姓的后起之秀,并且跟多方都联系密切,与诸多权臣都有关系。

所以,梁师成大办升迁宴,邀请蔡仍是很正常的事。

而且,不仅蔡仍受到了邀请,蔡京、蔡攸、蔡翛、蔡绦、蔡鞗、蔡行、蔡衎、蔡术、蔡征、蔡同全都受到了梁师成的邀请。

从梁师成邀请的蔡家人,就能以点概面猜到梁师成这次应该是将东京汴梁城中有头有脸的人全都邀请了,哪怕只是后辈晚生。

……

城西。

昭德坊。

最大两座豪宅中的一座。

刚到未时时分,就来了第一批客人。

客人的身份与作客时间往往成反比——身分越低,来得越早,就越显得对主人家的殷勤。

然后,才是大批客人陆续来到。

随着宾客的纷纷到来,街上顿时出现了车水马龙、人语喧阗的盛况。

宽阔的大道以及邻近的等几条街巷都显得拥挤不堪,车马都掉不过头来,梁师成府门口数百司宾执事也有接应不暇之势。

在远处也闹嚷嚷地挤着一大批专看白戏的闲汉们,他们带着无限羡慕的目光迎接着每一个知名的达官贵人,看他们被亲随从马背上扶下来或是从车舆中请出来,在梁府门口受到殷勤周到的接待,然后又目送他们被送进好像海洋一样深邃的二道门、三道门,被里面的看不清楚的花团锦簇所吞噬……

“好一匹骏马,连同这副金辔鞍,外加八宝玉柄丝鞭,怕不值二千缗,马上之人是谁,竟然能骑这样一匹好马?”

“那是殿前司副都指挥使梁方平,隐相的侄子,以他的身份,其实是不用来得这么早的,估计他是想溜须隐相。”

“梁方平?就是那个率大军剿灭宋江的梁方平?”

“屁!谁不知道宋江是蔡仍剿灭的,他就是走了狗屎运,成了蔡仍的主官,借了蔡仍的光,才步步高升的。”

“那是谁?好大的排场!”

“那是谭稹,除了童贯以外,太监当中就数他最能打了,梁方平都要稍逊一筹,这乘银盖四窗六抬大轿就是他的标识。”

“又来一个,这人排场也不小,他是谁?”

“那是武康军节度使朱伯材,朱太子妃的父亲,未来的国丈,有这样的排场,太正常不过了。”

“快看,郑少师来了,是正角儿登场的时刻了。”

“没想到郑居中也卖隐相的面子,他不是郑皇后的哥哥嘛,还需要讨好一个太监?”

“人要走时,狗要逢主,皇上的仆人地位虽低,次序也在诸侯之上,更何况一个外戚。”

“哇!我没看错吧,那是太子吗?”

“少见多怪,太子如今和郓王争得厉害,据说,全靠隐相斡旋,太子才没被郓王取而代之,因此,每次隐相设宴,太子都是携太子妃到场的,而且早早的就到来,给足了隐相面子。”

“乖乖,没想到,太监竟然也能有这样的权势。”

“羡慕了?那你也把自己阉了,进宫去搏一搏,没准也能成为童贯、梁师成、杨戬那样的大太监。”

“滚,你爹才当太监,信不信老子现在就让你当太监!”

“别吵了,快看,又来大人物了!”

“高俅,李邦彦,张邦昌,白时中,吴敏,这哪里是宴会,分明就是朝会啊!”

“王黼来了!王黼来了!”

“哪呢?哪呢?”

“左边。”

“快看,蔡京带着蔡家人来了!”

“哪呢?哪呢?”

“右边。”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