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超维科技纪元 > 第一百九十八章 细胞芯片

超维科技纪元 第一百九十八章 细胞芯片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9: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个培养皿里面,一小团半透明,略带一丝丝淡绿色的细胞组织,此时正在不停的颤抖着。

没有错,是在颤抖着,是肉眼可见的颤抖。

“好神奇。”林莎好奇的靠近培养皿,发现里面的细胞组织颤抖得更加厉害起来。

方歌思考了一下,便猜测道:“可能是我们的脑电波在影响它。”

兴奋不已的蒋天生点了点头:

“确实是我们的脑电波在影响,这证明癌细胞已经被成功赋予了脑波感应蛋白质部件,只不过现在我们没有赋予滤波器,不能定向接收脑电波。”

方歌却非常高兴,尽管培养皿里面的细胞组织如同新生儿一样,但是这代表研发工作进行了一个新阶段,随即她开口笑道:

“一步步来,我们现在已经向成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小歌说得有道理。”林莎和方歌熟络之后,也不太像之前那样有距离感。

更何况方歌的水平真的可以,不仅仅想法天马行空,而生物化学基础非常牢固。

果然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作为黄院士的学生,就是非同一般。

脑波感应蛋白质部件获得突破性进展之后,方歌决定兵分两路,蒋天生负责继续完善脑波感应蛋白质部件,而她和林莎、温克寒则向第二个部件——脑波反馈蛋白质部件进攻。

有了感应部件,就可以接收到脑电波;而有了反馈部件,就可以释放脑电波。

两者缺一不可,相当于U盘必须可以储存信息,也必须可以读取信息,少了一个都不行。

有了研发脑波感应蛋白质部件的经验,林莎、方歌、温克寒依瓢画葫芦。

利用癌细胞作为基底,注入脑波反馈素、X血清,不到两天时间,便研制出一组最适合的脑波反馈蛋白质部件。

而接下来就是那些国际同行们在做的大方向,蛋白质逻辑门晶体管,以及由蛋白质逻辑门集成的蛋白质逻辑器大规模集成电路。七八中文最快^手机端:

蛋白质电路的基本输入是由CIPHR协同诱导蛋白质异二聚体来控制。

所谓CIPHR就是两种不同蛋白质的聚合体,每种蛋白质都对应一个特定位置的输入,不同的组合相当于电路不同位置的1。

CIPHR的逻辑门具有可移植性,这也意味着我们可以用逻辑门去控制不同的生物功能。

方歌和林莎她们设计了四对异二聚体模块,构建了两种不同控制功能的逻辑门。

在利用癌细胞作为基础框架,将一种蛋白质镶嵌在对应的纳米位点上,再注入X血清作为融合协调,通过体外翻译和监测发光来测试逻辑门是否开启。

如果使用异二聚体,只要进入1就会产生抑制0,相当于非门。

如果使用蛋白质单体,只要有任意一种蛋白质进入1,就会破坏原来TALE-KRAB的结合,取消抑制1,从而实现了或门的功能。

非门和或门使用来控制TIM3蛋白的表达,通过流动式细胞光度进行检测。

以上只是两个输入的情形,如果将输入增加到3路也是类似,但是用到了更多二聚体,逻辑门的内部也用到的更多中的蛋白质。

检测结果显示,蛋白质逻辑门可以接受她们的控制,不过由于没有将脑波反馈部件和感应部件组装进去,导致蛋白质逻辑门控制缓慢,而且反应相对迟钝。

不过这个问题只需要将脑波感应和反馈部件组装都癌细胞里面,便可以实现快速控制。

方歌看着已经成功的蛋白质逻辑门,当机立断说道:“我们需要构建第一个逻辑器,滤波逻辑器。”

“我赞同。”

研发工作获得了突飞猛进,短短一个月之内,生物计算机实验室将先后完成了脑波感应部件、脑波反馈部件、滤波器、储存器、中央处理器。

成功构建组成了第一组原始的生物芯片。

培养皿里面,之前半透明的细胞组织,此时已经带着阳绿色,如同一片晶莹剔透的翡翠,或者说果冻更加恰当。

细胞组织里面,每一颗细胞都相当于一颗芯片,这些细胞并没有发挥出真正的力量。

因为它们内部的核心逻辑器中央处理器,还不能并联组合起来。

温克寒给这些细胞里面的核心逻辑器,编写了一套简单的内核程序,主要是用于测试这些细胞芯片的浮点运算力。

至于是否需要编写一套真正的生物计算机内核操作系统,没有这个必要。

为什么这么说

难道还有什么操作系统,比人类的大脑更加强大和全面最多就是内置一些辅助程序和权限控制程序。

温克寒带着几个辅助员工,将20个培养皿,一个个放入浮点运算测试机里面。

这台机器还是从神光仪器特别订购的,可以通过脑波实现浮点运算力的精确计算。

带着护目镜的温克寒看了看手表,随即吩咐道:“开始测试。”

辅助员工将培养皿推入脑波交换箱里,随即启动浮点运算测试。

看着正在疯狂跳动的数字,温克寒尽管已经预料到细胞芯片的运算力会非常强,却没有想到会强到这种程度。

4669~5341兆万亿每秒的浮点运算力,比目前的大型超算还强大三倍多。

目前最强的超算,是神光仪器的神光—木星大型超算,可以达到每秒1500兆。

问题是,培养皿里面的细胞芯片现在还没有进入并列组合阶段,测试出来的速度只是单独一颗细胞芯片的运算力,所以才出现明显的运算力波动。

如果培养皿里面那一个硬币大小的细胞组织,全部发挥出运算力,然后并列起来。

想想就知道其中隐藏着多么庞大的运算力。

“这才是人类的未来。”温克寒将报告递给其他人。

方歌、林莎、蒋天生等人看完报告,也被细胞芯片的强大运算力震惊到了。

太强大了,单单是一颗细胞芯片,就相当于三台神光—木星超算,一个硬币大小的细胞组织,蕴含着数以亿计的细胞。

“并列框架方面我们需要一支专业的计算机编程人员,建立一个完善的并列计算框架程序。”温克寒提醒道。

毕竟他不是专业的程序员,一个人编写程序,不仅慢吞吞,更加容易出现漏洞。

方歌也知道温克寒一个人搞不定,便点了点头回道:“我会向王所长申请一支程序员过来支援。”

随着细胞芯片成功研发,接下来就是进入构建生物计算机的新阶段。

王胜强看着手上的报告,才知道成立两个多月的生物计算机实验室,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他立马联系黄明哲汇报了这件事。

在岭南的黄明哲,尽管诧异方歌的速度,不过他还是从思维社的计算机编程研究所和科学院、工程院,抽调了一批编程专家过去支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