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超维科技纪元 > 第三百六十四章 通信球

超维科技纪元 第三百六十四章 通信球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9: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随着对面的量子虫洞,定位在另一个通信球体上,设定好的同步移动动量系统,让两个通信球之间的量子虫洞恒定下来。

同步移动动量系统的作用,是解决两个通信球的相对位移,让两个通信球之间不会因为位置出现不会,而导致通信中断。

因此通信球必须具备强大的同步移动动量系统,不然难以保持两个通信球的恒定通信。

钟培才看着稳定下来的通信球,向众人说道:“开始进行下一步测试吧!”

“好。”李维说完,便编辑好一条短信,直接点击发送。

通信器内部的光子信号发射器,向量子虫洞发射了大量光子流。

与此同时。

小行星带的新君士但丁堡卫星城中。

负责配合这一次通信实验的实验室,他们连接通信球的仪器上,接收到一股光子信号,光子信号解码器就信息翻译成为文字。

[这里是月球,新君士但丁堡收到请回,时间:5/05,15/37,24/21]

实验室的研究员看了一眼一侧的时间显示器,顿时惊呼起来:“一秒钟不到。”

[蓝星北平时间:5/05,15/37,24/37]

通信传送过来的时间,仅仅只用了0.16秒。

要知道,此时小行星带的新君士但丁堡卫星城与月球直线距离为5.7亿公里,光子需要1900秒才可以从月球到达小行星带的新君士但丁堡卫星城。

研究员立马编辑信息,将通信时间的情况一起反馈过去月球实验室。

……

滴滴!

[这里是新君士但丁堡卫星城……]

李维看着反馈回来的信息,特别是看到通信时间之后,整个人都在微微颤抖。

在一侧的黄明哲看到这一幕,便知道量子虫洞通信已经初步可行了。

压下血气翻滚的心情,李维又测试了通信的信息传送量。

一番测试下来,发现单次信息传送,可以做到每秒850G的极限,比起现在通用的中微子通信差了非常多。

但是可以支撑一般的虚拟网络会面和替身机器人工作。

之所以没有采用中微子流作为通信载体,主要是中微子流不容易通过量子虫洞,会造成通信信息缺失。

另外光子通信也不是没有潜力可以挖掘的,要知道微波的频率0.3GHz~300GHz,而之前黄明哲研发的太赫兹通信300GHz~1000GHz。

频率往往代表着电磁波的信息承载量,微波通信顶天就300G每秒,太赫兹最多1000G每秒。

但是电磁波之中,还有一些超短波存在,比起大名鼎鼎的X射线(频率10^6~10^13GHz)、伽马射线(频率10^9~10^13GHz)。

尽管X射线、伽马射线的衰竭非常快,而且容易杀伤生物,但是此一时彼一时。

量子虫洞通信又不需要长距离,只需要电磁波在几米之内来回传送即可,而且新人类目前的材料,也可以实现伽马射线的调频、发射、接收。

自然是要使用信息承载量庞大的高频电磁波。

量子虫洞通信的前途还是可以的,和量子通信比起来,也可能是不分上下,甚至还有一些优势。

例如量子通信需要量子纠缠对存在,这导致量子通信只能作为内部通信,对方必须要量子通信器,才可以相互通信。

而量子虫洞通信却可以不需要通信器。

实验了一番通信信息传输速度之后,李维他们进入了第三阶段的通信测试。

在半个月之前,实验室已经委托了三艘飞船,给他们做辅助实验。

这三艘飞船,一艘在复仇女神虫洞附近,距离月球实验室378亿公里;第二艘飞船在土星的卫星,第三艘飞船是一艘水星科考飞船。

飞船上面并没有通信球,只有太赫兹通信接收器和一台激光通信器。

只见实验室的量子虫洞通信球内部,先解除了和新君士但丁堡的通信恒定,然后根据刚才摸索出来的定位规律,再一次激发量子虫洞。

这一次量子虫洞出现水星附近,误差只有几十万公里,量子虫洞感受周围的引力情况,同步反馈到实验室仪器上。

研究员们根据周围的引力情况,迅速锁定了太阳、水星以及附近的航天器,再一次将双方的距离拉进到一万公里之内。

随即李维启动光子广播,让那艘科研考察飞船做出一组飞行机动动作。

在量子虫洞同步引力波感应中,其中一艘飞船做出了相对应的飞行动作。

“确认成功。”

量子虫洞和科考飞船的距离迅速缩小,不到五分钟时间,科考飞船和量子虫洞之间的距离只有几百米。

李维将编辑好的信息,通过太赫兹波发射过去,科考飞船顿时接收到。

不一会,在水星附近的科考飞船上,那台激光通信器上,一道伽马射线流发射向量子虫洞。

科考飞船是通过引力波感应,确认量子虫洞的位置,从而精确的将伽马射线流射入量子虫洞中。

为了保证伽马射线百分百进入量子虫洞,伽马射线激光通信器的激光流横截面半径达到了10厘米,确保可以覆盖量子虫洞。

滴滴!仪器的伽马射线警报响起,专门准备伽马射线信号接收器,将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啪啪啪!黄明哲一边鼓掌,一边给他们祝贺道:“恭喜你们实验成功。”

实验室里面一片欢呼雀跃。

李维按耐住激动的心情,又陆续进行了土星距离的通信测试、复仇女神虫洞附近的通信测试。

两次实验都非常成功。

尽管量子虫洞通信的操作有些麻烦,而且只能单通道通信(即只能一方发射一方接收,不能双方同时发射),但是对于缺少超光速通信的新人类而言,这是一个突破性进展。

特别是固定式的量子虫洞通信球,这是集通信、定位于一体的设备。

黄明哲给了钟培才一个眼神,俩人随即走出了实验室,将空间留给年轻人去欢呼。

走廊上。

“老钟,你们尽快完成通信球的技术整合,第一代通信球可以准备投入使用了。”黄明哲吩咐道。

钟培才拍着胸口说道:“理事长放心,我们会尽快完成,让所有飞船和卫星城都用上便捷的即时通讯。”

“那个李维不错,可以多培养,日后或许可以独当一面。”黄明哲继续说道。

与有荣焉的钟培光笑道:“哈哈,那小子是不错,就是缺乏锻炼和经验。”

“老钟,你就多费心点。”

俩人又讨论了一会通信球的一些问题,比如缩小尺寸、采用伽马激光通信、如何快速定位之类。

谈论了一个多小时,黄明哲才退出替身机器人,返回蓝星的身体之中。

他一回来,就将量子虫洞通信项目给提级,又给服务委员会那边发了一份函件,说明技术的一些概况。

量子虫洞通信技术对于此时的新人类而言至关重要,服务委员会连夜组织了研讨会,很快就通过了立项会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