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北宋大丈夫 > 第969章 绝配君臣,可要一战吗?

北宋大丈夫 第969章 绝配君臣,可要一战吗?

作者:迪巴拉爵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58: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曾公亮觉得这事儿有些荒谬,“辽军屯兵威胁就屯兵威胁,大宋不搭理它就是了,难道耶律洪基还敢打进来?那大宋就和西夏夹击他。”

“大宋不容威胁!”

沈安不喜欢这种麻木的态度。

大抵是以前被辽人欺负惯了,所以遇到这等事朝中波澜不惊,颇有些唾面自干的从容。

曾公亮皱眉,“威胁就威胁,这等事多了去,每次大宋都做出回应,那会疲于奔命。”

“那就威胁回去!”

曾公亮缓缓抬头看着韩琦。

沈安才发现朝中还有一个不喜欢被威胁,不喜欢受气的韩琦。

韩琦不满的道:“以前大宋装……装孙子只是不得已而为之,如今辽人一边和西夏开战,一边屯兵威胁大宋,这是什么意思?”

“耶律洪基觉着自己能同时击败大宋和西夏。”沈安说的很是不屑,后世的警察就是这般想的,为此穷兵黩武。

“那就弄他!”

韩琦挥舞着拳头在咆哮,“陛下,当年大宋和西夏开战时,辽人就屯兵边境,威胁大宋给钱割地,否则大军就会南下牧马……那是庆历年,大宋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臣为此耿耿于怀多年,如今情况却倒转了,辽人和西夏开战,大宋要坐视吗?”

老韩骨子里是最霸道跋扈的一个,若是大宋国力鼎盛,所向无敌,大抵他会叫嚣着碾碎往日的对手,把那些屈辱都一一报复回去。

赵曙当然知道这些,他骨子更是受不得气,但作为帝王必须要顾全大局,所以许多事情才一忍再忍。

可此刻沈安和韩琦的话却激起了他的雄心壮志。

沈安察言观色,马上补了一刀:“陛下,那个商人为何要仓皇而逃?不就是目睹过辽人打草谷吗?这样的日子可是盛世?”

当然不是盛世!

沈安肃然道:“臣也成看过史书,但凡盛世,百姓无不自信满满,压根就不会害怕异族!”

汉唐时只有异族畏惧汉儿的,怕的要死!

那时候几个汉儿就敢扬威于异域,让异族胆寒。可到了大宋,情况却颠倒了。

大宋的百姓被辽军吓疯了,这是盛世吗?

毛线的盛世!

赵曙的呼吸紧了些,作为帝王,他的目标就是明君。

而只有缔造出了盛世的帝王才有资格称为明君。

所以他心动了。

这个大宋有神经病的帝王,有跋扈的首相……

可沈安却觉得这是最好的搭配。

焦虑症和抑郁症好啊!受不得气,遇到难题寝食难安,非得要想办法解决了才能安心,否则就会如芒在背,难受到了极点。

这样的帝王古往今来可有?

好像没有吧。

历史上赵曙登基就闹腾了一阵子,还没来得及施展自己的抱负就驾崩了。若是他一直在呢?

赵顼让王安石变法时外部环境并不好,各种利益团体在扯后腿,在咆哮……

赵顼的威望自然不及赵曙,若是赵曙一直在的话,这个大宋会走向何方?

看看吧,赵曙现在一脸的苦大仇深,分明就是进入了病情发作状态。

发作了好啊!

沈安在想以后要对外强硬时,是不是先想个办法把赵曙的病情引出来……

只是这样不大厚道吧?

沈安纠结的看了韩琦一眼。

这位首相堪称是脾气最差的一位,睚眦必报,跋扈嚣张,最擅长的就是得势不饶人……

呃!

怎么感觉大宋的君臣就没几个好的呢?

但沈安转念一想,就觉得这样的君臣才是盛世的基础。

你看看汉唐鼎盛时的君臣,但凡听到异族挑衅,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学曾公亮这种唾面自干,而是咆哮着出兵,要用敌人的鲜血来洗清汉儿的耻辱。

这才是汉儿!

若是没有自相残杀,外敌再强大也无法击败他们。

这是千年来无数战例证明的铁律,那些京观耸立在各处,彰显着汉儿的武勇。

火车……大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

作为大宋的车头,赵曙的这个性子极好啊!

而韩琦这样的跋扈更是首相的不二人选。只要大宋的实力不断增长……现在韩琦敢附和沈安派兵去威慑辽人,以后说不定就会叫嚣着出兵北伐。

曾公亮忧郁的道:“陛下,此事就怕耶律洪基发怒,他一旦发怒,弄不好就会和西夏停战,然后全力攻打大宋。”

这是他的担忧,你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却充满了保守的气息。

赵曙突然仰头看着梁架,淡淡的道:“包拯在三司极为得力,今年估摸着能有结余。”

这话极为含蓄,但里面的意思却让沈安热血贲张。

今年大宋有钱了,耶律洪基若是敢和朕哔哔,那就弄他。

韩琦回身斜睨着曾公亮,斜着身体,冲着赵曙拱手道:“有的人总是胆小如鼠,一点事就吓得自缚双手,也配为相?陛下,耶律洪基若是敢倾国南下,臣愿意领军前往,不胜不归。”

卧槽!

韩琦啊韩琦,竟然一番话直接就让曾公亮下不来台。

果然是跋扈啊!

但是沈安却觉得极为舒坦。

赵曙也是如此,他看了曾公亮一眼,见他面色如常,就微微点头。

宰辅要有度量,至少要能忍,否则人人都如韩琦般的一点就炸,这皇帝还怎么做?整天就顾着灭火去了,还怎么管国事?

他说道:“此事要斟酌,枢密院和三衙汇合商议,看看要出多少兵,还有,让包拯也进来……好歹出兵要不少钱粮,有他在才能知根知底。”

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沈安心中欢喜,觉得自己的谋划和赵曙好像是不谋而合,双方就像是孤男寡女,一见钟情……

咳咳!

不能再胡思乱想了。

可赵曙已经看到了他脸上的表情,不禁叹息一声,觉得这个年轻人果然没啥城府,心中欢喜就笑,不喜就怒……

“沈安。”

“臣在。”

沈安马上就挺胸收腹,身姿挺拔的让殿内的一群老腊肉们无地自容。

赵曙没好气的道:“诸位相公都年长,你年少,也该去端茶送水,好生学学他们的稳重。”

这是让沈安去掺和此事,却寻了个端茶送水的借口。

果然皇帝都是睁眼说瞎话的高手啊!

宰辅们腹诽着,沈安心满意足的拱手道:“臣最近学了茶艺,只是无人欣赏,甚为遗憾,没想到陛下竟然知道了,臣……陛下英明啊!”

这个马屁拍的极差,但赵曙却抚须微笑,显得极为受用。

不要脸!

曾公亮的眼皮跳了一下。

稍后各自散去,沈安一路跟着去了政事堂。

包拯和富弼,以及三衙的都指挥使都来了。

韩琦作为首相,是主持的不二人选,他沉声道:“辽使来汴梁跋扈,没想到耶律洪基又派兵在边境威胁,这是对大宋的羞辱。此次北方一定要牵制住辽人,让他们无法倾力和西夏交战……”

这是此行的调子,韩琦说出来后,就看了沈安一眼,“知道你必然是想去的,可你若是在老夫的麾下,就记得谨守规矩,不可妄为。”

沈安愕然,心想赵曙可没答应让你去。

不过看韩琦自矜的模样,分明就是觉得此次他定然能去北方掌总。

包拯皱眉看了韩琦一眼,说道:“沈安可没妄为过,再有,他若是事事讲规矩,那些胜利从何而来?”

韩琦的脸一僵,才发现自己忘记了包拯这个老喷子。

有包拯在的场合,你若是想喷沈安,那就得小心再小心,否则一旦被包拯抓到把柄,你就等着被喷到崩溃吧。

沈安作战不肯守祖宗规矩,什么阵图在他的眼中就是擦屁股的纸,这样的年轻人,你让他守规矩,这不是为难人吗?

包拯站在那里,目光炯炯看着韩琦。

可要一战吗?

韩琦叹息一声,沈安胜率太高,这事儿他喷不过包拯。

罢了。

韩琦说道:“要出兵多少?三司那边的钱粮可能支撑?”

富弼看了三个都指挥使一眼,先前他们之间已经沟通过了,现在由富弼来出面。

“出兵的话,要防备辽人真的南下,至少要出兵五万……”

这是一个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策略。

包拯目光转到富弼这边,冷冷的道:“富相可知道五万大军去到北方会损耗多少战马和钱粮吗?”

这年头骑兵出动一次,再回来时,不少战马就没法用了,只能转为驽马。

富弼干咳一声,目光闪烁着说道:“骑兵……北方不差步卒……”

大宋最大的威胁就是辽人,所以在北方囤积了巨量的军队,其中步卒最多。

这是随时准备用步卒的血肉之躯来拦截辽军铁骑。

这很惨烈,但也只能如此。

包拯怒道:“北方的大军就足够了,差的只是一个掌总的过去掌控局势,还要大军去增援作甚?这是嫌三司的结余太多了,要吃光花光吗?”

富弼的眼角抽搐着,觉得包拯真的是个老喷子,而且最喜欢无差别攻击。

什么盟友,没这回事,在文彦博下野后,老包拯就没了盟友,看谁不顺眼就喷谁。

“此事……再议议。”富弼萎了。

沈安不禁看向包拯,觉得此刻的他光芒万丈。

以三司使的官位在政事堂力喷首相和枢密使,还未使出三成功力对手就退了,这喷力。

若是把喷力分层次,御史们大抵就是喷师,而包拯早就到了喷皇这个级别,无人能及。

他就站在那里,可却让人生出了无可匹敌的感慨来。

还有谁?

政事堂的短暂交锋传到了赵曙那里,他不禁叹道:“包拯老而弥坚,而且忠心耿耿,此次……”

他屈指叩击着桌面,脸上渐渐浮现微笑。

这便是解决了某个问题的微笑。

……

双倍月票,爵士求票。大家晚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