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长生万古:氪金让我无敌 > 第168章外界动向

长生万古:氪金让我无敌 第168章外界动向

作者:鬼缔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8 18:34: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场福地巨变改变了太多人的命运,包括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独立于朝堂之外的武道势力。

在各大势力精锐折算大半之后,为了保住祖宗基业,他们不得不求助于朝廷,而这也就给了朝廷马踏江湖的理由。

福地巨变过去第三个月,宋徽宗下旨成立黑衣卫。

黑衣卫统领宋浩轼乃是一名炼气六层的修士,三名副统领最低也都是炼气四层的修士。

黑衣卫的人数并不算多,只有三千人,但他们的实力却不容小觑,单单修行者就有数十人,不过基本都是炼气一二层的,剩下的成员,最低都是七品武者。

至于这些修行者是如何来的,郑和不清楚,但许心安却猜到了。

如果他没猜错的话,暗夜和大宋王朝早就达成了某种交易。

朝廷默许周家兄弟在邙山搞事情,而暗夜则暗地里帮助大宋王朝净化灵脉,并帮助他们培养修行者。

当然,双方肯定还有其他的合作,只是这些事情外人不知道而已。

黑衣卫成立之后,应武道势力的请求,踏足江湖,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天下武者,顺利解除了各大武道势力的危机。

此次马踏江湖,有两成散修和小势力武者被屠灭,剩下的七成,要么加入黑衣卫或者宋军,要么沦为囚徒,被关押在黑衣卫的死牢当中,亦或者逃亡他国。

至于硕果仅存的一成,都是大宋最顶级的武道势力,在大势所趋之下,也纷纷选择臣服。

经过大半年时间的行动,黑衣卫成为武者的噩梦,大宋武道江湖的脊梁就这么被硬生生打断。

随着江湖势力和散修的消失,宋军和朝廷的实力却与日俱增,其实力几乎达到了宋朝建国以来的最巅峰。

朝廷在马踏江湖的同时,再一次对名门望族,豪门世家展开清洗。

有眼力价的,懂得审时度势,知道取舍的势力集团,纷纷选择臣服,而那些企图抵抗的,全都消失了。

原本因南征逐渐空虚的国库,在覆灭部分势力之后,瞬间充盈起来,而有了钱,宋微宗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现如今的大宋,权利高度集中,宋微宗的权威达到了最巅峰,而大宋的国力也远超周边王朝。

随着福地灵脉陆续现世,修行者已经是众人皆知的事实,宋微宗为了进一步提升国力,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推行了一系列政策。

首先,宋微宗在马踏江湖之后,下旨在各道建立武道书院。

武道书院的门槛并不高,不管是王侯将相的后人,还是商贾世家的弟子,亦或者市井百姓的儿子,只要有习武天赋,都可以进入武道书院。

武道书院的习武体系很全面,重点培养的是修习《黄泉霸体诀》的武者,其次是常规武者,然后就是军事方面的知识,以及各种技能才艺。

总之,只要进入武道书院,都会有所成就,成为朝廷的栋梁之才。

其次,宋徽宗下旨,对外开放三处灵脉,供修行者修行。

三处灵脉的位置分别在上京城、关中城和洛阳城。

不过,想要成为修行者,门槛是非常高的,除了需要修行天赋之外,最重要的是需要立功。

想白嫖,那是不可能的。

另外,宋微宗下旨,凡是年龄达到十六岁的男子,都需要服兵役。

各道各州各府会对新兵进行统一训练,不要求他们能立马上阵杀敌,最起码要做到令行禁止。

虽然是全民参军,但服役时间并不长,只有两年时间。

两年时间一到,就可以回家该干嘛干嘛,朝廷会给一笔费用,虽然不多,但也不算少。

对于那些表现优异的,朝廷会安排他们成为各县各府各州的衙役,虽然没有官职,但也穿上了官服,吃上了皇家饭。

至于那些表现特别优异的,又不愿意离开的,则会把他们丢到各大边军历练,只要活下来,至少也能混个一官半职。

同时,朝廷还推行军功制度。

军功制也很简单,不看出身,只要杀敌立功,就能升官,不同的官职,朝廷给的俸禄也不同。

最后,大力发展经济。

天合商会自然是龙头老大,但也不是一家独大。

泰和商会在经历几次大清洗,又经历了永乐商会的覆灭之后,变化极大。

那些别有用心的成员,不是死在之前的乱战之中,就是退出商会,而留在商会的,基本都是忠于朝廷的人。

在这一年时间里,泰和商会的成员又增加了很多,主要是各道各州的商贾家族。

总之,在宋微宗的大力支持下,原本快要消亡,落得跟永乐商会一样下场的泰和商会,再次站起来了,跟天合商会分庭抗争。

除了天合商会和泰和商会之外,无涯阁成为大宋第三大商贾势力。

不过,不管是底蕴,还是实力,无涯阁都无法跟前两者相提并论,但也没人会小觑。

值得一提的,在永乐商会覆灭之后,许心安拒绝了柳茹的招揽,也拒绝了朝廷伸出的橄榄枝,本应该被覆灭的,但因为暗夜从中斡旋,以及许心安进入福地前的一些布局,宋微宗最终并没有对无涯阁出手,反而给予了一定的支持。

其实,很少有人知道,许心安曾在上京城秘密见过宋微宗。

当然,这不是他们第一次见面,二人最早就在望南城见过。

没错,宋微宗正是赵光。

许心安在上京城跟宋微宗再次见面之后,他提出了不少意见和建议,宋微宗这些新政,里面就有许心安的影子。

另外,许心安也把火药的配方交给了宋微宗。

若非如此,无涯阁怎么可能置身事外。

听完郑和的讲述,许心安感叹道:“短短数年时间,大宋的变化真大啊。”

郑和闻言,深以为然,附和道:“是啊,当今陛下雄才伟略,乃是一位明君。”

“明君?”

闻听此言,许心安转过头,神色古怪地看着郑和一眼。

郑和见状,一脸不解的看着许心安,问道:“东家,怎么了?难道我说错了?”

许心安摇摇头,笑而不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